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门框自动上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4-24 11:39: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木门加工领域,具体的设计一种门框自动上料设备。


背景技术:

2.现有门框切割加工过程中,通常有手工切割,半自动切割,数控切割等方式,但是这些切割方式一般采用人工上料再进行切割,同时门框的长度比较长,这样的上料方式不但浪费人力物力,还会影响切割精度,还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框自动上料设备,用于对门框进行自动上料,节约人力,提高上料精度。
4.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框自动上料设备,所述门框自动上料设备包括:龙门上料架和送料流线,所述龙门上料架设置在所述送料流线的上方;所述龙门上料架包括龙门架,取料机构,传送机构,所述取料机构安装在所述龙门架的一端,所述传送机构安装在所述龙门架的上方,所述取料机构可沿着传送机构移动,也可上下移动;所述送料流线包括:机架,横向送料机构,纵向送料机构,所述横向送料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上方,所述纵向送料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侧面。
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龙门上料架和送料流线的设置,实现门框的自动上料,节约加工成本,提高上料精度和加工精度,减少安全隐患,提高加工效率。
6.进一步的,所述取料机构包括:取料海绵吸盘,取料z轴,固定架,横梁,所述取料海绵吸盘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与所述取料z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取料z轴中部与横梁连接,所述取料z轴可上下移动。
7.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海绵吸盘将门框吸住固定,取料z轴先向上再向机架内移动,到达位置后向下移动将门框放下,实现自动取料,不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
8.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小车定位架。
9.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装满材料的料车运送到位后采用小车定位架的进行定位,保证了材料的初始位置,使取料机构可以精准的取料。
10.进一步的,所述横向送料机构包括有送料轨道,所述送料轨道通过送料马达进行控制。
11.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送料马达对送轨道进行控制,实现对物料的横向运输。
12.进一步的,所述纵向送料机构包括一对上下相对设置的送料压轮,防护罩,定位条,所述送料压轮安装在所述防护罩侧面,所述定位条水平安装在所述防护罩侧面,并对准所述送料压轮的缝隙。
13.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定位条将靠边的门框进行定位,再通过送料
压轮实现对门框的纵向运输,将门框运输到后面的切割设备进行切割。
14.进一步的,所述送料流线上安装有用于感应物料的传感器。
15.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传感器用来感应门框的位置,当感应到门框时,横向轨道送料马达暂停,送料压轮转动进行纵向传递物料,送料结束传感器感应不到物料时,横向轨道送料马达启动,横向传递物料,如此循环直到横向轨道上的门框全部传送完成。
16.进一步的,所述横梁两端安装有滑块。
17.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滑块使横梁可以在沿着龙门上料架移动将物料传送至送料流线处。
18.进一步的,所述取料海绵吸盘数量为两个。
19.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两个海绵吸盘可以将门框的两端同时吸住进行运输,保证了运输稳定,不会掉落。
20.进一步的,所述取料海绵吸盘下方安装有感应开关。
21.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感应开关在一定压力下控制取料z轴停止向下移动,抬起运输物料,满足不同高度下取料z轴可以下降到合适的高度进行取料。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门框自动上料设备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使用新型定位条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纵向送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26.其中附图中所涉及的标号如下:
27.龙门上料架1;龙门架11;取料机构12;取料海绵吸盘121;取料z轴122;固定架123;横梁124;滑块125;感应开关126;传送机构13;送料流线2;机架21;小车定位架211;横向送料机构22;送料轨道221;送料马达222;纵向送料机构23;送料压轮231;防护罩232;定位条233;传感器24。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9.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框自动上料设备,所述门框自动上料设备包括:龙门上料架1和送料流线2,所述龙门上料架1设置在所述送料流线2的上方;所述龙门上料架1包括龙门架11,取料机构12,传送机构13,所述取料机构12安装在所述龙门架11的一端,所述传送机构13安装在所述龙门架11的上方,所述取料机构12可沿着传送机构13移动,也可上下移动;所述送料流线2包括:机架21,横向送料机构22,纵向送料机构23,所述横向送料机构22安装在所述机架21的上方,所述纵向送料机构23安装在所述机架21的侧面。
