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在使用者口腔中分配液体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14 06:14: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用于在使用者口腔中分配液体的装置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使用者口腔中分配液体的咬嘴,该咬嘴包含用于管的入口及具有至少两个出口的内部通道,其中该咬嘴被配置为定位在使用者口腔的上前庭内,在齿龈边缘的顶部。
2.口干症具有口部干燥症状,可能是由于唾液分泌不足所致。由于唾液在口腔中具有多种功能,因此口干症可能导致许多相关症状,例如龋齿、牙齿酸蚀、食物吞咽困难等。
3.口干症可能有不同的病因,通常很难针对根本病因进行治疗。因此,治疗主要与缓解症状有关,而非去除病因。治疗例如可包括唾液刺激剂,诸如口香糖或软糖,或唾液替代物。
4.已经发明了以连续方式或当患者需要时经口递送流体的装置。此类装置具有模仿唾液腺产生唾液的优点。例如,us2007/0204867a1揭示用于将液体经口递送至口腔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含液体容器、口用装置及连接两者的管。us5055108揭示一种附着至硬腭的填充有液体的软袋,其中使用者可随着舌头的移动来释放液体。us2008/0171303a1揭示一种口用补液装置,其包含插入至使用者的口部中且借助耳承保持在适当位置的管。
5.然而,现有技术实施例具有不同的缺点。例如,可能需要将口用装置附着至牙齿,因此其不适合在咀嚼/进食时使用。这可为一个主要缺点,因为唾液的功能是使口腔中的食物变湿,从而更容易吞咽。另外,一些实施例可能不会在口腔的最佳区域释放液体,它们可能没有充分固定在口腔中,或者对于使用者而言,它们的柔顺度及舒适度可能较低。
6.本发明的目的为补救或减少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或至少提供现有技术的有用替代方案。该目的藉由以下描述及所附申请专利范围中指定的特征来达成。本发明由独立权利要求限定,而从属权利要求限定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
7.在第一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使用者口腔中分配液体的咬嘴,该咬嘴包含用于管的入口及具有至少两个出口的内部通道,其中该咬嘴被配置为定位在使用者的口腔的上前庭内,在齿龈边缘的顶部,其中该咬嘴的厚度小于1.0mm。当整个咬嘴定位在齿龈边缘的顶部时,咬嘴将定位在固有口腔的外部,且不会与牙齿接触。咬嘴的此位置可使得在咬嘴就位时进食更容易,因为牙齿及固有口腔均不受影响。这可能为一个主要优点,因为患有口干症的人可能会由于缺乏天然润湿的唾液而难以吞咽干食。
8.咬嘴可适于定位在使用者口腔的上前庭内的最高点,例如咬嘴可设定尺寸及形状以佩戴在使用者的上(上部)唇与上齿龈(上部牙龈)之间,且可为被配置为佩戴得比使用者的牙齿高(即,在齿龈边缘以上),以便不会阻挡牙齿。换言的,咬嘴可被配置为定位在上前庭内,与齿龈边缘及/或牙齿间隔开或远离齿龈边缘及/或牙齿。整个咬嘴可适于被定位在使用者的口腔的上前庭内的最高点。藉由将咬嘴定位在上前庭的最上部分,咬嘴可长时间佩戴而不会影响正常口腔操作。与现有技术的咬嘴不同,这使其适合在此类正常口腔操作(例如进食及说话)期间佩戴。
9.咬嘴可在解剖学上与前庭互补,以牢固地定位在该上前庭内。咬嘴的形状因此可弯曲,例如像c或u形。咬嘴可沿其长度弯曲,例如使得当佩戴时,其自口腔的一侧至另一侧环绕使用者的上部牙龈的外部。咬嘴可为柔性的,从而将其调整为适合使用者的口腔,以使
得标准形状可适合一系列用户。这具有以下优点:只需要几个不同的标准尺寸即可适合所有使用者,这可降低咬嘴的生产成本。咬嘴可例如包含有机硅材料,诸如聚乙烯硅氧烷,或被认为可安全地长期保持在口腔中且对患者具有良好柔顺性的另一材料。
