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组装的新能源动力电池盖板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15:15: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组装的新能源动力电池盖板。


背景技术:

2.新能源动力电池是电动车的动力装置,通过动力电池将电能传输给电机,使得电机带动电池车的车轮转动,从而达到电池车行驶的效果,为了保护动力电池,一般会在电池的外侧设置电池壳,从而避免电池可能会收到损坏的问题。
3.专利号为cn20385034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包外壳、一个或多个单体电池、正极接触片、负极接触片,在电池包外壳内壁的相对位置上各设置有至少一根支柱,每根支柱的高度一致并低于电池包外壳的高度;多个单体电池相互串联形成电池组,每个单体电池表面缠绕有胶带,单体电池或电池组放置在电池包外壳内并与各支柱紧密固定,单体电池或电池组的正极端、负极端分别与正极接触片、负极接触片相连接,正极接触片、负极接触片分别安放在各支柱的两端上,正极接触片的边缘、负极接触片的边缘分别由电池包外壳的两端包覆住。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采用的电池包外壳可制成不同电池容量、不同电压但外形规格统一的电池包,电池包外壳的利用率较高、通用性较强。
4.但是在电池壳体和盖板安装的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需要手动的将连接螺栓对准螺纹孔,从而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在盖板的上方设置把手,使用者通过把手提起整个电池时,电池的重量大都通过把手传递给盖板,使得薄薄的盖板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很容易出现盖板损坏变形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组装的新能源动力电池盖板,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可组装的新能源动力电池盖板,包括壳体和盖板,所述盖板可拆卸安装于壳体的上表面,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壳体的另外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凹槽,每个所述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的内侧均设置有内轴,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通过内轴活动连接有防变形组件,所述第二凹槽的内侧通过内轴活动连接有连接组件,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且于每个防变形组件和连接组件的对应位置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盖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提起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二l型扣,所述第二l型扣活动套接于内轴的外侧,所述第二l型扣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连接螺栓。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组件中的第一l型扣的旋转,带动连接螺栓旋转,可以使得连接螺栓对准螺纹孔,无需操作人员手动对准。
9.较佳的,所述防变形组件包括第一l型扣,所述第一l型扣活动套接于内轴的外侧,所述第二l型扣的一侧也可拆卸连接有连接螺栓,两个所述第一l型扣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
顶部限位块。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变形组件则起到帮助盖板分担重力的作用,从而避免盖板受力过大出现损坏的情况。
11.较佳的,所述提起组件包括两个底部限位块,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上凹槽,两个所述底部限位块均固定安装于上凹槽的底面,两个所述底部限位块上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套接有把手。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部限位块可以和顶部限位块组成一个圆形,对转轴进行限位,使得转轴可以在底部限位块和顶部限位块之间旋转的前提下,不会脱离底部限位块和转轴。
13.较佳的,所述壳体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框,所述盖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压紧块,所述压紧块的下表面且于每个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对应位置均开设有内孔,所述内孔的内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内孔的内侧且于弹簧的下方活动套接有防脱块,所述防脱块的下表面设置有推动柱。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柱、弹簧起到缓冲的作用。
15.较佳的,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且于每个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对应位置均开设有对应槽,所述对应槽从盖板的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得第一l型扣和第二l型扣在旋转时不会受到盖板的阻碍。
