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10:02: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超高屏占比能够提升电子设备的外观科技感,同时,可以增大电子设备的显示区面积,提升视觉效果。然而,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中显示屏与中框的结构设计导致非显示边框较宽,屏占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有利于减少非显示边框,提高屏占比的电子设备。
4.具体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5.显示屏,具有依次相连的外观面、第一侧面和底面,所述外观面与所述底面沿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相背设置;及
6.中框,围设于所述显示屏的外周侧,所述中框包括第一侧框,所述第一侧框具有相连的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配合面在所述外观面的所在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侧面在所述外观面的所在面的正投影无交叠,所述第二配合面位于所述底面背离所述外观面的一侧并与所述底面相对设置;及
7.第一密封连接件,所述第一密封连接件密封并连接于所述底面与所述第二配合面之间。
8.本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设置显示屏、中框和第一密封连接件,中框包括第一侧框,由于显示屏的底面与第一侧框的第二配合面之间通过第一密封连接件密封并连接,而第一侧框的第一配合面与显示屏的第一侧面之间相对设置,且第一配合面在显示屏的外观面的所在面的正投影与第一侧面在外观面的所在面的正投影无交叠,因此第一配合面并未预留与显示屏进行点胶的位置,即能够减少显示屏与第一侧框之间因为点胶连接而形成的非显示边框,且有利于通过缩短第一配合面与第一侧面之间的间距,使显示屏的显示区能够延伸至第一配合面,使得电子设备的屏占比得以增加。
附图说明
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1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中显示屏与中框的第一侧框之间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12.图3是图2所示电子设备中显示屏的第一侧面与第一侧框的第一配合面相贴合的截面示意图;
13.图4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中显示屏的截面示意图,其中,显示屏包括透光盖板和发光面板;
14.图5是图4所示显示屏中发光面板包括衬底、驱动电路层及像素单元层的截面示意图;
15.图6是图2所示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包括透光盖板和发光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16.图7是图6所示电子设备的第一侧框与发光面板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的截面示意图;
17.图8是图7所示电子设备的第一侧框与显示屏的透光盖板相贴合的截面示意图;
18.图9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中显示屏与中框的底框之间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19.图10是图9所示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包括发光面板和透光盖板,且透光盖板朝向底框的一端延伸至发光面板之外的截面示意图;
20.图11是图10所示电子设备的底框包括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且第一连接面设有凹槽的截面示意图;
21.图12是图11所示第一连接面的凹槽与透光盖板的第三子侧面之间设有粘接胶的截面示意图;
22.图13是图11所示第一连接面的凹槽的槽壁与底框的第二连接面相连的截面示意图;
23.图14是图12所示电子设备的发光面板朝向底框的一侧设有电连接件的截面示意图;
24.图15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中显示屏与中框的第一侧框之间以及显示屏与中框的第二侧框之间的截面示意图;
25.图16是图15所示电子设备中显示屏的发光面板与第二侧框的第四配合面之间具有第三间隙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7.在本技术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者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28.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个或多个零部件的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一个或多个零部件,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但所示例的产品固有的一个或多个零部件,或者基于所说明的功能其应具有的一个或多个零部件。
