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高速护栏端头用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17:27: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护栏板加工应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护栏端头用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2.护栏板是利用土基、立柱、横梁,耐力板的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并迫使失控车辆改变方向,恢复到正常的行驶方向,防止车辆冲出路外,以保护车辆和乘客,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护栏端头是护栏板中的配件,主要应用于一段路的末尾,用于末端护栏板的保护和美观作用,其防腐性能好、抗老化且安装简便快捷。
3.现有技术中,护栏端头的一端为圆弧状,可以避免失控车辆直冲向护栏板端部,防止板材贯穿车辆,另一端边角处向内凹陷,其目的是能够适配护栏板的形状以达到有效固定的目的。在实际加工过程中,通常是先用卷板机将板材一端折弯成圆弧状,取下后再用压模机对向内凹陷处进行加工,上述过程中:先进行圆弧折弯,再进行凹陷加工的操作方式较为繁琐,还需要操作人员不断地运送护栏,不仅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还会耗费较多的时间,不便于人们的使用,且完成圆弧折弯的护栏端头在从卷板机中取出时较为麻烦,影响工作进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护栏端头折弯操作麻烦且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折弯板材取放不便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能够有效提高护栏端头折弯进程,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进程和节约时间成本的高速护栏端头用折弯装置。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速护栏端头用折弯装置,包括呈矩形设计的工作台,所述的工作台内开设有槽口,所述的工作台上端设置有支撑架,且与槽口相对应,所述的支撑架内的上端几何中心处设置有滑条,所述的滑条下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的连接座下端设置液压缸,所述的液压缸下端设置有压辊,所述的支撑架内下端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的滑槽对立设置在支撑架内的下端两侧,两个所述的滑槽之间设置有辅助辊,所述的支撑架一侧设置有压模机,所述的压模机包括上下设置的压块和模具,所述的模具呈梯台设计且其两侧设置有凸起,所述的压块两侧设置有撑杆,且压块能够相对于撑杆进行上下移动。
6.作为优选,所述的工作台的槽口开设处呈圆弧状,且与护栏端头圆弧折弯相适配,所述的压辊的长度略小于槽口的宽度,所述的辅助辊两端均设置有轴承,所述的轴承一侧设置有滑块并与滑槽相对应,所述的压块呈柜体状设计,所述的凸起与护栏板波形相适配。
7.作为优选,所述的工作台下端设置有座脚,四个所述的座脚对称设置在工作台下端的边角处,所述的支撑架呈u型设计,且其沿工作台长度方向上略大于槽口开设的长度。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9.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速护栏端头用折弯装置,通过设置的压辊、辅助辊、滑条、滑块和压模机等装置,能够实现护栏端头圆弧折弯操作和两侧凹陷折弯操作的顺利进行,不再需要加工操作的逐一实现,能够实现护栏端头两侧的同时或同步折弯,省去操作人员来回运送护板而完成操作的步骤,也简化了生产加工方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了时间成本,并保证折弯工作的顺利进行;压辊的可自由升降,使得护栏端头在完成折弯工作后能够顺利取出,且能保护板材不受损伤,有效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1.图1为高速护栏端头用折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高速护栏端头用折弯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高速护栏端头用折弯装置的内部结构正视图;
