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3-甲基-3-丁烯醇工艺副产物的回收利用方法与流程

2022-04-13 23:37: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70%优选10-40%的3-亚甲基-1,5-戊二醇、3-甲基-2-戊烯-1,5-二醇,其他为多种醇或烯烃以及聚合物杂质组分。
13.在本发明的一项具体实施方法中,所述c12-c16烷烃的添加量为油相精馏残余液质量的10-1000%,优选20-200%。
14.在本发明的一项具体实施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c12-c16烷烃为直链或支链烷烃,优选正十二烷、正十四烷、正十六烷、异构十二烷、异构十四烷、异构十六烷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异构十二烷或异构十六烷。
15.在本发明的一项具体实施方法中,所述共沸精馏条件为:压力0.1-10kpag,塔釜温度150-230℃。
16.在本发明的一项具体实施方法中,所述油相精馏残余液在共沸精馏之前还添加有镍盐,优选镍盐的添加量为油相精馏残余液质量的0.5-3%。
17.本发明人经研究意外地发现,在体系中添加镍盐可以降低共沸精馏过程中聚合物的生成,以降低塔釜聚合物生成比例,减少含活泼双键小分子醇的消耗。
18.在本发明的一项具体实施方法中,所述镍盐为乙酸镍、碳酸镍、氯化镍、硫酸镍、硝酸镍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乙酸镍。
19.在本发明的一项具体实施方法中,步骤2)中馏出液静置后,3-亚甲基-1,5-戊二醇、3-甲基-2-戊烯-1,5-二醇与c12-c16烷烃互不混溶而分层,其中,下层有机相为3-亚甲基-1,5-戊二醇、3-甲基-2-戊烯-1,5-二醇的混合物。
20.在本发明的一项具体实施方法中,步骤3)中加氢反应在加氢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所述加氢催化剂为雷尼镍或钯碳催化剂。但除了上述两种催化剂以外,本发明并不限制其他加氢催化剂在本发明中的应用,其最终目的是实现3-亚甲基-1,5-戊二醇、3-甲基-2-戊烯-1,5-二醇加氢生成3-甲基-1,5-戊二醇,因此只要满足该应用需求的催化剂的使用都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21.在本发明的一项具体实施方法中,所述加氢催化剂的用量为油相精馏残余液质量的0.5-10%,优选1-5%。
22.在本发明的一项具体实施方法中,所述加氢反应在釜式反应器中进行,催化剂直接加入到反应体系,反应温度为60-200℃,反应压力为0.5-10mpag,反应时间0.5-24h。
23.在本发明的一项具体实施方法中,步骤1)中,3-甲基-3-丁烯醇工艺产生的油相精馏残余液在加入c12-c16烷烃之后,先初馏分离出包含3-甲基-3-丁烯醇、3-甲基-2-丁烯醇的轻组分,再升温分离得到c12-c16烷烃和3-亚甲基-1,5-戊二醇、3-甲基-2-戊烯-1,5-二醇的共沸物。初馏分离过程可参考以下方法:
24.在0.1-10kpag压力条件下,先调整塔顶温度49-85℃采出馏分3-甲基-3-丁烯醇及3-甲基-2-丁烯醇,然后逐步升温至140-220℃,采出包含3-亚甲基-1,5-戊二醇、3-甲基-2-戊烯-1,5-二醇、3-甲基-3-丁烯醇、3-甲基-2-丁烯醇的过渡馏分。
