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车辆用车门内饰组装体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01:1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车辆用车门内饰组装体。


背景技术:

2.在日本特开平5

223118号公报中公开了以往的车门的一例。该车门具备锁定按钮、杆以及双臂曲柄。
3.锁定按钮呈向上的凸形状,且能够上升以及下降。杆与锁定按钮一体地设置,且该杆向下延伸。双臂曲柄能够转动地支承于基框。在双臂曲柄的一端连结有杆的下端。双臂曲柄与锁定按钮联动地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双臂曲柄的另一端连结有杆,该杆从安装于车门的门锁延伸。
4.然而,在上述以往的车门中,在组装工序中需要实施对基框安装锁定按钮、杆以及双臂曲柄的作业。并且,之后需要实施将从安装于车门的门锁延伸的杆连结于双臂曲柄的另一端的作业。其结果是,对于以往的车门,存在难以实现组装工序的简化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因此,本发明的非限定性的一个课题为,提供能够实现车门的组装工序的简化的车辆用车门内饰组装体。该课题通过技术方案1的内容来达成。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扩展方案被记述在从属技术方案中。
6.本发明的车辆用车门内饰组装体具备:车门内饰,其贯穿设置有按钮穿通孔;指示器按钮,其呈从下方插入所述按钮穿通孔的、向上的凸形状,且能够上升以及下降;指示器杆,其与所述指示器按钮一体地设置,且该指示器杆向下延伸;以及连杆,其能够转动地支承于所述车门内饰,且在一端连结有所述指示器杆的下端,该连杆与所述指示器按钮联动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并且能够在另一端连结传递构件。
7.本发明的车辆用车门内饰组装体作为车门的组装工序的前步骤进行制造。也就是说,在车门的组装工序中,通过导入车辆用车门内饰组装体,能够省略对指示器按钮、指示器杆以及连杆进行安装的作业。其结果是,能够迅速地实施将从在车门的组装工序中安装的锁定装置等延伸的传递构件连结于车辆用车门内饰组装体中的连杆的另一端的作业。
8.因此,在本发明的车辆用车门内饰组装体中,能够实现车门的组装工序的简化。
9.在本发明的其他方案中,优选的是,在车门内饰形成有限位件,该限位件限制连杆与指示器按钮的下降联动而从第二位置向与第一位置相反的一侧转动规定的角度以上的情况。
10.在该情况下,当指示器按钮以及指示器杆因自重等下降,从而连杆通过第二位置,进而要从第二位置向与第一位置相反的一侧转动时,能够利用限位件来限制连杆的转动。其结果是,能够在前步骤之后到车门的组装工序之前,抑制指示器按钮从车门内饰的按钮穿通孔脱落的情况。
11.在本发明的其他方案中,优选的是,传递构件是传递拉索且包括:外部管;以及内
部拉索,其以能够进退的方式收容于外部管,且与连杆的另一端连结。并且,优选的是,在车门内饰形成有对外部管进行固定的外部管固定部。
