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海拔地区设施茶树栽培方法与流程

2022-03-23 03:35: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茶树育苗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高海拔地区设施茶树栽培方法及设施茶园。


背景技术:

2.西藏茶树育苗方法主要沿用区外的技术,即非高海拔地区的茶树种植方法。但是西藏地区海拔高、紫外线强、风干比较严重,受地理位置以及特殊的气候条件限制,以及受当地茶园管理劳动力短缺限制,现有的茶树育苗方法在西藏栽培茶树,茶树苗木成活率很低,且茶树茶叶质量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海拔地区设施茶树栽培方法,可以提高西藏地区茶树产茶量、提高茶叶质量,并且提前采摘时间。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高海拔地区设施茶树育苗方法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高海拔地区设施茶树栽培的方法,在沙壤酸性土的地面上构建设施茶园,所述设施茶园南面是墙,所述设施茶园顶上、左右两边铺设聚碳酸酯透明材料;在所述聚碳酸酯透明材料上从所述设施茶园墙的一面离墙50~80cm、顺着设施茶园长度方向铺上遮光布,遮光布的遮光率90%,遮光布的宽度是80cm,然后间隔第一个遮光布50~80cm铺设第二条遮光布;然后深耕土地,顺着设施茶园长度方向制作苗床,所述苗床宽90~100cm,高6~9cm,苗床与苗床之间距离20cm;在所述苗床上种植扦插茶苗,种植茶苗时施基肥,填土2~3cm;然后漫溉补水,在所述设施茶园内气温达到37℃以上时,给茶苗叶子表面喷施水分;种植到第三年春季和夏季即可采摘,采摘后选用浓度为45%的哒螨噻虫胺水分散粒剂,每亩喷雾13.5~18g,喷药后7~10d,重喷一次。
6.可选的,所述深耕土地时,深施基肥,所述基肥是腐熟羊粪与土按照1:1 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7.可选的,所述在所述苗床上种植扦插苗是双条栽。
8.可选的,所述双条栽是:每2条以30cm的小行距相邻种植,大行距为1.5m,丛距为25~33cm,每丛种植2~3株。
9.可选的,所述茶园追肥为有机肥,使用量是每亩30~40kg。
10.可选的,在茶苗定值后,第二年3~4月及5~6月结合除草,将茶丛下表土落叶及行间杂草均进行耕锄。
11.本发明提供的高原地区设施茶树育苗方法,根据高海拔地区特有温度、湿度等气候特点采用的茶树育苗方式,使得茶树在生长期内免受强太阳光的照射,避免茶叶生长受阻及内含物代谢受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需要茶园管理人员根据天气变化摇动棚外齿轮摇杆来调节棚内温度,省时省力;本发明有效提高了设施茶园内平均气温、地温和有
效积温,有利于茶芽的萌发和伸长,提前了春茶的采摘期,春茶早上市,提高了经济效益;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茶树芽梢在高海拔区生长旺季的5月1日~8月31日期间,每天20点测量芽梢长度,平均生长速率为0.45cm
·
d-1,比对照0.15cm
·
d-1增加了0.30cm
·
d-1,茶树芽梢的伸长速度提高300%;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在夏季,茶树芽梢伸长速度加快、新梢萌发整齐,茶叶采摘期提前20天左右;且茶树1芽3叶梢长, 2、3叶节间长和芽下第3叶面积增大,叶张厚度变薄,新梢芽体变大、含水量提高,百芽重增加,叶质变软,持嫩性增强。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高海拔地区茶树栽培的设施图;
13.图2是本发明设施茶园内栽培茶树与室外栽培茶树的1芽3叶生长对照图;
14.图3是本发明设施茶园内栽培茶树与室外栽培茶树的第3叶对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6.本发明是在西藏林芝市巴宜区西藏农牧学院林学实习基地进行,平均海拔 2900米,当地全年早晚温差10℃以上,茶树有效生长积温低于3200℃,造成室外栽培茶树生长非常不好;全年大气湿度平均在50%左右;本发明栽培用的茶树品种是国家级良种中茶302,是从四川雅安市名山县购买的一年生扦插苗。本发明对照试验是在同地区,采用的是同样的茶树品种,不同的是不在设施内种植,是在室外种植,其他管理方法相同。
17.通过如下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提供的高海拔地区设施茶树栽培方法。
18.步骤一、选择茶园用地,构建设施茶园
19.当年11月份开始构建设施茶园。茶园选择在土质肥沃,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不受风害,交通方便,地势平坦的地方方便管理,便于灌溉和排水,能自流灌溉,以节省人力。土壤要求结构良好保水力强的沙壤酸性土。
20.地选择好后,开始构建茶园,茶园面积在300

