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安装食物垃圾处理器的升降台的制作方法

2022-04-07 10:48: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安装食物垃圾处理器的升降台。


背景技术:

2.目前食物垃圾处理器安装位置都是悬挂在厨房水槽下面。安装方式是先将食物垃圾处理器的落水口安装在厨房水槽内预留安装下水管道的开口中,再将食物垃圾处理器的机身安装在落水口中,在机身安装在落水口的过程中,因为机身本身体积较大,机器自身的重量也比较重,所以食物垃圾处理器机身卡在食物垃圾处理器落水口时,通常需要一个人托住食物垃圾处理器机身,另一个人将食物垃圾处理器落水口卡入食物垃圾处理器机身的组装端口,需要两个人协作完成,比较耗费人力和时间。有时还会因为配合不到位,使得食物垃圾处理器机身口与落水口卡入不到位,而发生渗水现象。
3.鉴于此,本技术发明人发明了一种安装食物垃圾处理器的升降台。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安装食物垃圾处理器的升降台。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安装食物垃圾处理器的升降台,包括基座、升降管、升降台、送气机构,所述升降管包括外管和活动套在外管内的第一内管,所述外管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内管的顶部连接所述升降台,所述第一内管和外管及所述基座形成一密闭腔室,所述外管上开设有进气孔和泄气阀,所述送气机构连接所述进气孔,所述送气机构通过进气孔将气体输入密闭腔室中以推动第一内管在外管内上升。
6.进一步的,进一步包括第二内管,所述第二内管活动套在所述外管和第一内管之间。
7.进一步的,所述外管的顶部靠近顶面沿内壁方向设置有第一突出部,使得外管的内壁形成第一台阶部,所述第二内管的底部靠近底面设置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台阶部在极限位置进行限位,所述第二内管的顶部靠近顶面沿内壁方向设置有第二突出部,使得第二内管的内壁形成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一内管的底部靠近底面设置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第二台阶部在极限位置进行限位。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外管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第二内管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9.进一步的,所述外管底部靠近底面沿外壁四周设置有突出固定部,所述突出固定部上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孔,所述基座上开设有与所述突出固定部和固定孔相适配的固定槽,通过紧固件实现外管与基座的可拆卸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突出固定部与所述固定槽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
11.进一步的,所述送气机构为气筒,所述气筒由气筒下方的支架和上方的锁环固定,
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气筒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单向阀和出气单向阀,所述出气单向阀通过导管与进气孔连接,所述气筒的另一端设置有抽气杆。
12.进一步的,进一步包括摇杆和支撑架,所述摇杆包括把手和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把手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和中部各开设一个通孔,所述连杆中部的通孔把所述连杆铰接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连杆另一端的通孔与所述抽气杆铰接。
13.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台设置为圆盘状。
14.进一步的,所述基座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凸起。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在安装食物垃圾处理器时,将食物垃圾处理器放置在升降台上,通过第一内管活动套在外管内,送气机构将气体输入密闭腔室中以推动第一内管在外管内上升至安装高度,不需别人配合仅需要一人即可简单又稳定的完成食物垃圾处理器安装。
17.2、当第一内管上升到极限高度任不满足所需安装高度时,通过增加活动套在外管和第一内管之间的第二内管,使得第一内管在上升到极限高度时再持续输入气体可推动第二内管上升,以此满足各种安装高度的食物垃圾处理器安装,满足市面上大多数安装食物垃圾处理器的需求。