12.在该情况下,利用外部管固定部,对于从在车门的组装工序中安装的锁定装置等延伸的传递拉索,能够迅速地实施将内部拉索连结于连杆的另一端的作业、以及将外部管固定于车门内饰的作业。另外,除了车门内饰以外无需另行设置对外部管进行固定的支架等,因此能够削减部件数量。
13.在本发明的其他方案中,优选的是,指示器按钮以及指示器杆为一体地形成的树脂制的部件。并且,优选的是,在指示器杆的下端一体地形成有第一防脱部,在连杆的一端与指示器杆的下端连结时,该第一防脱部由于被连杆的一端按压而弹性变形,从而允许连杆的一端的移动,且该第一防脱部在连杆的一端与指示器杆的下端连结了的状态下卡合于连杆的一端。
14.在该情况下,能够削减部件数量,并且能够实现将车辆用车门内饰组装体作为车门的组装工序的前步骤进行制造的作业的简化。
15.在本发明的其他方案中,优选的是,车门内饰包括轴支承部,该轴承部将连杆支承为能够转动。优选的是,连杆为包括能够转动地支承于轴支承部的被轴支承部的树脂制的部件。并且,优选的是,在被轴支承部一体地形成有第二防脱部,在被轴支承部支承于轴支承部时,该第二防脱部由于被轴支承部按压而弹性变形,从而允许被轴支承部的移动,且该第二防脱部在被轴支承部支承于轴支承部的状态下卡合于轴支承部。
16.在该情况下,能够削减部件数量,并且能够实现将车辆用车门内饰组装体作为车门的组装工序的前步骤进行制造的作业的简化。
17.在本发明的其他方案中,优选的是,车门内饰为一体地形成有外观壁和中空形状的箱体的树脂制的部件,该外观壁构成车厢侧的外观面的一部分,该中空形状的箱体配置于外观壁中的朝向与车厢相反的一侧的背面侧。优选的是,箱体包括:对置壁,其与背面对置;以及周壁,其从背面突出并与对置壁的外周缘连接,并且在沿着背面的特定方向的一方开口。并且,优选的是,轴支承部是贯穿对置壁设置的轴孔。另外,优选的是,被轴支承部是匹配于轴孔的转动轴。
18.在该情况下,能够在对车门内饰进行制造的模具设置多个滑动芯,从而形成作为所谓的“狗窝”(英语:doghouse)的中空形状的箱体,并且在该箱体的对置壁贯穿设置轴孔,并由该轴孔对连杆的转动轴进行轴支承。利用该结构,无需在外观壁形成用于对连杆进行轴支承的凹部,因此能够实现外观壁的外观品质的提升。
19.本发明中的其他方案以及优点会根据以下的记载以及附图所公开的实施例、该附图所例示的图解、以及说明书及该附图整体所公开的本发明的概念而变得明确。
附图说明
20.图1是应用了实施例的车辆用车门内饰组装体的车辆的局部侧视图。
21.图2是实施例的车辆用车门内饰组装体的局部立体图,且是示出连杆处于第一位置且指示器按钮上升后的状态的图。
22.图3是与实施例的车辆用车门内饰组装体相关并将车门内饰的侧壁的图示省略后的局部侧视图,且是示出连杆处于第二位置且指示器按钮下降后的状态的图。
23.图4是实施例的车辆用车门内饰组装体的分解立体图。
24.图5是示出一体地形成的指示器按钮及指示器杆、连杆、以及在车门内饰形成的箱体的分解立体图。
25.图6是与图3同样的局部侧视图,且是示出传递拉索与连杆的另一端连结之前的状态的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
车辆用车门内饰组装体
[0028]
87

