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小费氏粒度钴粉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4-30 12:19: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钴粉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费氏粒度钴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超细金属钴粉主要应用领域是硬质合金、金刚石工具以及电池行业,硬质合金对钴粉的基本要求是纯度高、粒度细、颗粒形状接近球形、团聚程度低。另外在金刚石制品和电池行业球形钴粉有利于混料的均匀性,使产品的一致性更好。工业上常用氧化钴、草酸钴、碳酸钴等在高于500℃的条件下进行氢还原,得到费氏粒径较大的钴粉。
3.目前,由于现有生产技术落后,超细硬质合金原料中添加的钴粉粒度较粗,通常其费氏粒度大于0.6μm,而超细硬质合金的制备要求匹配高质量超细钴粉(例如费氏粒度小于0.6μm,氧含量≤0.5%)才可能获得更好的使用性能。因此,需要研发一种费氏粒度小于0.6μm钴粉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小费氏粒度钴粉(即费氏粒度在0.2μm-0.6μm)的制备方法。
5.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小费氏粒度钴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7.(1)将碳酸钴在200℃-400℃低温条件下煅烧5h-12h,得到氧化钴;
8.(2)将步骤(1)得到的氧化钴装入还原炉用舟皿中,在升温至200℃-400℃后的还原炉中调整推舟时间10min-30min进行还原,出炉得到钴粉半成品;
9.(3)将钴粉半成品装入密封容器中通入氮气后破碎,得到费氏粒度范围在0.2μm-0.6μm、氧含量在0.48%-1%的钴粉。
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碳酸钴规格为粒径0.5μm~13μm。
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煅烧设备为气氛炉、回转窑、五带四管还原炉中的一种。
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氧化钴装入还原炉用舟皿的厚度为3mm~30mm。
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氮气通入时间为0-60min,采用机械破碎方式破碎时间为0-60s。
14.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费氏粒度钴粉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出费氏粒度在0.2μm-0.6μm的钴粉,适用于超细硬质合金的制备要求,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常规生产。具体的技术效果包括:
15.1、采用低温进行碳酸钴的煅烧得到中间体氧化钴,可节能减耗,并保留原碳酸钴的形貌结构,有利于氧化钴还原成钴粉的形貌结构;
16.2、通过一种工艺方法可以还原出不同规格的钴粉;
17.3、采用不超过400℃的温度以及推舟时间等工艺条件进行还原,钴粉出炉后不易氧化自燃,使用短时间氮气钝化就可在无气氛保护下破碎。
附图说明
18.图1(a)为1.4μm规格的碳酸钴形貌图;
19.图1(b)为采用1.4μm规格的碳酸钴制备的氧化钴形貌图;
20.图1(c)为采用1.4μm规格的碳酸钴制备的钴粉形貌图;
21.图2(a)为10μm规格的碳酸钴形貌图;
22.图2(b)为采用10μm规格的碳酸钴制备的氧化钴形貌图;
23.图2(c)为采用10μm规格的碳酸钴制备的钴粉形貌图;
24.图3(a)为1.2μm规格的碳酸钴形貌图;
25.图3(b)为采用1.2μm规格的碳酸钴制备的氧化钴形貌图;
26.图3(c)为采用1.2μm规格的碳酸钴制备的钴粉形貌图;
27.图4(a)为1.4μm规格碳酸钴还原后钴粉xrd图;
28.图4(b)为10μm规格碳酸钴还原后钴粉xrd图;
29.图4(c)为1.2μm规格碳酸钴还原后钴粉xrd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31.实施例1
32.步骤1、将粒径为10μm的碳酸钴称量5kg放在气氛炉中升温至350℃煅烧8h-10h得到氧化钴。
33.步骤2、将称量0.9kg步骤1得到的氧化钴装入还原炉(具体为五带四管还原炉)用舟皿中,厚度为13mm,并放入还原炉中进行还原,其中,控制还原炉中的各温区在260℃-320℃,调整连续推舟时间为12min,得到钴粉半成品。
34.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钴粉半成品迅速放入密封容器中,通入氮气钝化25min得到稳定的钴粉,再将钝化后的钴粉通过机械破碎的方式破碎30s得到成品钴粉,其费氏粒度在0.48μm-0.59μm,氧含量在0.48%-0.85%之间。
35.实施例2
36.步骤1、将粒径为1.4μm的碳酸钴称量5kg放在气氛炉中升温至360℃煅烧9h-12h得到氧化钴。
