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U形排线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09 15:09: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u形排线成型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排线折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形排线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2.排线也叫软性电路板(fpc),排线用于活动部件及活动区域内的数据传输,如电脑内部主板连接硬盘、光驱的数据线,手机主板连接显示屏的数据线,还有连接设备之间的数据线都统称排线。其中,出于安装空间及使用需求的限制,需要通过折弯装置将排线折弯成类似于u型的结构,以便于使u型结构的排线能够较好地适用于狭小安装空间的数据传输。
3.但目前的折弯装置通常是直接将一根排线折弯成具有直角的u型结构,然而由于排线内部为电子元件,直接将排线折成直角很容易损坏排线内部的电子元件。
4.因此,亟需一种u形排线成型装置,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u形排线成型装置,其能够将排线折弯成u型结构,且能够较好地保护排线内部的电子元件。
6.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u形排线成型装置,包括:
8.机架,其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折弯件的载具,所述待折弯件包括本体及设置在所述本体一侧且向远离所述本体的侧边延伸的排线,所述排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中间段及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本体连接;
9.吸附翻转组件,其设置于所述机架内,所述吸附翻转组件用于吸附并翻转所述排线;
10.第一折弯组件,其设置于所述机架内,所述第一折弯组件用于向靠近所述吸附翻转组件的方向抵压所述第一段中间段和所述中间段的交接处,以形成第一弧形;
11.支撑组件,其设置于所述机架内,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抵压所述第一段,使所述吸附翻转组件吸附并带动所述第二段翻转,以使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第一段的上方;
12.第二折弯组件,其设置于所述机架内,所述第二折弯组件用于抵压所述第二段与所述中间段的交接处,以形成第二弧形。
13.进一步地,所述载具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定位柱,所述本体套设至所述定位柱并卡接在所述凹槽内。
14.进一步地,所述吸附翻转组件包括:
15.第一支座,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内;
16.翻转件,其转动连接至所述第一支座;
17.第一吸附件,其固定连接至所述翻转件,所述第一吸附件用于吸附所述排线。
18.进一步地,所述吸附翻转组件还包括:
19.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固定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支座,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翻转件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翻转件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吸附件及所述排线翻转。
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弯组件包括:
21.第二支座及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支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内;
22.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固定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支座,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水平方向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排线的方向移动;
23.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的固定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三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有第一压件,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压件竖直向下移动以抵压所述第一段中间段和所述中间段的交接处,以形成所述第一弧形。
2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件包括:
25.压板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三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压板之间,以使所述压板弹性抵压所述第一段中间段和所述中间段的交接处。
26.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27.第三支座,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内;
28.第四驱动件,其固定端连接至所述第三支座;
29.支撑件,其上设置有顶针,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四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四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支撑件向靠近所述排线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顶针位于所述第一段上方并抵压所述第一段。
3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折弯组件包括:
31.第四支座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四支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内;