3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龙门上料架1和送料流线2的设置,实现门框的自动上料,节约加工成本,提高上料精度和加工精度,减少安全隐患,提高加工效率。
3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送料机构可以采用以下结构方案,所述取料机构12包括:
取料海绵吸盘121,取料z轴122,固定架123,横梁124,所述取料海绵吸盘121固定在所述固定架123上,所述取料海绵吸盘121长度可满足多个门框同时上料,所述固定架123与所述取料z轴1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取料z轴122中部与横梁124连接,所述取料z轴122为线性滑台模组,可在取料马达的控制下进行上下移动。
32.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海绵吸盘将门框吸住固定,取料z轴122先向上再向机架21内移动,到达位置后向下移动将门框放下,实现自动取料,不需人工操作,同时满足多个门框同时取料,提高送料效率,自动化程度高。
3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机架21可以采用以下结构方案,所述机架21上安装有小车定位架211。
34.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装满材料的料车运送到位后采用小车定位架211的进行定位,保证了材料的初始位置,使取料机构12可以精准的取料。
3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横向送料机构22可以采用以下结构方案,所述横向送料机构22包括有送料轨道221,所述送料轨道221通过送料马达222进行控制,所述送料轨道221上安装有送料皮带,所述送料皮带上设置有防滑凸起。
36.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送料马达222对送轨道上的皮带进行控制,实现对物料的横向运输,所述皮带上的防滑凸起用于防止门框在轨道上滑动。
3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纵向送料机构23可以采用以下结构方案,所述纵向送料机构23包括一对上下相对设置的送料压轮231,防护罩232,定位条233,所述送料压轮231安装在所述防护罩232侧面,所述定位条233水平安装在所述防护罩232侧面,所述定位条233上有凹槽,所述凹槽可容纳门框,并对准所述送料压轮231的缝隙。
38.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定位条233将靠边的门框进行定位,再通过送料压轮231实现对门框的纵向运输,将门框运输到后面的切割设备进行切割。
3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送料流线2可以采用以下结构方案,所述送料流线2上安装有用于感应物料的传感器24。
40.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传感器24用来感应门框的位置,当感应到门框时,横向轨道送料马达222暂停,送料压轮231转动进行纵向传递物料,送料结束传感器24感应不到物料时,横向轨道送料马达222启动,横向传递物料,如此循环直到横向轨道上的门框全部传送完成。
4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横梁124可以采用以下结构方案,所述横梁124两端安装有滑块125,所述滑块125与龙门架11上安装的传送机构13配合,可在传送机构13上滑动,所述横梁124中部与取料z轴122进行连接。
42.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滑块125带动横梁124可以在沿着龙门上料架1移动将物料传送至送料流线2处。
4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取料海绵吸盘121可以采用以下结构方案,所述取料海绵吸盘121数量为两个。
44.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两个取料海绵吸盘121可以将门框的两端同时吸住进行运输,同时具有更大的吸力,保证了运输稳定,不会掉落,。
4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取料海绵吸盘121还可以采用以下结构方案,所述取料海绵吸盘121下方安装有感应开关126。
46.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感应开关126在一定压力下控制取料z轴122停止向下移动,抬起运输物料,满足不同高度下取料z轴122可以下降到合适的高度进行取料。
47.使用时,装满门框的料车通过小车定位架211进行定位,然后取料z轴122在取料马达的控制下带动上面连接的取料海绵吸盘121向下运动,取料海绵吸盘121接触到门框后压力到一定的数值时,感应开关126控制取料z轴122抬起,所述取料z轴122抬起后由中部连接的横梁124两侧的滑块125在马达的驱动下沿着龙门架11上安装的传送机构13运送,到达指定位置后取料z轴122下降,将物料放到送料流线2上,所述送料流线2上安装的横向送料机构22将门框进行横向运送至纵向送料机构23侧面安装的定位条233进行摆正位置,传感器24感应到门框后送料压轮231滚动将一个门框送入后面的切割设备中,此时横向送料机构22将下一个门框送至定位条233处,重复上述步骤上所有门框切割完成。
48.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