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动化、连续化的枪弹装配生产线及装配方法与流程

2022-04-13 19:57: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弹药自动化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化、连续化的枪弹装配生产线及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2.枪弹被广泛装备于全军各兵种,是最常见、最典型、最基础的弹药。目前,枪弹的装药、装配和包装采用单装置离散化生产,具有生产人员多、生产效率低、生产质量不稳定等缺陷。随着全军实战化演练频繁,对弹药的需求量剧增,对弹药的质量水平要求更高。因此,打破目前枪弹制造行业的现状,减少生产线操作人员的数量,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迫在眉睫。研制连续化的枪弹生产线,对提升弹药自动化制造行业整体制造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现有的枪弹装配及包装技术均以单工序自动化为主。近年来也出现了单工序的自动化装配设备,但仍然没有实现对枪弹进行全工序自动化、连续化装配。
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枪弹装配技术仅实现单工序自动化,不能实现枪弹连续化装配。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连续化的枪弹装配生产线及装配方法,通过将单工序自动化的装配装置按照枪弹装配工艺流程进行整合,集成枪弹装配生产线,并通过数控系统控制生产线上装置的工作时序,实现枪弹装配全工序的自动化和连续化。
6.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7.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化、连续化的枪弹装配生产线,包括:弹料暂存装置、弹壳装配涂胶装置、全弹装配装置和全弹检测涂口装置;还包括:弹壳上料排序装置、弹头传送排序装置、弹壳晾干装置和数控系统。
8.其中,弹料暂存装置的弹壳出料口接入弹壳上料排序装置,弹头出料口接入弹头传输排序装置;弹壳上料排序装置、弹壳装配涂胶装置和弹壳晾干装置顺序连接;弹壳排序装置的出口和弹头传输排序装置的出口一并接入全弹装配装置,全弹装配装置的出口接入全弹检测涂口装置;
9.数控系统包括:
10.弹壳装配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弹壳上料及排序速率、弹壳装配涂胶速率和弹壳晾干时长;
11.弹头传输排序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弹头传输及排序速率;
12.驱动模块,用于驱动生产线上的各装置工作;驱动模块与弹壳装配控制模块和弹头传输排序控制模块连接。
13.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弹壳上料排序装置包括:上料机和离心盘;所述上料机的上料口与所述弹料
暂存装置的弹壳出料口连接,送料口与所述离心盘的入口连接;所述离心盘的出口连接所述弹壳装配涂胶装置的入口;
15.所述弹壳装配控制模块包括:
16.上料机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上料机向离心盘输送弹壳;
17.离心盘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离心机的转速;
18.第一监控单元,与所述上料机控制单元和所述离心盘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对所述离心盘中弹壳量进行实时监控,若离心盘中弹壳的重量小于阈值,则控制上料机向离心盘中输送弹壳。
19.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
20.所述弹头传输排序装置包括:传送带和花盘;所述传送带的一端与所述弹料暂存装置的弹头出料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花盘的入口连接;
21.所述弹头传输排序控制模块包括:
22.传输带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传输带的传送速度;
23.花盘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花盘的转动速率;
