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抗菌性卤胺衍生物改性腈纶纤维和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3-23 00:02: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抗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菌性卤胺衍生物改性腈纶纤维和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腈纶纤维是丙烯腈为主要聚合单体的聚合物纤维材料,腈纶纤维色泽鲜艳、耐光性好,具有良好的热弹性、保暖性等性能,可以与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进行混纺成毛线,制成地毯、毛衣、运动服、保暖内衣等服装服饰,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是传统的腈纶纤维具有大量的极性官能团,导致其较亲水性和吸湿性较差,并且腈纶纤维的抗菌性不高,容易滋生细菌,阻碍了腈纶纤维在服装服饰等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和发展,因此需要对腈纶纤维进行改性,提高其亲水性和抗菌性能。
3.目前赋予高分子材料独特的抗菌性能,是将抗菌化合物添加到聚合物基体中,传统的抗菌化合物主要有双呱类、酚类、卤胺类化合物等,但是这些抗菌化合物的结构不稳定,耐热性较差,容易发生分解和脱落,抗菌持久性和有效期较短,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将抗菌化合物通过化学键键键合到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链中,使抗菌化合物与材料紧密结合,延长材料的抗菌有效期。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性卤胺衍生物改性腈纶纤维和制备方法,解决了传统的腈纶纤维的亲水性和抗菌性较差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性卤胺衍生物改性腈纶纤维,所述抗菌性卤胺衍生物改性腈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所示:
8.(1)向三颈瓶中通入氮气,加入去离子水、丙烯腈、丙烯酸-2-羟乙基酯、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在50-80℃下反应2-4h,过滤、洗涤并干燥,制得羟基化聚丙烯腈。
9.(2)向乙醇溶剂中加入5,5-二甲基海因、2-氯乙醇和活化剂氢氧化钠,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减压蒸馏除去溶剂,混合产物通过柱层析分离,洗脱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1:1-3,制得羟乙基海因衍生物。
10.(3)向甲苯溶剂中加入聚乙二醇400和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加入催化剂氢氧化钾的水溶液,进行反应,制得双端环氧基聚乙二醇。
11.(4)向甲苯溶剂中加入羟基化聚丙烯腈、羟乙基海因衍生物和双端环氧基聚乙二醇,超声分散均匀后进行交联反应,减压蒸馏、洗涤并干燥,制得海因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
12.(5)将海因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置于次氯酸钠水溶液中,在20-40℃下进行卤化处理6-12h,过滤、洗涤并干燥,制得卤胺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
13.(6)向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加入卤胺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搅拌均匀形成静电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处理,得到抗菌性卤胺衍生物改性腈纶纤维。
14.优选的,所述步骤中(1)的丙烯腈、丙烯酸-2-羟乙基酯、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的
质量比为100:1-4:0.15-0.3:0.012-0.025。
15.优选的,所述步骤中(2)的5,5-二甲基海因、2-氯乙醇和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100:65-75:30-38。
16.优选的,所述步骤中(2)的亲核取代反应在50-70℃反应2-8h。
17.优选的,所述步骤中(4)的羟基化聚丙烯腈、羟乙基海因衍生物和双端环氧基聚乙二醇的质量比为100:1.5-6:4-20。
18.优选的,所述步骤中(4)的交联反应在30-60℃下反应6-24h。
19.优选的,所述步骤中(5)的海因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和次氯酸钠的质量比为100:15-40。
20.优选的,所述抗菌性卤胺衍生物改性腈纶纤应用于抗菌腈纶纤维领域中。
21.(三)有益的技术效果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3.该一种抗菌性卤胺衍生物改性腈纶纤维,以丙烯腈和丙烯酸-2-羟乙基酯作为聚合单体,得到侧链含羟基的聚丙烯腈,在氢氧化钠的活化作用下,使2-氯乙醇的氯原子活化,进攻5,5-二甲基海因的酰亚胺基团,得到羟乙基海因衍生物,以双端环氧基聚乙二醇作为交联剂,使聚丙烯腈的侧链羟基和羟乙基海因衍生物的羟基,分别与聚乙二醇的端环氧基反应,进行开环交联反应,得到海因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