37.步骤2、将称量0.9kg步骤1得到的氧化钴装入还原炉(具体为五带四管还原炉)用舟皿中,厚度为29mm,并放入还原炉中进行还原,其中,控制还原炉中的各温区温度在260℃-350℃之间,调整连续推舟时间为20min,得到钴粉半成品。
38.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钴粉半成品迅速放入密封容器中,通入氮气钝化55min得到稳定的钴粉,再将钝化后的钴粉通过机械破碎的方式破碎50s得到成品钴粉,其费氏粒度在0.31μm-0.44μm,氧含量在0.5%-0.99%之间。
39.实施例3
40.步骤1、将粒径为1.2μm的碳酸钴以投料速度为3kg/h加入升温至230℃回转窑中煅烧5h得到氧化钴。
41.步骤2、将称量0.9kg步骤1得到的氧化钴装入还原炉(具体为五带四管还原炉)用舟皿中,厚度为30mm,并放入还原炉中进行还原,其中,控制还原炉中的各温区在260℃-380
℃,调整连续推舟时间为28min,得到钴粉半成品。
42.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钴粉半成品迅速放入密封容器中,通入氮气钝化40min得到稳定的钴粉,再将钝化后的钴粉通过机械破碎的方式破碎20s得到成品钴粉,其费氏粒度在0.39μm-0.53μm,氧含量在0.52%-0.63%之间。
43.实施例4
44.步骤1、将粒径为5μm的碳酸钴以重量为5kg放在气氛炉中升温至400℃煅烧10h-12h得到氧化钴。
45.步骤2、将称量0.9kg步骤1得到的氧化钴装入还原炉(具体为五带四管还原炉)用舟皿中,厚度为29mm,并放入还原炉中进行还原,其中,控制还原炉中的各温区分别为260℃-350℃,调整连续推舟时间为15min,得到钴粉半成品。
46.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钴粉半成品迅速放入密封容器中,通入氮气钝化15min得到稳定的钴粉,再将钝化后的钴粉通过机械破碎的方式破碎60s得到成品钴粉,其费氏粒度在0.27μm-0.54μm,氧含量在0.52%-0.99%之间。
47.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局限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启示下,还可以做出其它等同改进,均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都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小费氏粒度钴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1)将碳酸钴在200℃-400℃低温条件下煅烧5h-12h,得到氧化钴;(2)将步骤(1)得到的氧化钴装入还原炉用舟皿中,在升温至200℃-400℃后的还原炉中调整推舟时间10min-30min进行还原,出炉得到钴粉半成品;(3)将钴粉半成品装入密封容器中通入氮气后破碎,得到费氏粒度范围在0.2μm-0.6μm、氧含量在0.48%-1%的钴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费氏粒度钴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碳酸钴规格为粒径0.5μm~13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费氏粒度钴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煅烧设备为气氛炉、回转窑、五带四管还原炉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费氏粒度钴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氧化钴装入还原炉用舟皿的厚度为3mm~3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费氏粒度钴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氮气通入时间为0-60min,采用机械破碎方式破碎时间为0-60s。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费氏粒度钴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碳酸钴在200℃-400℃低温条件下煅烧5h-12h,得到氧化钴;将得到的氧化钴装入还原炉用舟皿中,在升温至200℃-400℃后的还原炉中调整推舟时间10min-30min进行还原,出炉得到钴粉半成品;将钴粉半成品装入密封容器中通入氮气钝化后破碎,得到费氏粒度在0.2μm-0.6μm、氧含量在0.48%-1%的钴粉。本发明制备的钴粉,适用于超细硬质合金的制备要求,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常规生产。规生产。规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许开华 张坤 刘文泽 赵亚强 刘玉成 唐佳琪 吴兵 向圣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2
技术公布日:2022/4/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