29.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计算机、手表、电子阅读器等具有显示功能的设备。本技术实施例在未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以手机为例。为便于描述,建立如图1所示的坐标系,其中,x轴方向可以理解为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y轴方向可以理解为电子设备100的宽
度方向,z轴方向可以理解为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箭头所指方向为正向。电子设备100包括显示屏2和中框1。
30.显示屏2可以是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屏、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屏、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等中的一种。本技术实施例在未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显示屏2以oled显示屏为例。显示屏2可以是硬质显示屏也可以是柔性显示屏。显示屏2的形状可以是方形、矩形、其他多边形等中的一种。本技术实施例中显示屏2的形状以矩形为例。可以理解的,显示屏2的长度方向即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显示屏2的宽度方向即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显示屏2的厚度方向即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
31.中框1可以是金属中框、合金中框、碳纤维中框、塑胶中框等。例如:中框1的材质可选为钛合金、不锈钢、铝合金等中的一种。中框1的形状可以是方形、矩形、其他多边形等中的一种。本技术实施例中,中框1呈矩形框状。中框1围设于显示屏2的外周侧。换言之,显示屏2设于中框1内。一实施例中,中框1包括底框10、第一侧框11、顶框12和第二侧框13。底框10与顶框12相对设置。第一侧框11与第二侧框13相对设置。底框10、第一侧框11、顶框12和第二侧框13依次首尾相连。可以理解的,底框10与第一侧框11相邻设置。显示屏2设于底框10、第一侧框11、顶框12和第二侧框13所围设形成的区域内。本技术实施例中,底框10、顶框12为电子设备100的短边边框。第一侧框11、第二侧框13为电子设备100的长边边框。换言之,底框10、顶框12沿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一侧框11、第二侧框13沿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延伸。在一些电子设备100中,底框10对应设有充电接口、话筒等的短边边框。顶框12对应靠近听筒的短边边框。第一侧框11或者第二侧框13上可以设有音量键和电源键;或者,第一侧框11和第二侧框13分别设有音量键和电源键。
32.请参照图1和图2,显示屏2具有依次相连的外观面20、第一侧面21和底面22。换言之,第一侧面21连接于外观面20与底面22之间。其中,第一侧面21与外观面20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间接连接。例如:第一侧面21与外观面20之间呈圆弧过渡连接,第一侧面21与底面22之间呈圆弧过渡连接。第一侧面21与底面22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间接连接。外观面20朝向电子设备100的外部。底面22朝向电子设备100的内部。外观面20、底面22可以为平面。外观面20与底面22沿显示屏2的厚度方向相背设置。可以理解的,外观面20与底面22分别朝向z轴的正向和z轴的反向。本技术实施例中,外观面20朝向z轴的正向,底面22朝向z轴的反向。第一侧面21朝向第一侧框11。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侧面21朝向y轴正向。
33.第一侧框11具有相连的第一配合面110和第二配合面112。其中,第一配合面110沿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延伸。第二配合面112沿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一配合面110、第二配合面112可以为平面。第一配合面110与第二配合面112之间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第一配合面110与第一侧面21相对设置。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面110与第一侧面21沿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其中,第一配合面110朝向y轴反向。第一侧面21朝向y轴正向。第一配合面110与第一侧面21相对设置可以是第一配合面110与第一侧面21相接触也可以是第一配合面110与第一侧面21间隔设置。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配合面110与第一侧面21间隔设置,即第一配合面110与第一侧面21之间具有间隙。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框11与显示屏2间隙配合,有利于第一侧框11与显示屏2的装配。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配合面110与第一侧面21相接触,即第一配合面110与第一侧面21至
