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Al-Zn-Mg-Cu系铝合金板材非等温蠕变时效成形方法

2022-04-09 09:41: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al-zn-mg-cu系铝合金板材的非等温蠕变时效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al-zn-mg-cu系铝合金板材进行增强固溶处理;步骤2:对经步骤1处理后的合金板材进行机械加载,合金表面与模具贴合;步骤3:对经步骤2处理后的合金板材进行非等温蠕变时效处理,非等温蠕变时效成形的时效最高温度为160~200℃,加热速率为10~40℃/h,加热至时效最高温度后停止加热,随炉冷却;步骤4:将模具和板材整体取出,从模具中卸载板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al-zn-mg-cu系铝合金板材的非等温蠕变时效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al-zn-mg-cu系铝合金板材的厚度为1~4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al-zn-mg-cu系铝合金板材的非等温蠕变时效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al-zn-mg-cu系铝合金板材的厚度为2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al-zn-mg-cu系铝合金板材的非等温蠕变时效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增强固溶处理的工艺为:460~480℃的温度条件下保温30~60分钟,后升温至480~500℃再保温30~60分钟,固溶处理后立即在室温下水淬,板材的转移时间控制在5s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al-zn-mg-cu系铝合金板材的非等温蠕变时效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增强固溶处理的工艺为:先在470℃的温度条件下保温1h,后升温至500℃再保温1h,固溶处理后立即水淬。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al-zn-mg-cu系铝合金板材的非等温蠕变时效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模具的曲率半径为1000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al-zn-mg-cu系铝合金板材的非等温蠕变时效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冷却后的温度为50~9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al-zn-mg-cu系铝合金板材的非等温蠕变时效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冷却后的温度为50℃。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al-zn-mg-cu系铝合金板材的非等温蠕变时效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具体方法为:对经步骤2处理后的合金板材进行非等温蠕变时效成形处理,对合金板材和模具整体进行加热,初始炉温为室温,非等温蠕变时效成形的时效最高温度为160~200℃,加热速率为10~40℃/h,由室温25℃加热至时效最高温度后立即停止加热,随炉冷却至50~90℃。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al-zn-mg-cu系铝合金板材的非等温蠕变时效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具体方法为:对经步骤2处理后的合金板材进行非等温蠕变时效成形处理,对合金板材和模具整体进行加热,初始炉温为室温,非等温蠕变时效成形的时效最高温度为80℃,加热速率为20℃/h,由室温25℃加热至时效最高温度后立即停止加热,随炉冷却至50~9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Al-Zn-Mg-Cu系铝合金板材非等温蠕变时效成形方法。该方法为:对Al-Zn-Mg-Cu系铝合金板材进行增强固溶处理;对经步骤1处理后的合金板材进行机械加载,合金表面与模具贴合;对经步骤2处理后的合金板材进行非等温蠕变时效处理,非等温蠕变时效成形的时效最高温度为160~200℃,加热速率为10~40℃/h,加热至时效最高温度后停止加热,随炉冷却;将模具和板材整体取出,从模具中卸载板材。在时效最高温度附近,晶内和晶界沉淀相部分发生溶解,晶界沉淀相的连续性被打断。随后的随炉冷却过程中沉淀相再次析出,晶界沉淀相依然不连续分布,合金机械强度提升,耐腐蚀性能得到改善。到改善。到改善。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强 王令姣 潘存良 朱德智 屈盛官 黄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南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2.07
技术公布日:2022/4/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