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垫套用拉链一次成型方法与流程

2022-04-30 11:24: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缝合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垫套用拉链一次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2.日常生活中会使用到不同类型的垫套类产品,垫套类产品包括垫子和套子两类,其中,垫子是指垫在器物上的东西,也用来支垫器物。套子是指做成一定形状、罩在物体外面的物件。具体来说,垫套类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床垫、沙发坐垫、实木坐垫、飘窗垫、榻榻米垫、沙发套和方向盘套。
3.垫套类产品在结构上具有共同处,比如说通常会使用拉链,拉链是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现大量用于服装、包袋、帐篷等。垫套类产品利用拉链来连接相邻的边缘,使得垫套类产品在其内部围成一可放置缓冲物的腔体,同时,利用拉链控制该腔体是否连通外界。
4.拉链由链牙、拉头、上下止(前码和后码)或锁紧件等组成。其中链牙是关键部分,它直接决定拉链的侧拉强度。一般拉链有两片链带,每片链带上各自有一列链牙,两列链牙相互交错排列。拉头夹持两侧链牙,借助拉襻滑行,即可使两侧的链牙相互啮合或脱开。
5.拉链缝制到垫套类产品上,具体来说是将链带缝制到垫套类产品上,现有技术中通过以下步骤完成:
6.s1:围条裥棉(将布、棉和底布缝合);
7.s2:将布和滚绳包缝;
8.s3:将包好滚绳缝合到围条上边缘;
9.s4:将包好滚绳缝合到围条下边缘;
10.s5:将拉链另一半缝合到围条边缘。
11.其中,上述步骤均是人工用缝纫机完成。
12.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效率,提出了两-三道工序同时完成的方法,如两道工序中,s2和s3、s2和s4以及s4和s5均可以同时完成,两道工序的技术成熟,效果稳定,应用更为广泛,但是效率相对依旧较低;三道工序中,s2、s4和s5可以同时完成,但三道工序的稳定性较差,应用范围小。


技术实现要素:

1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垫套用拉链一次成型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拉链缝制工艺效率较低的问题。
1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5.一种垫套用拉链一次成型方法,垫套围条裥棉时,包括以下步骤:
16.基底层的两侧分别加宽;
17.基底层上内放入拉筒,以使基底层的两侧同时卷边;
18.基底层上放入被卷边包裹的滚绳;
19.两卷边内各放入用于包裹围条边缘的包覆层;
20.围条的下方放入拉链;
21.缝合。
22.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的加工工艺,既减少了工序的数量,又实现了多道工序同时加工,有效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如此一来,单位时间内产量增加,相对降低了人工成本,有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2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加宽后,基底层的边缘向内折边0.75-2公分。
2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拉筒的两侧设有适配于滚绳的滚绳固定筒。
2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包覆层包括底布,且底布位于拉筒的端部。
2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包覆层还包括棉。
2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拉筒的下方设有适配于拉链的拉链固定筒。
28.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拉筒、滚绳和拉链固定筒相互配合,提高了加工的稳定性,保障了加工质量。同时,减少了加工过程中人工调整的次数和频率,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对工人技术的要求,方便于降低人工成本。
2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缝合时选用4针以上的多针缝纫机。
3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围条的边缘各有两条缝纫线,其中一者为滚绳车紧线,另一者为卷边车紧线。
31.有益效果:
32.本垫套用拉链一体成型方法减少了工序的数量,且将多道工序同时完成,优化了加工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以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同时,所加工的产品不漏毛边,无需进行锁边包缝,减少了工序;拉链处无毛边卡住现象,开合顺畅,使用的体验更好;围条的高度误差小,减少了用线量,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使得缝纫线条等距均匀;如此一来,有效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增加了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