~400m2之间,根据需要可以修建单栋式或连栋式,南面是水泥墙体或四面墙体开窗。本发明采用的是南面水泥墙体单栋式,墙高2.5米、宽8米、长45米,使用2.5cm钢管构建,从墙开始在设施茶园顶上铺设聚碳酸酯透明材料,一直延伸到地面,设施茶园顶部是从墙顶端到地面的一个斜面,设施茶园的左右两边也装上聚碳酸酯透明材料。设施茶园南面是墙,长度方向是东西两面。如图1a是设施茶园外部图,图1b是设施茶园内部图,图1c是栽培了茶树的设施茶园内部图。然后在透明材料上从墙的一面离墙50~80cm、顺着设施茶园长度方向铺上遮光布,遮光布的遮光率90%,遮光布的宽度是80cm,然后间隔第一个遮光布50~80cm左右铺设第二条遮光布。
21.关于遮光布的使用,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使用80cm宽、遮光率在90%的遮光布,第一条遮光布离墙80cm,两个遮光布之间间隔80cm;第二个实施例使用80cm宽、遮光率在90%的遮光布,第一条遮光布离墙50cm,两个遮光布之间间隔50cm。
22.步骤二、整地
23.设施茶园建好后,整地开设道路和排灌规划。在种植前,深耕土地1尺左右,晒透土
垡,促进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发育。然后挖掘排水沟与蓄水池,道路除干道外,尽可能与畦间排水沟结合,不必专设道路,可节省用地。土壤经过翻晒后,理畦前充分敲碎土块、耙平筑苗床,苗床方向以东西向为好,与设施茶园的长度方向一致,减少阳光从苗床侧面射入。苗床宽90~120cm,高6~ 9cm,苗床与苗床之间宽1.2~1.5尺,长度根据地形而定,一般以15~30尺为宜, 过长或过宽管理不便。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施足底肥,基肥要深施,基肥是腐熟羊粪与土按照1:1的质量比混合制成。土壤肥沃的话,可以不施基肥。苗床平整后,四周敲紧,表面稍压实。
24.步骤三、种植茶苗
25.可以种植留养扦插枝条,短穗扦插育苗或茶籽播种苗,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是一年生扦插茶苗。可以进行单条栽和双条栽两种栽植方法。单条栽的种植行距1.3~1.5米,丛距25~33厘米,每丛种植2~3株,每亩用苗2500~4000 株。双条栽是在单条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种植方式,每2条以30厘米的小行距相邻种植,大行距为1.5m,丛距为25~33厘米,每丛种植2~3株,每亩用苗4000~6000株。与单条栽相比,双条栽具有成园和投产较快但同时保持了日后生产管理的便利性。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是双条栽,如图1c所示。
26.步骤四、施肥
27.在第二年茶苗地上部分开始生长后根据实际情况施追肥,可施每亩30~ 40kg的有机肥,西藏农科贸有限公司生产的茶苗专用型肥料。
28.步骤五、越冬初期灌水
29.茶苗是11月中旬种植的,处于越冬期,采用漫灌补水,保证20cm土壤层相对含水率在75%左右,在越冬期的12月中旬到翌年的3月中旬,同一天内,设施茶园内的0点~14点地温平均在2℃左右。晴天设施茶园内中午14点左右气温达到37℃以上时,给茶苗叶子表面喷施水分,保持茶苗表面湿度在80%以上,以防烧苗。其它时间不再进行漫灌。
30.步骤六、病虫害防治
31.在茶苗定值后,第二年3~4月及5~6月结合除草,将茶丛下表土落叶及行间杂草均进行耕锄,一方面破坏害虫的栖居环境,另一方面也直接伤及虫体、虫卵。以后每年,在春茶和夏茶采摘后选用浓度为45%的哒螨噻虫胺水分散粒剂,每亩喷雾13.5~18g,由于成虫陆续出土,故喷药后7~10d,宜重喷一次。
32.当年11月份种植,经过一年的种植,第三年春季茶树即可采摘投产。
33.本发明提供的高海拔地区设施茶树栽培方法,种植的茶树1芽3叶梢长,2、 3叶节间长和芽下第3叶面积增大,叶张厚度变薄,新梢芽体变大、含水量提高,百芽重增加,叶质变软,持嫩性增强;如图2b是本发明种植的茶树,在第二年7月拍照的1芽3叶图,图2a是同样扦插苗在室外同时种植,第二年7 月拍照的1芽3叶图,图2b的1芽明显较长,3叶更明显比图2a的大;如图 3所示,是3叶的长度对比图,本发明的茶树3叶长9.5cm左右,室外栽培的茶树3叶长7.5cm左右,图3的拍摄时间是第二年的11月份;同样的时间,本发明栽培的茶树生长速率更快。图2上颜色上对比,本发明种植茶树叶子颜色翠绿,节间长,芽头大;室外栽培的茶树3叶颜色带紫色、偏黄,持嫩性差,节间短。
34.本发明提供一芽三叶、第三叶叶面积、茶叶水浸出物、茶叶中茶多酚含量、茶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和茶叶中可溶性糖的含量测定,对照室外种植茶树,测试结果如表一所示。其中,茶叶水浸出物、茶叶中茶多酚含量、茶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和茶叶中可溶性糖的含量
测定委托西南大学食品学院茶叶生物化学实验室测定。
[0035][0036]
表一
[0037]
表一中各参数测定方法如下:
[0038]
一芽三叶百芽重(g):茶园采用人工采茶法,用30cm
×
30cm样方圈随机取3 点测定茶叶芽头密度,并随机选取一芽三叶100个直接称重,测百芽重取平均值。