按钮穿通孔
[0029]
80

车门内饰
[0030]
17

指示器按钮
[0031]
10

指示器杆
[0032]
20

连杆
[0033]
21

连杆的一端
[0034]
22

连杆的另一端
[0035]
11

指示器杆的下端
[0036]
30

传递构件(传递拉索)
[0037]
α1

规定的角度
[0038]
82

限位件
[0039]
31

外部管
[0040]
32

内部拉索
[0041]
83

外部管固定部
[0042]
16

第一防脱部
[0043]
85

轴支承部(轴孔)
[0044]
25

被轴支承部(转动轴)
[0045]
26

第二防脱部
[0046]
88、89

外观壁(88

上壁、89

侧壁)
[0047]
89b

外观壁的背面(侧壁的背面)
[0048]
81

箱体
[0049]
81a

对置壁
[0050]
81b

周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0052]
实施例
[0053]
如图1所示,实施例的车辆用车门内饰组装体1(以下简称为“车门内饰组装体1”)应用于作为机动车等的车辆的车门8。车门8是对在车身的后部座位的侧面设置的开口9进行开闭的侧门。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车门8为左侧的后部座位用的侧门的情况进行说明。
[0054]
需要说明的是,图2以后的各图所示的前后方向、上下方向以及车辆内外方向全部与图1对应地表示。
[0055]
车门的概要结构
[0056]
如图1所示,车门8包括外门板8a和未图示的内门板。
[0057]
外门板8a为钢板制,且由其朝向车辆外侧的面构成车门8的外装。未图示的内门板也为钢板制,且相对于外门板8a从车辆内侧接合。
[0058]
外门板8a以及未图示的内门板的上部部分构成了车门8的窗框。在车门8中的比窗框靠下的部分,从车辆内侧安装有车门内饰组装体1。
[0059]
如图1所示,在车门8的后端部设置有门锁装置90。门锁装置90由于是公知的结构,因此简化了说明,但在门锁装置90伴随着车门8的开闭而移动时,固定于车身的闩眼99相对地进入门锁装置90的未图示的进入口。
[0060]
在车门8的外表面中的比门锁装置90靠上方的位置,设置有外侧门把手5。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车门8的内表面设置有内侧门把手。外侧门把手5以及内侧门把手分别经由未图示的传递杆、传递拉索而连结于门锁装置90。
[0061]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门锁装置90具备在闩锁状态与未锁状态切换的公知的闩锁机构。闩锁机构通过将车门8关闭并使闩眼99进入未图示的进入口而切换为闩锁状态,并对闩眼99进行保持。另一方面,闩锁机构通过用户对外侧门把手5或者未图示的内侧门把手进行的打开操作而切换为未锁状态,从而允许闩眼99从未图示的进入口脱离。
[0062]
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门锁装置90具有通过电动致动器而在上锁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切换的公知的上锁解锁机构。通过用户对未图示的遥控钥匙等进行的上锁操作来使电动致动器动作,由此上锁解锁机构切换为上锁状态,并禁止闩锁机构从闩锁状态切换为未锁状态。另一方面,通过用户对未图示的遥控钥匙等进行的解锁操作来使电动致动器动作,由此上锁解锁机构切换为解锁状态,并允许闩锁机构从闩锁状态切换为未锁状态。
[0063]
在门锁装置90连接有与上锁解锁机构联动的传递拉索30。传递拉索30是本发明的“传递构件”的一例。如图2~图4所示,传递拉索30包括外部管31以及内部拉索32。
[0064]
在外部管31中的位于与门锁装置90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厚壁圆筒形状的被固定部33。在被固定部33的外周面凹陷设置有环状的嵌合槽33a。
[0065]
内部拉索32以能够进退的方式收容于外部管31。内部拉索32中的与门锁装置90相反的一侧从外部管31的被固定部33突出,并在该侧的顶端设置有圆柱形状的拉索端子32a。
[0066]
如图2所示,通过门锁装置90的上锁解锁机构切换为解锁状态,从而内部拉索32以从外部管31突出的部分变长的方式前进。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通过门锁装置90的上锁解锁机构切换为上锁状态,从而内部拉索32以从外部管31突出的部分变短的方式后退。