34.图1为一种垫套用拉链一次成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36.实施例:
37.现有的缝制工艺已经在背景技术中进行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针对于此,在此提出一种一次成型的缝制方法,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工序,提高缝制效率。
38.如图1所示,一种垫套用拉链一次成型方法,垫套围条裥棉时,包括但不限于步骤:
39.s1:基底层的两侧分别加宽。
40.则相对于现有技术,基底层的宽度较大,两侧边多余出来的部分可用于包裹滚绳,相比于现有技术,略去了基底层裁剪的工序。
41.同时,容易理解的,上述的基底层包括至少一层布料,当基底层具有多层布料时,布料由下至上依次堆叠。那么,实际使用过程中,基底层的边缘容易出现散边现象,此时需通过锁边工艺进行处理。
4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加宽后,基底层的边缘向内折边0.75-2公分。基于上述设计,折边后基底层的边缘朝向基底层处,此时,基底层的最外侧将不会出现散边现象,省去了锁边工序,且折边缝合后更美观,起到优化外观的作用。
43.可选地,折边的宽度包括但不限于0.75公分、1公分、1.25公分、1.5公分、1.75公分和2公分,优选地,向内折边1公分左右。
44.s2:基底层上内放入拉筒,以使基底层的两侧同时卷边。
45.拉筒又称卷边器、边缝器,是各类服装、皮革、箱包缝制设备的辅助工具。拉筒主要用于各种面料缝制过程中的滚领、滚边、埋卡、嵌线、包边、卷边、折边、围边、拉脚、拉带、贴条等;针对具体产品结构,派生出裤头、裤腰、耳仔、高头、毛巾、绳子、口袋、裘皮等专业拉筒,有些复杂工艺要求对拉筒进行专门开发。
46.本发明中利用了拉筒的卷边功能,将上述的折边处进行缝合,则折边处与基底层其余部分之间形成一首尾开口的包裹腔,相应地,折边处有两个,则包裹腔也将有两个。
47.可选地,拉筒可以选用任意合适的市售型号。
48.s3:基底层上放入被卷边包裹的滚绳。
49.滚绳,又称牙子绳,此处通过滚绳进行包边,既可以防止基底层散边影响到产品的美观和质量,又可以增加整体的美观程度,起到装饰的作用,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0.其中,为了提高加工的效率和滚绳包裹的质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拉筒的两侧设有适配于滚绳的滚绳固定筒。即通过滚绳固定筒辅助进行定位和固定,确保加工过程中滚绳不会偏离预设的位置,有助于提高加工质量。
51.可选地,滚绳固定筒选用滚绳拉筒,容易理解的,也可以选用其他任意合适的市售型号。
52.优选地,卷边时,两卷边处同时包裹滚绳。如此一来,有助于降低围条的高度差,降低误差,提高加工质量。
53.s4:两卷边内各放入用于包裹围条边缘的包覆层。
54.包覆层用于将基底层的边缘进行包裹,防止基底层的毛边露出,即配合于折边,防止出现散边现象。同时,也方便于省去锁边工序。此外,对于围条内的材料,即基底层上可放置其余种类的物品,也通过包覆层对其边缘进行包裹,防止出现毛边外露的现象。
5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包覆层包括底布,且底布位于拉筒的端部。其中,底布包括但不限于棉布、麻布、丝绸、呢绒、皮革、化纤、混纺和莫代尔,具体选用的面料种类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而定。
56.且在加工时,底布位于拉筒的端部,即在拉筒上增加适配于包覆层的固定位,卷边后利用卷边对包覆层的边缘进行包裹,防止出现散边现象。
57.可选地,包覆层还包括棉。基于上述设计,通过棉增加产品的厚度和弹性,使用的更为舒适。进一步,可以选用麻布、丝绸、呢绒、皮革、化纤、混纺和莫代尔中的至少一者取代棉。
58.s5:围条的下方放入拉链。
59.则可省去人工上围条拉链的工序,减少了工序的数量。同时,可以使得缝纫线的线条顺直,等距均匀,提高了加工质量。
6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拉筒的下方设有适配于拉链的拉链固定筒。具体来说,拉链固定筒的作用与滚绳固定筒的作用一致,在此不再赘述。可选地,拉链固定筒选用拉链拉筒,容易理解的,也可以选用其他任意合适的市售型号。
61.s6:缝合。
6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围条的边缘各有两条缝纫线,其中一者为滚绳车紧线,另一者为卷边车紧线。同时,围条内的材料,如基底层和包覆层,也随着缝纫过程被车紧,减少使用过程中出现较大位移,使产品形状保持相对稳固。
6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缝合时选用4针以上的多针缝纫机。以便于同时对多条缝纫线进行加工,既提高了加工的效率,又保证了加工的质量。可选地,可以选用4针、6针、9针、12针、16针、21针24针、25针、33针、38针或50针缝纫机。
