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车厢顶盖开闭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24 22:29: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厢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厢顶盖开闭装置。


背景技术:

2.运输车厢在装卸货物的方式一般采用侧墙或者端墙开门进出的方式。但是,当货物外形大小超过常规的侧、端墙的开口尺寸时,往往需要通过车厢顶盖的开合来实现货物进出。
3.活动顶盖的开闭时间、闭合时的密封性以及执行机构占用体积将直接影响到货物运输的效率、品质和成本。当运输的货物有温度要求时,较差的车厢密封性会导致冷量流失,空调能耗增大,车厢漏雨,渗水,这些问题直接导致运输风险的增加,另外,较大的执行机构占用过多的装载空间,间接增加运输成本,过长的开盖时间将直接影响运输效率。
4.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顶盖开闭方式有滑动、单侧开启方式。其中,采用滑动开闭方式的活动顶盖存在开闭时间长的问题;采用单侧开闭的活动顶盖,其顶盖运行轨迹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此外,因顶盖刚度不足导致顶盖与车厢间的密封条压缩量不一致,局部甚至会出现无压缩状态,这直接影响整个车厢密封性。


技术实现要素:

5.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厢顶盖开闭装置,单侧顶盖完全打开时转动角度小,适用于车厢顶盖的快速开闭。
6.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厢顶盖开闭装置,包括左顶盖、右顶盖、支撑架、若干连杆机构、若干电动推杆;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厢体上,所述连杆机构和所述电动推杆的下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架铰接,所述左顶盖、所述右顶盖与对应的所述连杆机构的上端铰接,所述电动推杆上端也与所述连杆机构铰接,以驱动所述左顶盖和所述右顶盖转动,实现车箱顶盖的开闭。
7.进一步,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杆一和连杆二,所述连杆一中部设有与所述电动推杆上端铰接的电动推杆支耳二。
8.进一步,所述左顶盖具有与所述连杆一上端铰接的连杆一支耳、与所述连杆二上端铰接的连杆二支耳;所述右顶盖与所述左顶盖的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也包括所述连杆一支耳和所述连杆二支耳。
9.进一步,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若干连杆支耳,所述连杆支耳具有两个连接孔,两个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连杆一、所述连杆二分别铰接。
10.进一步,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电动推杆支耳一,所述电动推杆支耳一与所述电动推杆下端铰接。
11.进一步,所述厢体包括侧墙和端墙,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与侧墙连接的侧墙安装板、以及与端墙连接的端墙安装板。
12.进一步,所述左顶盖与所述侧墙、所述端墙通过密封型材和密封条密封连接,所述
右顶盖与所述侧墙、所述端墙也通过密封型材和密封条密封连接。
13.进一步,所述右顶盖与所述左顶盖的接缝处通过密封型材和密封条密封连接。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厢顶盖开闭装置,1)采用车厢顶盖对开的方式,结构简单,运动轨迹占用空间小,单侧顶盖完全打开时转动角度小,适用于车厢顶盖的快速开闭;2)采用将车厢顶盖、连杆和电动推杆与支撑架装配成独立的运动机构,无需安装在车厢上,方便前期的调试和后期的维护;3)左、右顶盖接缝处采用迷宫结构和密封型材的双防水密封结构,提高车厢密封效果。
15.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1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车厢顶盖开启状态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车厢顶盖关闭状态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车厢厢体组成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左顶盖/右顶盖组成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组成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杆一/连杆二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杆机构运动过程示意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左顶盖/右顶盖接触面密封示意图;
