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大尺寸高强殷钢锻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4-30 11:43: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尺寸高强殷钢锻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大尺寸高强殷钢锻件是制备倍容量导线用殷钢芯材、航空复合材料用殷钢模具等高强殷钢新材料的重要过渡产品,既是电渣锭后续加工的关键产品,也是制备盘条或其它类制成品的重要原料。申请号为201610014564.x,202111307778.3,202111307222.4,202111307752.9的专利申请公开的大尺寸高强殷钢电渣锭,在锻造之前,均需要对表面进行扒皮处理,对电渣锭帽口和底部进行切除,以消除电渣质量缺陷对锻造成材率的影响。上述锻造工艺过程,对电渣锭浪费较多,导致锻造成材率下降,成本显著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尺寸高强殷钢锻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尺寸高强殷钢锻件的制备方法,包括真空熔炼、电渣重熔、加热、锻造工序;所述加热工序,将电渣锭以≤150℃/h的升温速率加热至800~850℃,保温1~3h,再以≤150℃/h的升温速率加热至1170~1210℃,二次保温后开坯,二次保温时间满足公式:t=6.32
×
10-4
md
3/2
,其中,t为二次保温时间,h;d为电渣锭直径,mm;m为装炉系数,其与电渣锭在加热炉内放置的紧密度相关,电渣锭在加热炉内放置间距为δ,当δ=0、0<δ≤d/2、d/2<δ≤d、d<δ≤2d及δ>2d时,m分别取2、1.4、1.32、1.2和1。
4.(2)所述锻造工序包括开坯、拔长两个阶段,其中电渣锭第一火次锻造为开坯,其余火次为拔长;锻造过程中,锻造送进量l、单次压下量δh、端部锻造送进量a在两个阶段中按如下控制:

开坯阶段:l=0.5~0.6d,且l<0.9b;δh<4%d,且l/δh>12;a>0.4d;

拔长阶段:l=0.6~1h,且l<0.85b;δh<15%h,且l/δh >3;a>0.3h;其中,l为锻造送进量,mm;d为电渣锭直径,mm;b为砧板宽度,mm;δh为单次压下量,mm;a为端部锻造送进量,即开锻时端部的送进量,mm;h为锻件厚度,mm。
5.所述真空熔炼工序,得到直径180~520mm、高度1200~4300mm的圆柱形铸锭。
6.所述电渣重熔工序,全程采用氮气保护,控制保护烟罩中氧含量≤10ppm,得到直径280~640mm、高度600~2700mm的电渣锭。
7.所述加热工序,加热炉为氮气保护的电炉。
8.所述终锻温度≥900℃。
9.所述大尺寸高强殷钢锻件为120mm
×
120mm~170mm
×
170mm的方坯。
10.所述大尺寸高强殷钢锻件成材率≥95%。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发明中的加热升温速率、中间保温工艺及最终保温时间,可以确保殷钢电渣锭在加热中完成组织的均匀化过程,消除内应力,降低组织中的偏析,减少开坯过程中的面裂等缺陷,提高锻造的成材率质量。
12.采用本发明中的锻造工艺,包括压下量、锻造送进量、端部锻造送进量,可在开坯阶段对电渣锭的粗晶区枝晶进行破碎,同时锻合电渣锭内的微气孔,细化铸锭晶粒,改善后续拔长过程的热加工性;在拔长阶段通过提高单次压下量δh和锻造送进量l,进一步优化锻造送进/压下比(l/δh),确保在提高锻造效率的同时,大幅降低大尺寸殷钢铸锭在开坯及精锻过程中的表面开裂问题,同时减少锻坯面裂、角裂、折叠等表面缺陷的形成几率,并且有助于铸锭内孔隙、疏松和气孔的焊合,提高锻坯的成材率。
13.本发明电渣锭无需表面扒皮、切头、切尾处理,即可实现成材率≥95%的殷钢锻件的生产,具有流程短、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14.图1为实施例1锻造前电渣锭外观形貌;图2为实施例2锻造前电渣锭外观形貌;图3为实施例3锻造前电渣锭外观形貌;图4为实施例4锻造前电渣锭外观形貌;图5为实施例1锻造后锻件外观形貌;图6为实施例2锻造后锻件外观形貌;图7为实施例3锻造后锻件外观形貌;图8为实施例4锻造后锻件外观形貌。
具体实施方式
15.本发明大尺寸高强殷钢锻件的制备方法适用于生产120mm
×
120mm~170mm
×
170mm的方坯锻件,该方法包括真空熔炼、电渣重熔、加热、锻造工序,锻造工序包括粗锻、精锻和拔长两个阶段,具体步骤如下:(1)真空熔炼工序:得到直径180~520mm、高度1200~4300mm的圆柱形铸锭。
16.(2)电渣重熔工序:全程采用氮气保护,控制保护烟罩中氧含量≤10ppm,得到直径280~640mm、高度600~2700mm的电渣锭。
17.(3)加热工序:加热炉为氮气保护的电炉,将电渣锭以≤150℃/h的升温速率加热至800~850℃,保温1~3h,再以≤150℃/h的升温速率加热至1170~1210℃,二次保温后开坯,二次保温时间满足公式:t=6.32
×
10-4
md
3/2
,其中,t为二次保温时间,h;d为电渣锭直径,mm;m为装炉系数,其与电渣锭在加热炉内放置的紧密度相关,电渣锭在加热炉内放置间距为δ,当δ=0、0<δ≤d/2、d/2<δ≤d、d<δ≤2d及δ>2d时,m分别取2、1.4、1.32、1.2和1。
18.(4)锻造工序:包括开坯、拔长两个阶段,其中电渣锭第一火次锻造为开坯,其余火次为拔长;终锻温度≥900℃,锻造过程中,锻造送进量l、单次压下量δh、端部锻造送进量a
在两个阶段中按如下控制:

