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康复科用的腿部康复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4-30 14:21: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康复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康复科用的腿部康复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医疗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在治疗一些疾病的方式也越加的完善,其中,在一些疾病中,医生为了能使得治疗效果更好,通常会制定两套治疗方法,首先是在医学上对病人进行病根上的治疗,随后是在治疗完成后对病人进行康复适应性锻炼,因为脑部是人的中枢,所以一些脑部疾病在完成治疗后,可能会出现脑部控制身体运动较为迟钝的情况,为了不影响病人后续的生活,所以才会设置一套专门的康复训练,从而来帮助病人快速适应术后的反应,而人们为了能早日恢复运动能力,通常会着重对腿部进行康复性训练,而现有的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大多存在舒适性较差,而且不便于调节锻炼的强度的缺点。
3.针对上述现有设备存在的缺点,我们提供这样一种锻炼过程中舒适性较高,同时人们可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强度的调节的康复科用的腿部康复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存在舒适性较差,而且不便于调节锻炼的强度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锻炼过程中舒适性较高,同时人们可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强度的调节的康复科用的腿部康复设备。
5.技术方案为:一种康复科用的腿部康复设备,包括有第一支撑架、第一转轴、第一活动架、第一扭簧、按压机构和增重机构,第一支撑架两侧均转动式第一转轴,两根第一转轴上部均设有第一活动架,两根第一转轴上均套装有第一扭簧,第一扭簧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活动架和第一支撑架上,第一支撑架底端设有按压机构,第一支撑架上设有增重机构。
6.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按压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撑柱、第二转轴、锥齿轮组、第二支撑柱、第三转轴、第一活动杆和皮带,第一支撑架底端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支撑柱,两个第一支撑柱上均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与相邻的第一转轴下部之间安装有锥齿轮组,第一支撑架两侧均设有第二支撑柱,两个第二支撑柱上均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两根第三转轴中部均设有第一活动杆,第三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绕设有皮带。
7.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增重机构包括有支撑板、第二活动架和第一弹簧,第一支撑架上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内滑动式设有第二活动架,第二活动架与第一支撑架滑动式连接,支撑板内部均匀套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活动架和支撑板上,第一弹簧的数量为四个。
8.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座椅机构,座椅机构包括有第二支撑架、椅子、第一活动板和第二弹簧,第一支撑架上设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滑动式设有椅子,椅子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活动板,第一活动板与椅子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绕在第一活动板上。
9.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卡紧机构,卡紧机构包括有卡扣、第二活动杆