[0039]
第三叶叶面积,是分别采50个第三叶,分别计算叶面积,取平均值;第三叶叶面积(cm2):长
×

×
0.7=叶片面积
[0040]
茶叶水浸出物含量的测定:仪器:烘箱;测定方法:标号并称量铝盒质量 (m1)。称取2g(准确至0.0001g)磨碎试样于500ml锥形瓶中,加沸蒸馏水 300ml,立即移入沸水浴中浸提45min(每隔10min摇动一次)。浸提完毕后立即趁热减压过滤。用约150ml沸蒸馏水洗涤茶渣数次。将两次所得滤液合并,混匀后准确量取20ml移入铝盒内,然后移入120℃
±
2℃的恒温干燥箱内烘3h,加盖取出冷却后再烘1h,立即移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得(m2)。
[0041]
结果计算:
[0042][0043]
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采用福林酚比色法;仪器:酶标仪(synergyh1mg;biotek instruments inc.,winooski,vt,usa)。所用试剂的浓度及配制方法:(1)70%甲醇溶液:取70ml甲醇,加水定容至1000ml,摇匀。(2) 没食子酸标准储备溶液(1000μg/ml):称取(0.110
±
0.001)g没食子酸(ga,相对分子质量188.14),于100ml容量瓶中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现配现用。(3)没食子酸工作液:用移液管分别移取1.0、2.0、3.0、4.0、5.0ml 的没食子酸标准储备液于100ml容量瓶中,分别用水定容到刻度,摇匀,浓度分别为10、20、30、40、50μg/ml。(4)10%福林酚试剂:将20ml福林酚试剂转移到2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摇匀,现配现用。(5)7.5% na2co3:称取(37.50
±
0.01)g na2co3,加适量水溶解,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摇匀,室温下可保存1个月。
[0044]
操作方法:(1)母液:称取0.2g(精确至0.0001g)磨碎试样于10ml 离心管中,加入5.0ml在70℃水浴锅中预热过的70%甲醇溶液,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均匀湿润,立即移入70℃水浴锅中浸提10min(每隔5min搅拌一次)。浸提完毕后冷却至室温,转入离心机在3500r/min转速下离心,将上清液转移至10ml容量瓶。残渣用5.0ml 70%甲醇溶液再提取一次,重复以上操作。合并提取液定容至刻度,摇匀,得测试母液。(4℃至多保存24h)。(2)测试液:移取母液10ml与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待测。(3) 测定:用移液管分别移取没食子酸工作液、水及测试液各1.0ml于100ml容量瓶,在每个试管内分别加入5.0ml的福林
酚试剂,摇匀。反应3~8min内,加入4.0ml 7.5%na2co3溶液,加入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室温下放置60min。用10mm比色皿,在765nm波长条件下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e)。根据没食子酸工作液的吸光度(e)与各工作溶液的没食子酸浓度,制作标准曲线。
[0045]
结果计算:
[0046][0047]
e——样品测试液吸光度;
[0048]
v——样品提取液体积,10ml;
[0049]
d——稀释因子(通常为1ml稀释成100ml,则其稀释因子为100);
[0050]
slope
std
——没食子酸标准曲线的斜率;
[0051]
m——样品干物质含量,%;
[0052]
m0——样品质量,g。
[0053]
茶叶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仪器:酶标仪(synergy h1mg;biotekinstruments inc.,winooski,vt,usa)。
[0054]
所用试剂的浓度及配制方法:
[0055]
ph 8.0磷酸盐缓冲液:
[0056]
(1)配制1/15mol/l磷酸氢二钠和1/1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然后取 1/15mol/l的磷酸氢二钠溶液95ml和1/1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5ml,混匀。
[0057]
(2)1/1.5mol/l磷酸氢二钠:称取23.9g十二水磷酸氢二钠 (na2hpo4·
12h2o),加水溶解后定容至1l。
[0058]
(3)1/1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称取经110℃烘干2h的磷酸二氢钾 (kh2po4)9.08g,加水溶解后定容至1l。
[0059]
2%茚三酮溶液:称取水合茚三酮(纯度不低于99%)2g,加50ml水和 80mg氯化亚锡(sncl
·
2h2o)搅拌均匀。分次加少量水溶解,放在暗处,静置一昼夜,过滤后加水定容100ml.