64.可选地,缝纫线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围条宽度或者款式做适当的增减,以提高车紧的质量。
65.本垫套用拉链一体成型方法中,s1-s5可以视作是准备阶段,即在基底层上放置诸如拉筒、滚绳、包覆层等,进而在s6中进行一次性加工,实现多道加工,减少了工序,提高了加工的效率。
66.综上所述,本垫套用拉链一体成型方法减少了工序的数量,且将多道工序同时完成,优化了加工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以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同时,所加工的产品不漏毛边,无需进行锁边包缝,减少了工序;拉链处无毛边卡住现象,开合顺畅,使用的体验更好;围条的高度误差小,减少了用线量,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使得缝纫线条等距均匀;如此一来,有效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增加了市场竞争力。
67.实施例2:
68.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一些具体产品的加工过程中,将实施例1中的垫套用拉链一体成型方法与现有工艺相比较。
69.以有包边条的垫子的制作为例:
70.现有的制作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71.s1:正面面料裁剪;
72.s2:底面面料裁剪;
73.s3:围条裁剪;
74.s4:正面面料、底面面料和围条各自进行锁边;
75.s5:裁剪两条包边布条;
76.s6:两包边布条各自包缝滚绳;
77.s7:一滚绳打在围条的上边缘;
78.s8:一滚绳打在围条的下边缘;
79.s9:围条首尾相连;
80.s10:拉链的一边缝合在围条上;
81.s11:围条的另一边缝合到正面面料和底面面料中的一者上;
82.s12:围条缝合到正面面料和底面面料中的另一者上;
83.s13:套子的制作完成,向内填充材料以形成垫子;
84.s14:打包入库。
85.以实施例1中的垫套用拉链一体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6.s1:正面面料裁剪;
87.s2:底面面料裁剪;
88.s3:围条一次成型;
89.s4:正面面料和底面面料各自进行卷边;
90.s5:围条首尾相连;
91.s6:拉链的一边缝合到正面面料和底面面料中的一者上;
92.s7:拉链的另一边缝合到正面面料和底面面料中的另一者上;
93.s8:套子的制作完成,向内填充材料以形成垫子;
94.s9:打包入库。
95.其中,所述的面料为至少一层布料,包括但不限于一层布料加棉的组合,或者底布加其他材料,并经过绗缝成一个复合的结构体。具体的,根据所在位置的不同,分别命名为正面面料、底面面料和围条。
96.综上可见,相比于现有的工艺,实施例1中的垫套用拉链一体成型方法优化了围条部分并减少了5道工序。此外,现有的制作工艺中,围条的内侧还留有余边,造成材料的浪费。
97.以实施例1中的垫套用拉链一体成型方法加工无包边条的垫子时:
98.s1:正面面料裁剪;
99.s2:底面面料裁剪;
100.s3:围条裁剪;
101.s4:正面面料、底面面料和围条各自进行锁边;
102.s5:围条首尾相连;
103.s6:拉链的一边缝合在围条上;
104.s7:拉链的另一边缝合到正面面料和底面面料中的一者上;
105.s8:围条缝合到正面面料和底面面料中的另一者上;
106.s9:套子的制作完成,向内填充材料以形成垫子;
107.s10:打包入库。
108.同以垫套用拉链一体成型方法加工有包边条的垫子相比,优化了围条锁边工序,减少了拉链缝合到围条上的工序。即相比而言,实施例1中的垫套用拉链一体成型方法更适合于有包边条垫套的加工。
109.以床垫的制作为例:
110.现有工序制作有围边床垫,包括以下步骤:
111.s1:正面面料裁剪;
112.s2:底面面料裁剪;
113.s3:围条裁剪;
114.s4:正面面料和底面面料各自进行卷边;
115.s5:围条首尾相连;
116.s6:正面面料和底面面料分别粘贴或扣接到胚件上;
117.s7:围边机将正面面料和围条用边带围住;
118.s8:围边机将底面面料和围条用边带围住;
119.s9:打包入库。
120.以实施例1中的垫套用拉链一体成型方法制作有包边条的拉链床垫,包括以下步骤:
121.s1:正面面料裁剪;
122.s2:底面面料裁剪;
123.s3:围条一次成型;
124.s4:正面面料和底面面料各自进行卷边;
125.s5:围条首尾相连;
126.s6:拉链的一边缝合到正面面料和底面面料中的一者上;
127.s7:围条缝合到正面面料和底面面料中的另一者上;
128.s8:套子的制作完成,向内填充材料以形成垫子;
129.s9:打包入库。
130.二者相比较而言,在工序的数量上是相同的,但前者未设拉链,加工成型后无法打开,后者则安装有拉链,可以通过拉链实现拆装,即在差不多相同的加工效率下,以垫套用拉链一体成型方法制作出了可拆卸的床垫,拓展了床底的功能。
131.同时,步骤s7完成后,即多条围条拼接,且面料缝合后,完成了套子的加工。此时,增加至少一个中间隔层就可以实现多层拉链套的制作,可选地,具体的层数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而定。
132.此外,可根据使用需要设计套子的形状,在步骤s8填充材料后将形成不同种类的垫子,包括但不限于床垫、沙发坐垫、实木坐垫、飘窗垫、榻榻米垫、枕头、羽绒被和羽绒垫。
13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