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车床回转式电磁吸盘供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27 22:18: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床电磁吸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床回转式电磁吸盘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电磁吸盘在工业生产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数控车床技术领域。电磁吸盘通电之后会产生较强的磁力,可以将待加工件牢固地固定在吸盘上。但在回转体加工过程中,由于电磁吸盘设备自需要转动,因此,对于电磁吸盘设备的接电和线束穿线比较困难,容易导致线束在电磁吸盘设备回转时因缠绕而发生故障,造成车床停车,影响车床加工的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磁吸盘回转时不会因回转导致线束缠绕而使机床设备断电停机的车床回转式电磁吸盘供电装置。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车床回转式电磁吸盘供电装置,具有能够与车床底座配合安装的基座和固定安装在车床底座上的编码器,所述基座端面中心设置有上下连通的套接孔,套接孔内设置有与其活动配合的主轴管,所述主轴管上下两端分别延伸在基座的上下两端外侧,其顶部固定连接有转接板,所述转接板顶部固定设置有电磁吸盘;所述主轴管上位于基座下端外侧的部位固定设置有齿形从动轮,所述编码器位于齿形从动轮的外侧,编码器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齿形从动轮左右对应的齿形主动轮,所述齿形主动轮与齿形从动轮之间通过齿形皮带传动连接;所述主轴管端面中心设置有上下连通的导向连接孔,导向连接孔内设置有与其活动配合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底部延伸在主轴管的底部外侧,其靠近底端的位置套接有与其配合的下端盖,所述下端盖通过固定柱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电磁吸盘底部中心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安装腔,转接板端面中心设置有上下连通的衔接孔,所述衔接孔与所述安装腔以及导向连接孔上下连通,其直径小于安装腔及主轴管的端面直径,所述固定管顶部向上穿过衔接孔并延伸在安装腔内,所述固定管上位于安装腔内的部位连接有导电滑环,所述导电滑环通过线束与电磁吸盘电性连接,其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转接板上,所述固定管端面中心设置有上下连通的走线孔,所述走线孔内穿设有一端与导电滑环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机床外部电气控制箱电性连接的线束。
5.作为优选,所述主轴管与基座之间通过外滚珠轴承活动连接,所述外滚珠轴承具有两组,其分别固定设置在套接孔内靠近上下两端的位置。
6.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管与主轴管之间通过内滚珠轴承活动连接,所述内滚珠轴承具有两组,其分别固定设置在导向连接孔内靠近上下两端的位置。
7.作为优选,所述主轴管上位于套接孔上下两端外侧的部位均套接有与其间隙配合的上端盖,所述上下两个上端盖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基座上。
8.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管上对应导向连接孔上下两端的部位分别套接有上限位套和下限位套,所述上限位套和下限位套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主轴管上,上限位套和下限位套与所述固定管之间均间隙配合。
9.作为优选,所述下限位套与固定管之间套接有防水介子,所述固定管上位于防水介子下端外侧的部位设置有能够限制所述防水介子位置的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固定管之间螺纹连接。
10.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管上位于下端盖下端外侧的部位套接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通过螺栓与所述下端盖固定连接在一起。
11.作为优选,所述基座和编码器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车床底座上预设的型腔内。
12.作为优选,所述主轴管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能够限制齿形从动轮位置的压板。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这种车床回转式电磁吸盘供电装置结构简单,接电、穿线方便,电磁吸盘回转运动时线束不会缠绕,保证车床设备在运转过程中不会因供电问题而停机,车床设备运行更可靠,保证车床设备生产加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床回转式电磁吸盘供电装置侧面结构剖视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床回转式电磁吸盘供电装置与车床底座装配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电磁吸盘;11、安装腔;2、转接板;21、衔接孔;3、基座;31、套接孔;32、下端盖;33、上端盖;34、固定柱;4、主轴管;41、导向连接孔;42、齿形从动轮;43、压板;44、外滚珠轴承;5、固定管;51、走线孔;52、防水介子;53、密封套;54、锁紧螺母;55、上限位套;56、内滚珠轴承;57、下限位套;6、编码器;61、齿形主动轮;62、齿形皮带;7、导电滑环;8、车床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19.