18.3、通过第一活塞与第一台阶部在极限位置进行限位,避免送气机构输入的气体过急过大,导致第二内管从外管中脱出,第二活塞与第二台阶部在极限位置进行限位,避免送气机构输入的气体过急过大,导致第一内管从第二内管中脱出。
19.4、通过突出固定部,增加了外管与基座连接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本身结构的稳定性,采用固定孔和固定槽用紧固件连接,实现可拆卸连接。
20.5、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使得在相对密闭的密闭腔室内增加了密闭性,气体不容易外泄,保证安装顺畅。
21.6、送气机构采用气筒装置,常见的气筒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就可满足将气体输入密闭腔室内。
22.7、通过设置摇杆,连杆与抽气杆铰接,抓住把手左右摆动即可带动抽气杆,实现抽气输气,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23.8、在安装工人操作安装食物垃圾处理器时因安装动作需要可能会和升降台产生碰撞,升降台设置为圆盘状,弧形外边缘的设置没有菱角,不易使安装人员碰伤。
24.9、通过在基座底部设置若干个凸起,减少了基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得基座与地面之间留有间隙,在保证基座同样稳定的情况下,方便使用者因安装需要移动该工具。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安装食物垃圾处理器的升降台展示泄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安装食物垃圾处理器的升降台展示送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安装食物垃圾处理器的升降台展示突出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安装食物垃圾处理器的升降台的剖面图;
29.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安装食物垃圾处理器的升降台展示第一台阶部的放大图。
3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31.10、基座;11、凸起;
32.20、升降管;21、外管;211、进气孔;212、泄气阀;213、第一台阶部;214、突出固定部;22、第一内管;221、第二活塞;23、第二内管;231、第一活塞;232、第二台阶部;24、管帽;
33.30、升降台;
34.40、送气机构;41、气筒;411、进气单向阀;412、出气单向阀;413、抽气杆;42、导管;43、支架;44、锁环;
35.50、第一密封圈;51、第二密封圈;52、第三密封圈;
36.60、摇杆;61、支撑架;62、把手;63、连杆;6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0.请参考图1和图2,实施例中,一种安装食物垃圾处理器的升降台包括基座10、升降管20、升降台30、送气机构40,升降管20包括外管21和活动套在外管21内的第一内管22,外管21的底部设置在基座10上,第一内管22的顶部连接升降台30,第一内管22和外管21及基座10形成一密闭腔室,外管21上开设有进气孔211和泄气阀212,送气机构40连接进气孔211,送气机构40通过进气孔211将气体输入密闭腔室中以推动第一内管22在外管21内上升。
41.第一内管22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内管22相适配的管帽24,管帽24上开有螺纹槽,升降台30通过紧固件与管帽24紧固连接,在安装食物垃圾处理器时,将食物垃圾处理器放置在升降台30上,送气机构40将气体输入密闭腔室中以推动第一内管22在外管21内上升,上
升至安装高度后即可开始安装,在完成安装后,只需要打开泄气阀212,将密闭腔室内的气体排出就能使第一内管22回到原来的位置,安装的整个过程不需别人配合仅需要一人即可简单又稳定的完成安装。
42.请参考图1,进一步的,进一步包括第二内管23,第二内管23活动套在外管21和第一内管22之间。
43.当第一内管22上升到极限高度任不满足所需安装高度时,通过增加活动套在外管21和第一内管22之间的第二内管23,使得第一内管22在上升到极限高度时再持续输入气体可由第一内管22带动第二内管23上升,外管21、第一内管22和第二内管23的高度为7-10cm,外管21加上第一内管22和第二内管23的极限高度再加上食物垃圾处理器本身的高度,以此满足各种安装高度的食物垃圾处理器安装,满足市面上大多数安装食物垃圾处理器的需求。
44.请参考图1、图2、图4和图5,进一步的,外管21的顶部靠近顶面沿内壁方向设置有第一突出部,使得外管21的内壁形成第一台阶部213,第二内管23的底部靠近底面设置有第一活塞231,第一活塞231与第一台阶部213在极限位置进行限位,第二内管23的顶部靠近顶面沿内壁方向设置有第二突出部,使得第二内管23的内壁形成第二台阶部232,第一内管22的底部靠近底面设置有第二活塞221,第二活塞221与第二台阶部232在极限位置进行限位。