[0067]
车门内饰组装体的结构
[0068]
如图1~图6所示,车门内饰组装体1具备车门内饰80、边框40、指示器按钮17、指示器杆10以及连杆20。
[0069]
如图1所示,车门内饰80从车辆内侧安装于车门8中的比窗框靠下的部分。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车门内饰80的形状与实际的形状相比大幅度地进行了简单化。
[0070]
车门内饰80是通过热塑性树脂的注射成形等形成的树脂制的部件。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质感提升,有时会在车门内饰80的表层形成弹性泡沫层。车门内饰80具有一体地形成的上壁88以及侧壁89。
[0071]
如图1所示,车门内饰80的上壁88沿着车门8的窗框的下端缘从车门8的前端延伸
到后端。在图2~图4以及图6中局部示出的车门内饰80的上壁88位于车门8的窗框的下端缘中的前端侧。
[0072]
如图2以及图4所示,侧壁89连接于上壁88中的车辆内侧的端缘并向下延伸,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侧壁89将车门8中的比窗框靠下的部分大范围地覆盖。
[0073]
上壁88以及侧壁89的露出于车厢的表面构成了车厢侧的外观面的一部分。上壁88以及侧壁89是本发明的“外观壁”的一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上壁88以及侧壁89的各自的表面可以安装其他构件。
[0074]
在车门内饰80的上壁88,沿上下方向贯穿设置有圆孔形状的按钮穿通孔87。另外,在上壁88形成有定位凹部88d。定位凹部88d从按钮穿通孔87的内周缘向径外方向凹陷。
[0075]
在车门内饰80的侧壁89一体地形成有箱体81、限位件82以及外部管固定部83。箱体81、限位件82以及外部管固定部83配置于侧壁89中的朝向与车厢相反的一侧的背面89b侧。侧壁89的背面89b是本发明的“外观壁的背面”的一例。
[0076]
在图3以及图6中,局部图示了箱体81、限位件82以及外部管固定部83。在图5中,局部图示了箱体81。
[0077]
如图2以及图4所示,箱体81配置于比上壁88的按钮穿通孔87的正下方靠后方偏移的位置。限位件82配置于比上壁88的按钮穿通孔87的正下方靠后方偏移的位置,并且配置于向前方且下方远离箱体81的位置。外部管固定部83配置于比上壁88的按钮穿通孔87的正下方靠后方偏移的位置,并且配置于向后方且下方远离箱体81的位置。
[0078]
如图4以及图5所示,箱体81为包括对置壁81a以及周壁81b在内的中空形状。对置壁81a为与背面89b平行而延伸的矩形平板形状。对置壁81a在向车辆外侧远离背面89b的位置与背面89b对置。
[0079]
周壁81b从背面89b向车辆外侧突出,并且与对置壁81a的上侧、前侧以及后侧的外周缘连接。周壁81b将被对置壁81a与背面89b夹着的空间从上方、前方以及后方包围,并且向下开口。向下的方向为“特定方向的一方”的一例。
[0080]
在箱体81的对置壁81a,沿车辆内外方向贯穿设置有圆孔形状的轴孔85。轴孔85是本发明的“轴支承部”的一例。
[0081]
在本实施例中,在用于通过注射成形来对车门内饰80进行制造的模具设置多个滑动芯,由此形成作为所谓的“狗窝”的中空形状的箱体81,并且在该箱体81的对置壁81a贯穿设置轴孔85。此时,形成箱体81的中空部分的滑动芯在注射成形结束后,相对于箱体81向下滑动。
[0082]
如图4所示,限位件82是从背面89b向车辆外侧突出的平板形状的肋。如图6所示,限位件82能够限制连杆20的转动范围。
[0083]
外部管固定部83是从背面89b向车辆外侧突出的、截面呈c字形状的肋。在外部管固定部83中的车辆外侧的端缘的中央,以向车辆内侧凹陷的方式形成有嵌合凹部83a。嵌合凹部83a能够与外部管31的被固定部33的嵌合槽33a嵌合。
[0084]
如图4所示,边框40具有一体地形成的圆筒部41、框部48、定位凸部40d以及多个防脱部46。边框40是通过热塑性树脂的注射成形等形成的树脂制的部件。
[0085]
圆筒部41的外径设定得比按钮穿通孔87的内径稍小。框部48是连接于圆筒部41的上端并且向圆筒部41的径外方向突出的凸缘形状。
[0086]
定位凸部40d从圆筒部41的外周面向圆筒部41的径外方向突出,并且沿上下方向延伸。定位凸部40d以与车门内饰80的定位凹部88d匹配的方式配置。