1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通过设置连接组件以及螺纹孔,压紧块对第一l型扣和第二l型扣造成压迫,使得第一l型扣和第二l型扣远离压紧块的一端翘起,从而使得第二l型扣的一端将盖板扣住,同时使得连接螺栓旋转至和螺纹孔对应的位置,此时操作人员只需要直接旋转连接螺栓,即可使得连接螺栓进入到螺纹孔的内侧,无需操作人员手动对准壳体和盖板,也无需操作人员将连接螺栓对准螺纹孔。
19.2、通过设置防变形组件和提起组件,第一l型扣受到盖板的压迫后会以内轴为轴心旋转,直到连接螺栓的位置和螺纹孔的位置对应,顶部限位块的位置也和底部限位块的位置对应,使得转轴的两端被限制在顶部限位块和底部限位块之间,操作人员提起把手的时候,把手将重力传输给转轴,转轴将重力传输给顶部限位块,顶部限位块将重力传导给第一l型扣,将一步的重力传导给壳体,从而避免盖板受力大出现损坏的情况,对盖板起到保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盖板结构剖视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放大图。
25.图中:
26.1、壳体;2、第一凹槽;3、第二凹槽;4、把手;5、第一l型扣;6、第二l型扣;7、盖板;8、
转轴;9、对应槽;10、支撑框;11、压紧块;12、螺纹孔;13、底部限位块;14、弹簧;15、推动柱;16、防脱块;17、内孔;18、上凹槽;19、连接螺栓;20、顶部限位块;21、内轴。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参阅图1-5,一种可组装的新能源动力电池盖板,包括壳体1和盖板7,壳体1和盖板7之间通过连接组件和防变形组件连接,其中壳体1的两侧均开设第二凹槽3且壳体1的另外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2,第二凹槽3和第一凹槽2的内部两侧之间均固定安装内轴21,盖板7的上表面且于每个连接组件和防变形组件的对应位置均开设有螺纹孔12,盖板7的上表面开设有上凹槽18,盖板7上且于上凹槽18的内侧设置有提起组件,通过提起组件和防变形组件连接,使得操作人员在提起把手4的时候,把手4受到的压力可以通过防变形组件传导给壳体1,避免盖板7受力过大出现损坏变形的情况。
29.参阅图1、图2以及图4,连接组件包括第二l型扣6、连接螺栓19,第二l型扣6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贯穿孔,第二l型扣6可以通过第一贯穿孔活动套接于第二凹槽3内侧的内轴21的外侧,在放置盖板7的过程中,盖板7下面的压紧块11对第二l型扣6的一端造成压迫,使得第二l型扣6旋转,从而使得第二l型扣6的一端将盖板7扣住,同时使得连接螺栓19旋转至和螺纹孔12对应的位置,此时操作人员只需要直接旋转连接螺栓19,即可使得连接螺栓19进入到螺纹孔12的内侧,无需操作人员手动对准壳体1和盖板7,也无需操作人员将连接螺栓19对准螺纹孔12,其中连接螺栓19远离螺帽的一端外侧开设有外螺纹,靠近螺帽的一端的外侧未开设外螺栓,且连接螺栓19从第二l型扣6的一侧贯穿至另一侧。
30.参阅图1、图2、图3、以及图5,防变形组件包括第一l型扣5、顶部限位块20、以及连接螺栓19,第一凹槽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贯穿孔,第一l型扣5通过第二贯穿孔活动套接于第一凹槽2内侧的内轴21的外侧,顶部限位块20安装于第一l型扣5的一端,连接螺栓19则从第一l型扣5的一侧贯穿至另一侧,第一l型扣5受到盖板7的压迫后会以内轴21为轴心旋转,直到连接螺栓19的位置和螺纹孔12的位置对应,而提起组件包括两个底部限位块13、转轴8以及把手4,把手4的外侧固定套接于转轴8的外侧,两个底部限位块13则安装于上凹槽18的底面上,转轴8则放置于底部限位块13上,底部限位块13远离上凹槽18底面的一侧为圆弧型,且顶部限位块20远离第一l型扣5的一侧也为圆弧型,当连接螺栓19和螺纹孔12的位置对应后,顶部限位块20的位置也和底部限位块13的位置对应,此时旋转使得连接螺栓19进入到螺纹孔12的内侧,使得第一l型扣5的位置固定,从而使得顶部限位块20和底部限位块13互相靠近的一面组成一个圆形,使得转轴8的两端被限制在顶部限位块20和底部限位块13之间,操作人员提起把手4的时候,把手4将重力传输给转轴8,转轴8将重力传输给顶部限位块20,顶部限位块20将重力传导给第一l型扣5,因为连接螺栓19靠近螺帽的一端外侧没有开设外螺纹,此时第一l型扣5稍微活动倾斜,将一步的重力传导给壳体1,从而避免盖板7受力出现损坏的情况,第一l型扣5和第二l型扣6与连接螺栓19之间均为螺纹连接。
31.参阅图3,壳体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框10,支撑框10的外侧面和壳体1的内侧面
均贴合,盖板7的下表面设置有压紧块11,压紧块11的下表面且于每个第一凹槽2和第二凹槽3的对应位置均开设有内孔17,内孔17的开口处半径较小,内孔17的内侧设置有弹簧14,内孔17的内侧且于弹簧14的下方活动套接防脱块16,防脱块16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推动柱15,推动柱15的底端从内孔17的内侧延伸出来,在安装盖板7的过程中,推动柱15、弹簧14则起到缓冲的作用,且盖板7的上表面且于每个第一凹槽2和第二凹槽3的对应位置均开设有对应槽9,从而使得第一l型扣5和第二l型扣6在旋转时不会受到盖板7的阻碍,防脱块16的直径大于内孔17的开口处的直径,可以避免防脱块16从内孔17的内侧脱离。
32.工作原理:在进行组装时,盖板7下表面的压紧块11先进去到壳体1的内侧,压紧块11对第一l型扣5和第二l型扣6造成压迫,使得第一l型扣5和第二l型扣6远离压紧块11的一端翘起,从而使得第二l型扣6的一端将盖板7扣住,同时使得连接螺栓19旋转至和螺纹孔12对应的位置,此时操作人员只需要直接旋转连接螺栓19,即可使得连接螺栓19进入到螺纹孔12的内侧,无需操作人员手动对准壳体1和盖板7,也无需操作人员将连接螺栓19对准螺纹孔12。
33.第一l型扣5受到盖板7的压迫后会以内轴21为轴心旋转,直到连接螺栓19的位置和螺纹孔12的位置对应,顶部限位块20的位置也和底部限位块13的位置对应,使得转轴8的两端被限制在顶部限位块20和底部限位块13之间,操作人员提起把手4的时候,把手4将重力传输给转轴8,转轴8将重力传输给顶部限位块20,顶部限位块20将重力传导给第一l型扣5,因为连接螺栓19靠近螺帽的一端外侧没有开设外螺纹,此时第一l型扣5稍微活动倾斜,将一步的重力传导给壳体1,从而避免盖板7受力出现损坏的情况。
3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