开坯阶段:l=0.5~0.6d,且l<0.9b;δh<4%d,且l/δh>12;a>0.4d;

拔长阶段:l=0.6~1h,且l<0.85b;δh<15%h,且l/δh >3;a>0.3h;其中,l为锻造送进量,mm;d为电渣锭直径,mm;b为砧板宽度,mm;δh为单次压下量,mm;a为端部锻造送进量,即开时端部的送进量,mm;h为锻件厚度,mm。
19.上述工序得到的大尺寸高强殷钢锻件成材率≥95%。
20.本发明实施例1-6工艺参数控制见表1-7;锻件的成材率见表8。
21.表1. 各实施例部分工艺参数表2. 实施例1锻造工序控制参数表3. 实施例2锻造工序控制参数表4. 实施例3锻造工序控制参数
表5. 实施例4锻造工序控制参数表6. 实施例5锻造工序控制参数表7. 实施例6锻造工序控制参数
表8. 各实施例锻件的成材率由图1-8可知,本发明可实现不同规格电渣锭的锻造,锻后的殷钢方坯表面质量良好,无面裂、角裂、折叠等表面缺陷,成材率良好。


技术特征:
1.一种大尺寸高强殷钢锻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熔炼、电渣重熔、加热、锻造工序;(1)所述加热工序,将电渣锭以≤150℃/h的升温速率加热至800~850℃,保温1~3h,再以≤150℃/h的升温速率加热至1170~1210℃,二次保温后开坯,二次保温时间满足公式:t=6.32
×
10-4
md
3/2
,其中,t为二次保温时间,h;d为电渣锭直径,mm;m为装炉系数,其与电渣锭在加热炉内放置的紧密度相关,电渣锭在加热炉内放置间距为δ,当δ=0、0<δ≤d/2、d/2<δ≤d、d<δ≤2d及δ>2d时,m分别取2、1.4、1.32、1.2和1;(2)所述锻造工序包括开坯、拔长两个阶段,其中电渣锭第一火次锻造为开坯,其余火次为拔长;锻造过程中,锻造送进量l、单次压下量δh、端部锻造送进量a在两个阶段中按如下控制:

开坯阶段:l=0.5~0.6d,且l<0.9b;δh<4%d,且l/δh>12;a>0.4d;

拔长阶段:l=0.6~1h,且l<0.85b;δh<15%h,且l/δh>3;a>0.3h;其中,l为锻造送进量,mm;d为电渣锭直径,mm;b为砧板宽度,mm;δh为单次压下量,mm;a为端部锻造送进量,即开锻时端部的送进量,mm;h为锻件厚度,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尺寸高强殷钢锻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熔炼工序,得到直径180~520mm、高度1200~4300mm的圆柱形铸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尺寸高强殷钢锻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渣重熔工序,全程采用氮气保护,控制保护烟罩中氧含量≤10ppm,得到直径280~640mm、高度600~2700mm的电渣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尺寸高强殷钢锻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工序,加热炉为氮气保护的电炉。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大尺寸高强殷钢锻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锻温度≥90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尺寸高强殷钢锻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尺寸高强殷钢锻件为120mm
×
120mm~170mm
×
170mm的方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尺寸高强殷钢锻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尺寸高强殷钢锻件成材率≥95%。

技术总结
一种大尺寸高强殷钢锻件的制备方法,包括真空熔炼、电渣重熔、加热、锻造工序。加热工序,将电渣锭以≤150℃/h的速率升温至800~850℃,保温1~3h,再以≤150℃/h的速率升温至1170~1210℃,二次保温后开坯,二次保温时间满足:t=6.32


技术研发人员:孙中华 吴迎飞 翟永臻 张雲飞 陈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7
技术公布日:2022/4/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