24.第二监控单元,与所述传输带控制单元和所述花盘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对花盘中的弹头量进行实时监控,若花盘中的弹头重量小于阈值,则控制传输带向花盘输送弹头。
25.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
26.所述弹壳晾干装置包括:热烘干设备、冷风干设备和第一微型传输带;所述热烘干设备和所述冷风干设备顺序连接,所述热烘干设备的入口连接所述弹壳装配涂胶装置的出口,所述冷风干设备的出口与所述花盘的出口一并接入所述全弹装配装置;所述第一微型传送带位于所述弹壳晾干装置内部,连接所述弹壳装配涂胶装置的出口和所述全弹装配装置的入口;
27.所述弹壳装配控制模块包括:微型传输带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微型传输带的传送速度。
28.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
29.所述热烘干设备包括:弹壳集中器和弹壳分散器;所述弹壳集中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弹壳装配涂胶装置的出口,所述弹壳分散器的出口与所述花盘的出口一并接入所述全弹装配装置;
30.所述弹壳装配控制模块包括:
31.弹壳集中器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弹壳集中器将来自所述弹壳装配涂胶装置的单个弹壳进行集中收集,并通过所述第一微型传输带送入所述热烘干设备;
32.弹壳分散器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弹壳分散器将经过冷风干后的多个弹壳进行逐个分散后逐一送入所述全弹装配装置。
33.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
34.所述数控系统还包括:用于驱动生产线上的各装置工作的弹料暂存装置驱动单元、弹壳装配涂胶装置驱动单元、全弹装配装置驱动单元、全弹检测涂口装置驱动单元、弹壳上料排序装置驱动单元、弹头传输排序装置驱动单元和弹壳晾干装置驱动单元。
35.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
36.所述生产线还包括:全弹晾干装置和全弹包装装置;所述全弹晾干装置的入口与
所述全弹检测涂口装置的出口连接,出口与所述全弹包装装置的入口连接;所述全弹晾干装置包括第二微型传输带,所述第二微型传输带连接所述全弹检测涂口装置的出口和所述全弹包装装置出口;
37.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全弹晾干装置驱动单元和全弹包装装置驱动单元。
38.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化、连续化的枪弹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9.将弹壳装入弹壳上料排序装置,将弹头装入弹头传输与排序装置,将发射药装入全弹装配装置;
40.启动数控系统,通过驱动模块驱动生产线上的各装置工作;
41.通过弹壳装配控制模块设置弹壳上料及排序速率、弹壳装配涂胶速率和弹壳晾干时长,通过弹头传输排序控制模块设置弹头传输及排序速率;
42.利用弹壳上料排序装置从弹料暂存装置中取出多个弹壳,然后对取出的多个弹壳排序,将排序后的弹壳逐一送入弹壳装配涂胶装置;
43.利用弹壳装配涂胶装置对弹壳进行装配和涂胶处理,将处理后的弹壳送入弹壳晾干装置;
44.利用弹头传输排序装置从弹料暂存装置中取出多个弹头,然后对取出的多个弹头排序,将排序后的弹头逐一送入弹壳装配涂胶装置;
45.将弹头和弹壳一并送入全弹装配装置进行全弹装配,将装配完成的全弹送入全弹检测涂口装置进行检测涂胶,完成枪弹装配。
46.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
47.此装配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对全弹进行检测和口部涂胶处理之后,利用全弹晾干装置对全弹进行冷风干,利用全弹包装装置对风干后的全弹进行包装。
48.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
49.此装配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对弹壳进行晾干前,利用弹壳集中器将来自所述弹壳装配涂胶装置的单个弹壳进行集中收集,并通过所述第一微型传输带送入弹壳晾干设备;完成弹壳晾干后,利用弹壳分散器将经过晾干后的多个弹壳进行逐个分散后逐一送入所述全弹装配装置完成弹壳晾干后,利用弹壳分散设备对晾干后的多个弹壳逐个送入全弹装配装置。
