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报警装置

2022-04-14 14:00: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智能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2.人工智能(英文名: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在报警装置中也有所体现,报警装置是一种根据发生故障、事故或危险情况的信息显示装置,按使用的代码特点和接收信息的感觉通道的性质,可分为视觉报警器、听觉报警器、触觉报警器和嗅觉报警器等。
3.参照图1,现有的报警装置包括主体和内部报警系统,主体包括壳体、蜂鸣器和声光报警灯,蜂鸣器和声光报警灯分别于内部报警系统对应的模块连接。
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声光报警器安装在墙体较高处,而安装方式大多采用通过若干螺丝将声光报警器固定在墙体上,当报警灯损坏需要检修时,工作人员需要借助钳子等工具将螺丝一颗颗的取下之后才能完成声光报警器的拆卸,从而给工作人员拆卸声光报警器的过程中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工作人员拆卸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报警装置。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报警装置,包括壳体、蜂鸣器和声光报警灯,所述壳体、蜂鸣器和声光报警灯安装在墙体上,所述墙体远离声光报警灯的一端沿其镜像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对应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相互靠近的一面分别设置有截面为l形状的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所述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之间形成有供壳体放置的放置空腔,所述第一扣板靠近第二扣板的一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连接杆,所述第二扣板对应连接杆的位置设置有若干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与连接杆呈塞合状设置,所述连接杆与连接套筒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要拆卸报警装置时,工作人员通过持握第一扣板或第二扣板沿水平方向滑动即可完成拆卸,从而可以起到方便工作人员拆卸报警装置的作用。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靠近壳体的一面嵌设有缓冲垫。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防止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与壳体之间产生刚性挤压造成壳体被挤压损坏的作用,进而可以起到保护壳体的作用。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相互远离的一端设置有持握环。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了工作人员在滑动第一扣板或第二扣板时的持握面积,从而可以起到方便工作人员持握第一扣板或第二扣板的作用。
12.进一步地,所述持握环与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皆呈铰接方式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持握环处于不用的状态时,可将持握环翻转贴合到对应的第一扣板或第二扣板上,从而可以减少整体的空间占有面积,进而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碰撞到持握环造成持握环损坏的概率,进而可以起到保护持握环的作用。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对应持握环的位置开设有供持握环放置的放置槽。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持握环处于不用的状态时,可将持握环翻转进对应的放置槽内,从而可以进一步的减少整体的空间占有面积,进而可以进一步的减少工作人员碰撞到持握环造成持握环损坏的概率,进而可以起到保护持握环的作用。
16.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槽内滑动设置有放置盖。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起到固定持握环位置的作用。
18.进一步地,所述放置盖远离放置槽的一面设置有若干防滑凸棱。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手掌与放置盖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起到方便工作人员持握放置盖的作用。
20.进一步地,所述声光报警灯上套设有散光罩。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声光报警器在发生报警时发出的光芒能够使工作人员看的更清楚,以便于工作人员能够及时自救。
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23.1、采用了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扣板、第二扣板、连接杆、连接套筒和放置杆,从而可以起到方便工作人员拆卸报警装置的作用;
24.2、采用了缓冲垫,从而可以起到保护壳体的作用;
25.3、采用了持握环,从而可以起到方便工作人员持握第一扣板或第二扣板的作用。
附图说明
26.图1为背景技术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图3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图4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图4中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2.图中,1、主体;11、壳体;12、蜂鸣器;13、声光报警灯;14、第一滑槽;15、第二滑槽;16、第一滑块;17、第二滑块;18、第一扣板;19、第二扣板;20、连接杆;21、连接套筒;22、复位弹簧;23、缓冲垫;24、持握环;25、放置槽;26、放置盖;27、防滑凸棱;28、散光罩;2、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参照图2-图5,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报警装置,包括壳体11、蜂鸣器12和声光报警灯13,所述壳体11、蜂鸣器12和声光报警灯13安装在墙体2上,墙体2远离声光报警灯13的一端沿其镜像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14和第二滑槽15,第一滑槽14和第二
滑槽15内对应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16和第二滑块17,第一滑块16和第二滑块17相互靠近的一面分别设置有截面为l形状的第一扣板18和第二扣板19,第一扣板18和第二扣板19之间形成有供壳体11放置的放置空腔,第一扣板18靠近第二扣板19的一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连接杆20,第二扣板19对应连接杆20的位置设置有若干连接套筒21,连接套筒21与连接杆20呈塞合状设置,连接杆20与连接套筒21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22,当工作人员需要拆卸报警装置时,工作人员通过持握第一扣板18或第二扣板19沿水平方向滑动即可完成拆卸,从而可以起到方便工作人员拆卸报警装置的作用,声光报警灯13上套设有散光罩28,可以使声光报警器在发生报警时发出的光芒能够使工作人员看的更清楚,以便于工作人员能够及时自救。
35.参照图3、图4和图6,第一扣板18和第二扣板19靠近壳体11的一面嵌设有缓冲垫23,可以防止第一扣板18和第二扣板19与壳体11之间产生刚性挤压造成壳体1被挤压损坏的作用,进而可以起到保护壳体1的作用,第一扣板18和第二扣板19相互远离的一端设置有持握环24,减少了工作人员在滑动第一扣板18或第二扣板19时的持握面积,从而可以起到方便工作人员持握第一扣板18或第二扣板19的作用,持握环24与第一扣板18和第二扣板19皆呈铰接方式连接,当持握环24处于不用的状态时,可将持握环24翻转进对应的放置槽25内,从而可以进一步的减少整体的空间占有面积,进而可以进一步的减少工作人员碰撞到持握环24造成持握环24损坏的概率,进而可以起到保护持握环24的作用,第一扣板18和第二扣板19对应持握环24的位置开设有供持握环24放置的放置槽25,当持握环24处于不用的状态时,可将持握环24翻转进对应的放置槽25内,从而可以进一步的减少整体的空间占有面积,进而可以进一步的减少工作人员碰撞到持握环24造成持握环24损坏的概率,进而可以起到保护持握环24的作用,放置槽25内滑动设置有放置盖26,以起到固定持握环24位置的作用,放置盖26远离放置槽25的一面设置有若干防滑凸棱27,增加了手掌与放置盖26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起到方便工作人员持握放置盖26的作用。
36.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