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硬度玻璃纤维压板的制作方法

2022-04-02 17:49: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高硬度玻璃纤维压板。


背景技术:

2.玻璃纤维压板是由两层或多层浸有树脂的玻璃纤维布经叠合、热压而形成的层压板,现实中的玻璃纤维布层压板结构单一,抗冲击强度低、硬度低,不适用制作各类抗压、抗冲击的型材产品。如电力仪表及电子设备中的板材,建筑材料中可替代木制板材、铝塑板的型材,或者体育用品中可用作冲浪板等基材。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硬度玻璃纤维压板。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硬度玻璃纤维压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高硬度玻璃纤维压板,包括结合成一体的增强基体、粘接于增强基体两侧玻璃纤维层以及覆盖于玻璃纤维层的防护层,所述增强基体设置于两玻璃纤维层中间;其中,所述增强基体包括:增强支架,为辊压形成的凸凹立体支撑结构,表面形成交错排列的突起和凹槽;加强丝,沿所述增强支架的凹槽铺设,垂直于所述增强支架的延展方向,以施加垂直于所述增强支架延展方向的拉紧力;以及镶嵌体,用于镶嵌所述增强支架,经加热及加压后镶嵌在所述增强支架两侧,并与所述增强支架两侧的突起平齐,形成粘接所述玻璃纤维层的平滑面。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增强基体两侧通过涂覆粘接剂层与所述玻璃纤维层相粘接成一体。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玻璃纤维层与防护层之间还设有树脂层,所述增强基体、玻璃纤维层、树脂层和防护层经加压后形成一体结构。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增强支架为轻质合金钢面板经辊压形成双面凸凹交错的立体支撑结构,所述增强支架的双面形成交错设置的突起和凹槽。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凹槽为沿垂直于所述增强支架延展方向的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截面呈梯形或三角形结构。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增强支架为经双面辊压形成的弹簧钢平行排列组成,弹簧钢的凹槽形成缓冲槽。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相邻所述弹簧钢之间的凹槽内垂直铺设有加强丝,所述加强丝连接平行排列的弹簧钢。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镶嵌体为镶嵌在所述增强支架的凹槽内的橡胶,所述增强支架两侧的橡胶与所述增强支架两侧的突起平齐,形成粘接所述玻璃纤维层的平滑面。
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层为厚度在0.6-0.8mm的轻质合金面层。
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高硬度玻璃纤维压板,包括结合成一体的玻璃纤维层、粘接于玻璃纤维层两侧以及覆盖于增强基体的防护层,所述玻璃纤维层设置于两增强基体中间;其中,所述增强基体包括:增强支架,为辊压形成的凸凹立体支撑结构,表面形成交错排列的突起和凹槽;加强丝,沿所述增强支架的凹槽铺设,垂直于所述增强支架的延展方向,以施加垂直于所述增强支架延展方向的拉紧力;以及镶嵌体,用于镶嵌所述增强支架,经加热及加压后镶嵌在所述增强支架两侧,并与所述增强支架两侧的突起平齐,形成粘接所述玻璃纤维层和连接防护层的平滑面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采用增强基体作为基础支撑,在其两侧分别粘接玻璃纤维层,并在玻璃纤维层外侧施加防护层,以此构成高硬度的玻璃纤维压板。与传统的玻璃纤维压板相比,在增强基体的防护下,结构强度更高,硬度增强。使得玻璃纤维压板沿延展方向弯曲时的柔韧性增强,也增强了其来自侧面的抗压强度及硬度,适用于各类抗压、耐折弯、高硬度、高结构强度的型材产品的加工使用。
17.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8.图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增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1-增强基体、2-增强支架、3-加强丝、4-镶嵌体、5-粘接剂层、6-玻璃纤维层、7-树脂层、8-防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25.实施例1