少部分贴合。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框11与显示屏2过渡配合或者过盈配合,有利于提高第一侧框11与显示屏2之间的密封性。第一配合面110在外观面20的所在面的正投影与第一侧面21在外观面20的所在面的正投影无交叠。换言之,第一配合面110全部位于第一侧面21朝向y轴正向的一侧。可选的,第一配合面110在外观面20的所在面的正投影与第一侧面21在外观面20的所在面的正投影相间隔,或者,第一配合面110在外观面20的所在面的正投影与第一侧面21在外观面20的所在面的正投影相邻接(无重合区域)。第二配合面112位于底面22背离外观面20的一侧并与底面22相对设置。本技术中,第二配合面112与底面22间隔设置。外观面20、底面22及第二配合面112沿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依次排列。其中,第二配合面112的朝向与外观面20的朝向相同,皆朝向z轴的正向。第二配合面112的朝向与底面22的朝向相反。通过使第一侧框11包括相连的第一配合面110和第二配合面112,使第一配合面110与第一侧面21相对设置且第一配合面110在外观面20的所在面的正投影与第一侧面21在外观面20的所在面的正投影无交叠,可将显示屏2包容于中框1内,有利于显示屏2沿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的密封。本实施例中,第一侧面21与第一配合面110之间为显示屏2与第一侧框11之间形成的非显示边框。
34.在沿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显示屏2的外观面20可与第一侧框11的顶面113齐平;或者,显示屏2的外观面20可略高于第一侧框11的顶面113;又或者,显示屏2的外观面20可略低于第一侧框11的顶面113。本技术实施例中以显示屏2的外观面20与第一侧框11的顶面113近似齐平为例。
35.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第一密封连接件3。第一密封连接件3可以是密封胶、泡棉胶等。第一密封连接件3密封并连接于显示屏2的底面22与中框1的第二配合面112之间。其中,第一密封连接件3能够将显示屏2与第一侧框11连接于一起,有利于显示屏2与第一侧框11之间的固定,以及实现显示屏2的底面22与第一侧框11的第二配合面112之间的密封,即第一密封连接件3还具有防水、防尘的作用,能够阻挡外部的水渍、灰尘经底面22与第二配合面112之间进入电子设备100的内部,避免对电子设备100内部的电子器件(例如:主板、电池等)造成影响。
36.本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100通过设置显示屏2、中框1和第一密封连接件3,中框1包括第一侧框11,由于显示屏2的底面22与第一侧框11的第二配合面112之间通过第一密封连接件3密封并连接,而第一侧框11的第一配合面110与显示屏2的第一侧面21之间相对设置且第一配合面110在外观面20的所在面的正投影与第一侧面21在外观面20的所在面的正投影无交叠,因此第一配合面110并未预留与显示屏2进行点胶的位置,即能够减少显示屏2与第一侧框11之间因为点胶连接而形成的非显示边框,且有利于通过缩短第一配合面110与第一侧面21之间的间距,使显示屏2的显示区能够延伸至第一配合面110,使得电子设备100的屏占比得以增加。
37.如图4所示,显示屏2包括发光面板23和覆盖于发光面板23的出光侧的透光盖板24。可以理解的,透光盖板24与发光面板23沿显示屏2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
38.发光面板23可以是oled发光面板。请参照图3和图4,发光面板23背离透光盖板24的一侧可以通过第一密封连接件3承载于第二配合面112上。一实施例中,发光面板23背离透光盖板24的一侧的边缘通过第一密封连接件3承载于第二配合面112上。可以理解的,第一密封连接件3密封并连接于发光面板23的边缘与第二配合面112之间。发光面板23背离透
光盖板24的一侧承载于第二配合面112上,有利于提高显示屏2的受力,避免显示屏2由于受到按压等外部作用力时发生损伤。
39.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发光面板23包括衬底230、设于衬底230上的驱动电路层231和设于衬底230上的像素单元层232。具体的,透光盖板24、像素单元层232、驱动电路层231及衬底230沿显示屏2的厚度方向依次层叠设置。像素单元层232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子像素。一实施方式中,每个像素单元包括一个红色子像素、一个蓝色子像素和两个绿色子像素。驱动电路层231包括多个驱动引线和多个驱动开关。驱动开关可以是薄膜晶体管。驱动引线电连接于一个驱动开关与一个子像素之间,或者,驱动引线电连接于一个驱动开关与多个子像素之间。每个驱动开关用于控制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子像素发光。本技术实施例中,发光面板23朝向透光盖板24的表面形成显示屏2的显示面。发光面板23的边缘与第一侧框11的第一配合面110之间的区域形成显示屏2与第一侧框11之间的非显示边框。
40.透光盖板24覆盖于发光面板23的发光侧。可以理解的,发光面板23射出的光线经透光盖板24射出。透光盖板24可以是塑胶盖板、玻璃盖板、复合盖板等。本技术实施例中,透光盖板24大致呈矩形。