5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51.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工序自动化、连续化的枪弹装配生产线及装配方法,重构了枪弹装配生产模式,将单工序枪弹装配装置按照枪弹装配工艺流程进行合理化集成,实现了从底火装配到全弹装配,再到全弹包装的整个工序的自动化、连续化生产;
52.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工序自动化、连续化的枪弹装配生产线及装配方法,实现了枪弹的各部件仅需一次上料即可进行全弹装配、装药和包装,解决了当前分工转序、多次上料等繁琐的枪弹装配工序对枪弹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的影响,同时减少了生产线上的人工需求量;
53.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工序自动化、连续化的枪弹装配生产线及装配方法,增加了弹壳晾干装置和全弹晾干装置,实现了弹壳、全弹在线晾干,解决了传统晾干工艺中晾干时间较长的问题。
附图说明
5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5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全工序自动化、连续化枪弹装配生产线装置及工序示意图;
5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从部件上料排序到全弹装配的流水线装置及工序示意图;
57.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全弹晾干机及包装装置及工序示意图。
58.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59.1-弹料暂存装置,2-弹壳上料排序装置,3-弹壳装配涂胶装置,4-弹头传送排序装置,5-弹壳晾干装置,6-全弹装配装置,7-全弹检测涂口装置,8-全弹晾干装置,9-全弹包装装置,21-上料机,22-离心盘,41-传送带,42-花盘,51-热烘干设备,52-冷风干设备,53-第一微型传输带,81-第二微型传输带,511-弹壳集中器,512-弹壳分散器。
具体实施方式
60.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61.实施例1
62.针对现有的枪弹装配及包装技术均以单工序自动化为主,各工序之间需要通过人工倒换,暂未实现对枪弹进行全工序自动化、连续化装配,使得目前的枪弹装配效率低、枪弹质量不高及流水线工作人员需求量大。对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连续化的枪弹装配生产线,对枪弹装配生成模式进行了重构。由于现有的枪弹装配工艺仅实现单工序的装配自动化,即需人工将弹部件送入弹壳装配涂胶装置3,装配涂胶完成后,然后由人工将弹壳和弹头送入全弹装配装置6合成全弹,最后由人工将全弹转入全弹检测涂口装置7进行检查和涂胶,整个装配工艺流程中弹料的输入和转送均需人工完成,耗费大量人力且效率较低。因此,本实施例在现有的单工序自动化的枪弹装配装置(如弹壳输送装置、弹头输送装置和弹壳晾干装置5)的基础上,增加数控系统,以及单工序自动化的弹壳输送装置、弹头输送装置和弹壳晾干装置5,将各个装置按照枪弹装配工艺流程进行整合,形成连续化的枪弹装配流水线,并利用数控系统控制各设备按照一定时序工作。
63.该自动化、连续化的枪弹装配生产线如图1所示,包括:
64.弹料暂存装置1、弹壳装配涂胶装置3、全弹装配装置6和全弹检测涂口装置7;还包括:弹壳上料排序装置2、弹头传送排序装置4、弹壳晾干装置5和数控系统。
65.其中,弹料暂存装置1的弹壳出料口接入弹壳上料排序装置2,弹头出料口接入弹头传输排序装置;弹壳上料排序装置2、弹壳装配涂胶装置3和弹壳晾干装置5顺序连接;弹壳排序装置的出口和弹头传输排序装置的出口一并接入全弹装配装置6,全弹装配装置6的出口接入全弹检测涂口装置7;
66.数控系统包括:
67.弹壳装配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弹壳上料及排序速率、弹壳装配涂胶速率和弹壳晾干时长;
68.弹头传输排序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弹头传输及排序速率;
69.驱动模块,用于驱动生产线上的各装置工作;驱动模块与弹壳装配控制模块和弹头传输排序控制模块连接。