[0087]
各防脱部46是由被在圆筒部41的外周面形成的u字形状的狭缝包围的部分构成且向上突出的悬臂梁。各防脱部46呈向圆筒部41的径外方向突出的山形状。
[0088]
如图4以及图5所示,指示器按钮17以及指示器杆10是通过热塑性树脂的注射成形等而一体地形成的树脂制的部件。
[0089]
指示器按钮17呈向上的凸形状。对于指示器按钮17,其上端部呈半球形状,且在比该半球形状部分靠下方的部分处呈圆柱形状。指示器按钮17的表面例如设为镜面、磨砂面、压纹面等外观性高的面。
[0090]
指示器杆10是连接于指示器按钮17的下端并且向下延伸的棒状体。在指示器杆10的下端11一体地形成有连结轴14以及多个第一防脱部16。
[0091]
连结轴14是从指示器杆10的下端11朝向车辆内侧突出的圆柱轴。
[0092]
各第一防脱部16是由被在连结轴14的外周面形成的u字形状的狭缝包围的部分构成且朝向车辆外侧突出的悬臂梁。各第一防脱部16呈朝向连结轴14的径外方向突出的山形状。
[0093]
连杆20为大致l字形状,且具有一体地形成的转动轴25以及多个第二防脱部26。连杆20是通过热塑性树脂的注射成形等形成的树脂制的部件。
[0094]
连杆20从大致l字形状的弯曲部分向前延伸至一端21,并且从该弯曲部分向下延伸至另一端22。
[0095]
转动轴25是从连杆20的大致l字形状的弯曲部分朝向车辆内侧突出的圆柱轴。转动轴25的外径设定得比轴孔85的内径稍小。也就是说,转动轴25与轴孔85相匹配。转动轴25为本发明的“被轴支承部”的一例。
[0096]
各第二防脱部26是由被在转动轴25的外周面形成的u字形状的狭缝包围的部分构成且朝向车辆外侧突出的悬臂梁。各第二防脱部26呈朝向转动轴25的径外方向突出的山形状。
[0097]
在连杆20的一端21,沿车辆内外方向贯穿设置有圆孔形状的杆连结孔24。杆连结孔24的内径设定得比指示器杆10的连结轴14的外径稍大。
[0098]
在连杆20的另一端22,沿车辆内外方向贯穿设置有圆孔形状的拉索连结孔23。拉索连结孔23的内径设定得比传递拉索30的拉索端子32a的外径稍大。另外,在连杆20的另一端22,切缺有供内部拉索32中的与拉索端子32a连结的部分通过的狭缝23s。
[0099]
作为车门的组装工序的前步骤的车门内饰组装体的安装作业
[0100]
在作为上述结构的车门内饰组装体1中,作为车门8的组装工序的前步骤,而如以下那样,在车门内饰80安装边框40、指示器按钮17及指示器杆10、以及连杆20。
[0101]
首先,使边框40从比车门内饰80的上壁88靠上方的位置向车门内饰80的按钮穿通孔87下降。由此,如图2所示,圆筒部41从上方嵌入车门内饰80的按钮穿通孔87。
[0102]
此时,定位凸部40d嵌合于上壁88的定位凹部88d,而将边框40定位。另外,各防脱部46由于山形状部分被按钮穿通孔87的内周面按压而弹性变形,从而允许圆筒部41的移动。
[0103]
然后,在圆筒部41嵌入了按钮穿通孔87的状态下,各防脱部46不发生弹性变形,山
形状部分从下方卡合于按钮穿通孔87的内周缘,从而实现防脱。
[0104]
如图3所示,在边框40安装于车门内饰80的上壁88的状态下,框部48从上方与上壁88抵接,并将图2以及图4所示的按钮穿通孔87的内周缘覆盖。
[0105]
接下来,如图4以及图5所示,使指示器杆10的连结轴14从比连杆20的一端21靠车辆外侧的位置向连杆20的杆连结孔24移动。
[0106]
由此,如图2所示,连结轴14连结于连杆20的杆连结孔24。此时,各第一防脱部16由于山形状部分被杆连结孔24的内周面按压而弹性变形,从而允许连结轴14的移动。
[0107]
然后,在连结轴14与杆连结孔24连结了的状态下,各第一防脱部16不发生弹性变形,山形状部分从车辆内侧卡合于杆连结孔24的内周缘,从而实现防脱。
[0108]
接下来,如图6所示,将指示器按钮17相对于在车门内饰80的上壁88安装的边框40的圆筒部41从下方插入。由此,指示器按钮17在从下方插入到嵌入于按钮穿通孔87的圆筒部41的状态下保持于圆筒部41,且能够被圆筒部41引导而上升以及下降。
[0109]
接下来,使连杆20的转动轴25从比车门内饰80的箱体81靠车辆外侧的位置向箱体81的对置壁81a的轴孔85移动。
[0110]
由此,转动轴25能够转动地支承于箱体81的轴孔85。此时,各第二防脱部26由于山形状部分被轴孔85的内周面按压而弹性变形,从而允许转动轴25的移动。
[0111]
然后,在转动轴25能够转动地支承于轴孔85的状态下,各第二防脱部26不发生弹性变形,山形状部分从车辆内侧卡合于轴孔85的内周缘,从而实现防脱。
[0112]