和第三弹簧,第二支撑架上滑动式设有第二活动杆,第二活动杆两侧对称设有卡扣,卡扣的数量为六个,第二活动杆两侧均间隔套装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支撑架和第二活动杆上。
10.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抵挡机构,抵挡机构包括有第四支撑柱、第二活动板、第四弹簧、第五支撑柱、第五弹簧、第三活动杆、第六支撑柱、第四转轴和第四活动杆,第二支撑架两侧均设有第四支撑柱,两个第四支撑柱之间滑动式设有第二活动板,第二活动板两侧均间隔套装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活动板和第四支撑柱上,第四弹簧的数量为四个,第一支撑架中部两侧均间隔设有第五支撑柱,第五支撑柱的数量为四根,位于横向同一侧的两个第五支撑柱之间滑动式设有第三活动杆,四根第五支撑柱上均套装有第五弹簧,第五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三活动杆和第一支撑架上,第二支撑架下部两侧均间隔设有第六支撑柱,第六支撑柱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六支撑柱上均转动式设有第四转轴,四根第四转轴上均设有第四活动杆,第四活动杆与相邻的第三活动杆转动式连接。
11.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减重机构,减重机构包括有第七支撑柱、第三活动架、第六弹簧、第八支撑柱、活动块和第七弹簧,支撑板内壁底部设有第七支撑柱,第七支撑柱上滑动式设有第三活动架,第三活动架与支撑板滑动式连接,第七支撑柱上套装有第六弹簧,第六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在支撑板和第三活动架上,第一支撑架中间设有第八支撑柱,第八支撑柱上部滑动式设有活动块,活动块上间隔套装有两根第七弹簧,第七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在第八支撑柱和活动块上。
12.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第一支撑架上开有便于第一活动架滑动的滑槽。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通过设有按压机构和增重机构,按压机构可控制增重机构运动,增重机构可在腿部锻炼过程中对腿部施加阻力,进而对腿部进行锻炼,从而便可配合治疗加快腿部的康复;2、通过设有座椅机构,座椅机构可方便人们以坐姿进行腿部锻炼,进而可较大提高腿部锻炼过程的舒适性;3、通过设有卡紧机构和抵挡机构,卡紧机构可对座椅进行卡位,抵挡机构可控制卡紧机构运动,进而可防止锻炼过程中座椅机构出现换位的情况,从而导致锻炼过程出现动作不标准而对人体造成损伤;4、通过设有减重机构,减重机构可对增重机构进行限位,进而可根据需要调整腿部锻炼的强度。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发明的按压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发明的增重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发明的座椅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发明的卡紧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本发明的抵挡机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8为本发明的抵挡机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9为本发明的减重机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10为本发明的减重机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11为本发明的减重机构第三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第一支撑架,2、第一转轴,3、第一活动架,4、第一扭簧,5、按压机构,51、第一支撑柱,52、第二转轴,53、锥齿轮组,54、第二支撑柱,55、第三转轴,56、第一活动杆,57、皮带,6、增重机构,61、支撑板,62、第二活动架,63、第一弹簧,7、座椅机构,71、第二支撑架,72、椅子,73、第一活动板,74、第二弹簧,8、卡紧机构,81、卡扣,82、第二活动杆,83、第三弹簧,9、抵挡机构,91、第四支撑柱,92、第二活动板,93、第四弹簧,94、第五支撑柱,95、第五弹簧,96、第三活动杆,97、第六支撑柱,98、第四转轴,99、第四活动杆,10、减重机构,101、第七支撑柱,102、第三活动架,103、第六弹簧,104、