10.咬嘴为薄的效果为,与现有技术实施例相比使用起来更加舒适。由于咬嘴通常每天被使用者佩戴很多小时,因此舒适性为重要的方面。薄咬嘴可能柔性非常好,因此其能够顺应口腔粘膜的轮廓。以此方式,可将咬嘴视为有机地成形。
11.如上文所提及,咬嘴的厚度小于1.0mm。因此,大多数咬嘴的厚度小于1.0mm。咬嘴的厚度可等于或小于0.8mm,或者甚至等于或小于0.6mm。其厚度可小于或等于0.75mm。其厚度可在0.5至小于1.0mm或0.5至0.9mm的范围内。将充分了解到,在此处使用术语“厚”、“薄”及“厚度”时,它们指的是咬嘴的深度,即当佩戴咬嘴时自前至后。
12.咬嘴的宽度通常可比其厚度大得多,例如约1.0cm宽、约0.8cm宽或约0.6cm宽。咬嘴的宽度可为1.5cm或更小,例如1.3cm。其宽度可在0.6cm至1.5cm,或0.8cm至1.5cm,或1.0cm至1.5cm的范围内。咬嘴可能具有此类宽度,因为其被配置为定位在使用者口腔的上前庭内,在齿龈边缘的顶部,且因此不会碰到牙齿。咬嘴由此将具有大表面体积比,以使得其可更好地粘附至使用者的粘膜。这将确保咬嘴一旦置放于口腔中,便会保持在正确的位置。另外,当咬嘴宽时,咬嘴中的内部通道可能比咬嘴为细管的情况宽。以此方式,通道可容纳较大体积的液体。这可能具有以下效果:通道中的压力更均匀,由此液体的分配在至少两个出口中将更均匀。其亦可提供足够的流体供应速率,此速率在通道较窄的情况下可能无法达成。因此,藉由提供例如厚度<1.0mm的薄咬嘴(其被配置为定位在使用者的口腔的上前庭内,在齿龈边缘的顶部),可使咬嘴的宽度且因此使通道足够大,以提供足够的流体供应,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咬嘴对咀嚼、说话等的影响。将充分了解到,在此处使用术语“宽”及“宽度”时,其指的是自咬嘴的顶部至底部的尺寸,即基本上垂直于厚度的尺寸。
13.与咬嘴较窄的情况相比,借助于宽咬嘴实现的较大内部通道提供在使用期间容纳在咬嘴中的较大液体体积,且因此可充当咬嘴中的液体储器,从而允许改良向使用者口腔的液体分配,这是因为液体源很容易获得。此外,由于咬嘴是柔性的,因此当使用者移动其口腔(例如咀嚼食物)时,该移动可帮助自内部通道施配或分配液体。因此,咀嚼可帮助将液体泵入使用者的口腔中,且咬嘴因此可在需要时(例如在咀嚼及进食期间)自动提供增加的液体分配。
14.内部通道的宽度可例如在1mm至3mm的范围内,诸如为2mm。由于两侧的壁,其厚度可能小于咬嘴的整个厚度。通道的宽度可为其厚度的2、4、6、8、10、12、14或16倍。由于材料的拉伸,当填充有流体时,通道的尺寸可能会增加。
15.咬嘴的内部通道可为单一内部通道,其被配置为将咬嘴的入口流体连接至至少两个出口。单一通道可流体连接两个出口,例如,将咬嘴的第一侧(例如,右侧)上的第一出口与咬嘴的第二相对侧(例如,左侧)上的第二出口流体连接。咬嘴可仅包含单一内部通道。可在咬嘴的任一侧上提供至少一个出口,例如在使用者的口腔的左侧及右侧各提供一个。因此,单一通道可向口腔的两侧(左侧及右侧),特别是上前庭的左侧及右侧提供液体。因此,液体至出口的分配可由内部通道中的压力判定。因此,单一通道可帮助自我调节液体的分配以确保其均匀,并减少咬嘴失效或破裂的可能性,例如在其中一个出口被例如食物堵塞的情况下。
16.咬嘴可包含要附着至用户的牙龈的接触区域。接触面积可由咬嘴的长度及宽度限定。咬嘴的长度可选择为对应于特定使用者的口腔尺寸,以实现舒适的贴合。例如,咬嘴的长度可等于自左侧的后部至右侧的后部沿着上前庭的测量距离。如先前论述,咬嘴可为宽的(例如在平行于上齿龈表面的方向上测量的“宽度”),以便提供大接触面积以附着至使用者的上齿龈(牙龈)的粘膜。这可改良咬嘴的附着。另外,增加咬嘴的宽度可确保单一内部通道具有较大的横截面,即使其构造得很薄(例如,在垂直于上齿龈表面的方向上测量的“厚度”)。
17.由于咬嘴的几何形状的直接结果,内部通道可具有相对于厚度具有较大宽度的细长横截面(且可例如基本上成形为矩形、椭圆形、运动场形、卵形等)。如上文所提及,例如,内部通道的横截面宽度可为其厚度的2、4、6、8、10、12、14倍或16倍。咬嘴的此构造因此可提供改良的舒适度,同时保持所需流体递送速率。现有技术的咬嘴的主要缺点在于,若不显著减小流体递送通道的横截面积,则不能将其做薄。