41.如图6所示,透光盖板24背离发光面板23的一侧的表面形成显示屏2的外观面20。发光面板23背离透光盖板24的一侧的表面形成显示屏2的底面22。透光盖板24具有朝向第一侧框11的第一子侧面210。发光面板23具有朝向第一侧框11的第二子侧面211。第一子侧面210可以为平面。第二子侧面211可以为平面。第一子侧面210和第二子侧面211形成显示屏2的第一侧面21。可以理解的,第一子侧面210与第一配合面110相对设置,第二子侧面210与第一配合面110相对设置。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子侧面210与第一配合面110沿显示屏2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第二子侧面211与第一配合面110沿显示屏2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其中,第一子侧面210、第二子侧面211皆朝向y轴正向。本实施例中,第二子侧面211与第一配合面110之间为显示屏2与第一侧框11之间形成的非显示边框。
42.可选的,如图7所示,第二子侧面211与第一配合面110之间具有第一间隙a。通过在第二子侧面211与第一配合面110之间预留第一间隙a,可在电子设备100受到撞击时,避免或减少第一侧框11发生变形而撞击发光面板23,从而提高发光面板23的稳定性以及延长发光面板23的使用寿命。其中,第一间隙a沿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可以为0.1mm~0.5mm。本实施例中,显示屏2与第一侧框11之间形成的非显示边框的尺寸等于第一间隙a的尺寸。
43.一实施例中,第一子侧面210在外观面20的所在面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子侧面211在外观面20的所在面的正投影与第一配合面110在外观面20的所在面的正投影之间。换言之,第一配合面110与第一子侧面210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子配合面110与第二子侧面211之间的间距,即透光盖板24朝向第一侧框11的一侧延伸至发光面板23之外。一实施方式中,发光面板23沿显示屏2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小于透光盖板24沿显示屏2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以使透光盖板24朝向第一侧框11的一侧延伸至发光面板23之外。本实施例中,透光盖板24可以密封发光面板23与第一侧框11之间的部分第一间隙a,减少外部的灰尘、水渍进入第一间隙a内,降低对发光面板23造成的影响。
44.第一子侧面210与第一配合面110可以相接触,或者,第一子侧面210与第一配合面
110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的,第一侧框11与发光面板23间隙配合。第一侧框11与透光盖板24过渡配合;或者,第一侧框11与透光盖板24间隙配合,又或者;第一侧框11与透光盖板24过盈配合。
45.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子侧面210与第一配合面110间隔设置,即第一侧框11与透光盖板24间隙配合。其中,第一子侧面210与第一配合面110之间具有较小的间隙。此时,透光盖板24可密封第一侧框11与发光面板23之间的部分第一间隙a,可减少外部的灰尘、水渍等进入第一间隙a,且透光盖板24与第一侧框11间隙配合有利于透光盖板24与第一侧框11的装配。
46.另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子侧面210与第一配合面110贴合,即第一侧框11与透光盖板24过渡配合或者过盈配合。其中,第一配合面110与第一子侧面210之间无间隙或者间隙很小。此时,透光盖板24与第一侧框11之间的密封效果较好,外部的灰尘、水渍等不易经第一子侧面210与第一配合面110之间进入电子设备100的内部。
47.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显示屏2还具有连接于外观面20与底面22之间的第二侧面25。换言之,外观面20、第二侧面25和底面22依次相连。其中,第二侧面25与外观面20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间接连接。第二侧面25与底面22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间接连接。例如:第二侧面25与外观面20之间呈圆弧过渡连接,第二侧面25与底面22之间呈圆弧过渡连接。第二侧面25与第一侧面21(参照图8)相邻设置。第二侧面25朝向底框10。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侧面25朝向x轴反向。底框10具有相连的第一连接面102和第二连接面103。第一连接面102与第二连接面103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间接连接。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面102与第二连接面103直接连接。第一连接面102朝向x轴正向。第一连接面102与至少部分第二侧面25相对设置。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粘接胶3。粘接胶3可以是环氧胶、热熔胶、瞬干胶、uv胶、压敏胶等。粘接胶3填充于至少部分第二侧面25与第一连接面102之间。第二连接面103朝向显示屏2的所在侧延伸,并用于支撑显示屏2。