[0060]
茶氨酸或谷氨酸标准液:称取100mg茶氨酸或谷氨酸(纯度不低于99%) 溶于100ml水中,作为母液。准确吸取5ml母液,加水定容至50ml作为工作液(1ml含茶氨酸或谷氨酸0.1mg)。
[0061]
实验方法
[0062]
(1)试液的制备:称取3g(准确至0.001g)磨碎试样于500ml锥形瓶中,加沸蒸馏水450ml,立即移人沸水浴中,浸提45min,每隔10min摇动一次。浸提完毕后立即趁热减压过滤。滤液移入500ml容量瓶中,残渣用少量热蒸馏水洗涤2~3次,并将滤液滤入上述容量瓶中,冷却后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0063]
(2)测定:准确吸取试液1ml,注人25ml的容量瓶中,加0.5mlph 8.0 磷酸盐缓冲液和0.5ml 2%茚三酮溶液,在沸水浴中加热15min。待冷却后加水定容至25ml。放置10min后,用5mm比色杯,在570nm处,以试剂空白溶液作参比,测定吸光度(e)。
[0064]
(3)氨基酸标准曲线的制作:分别吸取0.0、1.0、1.5、2.0、2.5、3.0ml 氨基酸工作液于一组25ml容量瓶中,各加水4ml,ph 8.0磷酸盐缓冲液0.5ml 和2%茚三酮溶液0.5ml,在沸水浴中加热15min,冷却后加水定容至25ml,按4.2的操作测定吸光度(e)。将测得的吸
光度与对应的茶氨酸或谷氨酸浓度绘制标准曲线。
[0065]
结果计算
[0066][0067]
l1——试液总量,ml;
[0068]
l2——测定用试液量,ml;
[0069]
c——根据4.2测定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茶氨酸或谷氨酸的毫克数;
[0070]
m0——试样的质量,g;
[0071]
m——样品干物重,%;
[0072]
茶叶中可溶性总糖的快速测定:仪器:酶标仪。测定方法:绘制标准曲线:无水葡萄糖标准储备液:称取0.1g无水葡萄糖定溶于100ml容量瓶中;2、葡萄糖标准工作液:分别取20、15、10、5、2.5ml储备液定溶于100ml容量瓶中,得200、150、100、50、25微克/ml的标准工作液。
[0073]
试液制备:称取磨碎茶样1g(精确至0.0001g),加沸水80ml,于沸水浴上浸提30min,立即过滤,用沸水洗涤残渣数次,合并滤液,加水定容至500 ml。
[0074]
测定:先将8ml蒽酮试剂移入10ml具塞刻度试管中,取1ml待测液、1ml 水、1ml标准液于具塞刻度试管中,摇匀后置于沸水浴中7min,立即取出于冰浴中冷却至室温,吸取200μl于96孔板中于620nm下测定吸光度值。
[0075]
结果根据标准曲线计算,以葡萄糖当量表示。
[0076]
从表一结果可知,本发明设施茶园种植的茶树相对于室外种植的茶树,本发明一芽三叶百芽重、第三叶叶面积明显高于室外种植的茶叶,茶叶中浸出物含量、茶多酚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可溶性糖的含量也高于室外种植的茶树。说明本发明设施茶园种植茶树,茶叶生长、以及茶叶各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的含量,本发明优于现有技术中在室外种植的茶树。
[007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