70.此处,对上述各装置的功能做进一步描述如下:
71.弹料暂存装置1,用于存储生产所需的主要零部件,包括:弹壳和弹头,并将弹头和弹壳自动分类;其容量为弹壳10万发,弹头10万发;
72.弹壳上料排序装置2,用于将零散的弹壳进行排序,每分钟可至少完成对200发弹壳的排序工作;
73.弹壳装配涂胶装置3,用于实现对弹药底火装配,包括:底火上料、弹壳上料、底火压入、底火深度检测、底火打铆和底火涂胶等工序,每分钟可至少完成对200法弹壳的底火装配涂胶工作;
74.弹头传送排序装置4,用于将零散的弹头进行排序,并将排序后的弹头送入全弹装配装置6中,每分钟可至少完成对200发弹头的排序和传送工作;
75.弹壳晾干装置5,用于晾干涂胶后的弹壳,晾干时间为10分钟;
76.全弹装配装置6,用于枪弹装配,包括:底火弹壳上料、计量装药、弹头装配等工序,得到全弹,每分钟可完成至少200发全弹的装配工作;
77.全弹检测涂口装置7,用于对全弹进行弹壳尺寸检测、外观检测和全弹涂胶;
78.全弹晾干装置8,用于晾干涂胶后的全弹,晾干时间为5分钟;
79.全弹包装装置9,用于将全弹装入纸盒。
80.进一步的,对上述弹壳上料排序装置2、弹头传输排序装置和弹壳晾干装置5的内部结构做进一步描述,并对数控系统的内部结构做相应的描述如下:
81.所述弹壳上料排序装置2包括:上料机21和离心盘22;所述上料机21的上料口与所述弹料暂存装置1的弹壳出料口连接,送料口与所述离心盘22的入口连接;所述离心盘22的出口连接所述弹壳装配涂胶装置3的入口;
82.所述弹壳装配控制模块包括:
83.上料机21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上料机21向离心盘22输送弹壳;
84.离心盘22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离心机的转速;
85.第一监控单元,与所述上料机21控制单元和所述离心盘22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对所述离心盘22中弹壳量进行实时监控,若离心盘22中弹壳的重量小于阈值,则控制上料机21向离心盘22中输送弹壳。
86.所述弹头传输排序装置包括:传送带41和花盘42;所述传送带41的一端与所述弹料暂存装置1的弹头出料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花盘42的入口连接;
87.所述弹头传输排序控制模块包括:
88.传输带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传输带的传送速度;
89.花盘42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花盘42的转动速率;
90.第二监控单元,与所述传输带控制单元和所述花盘42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对花盘
42中的弹头量进行实时监控,若花盘42中的弹头重量小于阈值,则控制传输带向花盘42输送弹头。
91.所述弹壳晾干装置5包括:热烘干设备51、冷风干设备52和第一微型传输带53;所述热烘干设备51和所述冷风干设备52顺序连接,所述热烘干设备51的入口连接所述弹壳装配涂胶装置3的出口,所述冷风干设备52的出口与所述花盘42的出口一并接入所述全弹装配装置6;所述第一微型传送带41位于所述弹壳晾干装置5内部,连接所述弹壳装配涂胶装置3的出口和所述全弹装配装置6的入口;
92.所述弹壳装配控制模块包括:微型传输带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微型传输带的传送速度。
93.所述热烘干设备51包括:弹壳集中器511和弹壳分散器512;所述弹壳集中器511的入口连接所述弹壳装配涂胶装置3的出口,所述弹壳分散器512的出口与所述花盘42的出口一并接入所述全弹装配装置6;
94.所述弹壳装配控制模块包括:
95.弹壳集中器511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弹壳集中器511将来自所述弹壳装配涂胶装置3的单个弹壳进行集中收集,并通过所述第一微型传输带53送入所述热烘干设备51;
96.弹壳分散器512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弹壳分散器512将经过冷风干后的多个弹壳进行逐个分散后逐一送入所述全弹装配装置6。