图1所示一种车床回转式电磁吸盘供电装置,具有能够与车床底座8配合安装的基座3和固定安装在车床底座8上的编码器6,所述基座3端面中心设置有上下连通的套接孔31,套接孔31内设置有与其活动配合的主轴管4,所述主轴管4上下两端分别延伸在基座3的上下两端外侧,其顶部固定连接有转接板2,所述转接板2顶部固定设置有电磁吸盘1;所述主轴管4上位于基座3下端外侧的部位固定设置有齿形从动轮42,所述编码器6位于齿形从动轮42的外侧,编码器6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齿形从动轮42左右对应的齿形主动轮61,所述齿形主动轮61与齿形从动轮42之间通过齿形皮带62传动连接;所述主轴管4端面中心设置有上下连通的导向连接孔41,导向连接孔41内设置有与其活动配合的固定管5,所述固定管5底部延伸在主轴管4的底部外侧,其靠近底端的位置套接有与其配合的下端盖32,所述下端盖32通过固定柱34与所述基座3固定连接;所述电磁吸盘1底部中心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安装腔11,转接板2端面中心设置有上下连通的衔接孔21,所述衔接孔21与所述安装腔11以及导向连接孔41上下连通,其直径小于安装腔11及主轴管4的端面直径,所述固定管5顶部向
上穿过衔接孔21并延伸在安装腔11内,所述固定管5上位于安装腔11内的部位连接有导电滑环7,所述导电滑环7通过线束与电磁吸盘1电性连接,其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转接板2上,所述固定管5端面中心设置有上下连通的走线孔51,所述走线孔51内穿设有一端与导电滑环7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机床外部电气控制箱电性连接的线束。
20.为了便于主轴管4相对于基座3能够进行转动,且保证转动的稳定性,所述主轴管4与基座3之间通过外滚珠轴承44活动连接,所述外滚珠轴承44具有两组,其分别固定设置在套接孔31内靠近上下两端的位置。
21.为了便于主轴管4转动时不会干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5与主轴管4之间通过内滚珠轴承56活动连接,所述内滚珠轴承56具有两组,其分别固定设置在导向连接孔41内靠近上下两端的位置。
22.为了防止粉尘进入套接孔31内,同时能够限制外滚珠轴承44的位置,所述主轴管4上位于套接孔31上下两端外侧的部位均套接有与其间隙配合的上端盖33,所述上下两个上端盖33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基座3上。
23.为了防止粉尘进入连接孔41内,同时能够限制内滚珠轴承56的位置,所述固定管5上对应导向连接孔41上下两端的部位分别套接有上限位套55和下限位套57,所述上限位套55和下限位套57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主轴管4上,上限位套55和下限位套57与所述固定管5之间均间隙配合。
24.为了防止外界水雾进入连接孔41内,所述下限位套57与固定管5之间套接有防水介子52,所述固定管5上位于防水介子52下端外侧的部位设置有能够限制所述防水介子52位置的锁紧螺母54,所述锁紧螺母54与所述固定管5之间螺纹连接。
25.为了保证下端盖32与固定管5之间的稳定性,所述固定管5上位于下端盖32下端外侧的部位套接有密封套53,所述密封套53通过螺栓与所述下端盖32固定连接在一起。
26.为了方便基座3和编码器6在车床底座8上的安装和拆卸,所述基座3和编码器6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车床底座8上预设的型腔内。
27.为了能够限定齿形从动轮42的位置,所述主轴管4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能够限制齿形从动轮42位置的压板43。
28.其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如图2所示,所述基座3和编码器6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车床底座8的型腔内;电磁吸盘1需要转动时,编码器6启动并带动齿形主动轮61转动,齿形主动轮61通过齿形皮带62带动齿形从动轮42转动,齿形从动轮42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主轴管4转动,由于主轴管4与基座3之间通过外滚珠轴承44活动连接,与固定管5之间通过内滚珠轴承56活动连接,因此,主轴管4转动时不会带动基座3和固定管5转动,同时主轴管4转动时带动其顶部的转接板2转动,转接板2带动电磁吸盘1实现同步转动;由于电磁吸盘1与固定管5之间是通过导电滑环7连接的,因此,电磁吸盘1转动时不会因回转而使与导电滑环7连接的线束跟转,从而避免了固定管5走线孔51内的线束跟转缠绕,同时线束可以通过导电滑环7对电池吸盘1供电及断电,实现电磁吸盘1磁力的控制。
29.这种车床回转式电磁吸盘供电装置结构简单,接电、穿线方便,电磁吸盘回转运动时线束不会缠绕,保证车床设备在运转过程中不会因供电问题而停机,车床设备运行更可靠,保证车床设备生产加工的稳定性。
30.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
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