45.第一活塞231和第二活塞221呈圆环状,第一活塞231和第二活塞221上分别开设有与第二内管23和第一内管22的壁厚相适配的凹槽,第一活塞231和第二活塞221分别卡入第二内管23和第一内管22上,在密闭腔室内第二活塞221的内径小于第一活塞231的内径,使得第二活塞221凸出于第一活塞231内,在气体输入时,气体能有效作用在第二活塞221及管帽24上。
46.常见的限位方式有很多,例如收缩伞的限位方式,相比较而言收缩伞是通过人力直接进行拉伸或者收缩,而该工具是通过送气或泄气方式进行第一内管22和第二内管23的升降,使用者无法直接感受其上升的高度是否到了极限,如此输入气体过急过大就可能导致第一内管22或第二内管23直接脱出,给安装带来不便,现直接通过第一台阶部213对第一活塞231在极限位置进行限位,第二台阶部232对第二活塞221在极限位置进行限位,使用者即可不用担心送气机构40输入的气体过急过大,使得第一内管22和第二内管23脱出,可放心输入气体至安装高度。
47.请参考图4和图5,进一步的,第一活塞231与外管2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50,第二活塞221与第二内管23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51。
48.第一活塞231和外管21的内壁之间和第二活塞221和第二内管23的内壁之间仅仅是简单的机械连接,无法完全保证密闭腔室的密闭性,连接缝隙可能会发生泄气现象,将第一活塞231和第二活塞221上均设置密封圈,密封圈可弥补第二活塞221与第二内管23的内壁之间和第一活塞231与外管21的内壁之间的连接缝隙,增加了密闭腔室的密闭性,使得气体在推动第一内管22和第二内管23时不易外泄,保证了使用者的安装顺畅。
49.请参考图1和图3,进一步的,外管21底部靠近底面沿外壁四周设置有突出固定部214,突出固定部214上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孔,基座10上开设有与突出固定部214和固定孔相适配的固定槽,通过紧固件实现外管21与基座10的可拆卸连接。
50.外管21直接设置在基座10上,外管21直接接触基座10的面积有限,而食物垃圾处
理器本身也有一定的重量,太小的接触面积可能导致连接不牢固,实用寿命短等问题,通过突出固定部214,采用固定孔和固定槽用紧固件连接,实现可拆卸连接,增加了外管21与基座10连接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本身结构的稳定性、实用性及其使用寿命。
51.请参考图3和图2,进一步的,突出固定部214与固定槽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52.突出固定部214与固定槽之间仅仅是简单的机械连接,无法完全保证密闭腔室的密闭性,连接缝隙会影响密闭腔室的密闭性,在突出固定部214上设置密封圈,密封圈可弥补突出固定部214与固定槽之间的连接缝隙,保证了密闭腔室的密闭性,使得输入的气体无法外泄,送气机构40输气顺畅且不外泄,省时省力。
53.请参考图1、图2和图4,进一步的,送气机构40为气筒41,气筒41由气筒41下方的支架43和上方的锁环44固定,支架43固定在基座10上,气筒41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单向阀411和出气单向阀412,出气单向阀412通过导管42与进气孔211连接,气筒41的另一端设置有抽气杆413。
54.送气机构40采用气筒41装置,气筒41装置常见且结构简单,操作简单且成本低,初次使用者不需要复杂的培训就可直接上手,常见简单的气筒41装置通过抽拉抽气杆413,进气单向阀411进气,出气单向阀412通过导管42输气至密闭腔室内,完成第一内管22和第二内管23的上升。
55.请参考图2,进一步的,进一步包括摇杆60和支撑架61,摇杆60包括把手62和连杆63,连杆63的一端与把手62连接,连杆63的另一端和中部各开设一个通孔64,连杆63中部的通孔64把连杆63铰接在支撑架61上,连杆63另一端的通孔64与抽气杆413铰接。
56.直接使用抽气杆413抽气或输气是用拉或者推的方式完成的,抽拉的方式在使用时较不顺手,抽拉时还需一只手固定工具另一手进行抽拉,甚至还可能会因为用力不当导致工具产生位移,偏离实际安装位置,通过设置摇杆60,连杆63与抽气杆413铰接,抓住把手62左右摆动即可带动抽气杆413完成抽拉的动作,实现抽气输气,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57.请参考图1,进一步的,升降台30设置为圆盘状。
58.在安装工人操作安装食物垃圾处理器时因安装动作需要可能会和升降台30产生碰撞,升降台30设置为圆盘状,弧形外边缘的设置没有菱角,不易使安装人员碰伤。
59.请参考图1,进一步的,基座10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凸起11。
60.通过在基座10底部设置若干个凸起11,减少了基座10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得基座10与地面之间留有间隙,在保证基座10同样稳定的情况下,方便使用者因安装需要移动该工具。
6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