25.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顶盖与侧墙接触面密封示意图;
26.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顶盖与端墙接触面密封示意图;
27.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密封型材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左顶盖;2、右顶盖;3、厢体;4、支撑架;5、连杆机构;6、电动推杆;7、连杆一;8、连杆二;9、连杆一支耳;10、连杆二支耳;11、密封型材;12、连杆支耳;13、电动推杆支耳一;14、侧墙;15、端墙;16、侧墙安装板;17、端墙安装板;18、电动推杆支耳二;19、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2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0.如图1~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厢顶盖开闭装置,包括:左顶盖1、右顶盖2、一对支撑架4、若干连杆机构5、若干电动推杆6;支撑架4与厢体3固定连接,连杆机构5和电动推杆6安装在支撑架4上,所述所述连杆机构5和所述电动推杆6上端与所述左顶盖1或所述右顶盖2铰接,用于驱动左顶盖1和右顶盖2转动,实现车箱顶盖的开闭。
31.具体地,如图3所示,厢体3由侧墙14、端墙15、密封型材11组成。其中,密封型材11与左顶盖1、右顶盖的接触面通过压缩密封条19实现整个厢体的密封作用。
32.如图4所示,左顶盖1与右顶盖2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左顶盖1和右顶盖2两者均具有连杆一支耳9、连杆二支耳10、密封型材11;左顶盖1和右顶盖2通过连杆机构5安装在厢体3上。
33.如图5所示,支撑架4由连杆支耳12、电动推杆支耳一13、与所述侧墙14连接的侧墙安装板16、与端墙15连接的端墙安装板17组成。其中,侧墙安装板16用于支撑架4与厢体3的连接固定;端墙安装板17用于支撑架4与厢体3的连接固定。
34.如图6、图7所示,连杆机构5由连杆一7、连杆二8组成。其中,连杆一7上设置电动推杆支耳二18用于连接电动推杆6的伸缩端;连杆二8上端与连杆二支耳10铰接,连杆一7上端与连杆一支耳9铰接。
35.如图5、图7所示,连杆支耳12上具有两个连接孔,两个连接孔与连杆一7、连杆二8分别铰接;电动推杆支耳一13用于连接电动推杆6的固定端。
36.当电动推杆6的伸缩端向外作伸出运动时,推动连杆一7和连杆二8绕着连杆支耳12转动,带动顶盖作翻转运动,从而完成顶盖开启动作;当电动推杆6的伸缩端向内作缩回运动时,拉动连杆一7和连杆二8绕着连杆支耳12转动,带动顶盖作翻转运动,从而完成顶盖关闭动作。其中,所述左顶盖1与右顶盖2同步开启和关闭用于缩短顶盖的开闭时间。
37.在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左顶盖1与右顶盖2的接缝处设置密封型材11和密封条19,顶盖关闭时,密封型材11压缩密封条19实现厢体的防水与密封,左/右顶盖接缝的外侧采用迷宫结构提高防水效果。
38.同理,如图9所示,左顶盖1和右顶盖2与侧墙14的接缝处设置密封型材11和密封条19,顶盖关闭时,密封型材11压缩密封条19实现厢体的防水与密封。
39.如图10所示左顶盖1和右顶盖2与端墙15的接缝处设置密封型材11和密封条19,顶盖关闭时,密封型材11压缩密封条19实现厢体的防水与密封。
40.其中,如图11所示,密封型材设置密封条的安装位置和防水台,提高防水效果。
41.下面结合附图简述本实用新型的车厢顶盖开闭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42.当电动推杆6的伸缩端向外作伸出运动时,推动连杆一7和连杆二8绕着连杆支耳12转动,带动顶盖作翻转运动,从而完成顶盖开启动作;当电动推杆6的伸缩端向内作缩回运动时,拉动连杆一7和连杆二8绕着连杆支耳12转动,带动顶盖作翻转运动,从而完成顶盖关闭动作。其中,所述左顶盖1与右顶盖2同步开启和关闭用于缩短顶盖的开闭时间。
4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厢顶盖开闭装置,采用车厢顶盖对开的方式,结构简单,运动轨迹占用空间小,单侧顶盖完全打开时转动角度小,适用于车厢顶盖的快速开闭;采用将车厢顶盖、连杆和电动推杆与支撑架装配成独立的运动机构,无需安装在车厢上,方便前期的调试和后期的维护;左、右顶盖接缝处采用迷宫结构和密封型材的双防水密封结构,提高车厢密封效果。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