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透水混凝土空隙率计算方法与流程

2022-04-16 12:40: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水混凝土空隙率计算方法。
技术背景
2.透水型路面是一种能够快速排除路面的雨水的路面,其特点是粗集料较多(一般占85%以上)、空隙率大(15%~25%),雨水通过其结构内部的连通空隙快速的排出路面范围中,从而排除路表面的积水,同时兼具抗滑性能高、噪声低、抑制水雾、防止水漂、减轻眩光、行驶舒适等突出优点。透水混凝土强度高是一种骨架空隙结构,兼具抗滑、降噪、观感性好、行驶舒适等突出优点,混凝土结构空隙稳定,日常养护方便,采用纯无机材料,常温施工,抗老化、耐久性好,能够解决路面抗滑、噪音等突出问题。
3.透水水泥混凝土一般由单一粒径碎石、水、砂、水泥和添加剂组成,是一种骨架空隙结构,碎石之间嵌挤咬合,水泥、水和砂进行填充,这样形成具有一定内部空隙结构,通常来讲,内部空隙越大,混凝土强度越低。降落到路表的水通过透水混凝土内的连通空隙,逐渐下渗最后排除,连通空隙率是透水混凝土具有透水功能本质。透水水泥混凝土内部空隙率与强度之间关联,而连通空隙率是透水的本质,两种空隙率控制是透水混凝土材料关键性所在,当前,规范中给定的透水混凝土空隙率的测定方法,是通过制备试件,采用一定试验方法进行测量,而这种测试方法完全依赖于事后试验,对于透水混凝土空隙率控制也缺乏理论指导,性能控制较为随意。因此,透水混凝土设计中急需提出一种预先计算透水混凝土空隙率,并通过空隙率计算确定材料选用。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透水水泥混凝土空隙率无法预先计算和判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水水泥混凝土空隙率计算方法,通过材料调整,对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效果进行预先控制。
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透水混凝土空隙率计算方法,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7.所述的透水混凝土,包括单一粒径石料、砂、水泥和外加剂组成,石料相互嵌挤后形成空隙,砂填充在石料嵌挤形成的空隙中,水泥与水形成一定厚度水泥胶浆膜包裹石料与砂,将空隙进一步填实,所剩余的空间即为混凝土内部空隙率。混凝土中石料、砂与包裹所用的胶浆形成的内部空隙率,减去未包裹的用来填充内部空隙水泥胶浆,所剩余空间即为混凝土的连通空隙率。
8.其中,所述的透水混凝土的内部空隙率,按照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0009][0010]
sa=0.41 0.0041a 0.0082b 0.0164c 0.0287d 0.0614e 0.1229f 0.3277g
[0011]
vv—混凝土内部空隙率,%;
[0012]
ρ
’3—水泥胶浆密度,kg/m3;ρ1—单一粒径石料堆积相对密度;ρ
12
—单一粒径石料表观相对密度;
[0013]
p1—石料所占比例,%;p2—砂所占比例,%;ρ2—砂的表观相对密度;
[0014]
μ—水泥胶浆膜厚度,μm;
[0015]sa1
—单一粒径石料比表面积,m2/kg;s
a2
—砂比表面积,m2/kg。
[0016]
a、b、c、d、e、f、g分别为4.75mm及其以下各筛孔通过率。
[0017]
其中,所述的透水混凝土连通空隙率的计算方法,按照相同比表面积将石料换算为球体,球体、砂填充后剩余空间,减去水泥胶浆包裹球体的空间,再减去剩余胶浆体积,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0018][0019][0020]vq
—球体紧密堆积后空隙率,取25.95;ρ’12
—单一粒径石料表观密度,kg/m3;
[0021]
d—等效粒径,mm;v
lt
—连通空隙率,%;
[0022]
m1—单一粒径石料质量,kg;m2—砂的质量,kg;
[0023]
m3—水泥胶浆质量,kg;ρ3—胶浆相对密度。
[0024]
其中,透水混凝土空隙率计算方法,所述的单一粒径碎石,粒径为3~5mm,所述的砂为河砂。
[0025]
其中,透水混凝土空隙率计算方法,所述的水泥胶浆膜厚度为35~45μm。
[0026]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0027]
(1)本发明一种透水混凝土空隙率计算方法,通过透水混凝土砂、石料用量计算填充体积,再计算水泥和水形成胶浆裹附体积,剩余空间即为透水混凝土内部空隙率,提供内部空隙率预先控制理论方法,为混凝土强度控制以及性能调整提供指导和依据。
[0028]
(2)本发明一种透水混凝土空隙率计算方法,依据石料单一粒径特征,石料、砂模拟成球体,胶浆裹附球体,此时形成空隙全部为透水空间,多余胶浆填充后封闭一定空隙,剩余的空间为连通空隙,通过模型反演计算连通空隙率,对其透水效果预先控制,可以根据不同透水需求提供混凝土配制方案。
[0029]
(3)本发明一种透水混凝土空隙率计算方法,依据原材料用量、密度以及水泥胶浆膜裹附膜厚度,预先计算的内部空隙率和连通空隙率,而现有规范和方法均采用成型后检测,控制方法缺乏理论指导,本项目对空隙预先计算,强度和性能提前预判,通过理论指导,避免控制盲目性,大大减少试验量,提高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0031]
本发明中所有的原料,对其来源没有特别限定,在市场上购买的或按照本领域技
术人员熟知的常规方法制备的即可。
[0032]
本发明中所有的原料,对其纯度没有特别限定,本发明优选采用分析纯或复合材料领域使用的常规纯度。
[0033]
实施例1
[0034]
以下选用石料、无机型增强剂、水泥、砂制备一立方透水水泥混凝土,计算透水混凝土内部空隙率和连通空隙率,石料为粒径为3~5mm单一粒径料源,砂为细度模数2.5的中砂,水泥采用的是强度等级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胶浆的膜厚度取40μm。原材料的表观密度如表1所示。
[0035]
表1:原材料密度
[0036]
材料表观密度(kg/m3)表观相对密度碎石(矿料)27502.75水泥28002.8砂26502.65水泥胶浆20002.0
[0037]
对砂和碎石进行筛分,其结果如下:
[0038]
表2:石料和砂的筛分结果
[0039][0040]
对制备的一方透水混凝土,原材料用量如下
[0041]
表3:原材料用量
[0042]
材料1m3混凝土用量质量百分比,%碎石(矿料)155070.1砂1356.1水泥39518.0水1305.8
[0043]
配制混合料使用水泥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砂筒装满碎石,测量其质量,石料的天然堆积相对密度为1.82。
[0044]
碎石的比表面积s
a1
=0.41 0.0041
×
90 0.0082
×
10=0.86m2/kg
[0045]
砂的比表面积s
a2
=0.41 0.0041
×
100 0.0082
×
95 0.0164
×
83 0.0287
×
60 0.0614
×
25 0.1229
×
7=7.1m2/kg
[0046]
内部空隙率
[0047]
按照相同比表面积将石料换算为球体,球体、砂填充后剩余空间,减去水泥胶浆包裹球体的空间,再减去剩余胶浆体积,计算透水混凝土的连通空隙率,球体紧密堆积体积25.95%。
[0048]
石料等效球体粒径
[0049][005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特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