32.第五驱动件,所述第五驱动件的固定端连接至所述第四支座,所述第五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五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接件沿水平方向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排线的方向移动;
33.第六驱动件,所述第六驱动件的固定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六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有第二压件,所述第六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压件竖直向下移动以抵压所述第二段与所述中间段的交接处,以形成所述第二弧形。
3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压件包括:
35.相互连接的基体及压头,所述基体连接至所述第六驱动件的驱动端,所述压头上未与所述基体连接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弧形相匹配的弧形结构。
36.进一步地,所述u形排线成型装置还包括:
37.第二吸附件,其用于将所述待折弯件吸取并放至所述载具。
3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39.通过吸附翻转组件吸附排线,使第一折弯组件向靠近吸附翻转组件的方向抵压排线的第一段和中间段,以在排线上形成第一弧形;然后使支撑组件抵压至排线的第一段,以便于吸附翻转组件吸附并相对于支撑组件翻转排线的第二段,以从而使排线的第一段与第二段平行设置,且第二段位于第一段的上方;最后,再通过第二折弯组件抵压第二段与中间段,以在排线上形成第二弧形,从而能够将排线折弯成具有第一弧形及第二弧形的u型结
构;以此方式,能够在排线的两个折弯处分别形成第一弧形与第二弧形结构,由于弧形结构具有缓冲作用,从而能够避免直接将排线折成直角而很容易损坏排线内部的电子元件的问题,以能够较好地保护排线内部的电子元件。
附图说明
40.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u形排线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1.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附翻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2.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折弯组件与第二折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3.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压件抵压排线的结构示意图;
44.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5.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压件抵压排线的结构示意图。
46.附图标记:
47.1-载具;2-待折弯件;3-吸附翻转组件;31-第一支座;32-第一驱动件;33-翻转件;34-第一吸附件;4-第一折弯组件;41-第二支座;42-第二驱动件;43-第一连接件;44-第三驱动件;45-第一压件;451-压板;452-弹性件;5-第二折弯组件;51-第四支座;52-第五驱动件;53-第二连接件;54-第六驱动件;55-第二压件;551-基体;552-压头;6-支撑组件;61-第三支座;62-第四驱动件;63-支撑件;64-顶针;7-排线;71-第一段;72-第二段;73-中间段;74-第一弧形;75-第二弧形。
具体实施方式
48.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4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51.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52.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u形排线成型装置,用于将一根排线折弯成具有弧形结构的u型结构,且能够较好地保护排线。具体地,如图1-6所示,u形排线成型装置包括机架、吸
附翻转组件3、第一折弯组件4、支撑组件6及第二折弯组件5;其中,在机架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折弯件2的载具1,待折弯件2包括本体及设置在本体一侧且向远离本体的侧边延伸的排线7,排线7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71、中间段73及第二段72,第一段71与本体连接,且排线7的两个折弯位置分别位于第一段71与中间段73的交接处、第二段72与中间段73的交接处。
53.进一步地,如图1-6所示,吸附翻转组件3设置在机架内,吸附翻转组件3用于吸附并翻转排线7;第一折弯组件4设置在机架内,第一折弯组件4用于抵压第一段71和中间段73的交接处,以形成第一弧形74;支撑组件6设置在机架内,支撑组件6用于抵压第一段71,使吸附翻转组件3吸附并带动第二段72翻转,以使第一段71与第二段72平行设置,且第二段72位于第一段71的上方;第二折弯组件5设置在机架内,第二折弯组件5用于抵压第二段72与中间段73的交接处,以形成第二弧形75。
54.通过吸附翻转组件3吸附排线7,使第一折弯组件4抵压排线7的第一段71和中间段73,以在排线7上形成第一弧形74;然后使支撑组件6抵压至排线7的第一段71,以便于吸附翻转组件3吸附并相对于支撑组件6翻转排线7的第二段72,以从而使排线7的第一段71与第二段72平行设置,且第二段72位于第一段71的上方;最后,再通过第二折弯组件5抵压第二段72与中间段73,以在排线7上形成第二弧形75,从而能够将排线7折弯成具有第一弧形74及第二弧形75的u型结构;以此方式,能够在排线7的两个折弯位置分别形成第一弧形74结构与第二弧形75结构,由于弧形结构具有缓冲作用,从而能够避免直接将排线7折成直角而很容易损坏排线7内部的电子元件的问题,以能够较好地保护排线7内部的电子元件。
55.具体地,在载具1上形成有凹槽,在凹槽内设置有定位柱,本体套设至定位柱并卡接在凹槽内;通过设置定位柱,以能够对本体进行定位,以便于将本体卡接固定在凹槽内。
56.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吸附翻转组件3包括第一支座31、翻转件33及第一吸附件34;其中,第一支座31固定设置在机架内;翻转件33转动连接至第一支座31;第一吸附件34固定连接至翻转件33,以使翻转件33能够带动第一吸附件34翻转,第一吸附件34用于吸附排线7,从而实现排线7的吸附。其中,第一吸附件34通过真空吸附的方式对排线7进行吸附,从而不会对排线7产生影响或损坏排线7。本实施例中,机架采用钣金烤漆制成。
