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水式模温机及其水压控制方法与流程

2022-03-23 08:59: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模温机水压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水式模温机及其水压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模温机又叫模具温度控制机,具体来说模温机是一种包含加热和冷却作用的机械设备,用于工业控温,大多数人对于模温机的加热作用有所了解,通过电加热的形式升温,以温控仪控制温度,其冷却作用是指利用外部冷却源辅助控温,通过冷却电磁阀来控制其通断!广泛应用于塑胶成型,导光板压铸,橡胶轮胎、滚轮,化工反应釜、粘合、密炼等各行各业。从广义方面讲,叫温度控制设备,包含加热和制冷两个方面的温度控制。模温机加温及冷却时间快速,温度稳定,电热筒等采用不锈钢材质,采用进口高级组件,使用年限长,安全保护及故障指示系统完善,温度控制器采用触模式内储、自动演算、精确可靠;
3.模温机在塑胶行业的运用比较普遍,主要作用是:
4.1、提高产品的成型效率;
5.2、降低不良品的产生;
6.3、提高产品的外观,抑制产品的缺陷;
7.4、加快生产进度,降低能耗,节约能源。
8.模温机可以分为水式模温机和油式模温机,标准型水式模温机工作最高温度为120℃,高温型水式模温机工作最高180℃。水式模温机传热快,清洁,取用方便.一般采用直接加热及直接冷却设计原理;
9.另一种是油式模温机又叫油温机或是油加热器,油式模温机(油温机):油式模温机分为三个等级:标准型、高温型、超高温型,最高工作温度分别为180℃,300℃,350℃。
10.水式模温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通过冷却水进行降温,但是进水压力过大的话,会对机组的零部件例如电磁阀寿命造成影响,而模温机进水压力过低,补水不充分或水补不进去,则会导致模温机干烧、加热管烧坏以及降温速度慢等问题,所以供水压力过高或过低对系统运行都是不利的,并且现有水式模温机无法控制冷却水的进水量,无法针对水式模温机在不同温度时提供相应的降温速度,对于以上问题需要提出水式模温机及其水压控制方法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12.本技术提供了水式模温机,包括有本体,本体的内部设有循环泵和加热管,循环泵的出水口与加热管的进水口连接,循环泵的进水口处设有热媒回管,加热管的出水口处设有热媒出管;以及包括有用于控制冷却水进水量的冷却入水管组,冷却入水管组设置于本体的内部;以及加压泵,加压泵设置于本体的内部,冷却入水管组的出水口与加压泵的进水口连接,加压泵的出水口与热媒回管连接;以及冷却出水管组,冷却出水管组设置于本体的
内部,冷却出水管组的出水口分别与热媒回管和热媒出管连接。
13.优选的,冷却入水管组包括有第一入水支管和第二入水支管,第一入水支管和第二入水支管均设置于本体上;以及第一连接管,第一入水支管和第二入水支管的进水口均与第一连接管连接;以及水泵,第一连接管的出水口与水泵连接,水泵的出水口与加压泵的进水口连接。
14.优选的,第一入水支管和第二入水支管的结构一致,第一入水支管包括有第一水咀,第一入水支管设置于本体上;以及过滤器,过滤器的一端与第一水咀连接;以及第一电磁阀,过滤器的另一端与第一电磁阀的进水口连接,第一电磁阀的出水口与第一连接管连接。
15.优选的,加压泵还包括有压力开关,加压泵的出水口通过三通头与热媒回管连接,压力开关的输入端与三通头连接。
16.优选的,冷却出水管组包括有三通管,三通管有两个出水口和一个进水口,三通管的一个出水口与热媒回管连接,三通管的另一个出水口设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与热媒出管连接;以及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设置于三通管的进水口;以及第三连接管,第三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二电磁阀连接;以及第二水咀,第二水咀设置于本体上,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水咀连接。