14.以上各图中,1、工作台;1a、槽口;2、座脚;3、支撑架;31、滑槽; 32、滑条;33、连接座;4、压模机;41、压块;42、模具;421、凸起; 5、撑杆;6、液压缸;7、压辊;8、辅助辊;81、轴承;9、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17.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高速护栏端头用折弯装置,包括呈矩形设计的工作台1,为各个部件的提供有利的安置空间,工作台1内开设有槽口1a,其目的是使得护栏端头在进行折弯时更加方便,为了提高装置设置的可靠性与合理性,工作台1上端设置有支撑架3,且与槽口1a相对应,为了限制压辊7的移动方向,支撑架3内的上端几何中心处设置有滑条32,滑条32 下端设置有连接座33,连接座33能够在外部控制器的控制下带动液压缸6移动,为护栏端头的折弯提供先决条件,连接座33下端设置液压缸6,液压缸6 用于控制压辊7的升降,以完成对护栏端头板材的施压,从而保证圆弧折弯的顺利进行,液压缸6下端设置有压辊7,压辊7与折弯板材相接触,为其折弯工作带来便利,为了使得辅助辊8的移动更加稳定与流畅,支撑架3内下端开设有滑槽31,两个滑槽31对立设置在支撑架3内的下端两侧,两个滑槽31之间设置有辅助辊8,辅助辊8的作用是配合压辊7,一方面能够给折弯板材提供支撑,另一方面能配合压辊7完成其端部的圆弧状折弯操作,实用性强,为了完成对折弯板材两侧凹陷处的折弯成形,支撑架3一侧设置有压模机4,压模机4包括上下设置的压块41和模具42,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压块41上端与现有技术中的一些施压设备相连接,其目
的是能够提供足够大压力而完成对折弯板材两侧的凹陷加工,保证加工质量,模具42呈梯台设计且其两侧设置有凸起421,这样就能使得护栏端头与护栏外弧形相贴合,保证连接时的稳定性,压块41两侧设置有撑杆5,且压块41能够相对于撑杆5进行上下移动,其目的是限制装置的移动方向,提高工作进程。
18.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流程及工作原理是:在使用前,控制辅助辊8移动至远离压模机4的支撑架3一侧,将所需要折弯的护栏端头板材放置在装置上,使其一端放置在辅助辊8上,并由压辊7进行限制所处位置,另一端由压模机4 牢牢压住,并配合外部施压设备,使得压块41相对于撑杆5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完成对护栏端头两侧凹陷处的加工;在护栏端头两侧凹陷加工完成后,使压块41与模具42处于合紧状态,在操作人员的外部控制下,一方面控制液压缸 6伸缩,使得压辊7向下运动,进而对护栏板材进行下压,同时辅助辊8处在护栏板材下方且与压辊7呈对角形式,另一方面,控制连接座33移动,并配合着滑块9的移动,这样就会使得压辊7在对板材下压的同时,还能进行移动并配合辅助辊8的移动,以完成对护栏端头板材一侧的压弯工作,随着连接座33 在滑条32上的移动和滑块9在滑槽31内的滑动,使得护栏板材一端慢慢的呈圆弧状折弯,从而达到折弯工作的目的;在护栏端头端部圆弧折弯和另一端部两侧凹陷折弯完成后,先控制压辊7上升以远离护栏端头,再控制压模机4压块41上升使得护栏端头暴露在外,随后由操作人员将其取下,这样就完成了护栏端头的折弯工作;上述过程中,相较于传统折弯操作而言:通过设置的压辊 7、辅助辊8、滑条32、滑块9和压模机4等装置,能够实现护栏端头圆弧折弯操作和两侧凹陷折弯操作的顺利进行,不再需要加工操作的逐一实现,能便捷完成护栏端头的两处折弯,省去操作人员来回运送护板而完成操作的步骤,也简化了生产加工方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了时间成本,并保证折弯工作的顺利进行;压辊7的可自由升降,使得护栏端头在完成折弯工作后能够顺利取出,且能保护板材不受损伤,有效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19.为了避免工作台1对折弯后的护栏端头造成损伤,工作台1的槽口1a开设处呈圆弧状,且与护栏端头圆弧折弯相适配,这样的话就能防止护栏端头外表面产生磨损,从而提高装置的美观性,便于装置的推广及应用,为了使得压辊 7移动和升降更加便利,压辊7的长度略小于槽口1a的宽度,为了使得辅助辊 8移动更加平顺流畅,辅助辊8两端均设置有轴承81,轴承81一侧设置有滑块 9并与滑槽31相对应,滑块9套设在轴承81外端,并卡接在滑槽31内,在外部控制器的控制下,以完成辅助辊8的前后运动,从而保证护栏端头折弯工作的顺利进行,压块41呈柜体状设计,这样就能将模具42套住,并在外力的作用下,以完成对护栏板两侧的折弯目的,凸起421与护栏板波形相适配,目的是实现护栏端头与护栏板形状的有效适配以达到限制安装位置与固定的效果,进而保障护栏板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提升道路的安全性。
20.为了提高装置放置地面时的稳定性,工作台1下端设置有座脚2,四个座脚2对称设置在工作台1下端的边角处,座脚2对工作台1起到支撑作用,承担装置部件的全部重量,以保证设备的顺利运行,为了给压辊7提供有利的安置空间,支撑架3呈u型设计,且其沿工作台1长度方向上略大于槽口1a开设的长度,保证护栏板折弯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工作进程,提升装置的实用性能。
2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
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