48.一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透光盖板24还具有朝向底框10的第三子侧面250。发光面板23还具有朝向底框10的第四子侧面251。第三子侧面250可以为平面。第四子侧面251可以为平面。第三子侧面250和第四子侧面251形成第二侧面25。其中,第三子侧面250、第四子侧面251皆朝向x轴反向。第一连接面102与第三子侧面250相对设置。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面102与第三子侧面250沿显示屏2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粘接胶3填充于显示屏2的第三子侧面250与底框10的第一连接面102之间,粘接胶3可使透光盖板24与底框10固定连接。一实施方式中,粘接胶3通过点胶工艺填充于显示屏2的第三子侧面250与底框10的第一连接面102之间,以使透光盖板24与底框10固定连接。通过粘接胶3将透光盖板24与底框10固定连接可避免透光盖板24与底框10之间的相对运动以及粘接胶3可用于密封第一连接面102与第三子侧面250之间的间隙,避免外部灰尘、水渍进入。第二连接面103朝向发光面板23的所在侧延伸,并支撑于透光盖板24背离外观面20的一侧。第二连接面103可以为平面。可选的,透光盖板24背离外观面20的一侧的边缘承载于第二连接面103上。本实施例中,通过使透光盖板24的边缘承载于底框10的第二连接面103上,可使得透光盖板24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并将至少部分压力传递至底框10,从而减少透光盖板24传递至发光面板23的压力,避免挤压发光面板23,提高显示屏2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底框10的第一连接面102与发光面板23的第四子侧面251之间形成显示屏2与底框10之间的非显示边框。
49.其中,在沿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显示屏2的外观面20可与底框10的顶面101齐平;或者,显示屏2的外观面20可略高于底框10的顶面101;又或者,显示屏2的外观面20可略低于底框10的顶面101。本技术实施例中以显示屏2的外观面20与底框10的顶面101近似齐平为例。底框10的顶面101与第一侧框11的顶面113(参照图2)齐平。
50.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1和图12,第一连接面102设有凹槽104。凹槽104的开口朝向第三子侧面250。粘接胶3填充于第三子侧面250与凹槽104的槽壁之间。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连接面102设置凹槽104,可容纳较多的粘接胶3,从而确保底框10与显示屏2之间的粘接效果。此外,通过第一连接面102与第三子侧面250的连接实现底框10与透光盖板24固定连接的技术方案相较于通过第二连接面103与透光盖板24背离外观面20的一侧的连接实现底框10与与透光盖板24固定连接的技术方案可减小第二连接面103沿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的延伸尺寸,即缩短透光盖板24朝向底框10的一端伸出于发光面板23之外的尺寸,从而有利于减窄电子设备100的非显示边框。本实施例中,显示屏2与底框10之间形成的非显示边框可参照附图12中的n。
51.第二连接面103沿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可以为l。其中,0<l≤0.3mm。一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面103沿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的尺寸l为0.28mm。
52.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第二连接面103与凹槽104的槽壁相连。其中,凹槽104位于第一连接面102远离底框10的顶面101的一端。第二连接面103形成点胶位。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第二连接面103与凹槽104的槽壁直接相连,第二连接面103形成点胶位,在通过点胶方式连接显示屏2与底框10时有利于从第二连接面103远离第一连接面102的一端进行点胶,使粘接胶3流动至凹槽104内,可减少溢胶,即能够减少粘接胶3从第一连接面102与第三子侧面250之间流动至底框10的顶面101、和显示屏1的外观面所在侧,避免对电子设备100的外观造成影响。
53.可选的,第三子侧面250设有至少一个凸起和/或至少一个凹部。一实施方式中,第三子侧面250设有至少一个凸起。凸起即第三子侧面250上的凸出结构。本技术对于凸起的形状和数量不做具体的限定。其中,凸起可以为弧形凸起,也可以为平面凸起。凸起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通过在第三子侧面250上设置凸起可增加第三子侧面250与粘接胶3的粘接面积,提高显示屏2与底框10之间的连接效果。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三子侧面250设有至少一个凹部。凹部即第三子侧面250上的凹陷结构。本技术对于凹部的形状和数量不做具体的限定。其中,凹部可以为弧形凹部,也可以为平面凹部。凹部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通过在第三子侧面250上设置凹部,凹部可用于收容粘接胶3,从而使得第一侧面210与第一连接面102之间能够容纳较多的粘接胶3,提高显示屏2与底框10之间的连接效果。再一实施方式中,第三子侧面250可以设有至少一个凸起和至少一个凹部。进一步地,还可以对第三子侧面250进行表面处理,提高第三子侧面250的粗糙度,从而增加粘接胶3与第三子侧面250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显示屏2与底框10之间的连接效果得以提升。