17.优选的,还包括冷水箱,冷水箱设置于本体的外部,冷却入水管组的进水口和冷却出水管组的出水口与冷水箱连接。
18.优选的,冷水箱包括有箱体,箱体设置于本体的外部,单向阀上设有注水口和排水口,冷却入水管组的进水口和冷却出水管组的出水口与箱体连接,箱体上设有单向阀,单向阀处于冷却出水管组与箱体的连接处;以及盖板,盖板设置用于箱体顶部的开口。
19.优选的,冷水箱还包括有冷凝器,冷凝器设置于箱体的底部。
20.优选的,冷水箱还包括有温控开关,温控开关设置于箱体的内部。
21.水式模温机的水压控制方法,包括有:
22.步骤一、打开所有要用到的管路阀门,同时启动循环泵让循环泵带动将水充满整个循环管路,并充分地把管路内的空气排出系统;
23.步骤二、打开所有要用到的管路阀门,同时启动循环泵让循环泵带动将水充满整个循环管路,并充分地把管路内的空气排出系统;
24.步骤三、当注塑机模具的温度达到本体预设的温度后,注塑机开始生产,为了保证循环水的温度保持恒定,本体的电控系统根据管路系统中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反馈的数据进行计算,判断要对循环热水进行加热还是冷却操作;
25.步骤四、当本体内温度过高时需要将冷却水引入进行降温,根据已有温度和额定温度的差值进行判断,当温度差较小时只打开第一入水支管或者第二入水支管将冷却水引入第一连接管中,当温度差较大时同时打开第一入水支管和第二入水支管将冷水引入第一连接管中,引入的冷却水通过水泵输送至入热媒回管,在输送的途中通过加压泵的加压;
26.步骤五、在本体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压力表进行实时监控,当本体内部压力值过大时打开第二电磁阀,处于热媒回管和热媒出管内部的水流会分别通过第二连接管和第二电磁阀汇聚于三通管,再穿过第二电磁阀和第三连接管,最后通过第二水咀流入冷水箱中。
2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28.1.本技术通过本体、冷却入水管组、加压泵和冷却出水管组的设置,可以对冷却水水压进行针对性控制,并且根据温度差值调整对应的进水量;
29.2.本技术通过第一入水支管、第二入水支管和第一连接管的设置,可以根据本体过热时与额定温度的差值调节冷却水的进水量,通过匹配相对应的冷却水进水量加快降温。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31.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32.图3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33.图4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的主视图;
34.图5为本发明的内控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35.图6为本发明的后视图;
36.图7为本发明的冷水箱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37.图中标号为:
38.1-本体;1a-循环泵;1a1-热媒回管;1b-加热管;1b1-热媒出管;
39.2-冷却入水管组;2a-第一入水支管;2a1-第一水咀;2a2-过滤器;2a3-第一电磁阀;2b-第二入水支管;2c-第一连接管;2d-水泵;
40.3-加压泵;3a-压力开关;
41.4-冷却出水管组;4a-三通管;4b-第二连接管;4c-第二电磁阀;4d-第三连接管;4e-第二水咀;
42.5-冷水箱;5a-箱体;5a1-单向阀;5b-盖板;5c-冷凝器。
具体实施方式
43.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44.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45.水式模温机,包括有本体1,本体1的内部设有循环泵1a和加热管1b,循环泵1a的出水口与加热管1b的进水口连接,循环泵1a的进水口处设有热媒回管1a1,加热管1b的出水口处设有热媒出管1b1;以及包括有用于控制冷却水进水量的冷却入水管组2,冷却入水管组2设置于本体1的内部;以及加压泵3,加压泵3设置于本体1的内部,冷却入水管组2的出水口与加压泵3的进水口连接,加压泵3的出水口与热媒回管1a1连接;以及冷却出水管组4,冷却出水管组4设置于本体1的内部,冷却出水管组4的出水口分别与热媒回管1a1和热媒出管1b1连接;