18.咬嘴可充分附着至粘膜,而无需任何额外物质。例如,唾液将存在于咬嘴与膜之间,且此可例如藉由内聚力/粘附将咬嘴适当地保持在适当位置。换言之,可藉由口腔中水分的存在将咬嘴附连至粘膜,而不需要任何其他物质。此类附着可藉由咬嘴的形状来改良,例如藉由如上文所提及具有大表面体积比来改良。
19.然而,为了进一步改良咬嘴至粘膜的附着,咬嘴的表面可包含粘附层。粘附层的材料必须能供人类安全食用。粘附层可为干燥的材料,其仅在润湿后才获得粘附特性。这将具有如下优点:在使用咬嘴的前,咬嘴不会粘附至其他表面。咬嘴的润湿可易于执行,例如藉由在使用前用手指将水涂在咬嘴上。合适的粘附材料例如可为阿拉伯胶或基于阿拉伯胶,其为有效的且已确定对人类安全。阿拉伯胶亦可以粉末形式涂在咬嘴上。粘附材料亦可为例如淀粉。咬嘴的表面可为粗糙的,例如包含小凹槽,以使粘附材料更好地粘附在该表面上。
20.如上文所论述,使用者通常一天要佩戴咬嘴达数小时。因此,可选择粘附层的材料以在延长的时间段内,例如整天或在2-10小时之间、优选在6-10小时之间,表现出强结合特性。藉由将咬嘴牢固地固定在口腔中达到延长的时间段,可大大提高使用期间咬嘴的舒适性。
21.咬嘴可被构造成使得在使用时每一出口定位成与腮腺导管的开口互补。腮腺导管是腮腺分泌的唾液进入口腔之处,因此出口的这些位置为口腔中用于注入诸如水或唾液替代品的液体的最自然的区域。
22.咬嘴可另外包含两个适于配合在存在于唇系带的每一侧上的上前庭腔体内的翼片,及可配合唇系带的狭缝。这将进一步改良咬嘴与使用者的口腔的配合,使得咬嘴不会滑出位置。
23.当将咬嘴定位在上前庭中时,该狭缝可适于接收唇系带。作为此特征的直接结果,该咬嘴可定位在使用者口腔的上前庭内的最高点,而不会被唇系带向下移位。藉由使咬嘴恰当地配合在上前庭的最高点处,可将咬嘴(及内部通道)制造得更宽,而不会触及牙齿,亦不会干扰咀嚼或进食。如所论述,增加咬嘴的宽度并减小厚度可提供更舒适的咬嘴,同时维持所需横截面积及所需液体流动速率。狭缝及翼片亦可被配置成正确地定位咬嘴,例如具有与腮腺导管的开口相邻的出口。当使用者佩戴咬嘴时,狭缝可位于咬嘴的前上方。翼片可
位于狭缝的任一侧。
24.缝隙可延伸至咬嘴中至多3mm。例如,缝隙可以延伸至咬嘴中,延伸距离在0.5至2mm的范围内。在一个实施例中,狭缝可延伸至咬嘴中1mm。
25.可提供一种总成,在该总成中,咬嘴连接至注入管,由此可易于将水、唾液替代物、医药等施用且分配在使用者的口腔内。注入管可被配置为伸出使用者的口腔。注入管可附着在止回阀上,且可自止回阀上拆卸下来。注入管可包括止回阀。注入管可为任何合适的长度。注入管的长度可为1m至3m,例如为2m长。或者,注入管可在约10cm至70cm之间,在约30cm至50cm之间,且可为约40cm。注入管可以可逆地或不可逆地连接至咬嘴的入口。然而,优选地,注入管不可逆地连接,即永久地固定至咬嘴的入口。注入管的外径可在1.0mm至3.0mm之间,且可具有约2.0mm的外径。
26.咬嘴可被提供为一次性,即抛弃式物品。包含咬嘴及注入管(视情况包括止回阀)的总成可被提供为一次性,即抛弃式物品。通常,咬嘴或总成可能适合使用至多24小时。在该时间结束时,通常将其丢弃并更换为新咬嘴或总成。此将具有以下益处:无需清洁咬嘴即可保持良好卫生。咬嘴的简单及薄型设计将使其制造成本低廉,因此用户可一次性使用。由于该总成可为抛弃式的,因此其可以不包括止回阀,且因此足够简单且制造成本低廉。
27.在优选实施例中,咬嘴的入口可以不可逆地连接至被配置为延伸出使用者的口腔外的注入管,由此可易于将水、唾液替代物、医药等施用且分配在使用者的口腔内。例如,咬嘴与注入管可被模制在一起。
28.注入管的相对端可被配置为易于附着至止回阀上且易于自止回阀上拆卸下来。止回阀可经由第二管附着至包含要注入的液体的储器。第二管的长度可为0.2m至0.5m,诸如0.4m长。泵可提供力以注入液体。因此,止回阀将阻止来自咬嘴的液体流回至第二管及储器中。以此方式,咬嘴可适合于单次使用,使得可例如每天一次使用新咬嘴。这将具有以下益处:无需清洁咬嘴即可保持良好卫生。咬嘴的简单及薄型设计将使其制造成本低廉,因此用户可一次性使用。