54.一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底框10的内表面还包括第三连接面105。第一连接面102、第二连接面103及第三连接面105依次相连。第三连接面105朝向发光面板23。可以理解的,第三连接面105与第四子侧面251相对设置。电子设备100还包括设于第三连接面105与发光面板23之间的电连接件5,电连接件5与第三连接面105之间具有第二间隙b。其中,电连接件5的一端连接于发光面板23朝向第三连接面105的一端,电连接件5的另一端弯折至发
光面板23背离透光盖板24的一端,即电连接件5的另一端固定于底面22上。本实施例中将电连接件5弯折设置可缩短第三连接面105与发光面板23的第四子侧面251之间的间隙,即减少电连接件5在沿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上所占据的空间,实现电子设备100的窄边框设计。此外,电连接件5与第三连接面105之间具有第二间隙b,可避免电子设备100发生跌落造成底框10变形后撞击电连接件5,提高显示屏2的使用寿命。其中,电连接件5可将发光面板23中的多个像素单元的电路引出,以便于将显示屏2与主板电连接,实现显示屏2的显示。本实施例中,显示屏2与底框10之间形成的非显示边框可参照附图14中的m。
55.进一步地,如图15所示,显示屏2还具有连接于外观面20与底面22之间的第三侧面26。可以理解的,外观面20、第三侧面26及底面22依次相连。其中,第三侧面26与外观面20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间接连接。第三侧面26与底面22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间接连接。第三侧面26与第一侧面21相对设置。第三侧面26朝向第二侧框13。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三侧面26朝向y轴反向。
56.第二侧框13具有相连的第三配合面130和第四配合面131。第三配合面130、第四配合面131可以为平面。其中,第三配合面130沿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延伸。第四配合面131沿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三配合面130和第四配合面131之间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第三配合面130与第三侧面26相对设置。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三配合面130与第三侧面26沿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其中,第三配合面130朝向y轴正向。第三侧面26朝向y轴反向。第三配合面130与第三侧面26相对设置可以是第三配合面130与第三侧面26相接触也可以是第三配合面130与第三侧面26间隔设置。第三配合面130在外观面20的所在面的正投影与第三侧面26在外观面20的所在面的正投影无交叠。换言之,第三配合面130全部位于第三侧面26朝向y轴反向的一侧。可选的,第三配合面130在外观面20的所在面的正投影与第三侧面26在外观面20的所在面的正投影相间隔,或者,第三配合面130在外观面20的所在面的正投影与第三侧面26在外观面20的所在面的正投影相邻接(无重合区域)。第四配合面131位于底面22背离外观面20的一侧并与底面22相对设置。本技术中,第四配合面131与底面22间隔设置。外观面20、底面22及第四配合面131沿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依次排列。其中,第四配合面131的朝向与外观面20的朝向相同,皆朝向z轴的正向。第四配合面131的朝向与底面22的朝向相反。
57.在沿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显示屏2的外观面20可与第二侧框13的顶面130齐平;或者,显示屏2的外观面20可略高于第二侧框13的顶面130;又或者,显示屏2的外观面20可略低于第二侧框13的顶面130。本技术实施例中以显示屏2的外观面20与第二侧框13的顶面130近似齐平为例。可以理解的,第二侧框13的顶面130与第一侧框11的顶面113齐平。
58.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第二密封连接件4。第二密封连接件4可以是密封胶、泡棉胶等。第二密封连接件4密封并连接于底面22与第四配合面131之间。其中,第二密封连接件4能够将显示屏2与第二侧框13连接于一起,有利于显示屏2与第二侧框13之间的固定,以及实现显示屏2的底面22与第二侧框13的第四配合面131之间的密封,即第二密封连接件4还具有防水、防尘的作用,能够阻挡外部的水渍、灰尘经底面22与第二配合面112之间进入电子设备100的内部,避免对电子设备100内部的电子器件(例如:主板、电池等)造成影响。
59.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通过设置第二侧框13,由于显示屏2的底面22与第二侧框13的第四配合面131之间通过第二密封连接件4密封并连接,而第二侧框13的第三配合