46.具体的,为了解决水式模温机工作状态时需要冷却和控制水压的技术问题,首先工作人员将本体1与注塑机之间进行连接,将本体1的热媒出管1b1连接注塑机热媒入口,本体1的热媒回管1a1连接注塑机热媒出口,此外本体1还需要和循环水源直接管道连接,由于系统内一开始是没有任何循环水的,所以本体1启动时,要将温度设置为0℃,打开所有要用到的管路阀门,同时启动循环泵1a让循环泵1a带动将水充满整个循环管路,并充分地把管
路内的空气排出系统,水泵循环水几分钟后,本体1的加热管1b开始加热,温度传感器将管道内水的温度变化传递给控制器并显示出来,模具通过吸收管道热水的热量温度不断上升,完成热量传递的热水重新通过管道回到本体1系统内继续循环,当注塑机模具的温度达到本体1预设的温度后,注塑机开始生产,为了保证循环水的温度保持恒定,不能高于或低于注塑工艺需求的温度,此时本体1的电控系统根据管路系统中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反馈的数据进行计算,判断要对循环热水进行加热还是冷却操作,当温度过高时通过冷却入水管组2将冷却水引入,根据本体1处于的温度情况匹配对应水压,引入的冷却水通过加压泵3的加压后进入热媒回管1a1中,并且根据温度情况通过冷却入水管组2调整冷却水的进水量,通过加压泵3调整冷却水注入时的水压,在本体1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压力表进行实时监控,当本体1内部压力值过大时通过冷却出水管组4放掉一部分水达到泄压的目的。
47.如图4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48.冷却入水管组2包括有第一入水支管2a和第二入水支管2b,第一入水支管2a和第二入水支管2b均设置于本体1上;以及第一连接管2c,第一入水支管2a和第二入水支管2b的进水口均与第一连接管2c连接;以及水泵2d,第一连接管2c的出水口与水泵2d连接,水泵2d的出水口与加压泵3的进水口连接;
49.具体的,为了解决控制冷却水进水量的技术问题,当本体1内温度过高时需要将冷却水引入进行降温,根据已有温度和额定温度的差值进行判断,当温度差较小时只打开第一入水支管2a或者第二入水支管2b将冷却水引入第一连接管2c中,当温度差较大时同时打开第一入水支管2a和第二入水支管2b将冷水引入第一连接管2c中,引入的冷却水通过水泵2d输送至入热媒回管1a1,在输送的途中通过加压泵3的加压。
50.如图6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51.第一入水支管2a和第二入水支管2b的结构一致,第一入水支管2a包括有第一水咀2a1,第一入水支管2a设置于本体1上;以及过滤器2a2,过滤器2a2的一端与第一水咀2a1连接;以及第一电磁阀2a3,过滤器2a2的另一端与第一电磁阀2a3的进水口连接,第一电磁阀2a3的出水口与第一连接管2c连接;
52.具体的,为了解决控制冷却水进水量的技术问题,根据本体1已有温度和额定温度的差值进行判断,当温度差较小时只打开第一入水支管2a或者第二入水支管2b的第一电磁阀2a3,将冷却水依次通过第一水咀2a1、过滤器2a2和第一电磁阀2a3,冷却水引入第一连接管2c内,水泵2d将第一连接管2c抽送至热媒回管1a1的内部,在输送的途中通过加压泵3的加压。
53.如图4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54.加压泵3还包括有压力开关3a,加压泵3的出水口通过三通头与热媒回管1a1连接,压力开关3a的输入端与三通头连接;
55.具体的,为了解决为了冷却水入水水压的技术问题,在经过加压泵3加压后的水却水在注入热媒回管1a1前通过压力开关3a对水压进行检测,已保证水压正常以及了解加压泵3处于正常工作。
56.如图4和图5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57.冷却出水管组4包括有三通管4a,三通管4a有两个出水口和一个进水口,三通管4a的一个出水口与热媒回管1a1连接,三通管4a的另一个出水口设有第二连接管4b,第二连接