29.在优选实施例中,仅单一注入管连接至入口。与使用多个管的现有技术装置相比,仅使用单一注入管向咬嘴供应流体是非常有利的,因为这对于使用者在口腔内部及外部皆不太繁琐及笨重、更舒适,且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咀嚼及说话等的干扰。
30.注入管的相对端(即,与连接至咬嘴的入口的一端相反的一端)可被配置为易于附着至容器上且易于自容器上拆卸下来,该容器用于容纳要分配至使用者的口腔的液体。
31.同样,注入管的相对端可被配置为易于附着至与容器流体连通的液体分配系统的其他组件(例如,泵、如上文所提及的止回阀、额外管路)上且易于自其上拆卸下来。因此,注入管可包含用于形成与流体供应连接的连接装置。例如,连接装置可操作以将注入管连接至止回阀以自其接收液体。在另一实施例中,注入管的相对端直接连接至与储器流体连通的第二管。注入管可包含用于将注入管连接至第二管的连接装置。连接装置或插塞可将注入管连接至第二管。单向阀可将注入管连接至第二管。第二管可经由泵与储器流体连通,即,泵经由第二管、注入管将流体自储器中泵出,并由此泵入咬嘴的入口中。
32.第二管可具有在1.0mm与3.0mm之间的外径,且可具有约2.0mm的外径。第二管可为任何合适的长度。例如,其可在约10cm至70cm之间,在约30cm至50cm之间,且可为约40cm。第二管可短于注入管。
33.注入管可包含硅。
34.咬嘴的入口可位于前部、接近于口腔开口。这确保流体均匀分配至口腔的左侧及右侧的至少两个开口。或者,入口可位于口腔的侧面(例如偏心),以便不干扰例如食物至口腔中的摄入。这可使在咬嘴处于适当位置的情况下更容易进食。
35.如自以上论述中可理解,注入管通常可终止于咬嘴的入口处。此后,流体流过咬嘴中的通道。因此,注入管对舒适性、进食、说话等的影响被最小化,这是因为其不会围绕牙齿向口腔后部延伸。
36.通过将咬嘴插入患有口干症的人的口腔中且经由入口藉由该咬嘴注入液体,咬嘴可用于缓解口干症。液体可例如包含水、唾液替代物或包含医药的水溶液等。唾液替代物可为例如合成唾液,且医药可为例如唾液刺激剂。
37.该咬嘴可藉由以连续速率经口递送流体以模拟唾液的健康产生来缓解口干症。在健康人中,正常的每日唾液产量在0.5至1.5升之间变化。未刺激的唾液流动速率约为0.3-0.4ml/min。在睡眠期间,此速率降低至约0.1ml/min,在进食、咀嚼及其他刺激性活动期间,此速率增加至约4.0-5.0ml/min。因此,咬嘴可被配置为以0.0-1.0ml/min的速率提供流体,诸如水或唾液替代品,以模仿健康的唾液流。如先前所论述,此液流可被递送至腮腺导管的开口,以便甚至更准确地再现唾液的健康生物产生。
38.在第二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分配系统,其包含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咬嘴,其中该液体分配系统另外包含用于容纳要分配至使用者的口腔的液体的容器、用于自容器至咬嘴的液体连通的另一管,及用于使液体自容器流至咬嘴的机构。此机构可例如利用机械泵或膨胀气体,其将液体推出容器并进入另一管。
39.机械泵可被配置为连续地提供流体以便模拟唾液的健康流动。例如,泵可以配置为以0.0-2.0ml/min或0.0-1.0ml/min的恒定速率提供流体。或者,使用者可以精确地控制泵以提供所需的流体。泵可配置为记住先前的设定。因此,在无意或因其他原因终止对泵的供电的情况下,在重新连接以供电时,泵可恢复其先前操作。泵可被配置为连续(例如以恒定速率)递送液体超过2、4、6、8或10小时。
40.用于使液体自容器流动至咬嘴的机构可包含手动泵,诸如橡皮球泵。
41.该液体分配系统可被配置为识别何时需要更换容器。容器可包括用于识别容器的rfid标签。泵可被配置为读取rfid标签,且自rfid标签接收与容器有关的资料,诸如容器内液体的初始体积。泵能够准确地判定泵已递送至咬嘴的水体积。为此,泵可包含步进马达及霍尔效应传感器。此外,泵可包含用于警告使用者容器中剩余的液体体积不足的构件,诸如警报器或led。