第八支撑柱,105、活动块,106、第七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1一种康复科用的腿部康复设备,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有第一支撑架1、第一转轴2、第一活动架3、第一扭簧4、按压机构5和增重机构6,第一支撑架1前后两侧中部均转动式第一转轴2,两根第一转轴2上部均固接有第一活动架3,第一活动架3与第一支撑架1滑动式配合,两根第一转轴2上均套装有第一扭簧4,第一扭簧4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活动架3和第一支撑架1上,第一支撑架1底端设有按压机构5,第一支撑架1右侧设有增重机构6,增重机构6与按压机构5配合。
28.在康复科中,当人们需要进行腿部锻炼时,人们可将腿部放在两个第一活动架3之间,随后人们可使腿部发力向外侧推动第一活动架3,第一活动架3向外侧摆动可带动第一转轴2转动,第一扭簧4发生形变,第一转轴2转动可带动按压机构5运动,进而可带动增重机构6运动,从而便可通过带动第一活动架3运动控制增重机构6运动,继而便可对腿部进行锻炼,当第一活动架3向外侧摆动至指定位置后,人们可放松腿部,第一扭簧4复位作用,进而可带动第一转轴2转动复位,从而可带动第一活动架3摆动复位,第一转轴2转动复位可使得按压机构5运动复位,进而可使得增重机构6运动复位,而后人们可再次向外侧挤压第一活动架3,进而便可进行持续锻炼,当人们暂时不需要进行锻炼时,人们只需在第一活动架3复位后停止推动即可。
29.实施例2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按压机构5包括有第一支撑柱51、第二转轴52、锥齿轮组53、第二支撑柱54、第三转轴55、第一活动杆56和皮带57,第一支撑架1底端中部前后两侧对称固接有第一支撑柱51,两个第一支撑柱51下部均转动式设有第二转
轴52,第二转轴52与位于同一侧的第一转轴2下部之间安装有锥齿轮组53,第一支撑架1右部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支撑柱54,两个第二支撑柱54下部均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55,两根第三转轴55中部均设有第一活动杆56,第三转轴55与第二转轴52上均设有皮带轮,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皮带轮之间绕设有皮带57。
30.当人们向外侧挤压第一活动架3时,第一转轴2转动可带动锥齿轮组53转动,进而可带动第二转轴52转动,从而可带动皮带57转动,继而可带动第三转轴55转动,第三转轴55转动可带动第一活动杆56向下摆动,第一活动杆56向下摆动便可带动增重机构6运动,从而便可对腿部进行锻炼,当第一转轴2转动复位时,第一转轴2会带动锥齿轮组53转动复位,进而可带动第二转轴52转动复位,从而可带动皮带57转动复位,继而可带动第三转轴55转动复位,第三转轴55转动复位可使得第一活动杆56摆动复位,进而便可使得增重机构6运动复位。
31.增重机构6包括有支撑板61、第二活动架62和第一弹簧63,第一支撑架1右侧设有支撑板61,支撑板61内滑动式设有第二活动架62,第二活动架62与第一活动杆56配合,第二活动架62与第一支撑架1滑动式连接,支撑板61内部均匀套装有第一弹簧63,第一弹簧63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活动架62和支撑板61上,第一弹簧63的数量为四个。
32.第一活动杆56向下摆动可向下按压第二活动架62,第一弹簧63被拉伸,进而便可通过第一活动架3对腿部向外侧移动的过程,施加一定的阻力,从而便可起到锻炼的效果,当第一活动杆56向上摆动复位时,第一弹簧63复位作用,进而可带动第二活动架62向上滑动复位。
33.实施例3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5-图11所示,还包括有座椅机构7,座椅机构7包括有第二支撑架71、椅子72、第一活动板73和第二弹簧74,第一支撑架1中部设有第二支撑架71,第二支撑架71上滑动式设有方便人们落座的椅子72,椅子72中部滑动式设有第一活动板73,第一活动板73与椅子72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74,第二弹簧74绕在第一活动板73上,第二弹簧74的数量为两个。
34.人们在进行腿部锻炼时,人们可根据需要移动椅子72,当椅子72调整至合适位置后,人们可坐在第一活动板73上,第一活动板73向下滑动,第二弹簧74被压缩,进而可较大提高锻炼过程中的舒适性,当人们暂时不需要进行腿部锻炼时,人们可从第一活动板73上起身,第二弹簧74复位作用,进而可带动第一活动板73向上滑动复位。