在像这样完成了车门内饰组装体1的安装作业的状态下,即使指示器按钮17以及指示器杆10因自重等下降,从而连杆20与指示器按钮17的下降联动地向图6的纸面顺时针方向转动,限位件82也会从下方与连杆20的一端21侧抵接,从而限制连杆20的转动。
[0113]
在限位件82对连杆20的转动进行了限制的状态下,指示器按钮17的上部分保持于边框40的圆筒部41。由此,能够抑制指示器按钮17从在车门内饰80的按钮穿通孔87嵌入的圆筒部41脱落的情况。
[0114]
车门的组装工序中的传递拉索的安装作业
[0115]
在车门8的组装工序中,在将完成了前步骤的车门内饰组装体1安装于车门8时,进行将传递拉索30与连杆20的另一端22连结的作业。
[0116]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将传递拉索30的内部拉索32的拉索端子32a插入连杆20的拉索连结孔23,并且使内部拉索32中的与拉索端子32a连接的部分通过连杆20的狭缝23s。
[0117]
接下来,使传递拉索30的外部管31的被固定部33从比车门内饰80的外部管固定部83靠车辆外侧的位置朝向外部管固定部83的嵌合凹部83a移动。由此,被固定部33的嵌合槽33a与嵌合凹部83a嵌合,从而将被固定部33固定于外部管固定部83。这样,外部管固定部83在内部拉索32的拉索端子32a连结于连杆20的拉索连结孔23之后,通过嵌合而将外部管31固定。
[0118]
其结果是,连杆20与内部拉索32的进退联动地转动,从而指示器按钮17上升以及下降。需要说明的是,还能够在实施了将外部管31固定于车门内饰80的侧壁89的作业之后,实施将内部拉索32与连杆20的另一端22连结的作业。
[0119]
与上锁解锁机构联动的指示器按钮
[0120]
在像这样完成的车门8中,当门锁装置90的上锁解锁机构切换为解锁状态时,如图
2所示,内部拉索32前进,从而连杆20以使一端21上升的方式转动。
[0121]
由此,指示器按钮17以及指示器杆10被上推,指示器按钮17被边框40的圆筒部41引导而向图2所示的解锁显示位置p1上升。其结果是,用户通过从车外透过车门8的窗户目视指示器按钮17(p1),能够容易地识别出车门8被解锁。
[0122]
另一方面,当门锁装置90的上锁解锁机构切换为上锁状态时,如图3所示,内部拉索32后退,从而连杆20以使一端21下降的方式转动。
[0123]
由此,指示器按钮17以及指示器杆10被下拉,指示器按钮17被边框40的圆筒部41引导而向图3所示的上锁显示位置p2下降。其结果是,用户通过从车外透过车门8的窗户目视指示器按钮17(p2),能够容易地识别出车门8被上锁。
[0124]
图2所示的连杆20的位置是第一位置。图3所示的连杆20的位置是第二位置。也就是说,连杆20联动于在解锁显示位置p1与上锁显示位置p2之间上升以及下降的指示器按钮17,而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0125]
图6所示的连杆20的位置是由限位件82对下述情况进行限制的位置,即与指示器按钮17向比上锁显示位置p2靠下的位置下降联动地,连杆20从第二位置向与第一位置相反的一侧转动规定的角度α1以上的情况。规定的角度α1设定在使指示器按钮17的上部分被边框40的圆筒部41保持的范围内。
[0126]
作用效果
[0127]
如图2所示,作为车门8的组装工序的前步骤,制造实施例的车门内饰组装体1。也就是说,在车门8的组装工序中,通过导入车门内饰组装体1,能够省略对指示器按钮17、指示器杆10以及连杆20进行安装的作业。
[0128]
其结果是,能够在车门8的组装工序中迅速地实施将从安装的锁定装置90延伸的传递拉索30与车门内饰组装体1中的连杆20的另一端22连结的作业,更加详细而言,能够迅速地实施将传递拉索30的内部拉索32的拉索端子32a插入连杆20的拉索连结孔23并且使内部拉索32中的与拉索端子32a连接的部分通过连杆20的狭缝23s的作业、以及将外部管31固定于车门内饰80的侧壁89的作业。
[0129]
因此,在实施例的车门内饰组装体1中,能够实现车门8的组装工序的简化。
[0130]
另外,在该车门内饰组装体1中,当指示器按钮17以及指示器杆10因自重等下降,从而连杆20通过第二位置,进而要从第二位置向与第一位置相反的一侧转动时,即向图6的纸面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能够利用车门内饰80的限位件82来限制连杆20转动规定的角度α1以上的情况。其结果是,能够在前步骤之后到车门8的组装工序之前,抑制指示器按钮17从在车门内饰80的按钮穿通孔87嵌入的圆筒部41脱落的情况。