97.在流水线的初始端,通过弹壳输送装置和弹头输送装置实现弹部件的自动上料和排序。在弹壳装配一侧,弹壳输送装置的离心盘22连接弹壳装配涂胶装置3,通过离心盘22将散乱的弹壳进行单个排序后逐一送入弹壳装配涂胶装置3进行自动装配,由于弹壳装配涂胶装置3、热烘干器和冷风干器顺序连接且均实现单工序自动化,因此,弹壳装配一侧通过将各装置装配工艺流程顺序连接即可实现弹壳装配连续化。在弹头输送一侧,通过传送带41和花盘42完成将散乱的弹头进行传送和单个排序。由于花盘42的出口和冷风干器的出口一起接入全弹装配装置6,为保证弹头和弹壳进入全弹装配装置6的同步性,本技术通过数控系统中的时序控制模块实现对传送带41的传送速度进行控制。由于弹壳装配一侧的各装置均为自动化,其中每个装置均以固定的频率工作,因此弹壳进入全弹装配装置6的时长一定,从而通过时序控制模块控制传输带的传送速度即可保证弹壳和弹头同步进入全弹装配装置6。此后,全弹装配装置6、全弹检测涂口装置7依照各自固有频率顺序工作,完成全弹装配。
98.此外,
99.所述数控系统还包括:用于驱动生产线上的各装置工作的弹料暂存装置1驱动单元、弹壳装配涂胶装置3驱动单元、全弹装配装置6驱动单元、全弹检测涂口装置7驱动单元、弹壳上料排序装置2驱动单元、弹头传输排序装置驱动单元和弹壳晾干装置5驱动单元。
100.为实现该生产线的全工序自动化、连续化的枪弹装配,
101.所述生产线还包括:全弹晾干装置8和全弹包装装置9;所述全弹晾干装置8的入口与所述全弹检测涂口装置7的出口连接,出口与所述全弹包装装置9的入口连接;所述全弹晾干装置8包括第二微型传输带,所述第二微型传输带连接所述全弹检测涂口装置7的出口和所述全弹包装装置9出口;
102.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全弹晾干装置8驱动单元和全弹包装装置9驱动单元。
103.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全工序自动化、连续化的枪弹装配生产线重构了枪弹装配生产模式,将单工序枪弹装配装置,如弹壳上料排序装置2、弹壳装配涂胶装置3、弹头传输与排序装置、全弹装配装置6、全弹检测涂口装置7和全弹包装装置9等,按照枪弹装配工艺流程进行合理化集成;并利用数字化管控系统控制生产线上各装配装置工作,实现从底火装配到全弹装配,再到全弹包装的整个工序的自动化、连续化生产。改变了当前枪弹生产现状(采用单工序自动化生产和人工转序的生产模式),实现了枪弹的各部件仅需一次上料即可进行全弹装配、装药和包装,解决了当前分工转序、多次上料等繁琐的枪弹装配工序对枪弹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的影响,同时减少了生产线上的人工需求量。。
104.实施例2
105.与实施例1相对应的,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工序自动化、连续化的枪弹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6.s1:将弹壳装入弹壳上料排序装置,将弹头装入弹头传输与排序装置,将发射药装入全弹装配装置;
107.s2:启动数控系统,通过驱动模块驱动生产线上的各装置工作;
108.s3:通过弹壳装配控制模块设置弹壳上料及排序速率、弹壳装配涂胶速率和弹壳晾干时长,通过弹头传输排序控制模块设置弹头传输及排序速率;
109.s4利用弹壳上料排序装置从弹料暂存装置中取出多个弹壳,然后对取出的多个弹壳排序,将排序后的弹壳逐一送入弹壳装配涂胶装置;
110.s5:利用弹壳装配涂胶装置对弹壳进行装配和涂胶处理,将处理后的弹壳送入弹壳晾干装置;
111.s6:利用弹头传输排序装置从弹料暂存装置中取出多个弹头,然后对取出的多个弹头排序,将排序后的弹头逐一送入弹壳装配涂胶装置;
112.s7:将弹头和弹壳一并送入全弹装配装置进行全弹装配,将装配完成的全弹送入全弹检测涂口装置进行检测涂胶,完成枪弹装配。
113.进一步的,
114.此装配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115.对全弹进行检测和口部涂胶处理之后,利用全弹晾干装置对全弹进行冷风干,利用全弹包装装置对风干后的全弹进行包装。
116.对弹壳进行热烘干前,利用弹壳集中器将来自所述弹壳装配涂胶装置的单个弹壳进行集中收集,并通过所述第一微型传输带送入所述热烘干设备;
117.完成弹壳冷风干后,利用弹壳分散器将经过冷风干后的多个弹壳进行逐个分散后逐一送入所述全弹装配装置完成弹壳冷风干后,利用弹壳分散设备对晾干后的多个弹壳逐个送入全弹装配装置。
118.根据上述装配工序可完成枪弹的弹部件上料排序、底火装配、底火涂胶晾干、全弹装配、全弹检测涂胶、全弹晾干、全弹包装等工序的自动化生产,实现人机隔离,实现枪弹的连续化、高效率、安全生产。并且通过更换生产线上的工装模具可实现对5.56mm、5.8mm、7.62mm、9mm等口径的枪弹装配包装。
119.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