25.本发明方法可以将3-甲基-3-丁烯醇工艺产生的油相精馏残余液中的副产物3-亚甲基-1,5-戊二醇、3-甲基-2-戊烯-1,5-二醇简单提取出来并加氢转化为经济产物3-甲基-1,5-戊二醇,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
1,5-二醇12.55%,3-甲基-3-丁烯醇11.23%,3-甲基-2-丁烯醇5.46%,异构十六烷17.51%,其他33.89%。之后,调节油浴温度为200℃,收集塔顶温度149-151℃下的共沸物馏分,将共沸物馏分在分水器内分层,下层为3-亚甲基-1,5-戊二醇及3-甲基-2-戊烯-1,5-二醇的混合物不定时采出,上层为异构十六烷返回体系。共采出主馏分258.59g,气相色谱分析馏分组成为:3-亚甲基-1,5-戊二醇55.04%,3-甲基-2-戊烯-1,5-二醇44.39%,异构十六烷0.50%,其他0.07%。最终塔釜剩余物组成为:3-亚甲基-1,5-戊二醇7.52%,3-甲基-2-戊烯-1,5-二醇3.04%,异构十六烷46.04%,乙酸镍4.66%,其他38.74%。
40.取主馏分100g、雷尼镍1g加入至高压釜中,控制反应温度90℃,氢气压力8.0mpa,加热反应4h,取样分析,产物中3-甲基-1,5-戊二醇含量为99.31%。
41.【实施例3】
42.氮气氛围保护下,将15g硫酸镍与500g精馏残余液加入三口瓶中,混合后再加入500g异构十六烷。将体系压力控制在10kpa左右,开启油浴加热至150℃,塔顶温度升至85-87℃,共采出馏出液124.07g,气相色谱分析馏分组成为:3-甲基-3-丁烯-1-醇67.86%,3-甲基-2-丁烯-1-醇32.14%。然后,调节油浴温度逐步升温至220℃,塔顶温度升至122℃,采出过渡馏分共20.11g,气相色谱分析馏分组成为:3-亚甲基-1,5-戊二醇17.45%,3-甲基-2-戊烯-1,5-二醇14.42%,3-甲基-3-丁烯醇13.37%,3-甲基-2-丁烯醇9.71%,异构十六烷21.82%,其他23.23%。之后,调节油浴温度为230℃,收集塔顶温度194-196℃下的共沸物馏分,将共沸物馏分在分水器内分层,下层为3-亚甲基-1,5-戊二醇及3-甲基-2-戊烯-1,5-二醇的混合物不定时采出,上层为异构十六烷返回体系。共采出主馏分248.93g,气相色谱分析馏分组成为:3-亚甲基-1,5-戊二醇55.25%,3-甲基-2-戊烯-1,5-二醇44.10%,异构十六烷0.55%,其他0.10%。最终塔釜剩余物组成为:3-亚甲基-1,5-戊二醇1.96%,3-甲基-2-戊烯-1,5-二醇0.5%,异构十六烷79.64%,乙酸镍2.40%,其他15.50%。
43.取主馏分100g、雷尼镍5g加入至高压釜中,控制反应温度150℃,氢气压力4.0mpa,加热反应1h,取样分析,产物中3-甲基-1,5-戊二醇含量为99.22%。
44.【实施例4】
45.氮气氛围保护下,将2.5g氯化镍与500g精馏残余液加入三口瓶中,混合后再加入200g异构十四烷。将体系压力控制在0.1kpa左右,开启油浴加热至70℃,塔顶温度升至49-51℃,共采出馏出液126.90g,气相色谱分析馏分组成为:3-甲基-3-丁烯-1-醇67.13%,3-甲基-2-丁烯-1-醇32.87%。然后,调节油浴温度逐步升温至140℃,塔顶温度升至71℃,采出过渡馏分共11.57g,气相色谱分析馏分组成为:3-亚甲基-1,5-戊二醇12.16%,3-甲基-2-戊烯-1,5-二醇10.11%,3-甲基-3-丁烯醇11.79%,3-甲基-2-丁烯醇8.83%,异构十四烷23.56%,其他33.55%。之后,调节油浴温度为150℃,收集塔顶温度125-127℃下的共沸物馏分,将共沸物馏分在分水器内分层,下层为3-亚甲基-1,5-戊二醇及3-甲基-2-戊烯-1,5-二醇的混合物不定时采出,上层为异构十四烷返回体系。共采出主馏分265.97g,气相色谱分析馏分组成为:3-亚甲基-1,5-戊二醇56.85%,3-甲基-2-戊烯-1,5-二醇42.53%,异构十四烷0.46%,其他0.16%。最终塔釜剩余物组成为:3-亚甲基-1,5-戊二醇2.48%,3-甲基-2-戊烯-1,5-二醇0.30%,异构十四烷75.06%,乙酸镍0.63%,其他21.53%。