面130与显示屏2的第三侧面26之间相对设置且第三配合面130在外观面20的所在面的正投影与第三侧面26在外观面20的所在面的正投影无交叠,因此第三配合面130并未预留与显示屏2进行点胶的位置,即能够去除显示屏2与第二侧框13之间因为点胶连接而形成的非显示边框,且有利于通过缩短第三配合面130与第三侧面26之间的间距,使显示屏2的显示区能够延伸至第二侧框13,使得电子设备100的屏占比得以增加。
60.一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透光盖板24还具有朝向第二侧框13的第五子侧面260。发光面板23具有朝向第二侧框13的第六子侧面261。第五子侧面260可以为平面。第六子侧面261可以为平面。第五子侧面260和第六子侧面261形成显示屏2的第三侧面26。可以理解的,第五子侧面260与第三配合面130相对设置,第六子侧面261与第三配合面130相对设置。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五子侧面260与第三配合面130沿显示屏2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第六子侧面261与第三配合面130沿显示屏2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其中,第五子侧面260、第六子侧面261皆朝向y轴反向。
61.可选的,第三配合面130与第六子侧面261之间具有第三间隙c。通过在第三配合面130与第六子侧面261之间预留第三间隙c,可在电子设备100受到撞击时,避免或减少第二侧框12发生变形而撞击发光面板23,从而提高发光面板23的稳定性以及延长发光面板23的使用寿命。其中,第三间隙c沿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可以为0.1mm~0.5mm。其中,显示屏2与第二侧框13之间形成的非显示边框的尺寸等于第三间隙c的尺寸。
62.如图16所示,第五子侧面260在外观面20的所在面的正投影位于第六子侧面261在外观面20的所在面的正投影与第三配合面130在外观面20的所在面的正投影之间。换言之,第三配合面130与第五子侧面260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三配合面130与第六子侧面261之间的间距,即透光盖板24朝向第二侧框13的一侧延伸至发光面板23之外。一实施方式中,发光面板23沿显示屏2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小于透光盖板24沿显示屏2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以使透光盖板24朝向第二侧框13的一侧延伸至发光面板23之外。本实施例中,透光盖板24可以密封发光面板23与第二侧框13之间的部分第三间隙c,减少外部的灰尘、水渍进入第三间隙c内,降低对发光面板23造成的影响。
63.其中,第五子侧面260与第三配合面130可以相接触,或者,第五子侧面260与第三配合面130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的,第二侧框13与发光面板23间隙配合。第一侧框11与透光盖板24过渡配合;或者,第二侧框13与透光盖板24间隙配合,又或者;第二侧框13与透光盖板24过盈配合。
64.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第二密封连接件4。第二密封连接件4可以是密封胶、泡棉胶等。第二密封连接件4密封并连接于底面22与第四配合面131之间。第二密封连接件4能够将发光面板23与第二侧框13连接于一起,有利于显示屏2与第二侧框13之间的固定,以及实现显示屏2的底面22与第二侧框13的第四配合面131之间的密封,即第二密封连接件4还具有防水、防尘的作用,能够阻挡外部的水渍、灰尘经显示屏2与第四配合面131之间的间隙进入电子设备100的内部,避免对电子设备100内部电子器件(例如:主板、电池等)造成影响。
65.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的中框1与显示屏2的结构以及中框1与显示屏2之间的连接方式综合考虑了电子设备100的密封效果与屏占比,可在保证电子设备100密封效果的同时,减少由于中框1与显示屏2之间的连接而形成的非显示边框,从而实现电子设备的窄边框设计。其中,底框10与显示屏20之间设置有电连接件5,因此通过将底框10与显示
屏20的透光盖板24通过粘接胶3连接在一起,可使得底框10与显示屏20之间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进一步地,通过在底框10的内表面设置凹槽104,使粘接胶3填充于凹槽104内,在保证底框10与显示屏20之间密封效果的同时实现底框10与显示屏20之间的窄边框设置。第一侧框11、第二侧框13与显示屏20未设有电连接件,因此通过将第一侧框11、第二侧框13与显示屏20间隙配合,使得第一侧框11、第二侧框13与显示屏20之间的边框尽可能的减少,实现第一侧框11、第二侧框13与显示屏20之间的窄边框设置。此外,再通过第一密封连接件3实现第一侧框11与显示屏20之间密封,通过第二密封连接件4实现第二侧框13与显示屏20之间密封,在保证第一侧框11、第二侧框13与显示屏20之间具有较窄边框的同时提升第一侧框11、第二侧框13与显示屏20之间的密封效果。
66.上述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提及的特征,只要在本技术的范围内是有意义的,均可以相互组合。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