42.容器可被配置为容纳包含溶解的二氧化碳的液体,以使得当液体在容器内部时二氧化碳保持溶解状态。因此,容器应足够坚固以至于不会膨胀,且应具有足够的气密性以不允许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例如可在高压下将二氧化碳引入液体中。当压力降低时,例如,当液体自容器引导至咬嘴时,液体中的二氧化碳将导致气泡形成。气泡可用以保持内部通道及/或咬嘴的出口清洁,且由于唾液通常含有气泡,因此可能使液体更像唾液。二氧化碳另外具有以下益处:其可使液体呈弱酸性,此可触发腮腺产生唾液。
43.用于自容器至咬嘴的液体连通的另一管可包含注入管。该液体分配系统可包括连接至(或用于连接至)注入管的止回阀。在此实施例中,该液体分配系统亦可包括将止回阀
连接至液体容器的第二管。止回阀可阻止来自咬嘴的液体流回至第二管和/或储器中。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液体分配系统不包括止回阀,而是包含将注入管连接至第二管的连接装置、插塞或单向阀。第二管可与容器流体连通,使得液体可自容器流过第二管及注入管,并进入咬嘴的入口。
44.咬嘴可包含诸如肋状物等的结构元件。该结构元件可被配置成为咬嘴提供结构支撑,且可例如藉由将咬嘴的原本柔性部分携带至使用者的口腔的后部来使咬嘴更容易地插入至使用者的口腔中,从而使咬嘴的正确定位更容易。该结构元件可为硬或硬质的,且可自咬嘴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以使得在使用中,其自使用者的口腔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例如自口腔的左侧延伸至口腔的右侧。该结构元件可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形成。例如,其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形成。该结构元件可安置在咬嘴的构成层(例如有机硅薄片)之间,以藉此维持咬嘴的形状以供使用者佩戴。该结构元件的厚度可能不大于0.25mm,或者可能不大于0.20mm,或者可能不大于0.15mm。
45.用于制造咬嘴的方法可例如包括以下步骤:以合适的材料将咬嘴的第一半部提供为薄片;以合适的材料将咬嘴的第二半部提供为薄片,其中该第二半部具有至少两个孔;以及将两个个薄片固定在一起,同时保持至少两个孔之间的区域不固定以形成内部通道。这是形成薄咬嘴的有效方式。若咬嘴由有机硅制成,则可例如使用铂交联剂将两个半部固定在一起,随后进行硫化。
46.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在使用者的口腔中分配液体的咬嘴,该咬嘴包含用于管的入口及具有至少两个出口的内部通道,其中该咬嘴被配置为由使用者佩戴在使用者的上唇与上齿龈之间。咬嘴可被配置为佩戴为与使用者的上齿龈边缘隔开(例如在上方)。该咬嘴可包含本文中参考本发明的其他方面描述的任何特征。
47.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中,提供一种用于在使用者的口腔中分配液体的咬嘴,该咬嘴包含用于管的入口及具有至少两个出口的内部通道,其中该咬嘴被配置为定位在使用者的口腔的上前庭内。该咬嘴可被配置为被佩戴在使用者的上齿龈边缘上方,换言之,在齿龈边缘的顶部。该咬嘴可包含本文中参考本发明的其他方面描述的任何特征。
48.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使用者的口腔中分配液体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将咬嘴置放在使用者的口腔的上前庭内,在齿龈边缘的顶部,其中该咬嘴包含具有至少两个出口的内部通道且具有小于1.0mm的厚度,该方法进一步包含:经由至少一根管自容器中将液体供应至咬嘴的内部通道中的入口中。
49.下文描述附图中说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实例,其中:
50.图1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咬嘴、注入管及液体储器;
51.图2示出图1的自下方观察的位于使用者的上前庭中的咬嘴;
52.图3示出图1及图2的自侧面观察的位于使用者的上前庭中的咬嘴;