26.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硬度玻璃纤维压板,包括结合成一体的增强基体1、粘接于增强基体1两侧玻璃纤维层6以及覆盖于玻璃纤维层6的防护层8,所述增强基体1设置于两玻璃纤维层6中间。本实用新型采用增强基体1作为基础支撑,在其两侧分别粘接玻璃纤维层6,并在玻璃纤维层6外侧施加防护层8,以此构成高硬度的玻璃纤维压板。与传统的玻璃纤维压板相比,在增强基体1的防护下,结构强度更高,硬度增强。
2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增强基体1两侧通过涂覆粘接剂层5与所述玻璃纤维层6相粘接成一体,其中,粘接剂层5可以采用聚芳酰胺胶粘接,通过对增强基体1两侧面涂抹粘接剂层5的方式,以便于玻璃纤维层6粘接,在粘接玻璃纤维层6的同时,在玻璃纤维层6的外侧面覆盖防护层8,并通过加压的方式将上述材料加压成一体。
28.进一步的,所述玻璃纤维层6与防护层8之间还设有树脂层7,所述增强基体1、玻璃纤维层6、树脂层7和防护层8经加压后形成一体结构。
29.参见图2所示,所述增强基体1包括增强支架2、加强丝3和镶嵌体4。其中,所述增强支架2为辊压形成的凸凹立体支撑结构,表面形成交错排列的突起和凹槽。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增强支架2为轻质合金钢面板经辊压形成双面凸凹交错的立体支撑结构,所述增强支架2的双面形成交错设置的突起和凹槽。所述凹槽为沿垂直于所述增强支架2延展方向的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截面呈梯形或三角形结构。
30.优选地,所述增强支架2采用厚度在1mm-3mm的轻质合金钢板双面经凹凸啮合的压辊或模具辊压而成,沿所述增强支架2延展方向的切面呈波浪形弯折设置,采用增强支架2作为支撑基础,增强其沿延展方向弯曲时的柔韧性,也增强了其来自侧面的抗压强度及硬度。
31.所述加强丝3沿所述增强支架2的凹槽铺设,垂直于所述增强支架2的延展方向,以施加垂直于所述增强支架2延展方向的拉紧力。将所述加强丝3铺设在增强支架2的凹槽内,使增强基体1垂直于延展方向的拉力以及抗冲击强度。
32.所述镶嵌体4用于镶嵌所述增强支架2,经加热及加压后镶嵌在所述增强支架2两侧,并与所述增强支架2两侧的突起平齐,形成粘接所述玻璃纤维层6的平滑面。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镶嵌体4为镶嵌在所述增强支架2的凹槽内的橡胶,经加热及加压后使增强基体1两侧形成平滑面,用以铺设玻璃纤维层6及防护层8。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层8为厚度在0.6-0.8mm的轻质合金面层,轻质合金为铝合金,增强保护及硬度。
33.实施例2
34.请参阅图3,一种高硬度玻璃纤维压板,包括结合成一体的增强基体1、粘接于增强基体1两侧玻璃纤维层6以及覆盖于玻璃纤维层6的防护层8,所述增强基体1设置于两玻璃纤维层6中间。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增强基体1包括增强支架2、加强丝3和镶嵌体4。其中,请参阅图4,所述增强支架2为经双面辊压形成的弹簧钢平行排列组成,弹簧钢的凹槽形成缓冲槽。相邻所述弹簧钢之间的凹槽内垂直铺设有加强丝3,所述加强丝3连接平行排列的弹簧钢。
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垂直交错设置的弹簧钢和加强丝3构成增强支架2,在弹簧钢延展方向以及垂直于所述增强支架2侧面的方向上,均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在保证缓冲性能的前提下,也保证了所构成的整个玻璃纤维压板的硬度,使其在冲击下不会产生不可逆的变形,硬度高。
36.实施例3
3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高硬度玻璃纤维压板,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高硬度玻璃纤维压板包括结合成一体的玻璃纤维层6、粘接于玻璃纤维层6两侧以及覆盖于增强基体1的防护层8,所述玻璃纤维层6设置于两增强基体1中间。
38.其中,所述增强基体1包括:增强支架2,为辊压形成的凸凹立体支撑结构,表面形成交错排列的突起和凹槽;加强丝3,沿所述增强支架2的凹槽铺设,垂直于所述增强支架2的延展方向,以施加垂直于所述增强支架2延展方向的拉紧力;以及镶嵌体4,用于镶嵌所述增强支架2,经加热及加压后镶嵌在所述增强支架2两侧,并与所述增强支架2两侧的突起平
齐,形成粘接所述玻璃纤维层6和连接防护层8的平滑面。
39.其采用增强基体1置于玻璃纤维层6两侧的方式,以双层增强基体1的方式进一步增强玻璃纤维压板的硬度,以此构成的玻璃纤维压板适用于各类抗压、耐折弯、高硬度、高结构强度的型材产品的加工使用。
40.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