57.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吸附翻转组件3还包括第一驱动件32,第一驱动件32的固定端连接至第一支座31,第一驱动件32的驱动端与翻转件33驱动连接,第一驱动件32用于驱动翻转件33转动,以带动第一吸附件34及第一吸附件34上的排线7翻转,从而实现排线7的翻转。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32为旋转气缸。
58.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一折弯组件4包括第二支座41及第一连接件43、第二驱动件42及第三驱动件44;其中,第二支座41固定设置在机架内;第二驱动件42的固定端连接至第二支座41,第二驱动件42的驱动端连接至第一连接件43,第二驱动件42用于驱动第一连接件43沿水平方向向靠近或远离排线7的方向移动;第三驱动件44的固定端连接至第一连接件43,第三驱动件44的驱动端连接有第一压件45,第三驱动件44用于驱动第一压件45竖直向下移动以抵压第一段71和中间段73的交接处,以形成第一弧形74。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42及第三驱动件44均为滑台气缸。
59.通过设置第二驱动件42,使第二驱动件42能够带动第一压件45在水平方向移动,以调节第一压件45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排线7的距离;通过设置第三驱动件44,使第三驱动
件44能够带动第一压件45在竖直方向移动,以调节第一压件45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于排线7的距离,从而能够使第一压件45能够以较为精准地位置抵压排线7的第一段71和中间段73,保证了第一压件45抵压至排线7的折弯位置的准确性。
60.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压件45包括压板451及弹性件452,弹性件452设置于第三驱动件44的驱动端与压板451之间,以使压板451能够弹性抵压第一段71和中间段73,且在压板451上未与弹性件452连接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一弧形74相匹配的弧形结构,以能够使排线7的第一段71和中间段73的交接处形成第一弧形74。本实施例中,弹性件452为压缩弹簧。本实施例中,压板451采用peek材质制得。peek(聚醚醚酮)为一种特种工程塑料,其具有耐高温、自润滑、易加工和高机械强度特点。
61.具体地,如图5所示,支撑组件6包括第三支座61、第四驱动件62及支撑件63;其中,第三支座61固定设置在机架内;第四驱动件62的固定端连接至第三支座61;在支撑件63上设置有顶针64,支撑件63与第四驱动件62的驱动端连接,第四驱动件62用于驱动支撑件63向靠近排线7的方向移动,以使顶针64位于第一段71上方并抵压第一段71,从而能够便于翻转件33相对于顶针64翻转排线7的第二段72。本实施例中,翻转件33相对于顶针64翻转排线7的第二段72的角度为180
°
。本实施例中,第四驱动件62为滑台气缸。
62.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二折弯组件5包括第四支座51及第二连接件53、第五驱动件52及第六驱动件54;其中,第四支座51固定设置在机架内;第五驱动件52的固定端连接至第四支座51,第五驱动件52的驱动端连接至第二连接件53,第五驱动件52用于驱动第二连接件53沿水平方向向靠近或远离排线7的方向移动;第六驱动件54的固定端连接至第二连接件53,第六驱动件54的驱动端连接有第二压件55,第六驱动件54用于驱动第二压件55竖直向下移动以抵压第二段72与中间段73,以形成第二弧形75。本实施例中,第五驱动件52及第六驱动件54均为滑台气缸。
63.通过设置第五驱动件52,使第五驱动件52能够带动第二压件55在水平方向移动,以调节第二压件55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排线7的距离;通过设置第六驱动件54,使第六驱动件54能够带动第二压件55在竖直方向移动,以调节第二压件55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于排线7的距离,从而能够使第二压件55能够以较为精准地位置抵压排线7的第二段72和中间段73,保证了第二压件55抵压至排线7的折弯位置的准确性。
64.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6所示,第二压件55包括相互连接的基体551及压头552,基体551连接至第六驱动件54的驱动端,压头552上未与基体551连接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二弧形75相匹配的弧形结构,以能够使排线7的第二段72和中间段73的交接处形成第二弧形75。本实施例中,压头552采用peek材质制得。peek(聚醚醚酮)为一种特种工程塑料,其具有耐高温、自润滑、易加工和高机械强度特点。
65.具体而言,u形排线成型装置还包括第二吸附件,第二吸附件用于将整个待折弯件2吸取并放置在载具1上,以便于对排线7进行吸附、折弯及翻转工作。本实施例中,第二吸附件为真空吸附笔。
66.其中,在上述过程中,涉及到与排线7直接接触的部分的材质均需要采用防静电材质,以避免对排线7内部的电子元件产生影响。
67.本实施例中的u形排线成型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68.首先,通过第二吸附件真空吸附整个待折弯件2,并将待折弯件2的本体套设至定
位柱上,从而将本体卡接固定在凹槽内。
69.然后,将第一吸附件34从排线7的下方吸附排线7,以对排线7进行定位固定;再使第二驱动件42驱动,以带动压板451在水平方向向靠近排线7的方向移动,以使压板451移动至排线7的第一段71和中间段73的正上方;之后,再使第三驱动件44驱动,以带动压板451在竖直方向向靠近第一段71和中间段73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压板451抵压至第一段71和中间段73,从而在第一段71与中间段73的交接处形成第一弧形74;并使压板451退回至初始位置。
70.而后,使第一吸附件34从排线7的下方吸附至排线7的第二段72;同时,使第四驱动件62驱动,以带动支撑件63及支撑件63上的顶针64移动至排线7的第一段71的上方并抵压第一段71;再使第一驱动件32驱动,以带动翻转件33及第一吸附件34相对于顶针64翻转180
°
,从而将排线7的第二段72翻转至第一段71的上方且与第一段71平行设置。
71.最后,使第五驱动件52驱动,以带动压头552在水平方向向靠近排线7的方向移动,以使压头552移动至排线7的第二段72和中间段73的正上方;之后,再使第六驱动件54驱动,以带动压头552在竖直方向向靠近第二段72和中间段73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压头552抵压至第二段72和中间段73,从而在第二段72与中间段73的交接处形成第二弧形75;并使压头552及顶针64均退回至初始位置;之后,再通过第二吸附件真空吸附整个待折弯件2,以将待折弯件2从载具1上取下,以便于进行下一次排线7的折弯工作。
72.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