46.取主馏分100g、雷尼镍0.5g加入至高压釜中,控制反应温度200℃,氢气压力9.0mpa,加热反应24h,取样分析,产物中3-甲基-1,5-戊二醇含量为99.13%。
47.【实施例5】
48.氮气氛围保护下,将500g精馏残余液加入三口瓶中,混合后再加入300g异构十二烷。将体系压力控制在1kpa左右,开启油浴加热至90℃,塔顶温度升至70-72℃,共采出馏出液121.55g,气相色谱分析馏分组成为:3-甲基-3-丁烯-1-醇67.05%,3-甲基-2-丁烯-1-醇32.95%。然后,调节油浴温度逐步升温至180℃,塔顶温度升至96℃,采出过渡馏分共24.69g,气相色谱分析馏分组成为:3-亚甲基-1,5-戊二醇13.27%,3-甲基-2-戊烯-1,5-二醇14.13%,3-甲基-3-丁烯-1-醇14.96%,3-甲基-2-丁烯-1-醇6.63%,异构十二烷23.89%,其他27.12%。之后,调节油浴温度为190℃,收集塔顶温度153-155℃下的共沸物馏分,将共沸物馏分在分水器内分层,下层为3-亚甲基-1,5-戊二醇及3-甲基-2-戊烯-1,5-二醇的混合物不定时采出,上层为异构十二烷返回体系。共采出主馏分122.79g,气相色谱分析馏分组成为:3-亚甲基-1,5-戊二醇63.27%,3-甲基-2-戊烯-1,5-二醇35.44%,异构十二烷0.83%,其他0.46%。最终塔釜剩余物组成为:3-亚甲基-1,5-戊二醇3.54%,3-甲基-2-戊烯-1,5-二醇1.55%,异构十二烷56.31%,其他38.60%。
49.取主馏分100g、雷尼镍3g加入至高压釜中,控制反应温度90℃,氢气压力2.0mpa,加热反应24h,取样分析,产物中3-甲基-1,5-戊二醇含量为98.52%。
50.【实施例6】
51.氮气氛围保护下,将500g精馏残余液加入三口瓶中,混合后再加入500g异构十六烷。将体系压力控制在10kpa左右,开启油浴加热至150℃,塔顶温度升至85-87℃,共采出馏出液116.17g,气相色谱分析馏分组成为:3-甲基-3-丁烯-1-醇68.91%,3-甲基-2-丁烯-1-醇31.09%。然后,调节油浴温度逐步升温至220℃,塔顶温度升至122℃,采出过渡馏分共40.46g,气相色谱分析馏分组成为:3-亚甲基-1,5-戊二醇20.71%,3-甲基-2-戊烯-1,5-二醇22.61%,3-甲基-3-丁烯醇15.43%,3-甲基-2-丁烯醇11.86%,异构十六烷15.67%,其他13.72%。之后,调节油浴温度为230℃,收集塔顶温度194-196℃下的共沸物馏分馏分,将共沸物馏分在分水器内分层,下层为3-亚甲基-1,5-戊二醇及3-甲基-2-戊烯-1,5-二醇的混合物不定时采出,上层为异构十六烷返回体系。共采出主馏分101.96g,气相色谱分析馏分组成为:3-亚甲基-1,5-戊二醇61.17%,3-甲基-2-戊烯-1,5-二醇37.38%,异构十六烷0.79%,其他0.66%。最终塔釜剩余物组成为:3-亚甲基-1,5-戊二醇1.48%,3-甲基-2-戊烯-1,5-二醇0.33%,异构十六烷67.33%,其他30.86%。
52.取主馏分100g、雷尼镍2g加入至高压釜中,控制反应温度120℃,氢气压力10.0mpa,加热反应12h,取样分析,产物中3-甲基-1,5-戊二醇含量为98.12%。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