35.还包括有卡紧机构8,卡紧机构8包括有卡扣81、第二活动杆82和第三弹簧83,第二支撑架71下部滑动式设有第二活动杆82,第二活动杆82上部前后两侧对称设有卡扣81,卡扣81的数量为六个,卡扣81与椅子72配合,第二活动杆82前后两侧均间隔套装有第三弹簧83,第三弹簧83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支撑架71和第二活动杆82上,第三弹簧83的数量为四个。
36.当人们调整椅子72至合适位置后,人们可向上顶起第二活动杆82,第三弹簧83被压缩,第二活动杆82向上滑动可带动卡扣81向上移动,进而卡扣81可暂时与椅子72卡合,从而可防止锻炼过程中椅子72发生换位,继而导致腿部锻炼效率较低,当人们需要再次移动椅子72时,人们可放松第二活动杆82,第三弹簧83复位作用,进而可带动第二活动杆82向下滑动复位,从而可带动卡扣81向下移动复位,继而便可暂时停止与椅子72卡合。
37.还包括有抵挡机构9,抵挡机构9包括有第四支撑柱91、第二活动板92、第四弹簧93、第五支撑柱94、第五弹簧95、第三活动杆96、第六支撑柱97、第四转轴98和第四活动杆99,第二支撑架71下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四支撑柱91,两个第四支撑柱91内侧之间滑动式设有第二活动板92,第二活动板92与第一活动板73接触配合,第二活动板92下部左右两侧均间隔套装有第四弹簧93,第四弹簧93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活动板92和第四支撑柱91上,第四弹簧93的数量为四个,第一支撑架1中部前后两侧均间隔固接有第五支撑柱94,第五支撑柱94的数量为四根,位于横向同一侧的两个第五支撑柱94之间滑动式设有第三活动杆96,第三活动杆96与第二活动板92配合,四根第五支撑柱94上均套装有第五弹簧95,第五弹簧95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三活动杆96和第一支撑架1上,第二支撑架71下部前后两侧均间隔设有第六支撑柱97,第六支撑柱97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六支撑柱97下部均转动式设有第四转轴98,四根第四转轴98中部均设有第四活动杆99,第四活动杆99与位于同一侧的第三活动杆96转动式连接,第四活动杆99与第二活动杆82配合。
38.人们手动控制卡扣81对椅子72进行稳定的过程较为不便,因此当第一活动板73向下滑动时,第一活动板73可向下挤压第二活动板92,第四弹簧93被拉伸,第二活动板92向下移动可带动第三活动杆96向下滑动,第五弹簧95被压缩,第三活动杆96向下滑动可向下拉动第四活动杆99,进而第四活动杆99可配合第四转轴98向上摆动,从而便可向上挤压第二活动杆82,继而便可使得卡扣81向上移动对椅子72进行卡位,当第一活动板73向上滑动复位时,第四弹簧93复位作用,进而可带动第二活动板92向上滑动复位,第五弹簧95复位作用,进而可带动第三活动杆96向上滑动复位,第四活动杆99便可摆动复位,当第四活动杆99摆动至与第二活动杆82分离时,第二活动杆82便可带动卡扣81向下移动复位。
39.还包括有减重机构10,减重机构10包括有第七支撑柱101、第三活动架102、第六弹簧103、第八支撑柱104、活动块105和第七弹簧106,支撑板61内壁底部中间固接有第七支撑柱101,第七支撑柱101上滑动式设有第三活动架102,第三活动架102与支撑板61滑动式连接,第七支撑柱101上套装有第六弹簧103,第六弹簧103两端分别连接在支撑板61和第三活动架102上,第一支撑架1右侧中间固接有第八支撑柱104,第八支撑柱104上部滑动式设有活动块105,活动块105与第三活动架102配合,活动块105左侧间隔套装有两根第七弹簧106,第七弹簧106两端分别连接在第八支撑柱104和活动块105上。
40.当人们需要调节锻炼的强度时,人们可向下拉动第三活动架102,第六弹簧103被压缩,第三活动架102向下移动可挤压第二活动架62向下移动,当第三活动架102向下移动至与活动块105接触时,第三活动架102继续向下移动可向左侧挤压活动块105,第七弹簧106被压缩,当第三活动架102向下移动至与活动块105分离时,第七弹簧106复位作用,进而可带动活动块105向右侧滑动复位,从而便可使得活动块105与第三活动架102卡合,继而便可暂时对第二活动架62进行限位,从而便可通过减少第二活动架62的运动距离来减少运动量,当人们需要恢复锻炼强度时,人们可向左侧拉动活动块105,当活动块105向左侧移动至与第三活动架102分离时,第六弹簧103复位作用,进而可带动第三活动架102向上滑动复位,从而便可使得第二活动架62向上滑动复位,继而便可恢复锻炼强度。
41.第一支撑架1上开有便于第一活动架3滑动的滑槽。
42.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应给予最宽泛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的变型以及等同的
结构和功能。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