53.图4示出图1至图3的如在图3中自侧面观察的位于使用者的上前庭中的咬嘴的截面图;
54.图5示出咬嘴的另一视图;及
55.图6示出咬嘴及注入管的另一视图。
56.在附图中,附图标记1指示根据本发明的咬嘴。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类似的特征。附图以简化及示意的方式显现,且其中的特征未必按比例绘制。
57.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咬嘴1,其包括注入管2。注入管2在使用中经由止回阀8及第二管4连接至液体储器或容器3。来自容器3的液体可经由连续注入泵(未示出)注入。咬嘴1包含前部14及两个向后定向的侧分支15,其一起形成c形。入口6位于前部14中。出口7侧向定位在每一分支15的后端部分处。内部通道5(用虚线指示)将入口6与出口7连接,且亦将出口7彼此流体连接。注入管2的一个末端部分连接至入口6,且相对末端部分连接至止回阀8。内部通道5可将注入的液体自入口6分配至两个出口7,当咬嘴1处于使用位置时,此两个出口与使用者的腮腺导管互补地定位。入口6通常可定位在咬嘴1的前部14中,以经由口腔开口容易地连接至注入管2。所示的咬嘴1可包含两个前翼片9,将其调整成配合于在唇系带的每一侧上存在的上前庭10的腔体内(如图2及图3所示)。在翼片9之间,存在狭缝16,用于使唇系带配合在其内。翼片9及狭缝16被设计成改良咬嘴1与上前庭10(图1中未示出)的配合,以改良固定。翼片可相对较小,例如相对于咬嘴的宽度较小。咬嘴1的厚度例如可小于1.0mm、0.8mm或0.6mm,该厚度正交于图1中的纸的平面。
58.图2及图3分别自下方及侧面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咬嘴1及咬嘴1相对于使用者的上前庭10中的牙齿12的位置。咬嘴佩戴得高于齿龈边缘。
59.图4示出在上前庭10中的咬嘴1的截面图,该咬嘴基本上穿过口腔中部切开。内部通道5在咬嘴1中可见。咬嘴1为薄的,厚度小于1.0mm且相对较宽,从而导致相对于厚度的大表面体积比及内部通道5的大横截面。图2至图4演示咬嘴1如何定位在上前庭10中齿龈边缘11顶部。牙齿12及固有口腔13因此自咬嘴1基本分离,使得使用者在佩戴该咬嘴1时进食不成问题。注入管2位于前部、接近于口腔开口。
60.咬嘴1的厚度是沿着正交于齿龈(牙龈)表面的方向测量的,而咬嘴的宽度是沿着自齿龈边缘11至上前庭10的顶部的方向测量的。咬嘴1的宽度大于厚度。图4演示此几何形状如何导致具有细长横截面的内部通道5。
61.图5示出咬嘴1在未被使用者佩戴时的另一视图。咬嘴1包含狭缝16及翼片9。在使用中,狭缝16位于咬嘴1的前上方,且藉此容纳使用者的唇系带。翼片9配合于在唇系带的每一侧上存在的上前庭腔体内。因此,狭缝16及翼片9有助于将咬嘴1正确地定位在使用者的口腔中。当使用者佩戴时,咬嘴1可改变形状(例如,通过为柔性的)。
62.图6示出当使用者不佩戴时的咬嘴1及注入管2。如参考图5所描述,狭缝16及翼片9被定位成使得当使用者佩戴咬嘴1时,其位于咬嘴1的前上方,且因此在使用者不佩戴咬嘴时位于咬嘴1的内部曲线上。因此,狭缝16在使用中时接收使用者的唇系带,且翼片在唇系带的任一侧延伸。注入管2流体连接至单一内部通道5且自咬嘴1延伸,以使得在使用中,其自使用者的口腔中延伸出以将流体注入至内部通道5中。
63.应注意,上文所提及的实施例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范围的范畴的情况下设计许多替代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置放于括号之间的任何附图标记不应被视为限制权利要求。动词“包括”及其词形变化的使用不排除存在除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元件或步骤以外的元件或步骤。在元件之前的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此类元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