[0131]
而且,在该车门内饰组装体1中,如图2所示,在内部拉索32的拉索端子32a连结于连杆20的拉索连结孔23之后,车门内饰80的外部管固定部83通过嵌合槽33a与嵌合凹部83a的嵌合而将外部管31的被固定部33固定。利用该结构,在车门8的组装工序中,对于从安装的锁定装置90延伸的传递拉索30,能够讯速地实施将内部拉索32与连杆20的另一端22连结的作业、以及将外部管31固定于车门内饰80的侧壁89的作业。另外,除了车门内饰80以外无需另行设置对外部管31进行固定的支架等,因此能够削减部件数量。
[0132]
另外,在该车门内饰组装体1中,如图5所示,指示器按钮17以及指示器杆10为一体地形成的树脂制的部件。并且,在指示器杆10的下端11一体地形成有多个第一防脱部16。利
用该结构,能够削减部件数量,并且作为车门8的组装工序的前步骤,能够实现制造车门内饰组装体1的作业的简化。
[0133]
而且,在该车门内饰组装体1中,连杆20为包括能够转动地支承于轴孔85的转动轴25的树脂制的部件。并且,在转动轴25一体地形成有多个第二防脱部26。利用该结构,能够削减部件数量,并且作为车门8的组装工序的前步骤,能够实现制造车门内饰组装体1的作业的简化。
[0134]
另外,在该车门内饰组装体1中,车门内饰80为在侧壁89的背面89b侧一体地形成有中空形状的箱体81的树脂制的部件。并且,箱体81包括:对置壁81a,其贯穿设置有轴孔85;以及周壁81b,其向下开口。利用该结构,能够在通过注射成形来对车门内饰80进行制造的模具设置多个滑动芯,从而形成作为所谓的“狗窝”的中空形状的箱体81,并且在该箱体81的对置壁81a贯穿设置轴孔85,并由该轴孔85对连杆20的转动轴25进行轴支承。其结果是,无需在侧壁89形成用于对连杆20进行轴支承的凹部,因此能够实现侧壁89的外观品质的提升。
[0135]
以上,结合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不言而喻的是,本发明不限制于上述实施例,而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来应用。
[0136]
例如,在实施例中,指示器按钮17以及指示器杆10为一体地形成的树脂制的部件,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在金属制的指示器杆的上端嵌件成形有树脂制的指示器按钮而得到的结构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0137]
将实施例的传递拉索30变更为传递杆而得到的结构也包含在本发明中。在实施例中,传递拉索30的外部管31利用嵌合槽33a与嵌合凹部83a的嵌合而固定于外部管固定部83,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外部管也可以通过螺钉、夹子等固定于外部管固定部。
[0138]
在实施例中,在指示器杆10的下端11形成有连结轴14,且在连杆20的一端21贯穿设置有杆连结孔24,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在连杆的一端形成连结轴,且在指示器杆的下端贯穿设置供该连结轴连结的连结孔。
[0139]
在实施例中,车门内饰80包括作为轴支承部的轴孔85,连杆20包括作为被轴支承部的转动轴25,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是,车门内饰包括作为轴支承部的转动轴,连杆包括作为被轴支承部的轴孔。
[0140]
也可以是,将箱体81从实施例的侧壁89移除,并在侧壁89设置作为轴支承部的轴孔,并将连杆20的转动轴25支承为能够转动。
[0141]
在实施例中,车门内饰组装体1应用于左侧的后部座位用的侧门即车门8,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应用车辆用车门内饰组装体的车门也可以是在车辆的右侧面设置的侧门,另外,只要设置了指示器按钮,则也可以是后车门等与侧门不同的门。
[0142]
对于实施例的指示器按钮17,也可以是,该指示器按钮17受到用户手动对指示器按钮17进行的上锁操作而被向上锁显示位置p2下推,由此将锁定装置90的上锁解锁机构切换为上锁状态,另一方面,该指示器按钮17受到用户手动对指示器按钮17进行的解锁操作而被向解锁显示位置p1上拉,由此将锁定装置90的上锁解锁机构切换为解锁状态。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