管4b与热媒出管1b1连接;以及第二电磁阀4c,第二电磁阀4c设置于三通管4a的进水口;以及第三连接管4d,第三连接管4d的一端与第二电磁阀4c连接;以及第二水咀4e,第二水咀4e设置于本体1上,第三连接管4d的另一端与第二水咀4e连接;
58.具体的,为了解决本体1内部压力过大的技术问题,当工作人员通过压力表发现本体1的内部压力过大时,打开第二电磁阀4c,处于热媒回管1a1和热媒出管1b1内部的水流会分别通过第二连接管4b和第二电磁阀4c汇聚于三通管4a,再穿过第二电磁阀4c和第三连接管4d,最后通过第二水咀4e流出。
59.如图6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60.还包括冷水箱5,冷水箱5设置于本体1的外部,冷却入水管组2的进水口和冷却出水管组4的出水口与冷水箱5连接;
61.具体的,为了解决对冷却水循环利用的技术问题,由于冷却水不是一直处于循环状态,使得冷却水也有自主降温的时间,所以通过冷水箱5的设置对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
62.如图7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63.冷水箱5包括有箱体5a,箱体5a设置于本体1的外部,单向阀5a1上设有注水口和排水口,冷却入水管组2的进水口和冷却出水管组4的出水口与箱体5a连接,箱体5a上设有单向阀5a1,单向阀5a1处于冷却出水管组4与箱体5a的连接处;以及盖板5b,盖板5b设置用于箱体5a顶部的开口;
64.具体的,为了解决对冷却水储存的技术问题,通过箱体5a对冷却水进行储存,通过单向阀5a1避免冷却出水管组4出水后回流,盖板5b用于固定支撑。
65.如图7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66.冷水箱5还包括有冷凝器5c,冷凝器5c设置于箱体5a的底部;
67.具体的,为了解决加速冷却水降温的技术问题,当箱体5a过小或冷却水使用频率较多时自然降温的速度就不够了,此时通过冷凝器5c的作用保持冷却水的温度。
68.如图7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69.冷水箱5还包括有温控开关,温控开关设置于箱体5a的内部;
70.具体的,为了解决对减速冷却水降温的技术问题,为了避免冷凝器5c一直处于工作状态,通过设置温控开关对箱体5a内部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当冷却水温度过热时温控开关便打开冷凝器5c进行工作。
71.水式模温机的水压控制方法,包括有:
72.步骤一、打开所有要用到的管路阀门,同时启动循环泵1a让循环泵1a带动将水充满整个循环管路,并充分地把管路内的空气排出系统;
73.步骤二、打开所有要用到的管路阀门,同时启动循环泵1a让循环泵1a带动将水充满整个循环管路,并充分地把管路内的空气排出系统;
74.步骤三、当注塑机模具的温度达到本体1预设的温度后,注塑机开始生产,为了保证循环水的温度保持恒定,本体1的电控系统根据管路系统中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反馈的数据进行计算,判断要对循环热水进行加热还是冷却操作;
75.步骤四、当本体1内温度过高时需要将冷却水引入进行降温,根据已有温度和额定温度的差值进行判断,当温度差较小时只打开第一入水支管2a或者第二入水支管2b将冷却水引入第一连接管2c中,当温度差较大时同时打开第一入水支管2a和第二入水支管2b将冷
水引入第一连接管2c中,引入的冷却水通过水泵2d输送至入热媒回管1a1,在输送的途中通过加压泵3的加压;
76.步骤五、在本体1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压力表进行实时监控,当本体1内部压力值过大时打开第二电磁阀4c,处于热媒回管1a1和热媒出管1b1内部的水流会分别通过第二连接管4b和第二电磁阀4c汇聚于三通管4a,再穿过第二电磁阀4c和第三连接管4d,最后通过第二水咀4e流入冷水箱5中。
77.本技术通过本体1、冷却入水管组2、加压泵3和冷却出水管组4的设置,可以对冷却水水压进行针对性控制,也可以根据本体1过热时与额定温度的差值调节冷却水的进水量,通过匹配相对应的冷却水进水量加快降温。
7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