24.该一种抗菌性卤胺衍生物改性腈纶纤维,使用次氯酸钠与聚丙烯腈修饰的海因基团中的亚氨基反应,生成具有高抗菌活性的卤胺基团,进一步通过静电纺丝法,得到抗菌性卤胺衍生物改性腈纶纤维。
25.该一种抗菌性卤胺衍生物改性腈纶纤维,通过简单、高效的合成方法,将高抗菌活性的卤胺基团,通过亲水性多羟基聚乙二醇分子链与腈纶纤维有机化学键合,赋予了腈纶纤维优异的抗菌活性、抗菌持久性和亲水性。
附图说明
26.图1是2-氯乙醇和5,5-二甲基海因的反应示意图;
27.图2是羟基化聚丙烯腈、羟乙基海因衍生物和双端环氧基聚乙二醇的反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一种抗菌性卤胺衍生物改性腈纶纤维制备方法如下所示:
29.(1)向三颈瓶中通入氮气,加入去离子水、质量比为100:1-4:0.15-0.3:0.012-0.025的丙烯腈、丙烯酸-2-羟乙基酯、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在50-80℃下反应2-4h,过滤、洗涤并干燥,制得羟基化聚丙烯腈。
30.(2)向乙醇溶剂中加入质量比为100:65-75:30-38的5,5-二甲基海因、2-氯乙醇和活化剂氢氧化钠,在50-80℃进行亲核取代反应2-8h,减压蒸馏除去溶剂,混合产物通过柱层析分离,洗脱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1:1-3,制得羟乙基海因衍生物。
31.(3)向甲苯溶剂中加入聚乙二醇400和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加入催化剂氢氧化钾的水溶液,进行反应,制得双端环氧基聚乙二醇。
32.(4)向甲苯溶剂中加入质量比为100:1.5-6:4-20的羟基化聚丙烯腈、羟乙基海因衍生物和双端环氧基聚乙二醇,超声分散均匀后,在30-60℃下进行交联反应6-24h,减压蒸馏、洗涤并干燥,制得海因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
33.(5)将海因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置于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控制海因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和次氯酸钠的质量比为100:15-40,在20-40℃下进行卤化处理6-12h,过滤、洗涤并干燥,制得卤胺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
34.(6)向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加入卤胺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搅拌均匀形成静电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处理,得到抗菌性卤胺衍生物改性腈纶纤维,应用于抗菌腈纶纤维领域中。
35.实施例1
36.(1)向三颈瓶中通入氮气,加入去离子水、质量比为100:1:0.15:0.012的丙烯腈、丙烯酸-2-羟乙基酯、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在50℃下反应2h,过滤、洗涤并干燥,制得羟基化聚丙烯腈。
37.(2)向乙醇溶剂中加入质量比为100:65:30的5,5-二甲基海因、2-氯乙醇和活化剂氢氧化钠,在50℃进行亲核取代反应2h,减压蒸馏除去溶剂,混合产物通过柱层析分离,洗脱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1:3,制得羟乙基海因衍生物。
38.(3)向甲苯溶剂中加入聚乙二醇400和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加入催化剂氢氧化钾的水溶液,进行反应,制得双端环氧基聚乙二醇。
39.(4)向甲苯溶剂中加入质量比为100:1.5:4的羟基化聚丙烯腈、羟乙基海因衍生物和双端环氧基聚乙二醇,超声分散均匀后,在30℃下进行交联反应6h,减压蒸馏、洗涤并干燥,制得海因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
40.(5)将海因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置于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控制海因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和次氯酸钠的质量比为100:15,在20℃下进行卤化处理6h,过滤、洗涤并干燥,制得卤胺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
41.(6)向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加入卤胺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搅拌均匀形成静电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处理,得到抗菌性卤胺衍生物改性腈纶纤维。
42.实施例2
43.(1)向三颈瓶中通入氮气,加入去离子水、质量比为100:2:0.2:0.016的丙烯腈、丙烯酸-2-羟乙基酯、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在70℃下反应4h,过滤、洗涤并干燥,制得羟基化聚丙烯腈。
44.(2)向乙醇溶剂中加入质量比为100:68:32的5,5-二甲基海因、2-氯乙醇和活化剂氢氧化钠,在60℃进行亲核取代反应6h,减压蒸馏除去溶剂,混合产物通过柱层析分离,洗脱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1:2,制得羟乙基海因衍生物。
45.(3)向甲苯溶剂中加入聚乙二醇400和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加入催化剂氢氧化钾的水溶液,进行反应,制得双端环氧基聚乙二醇。
46.(4)向甲苯溶剂中加入质量比为100:3:10的羟基化聚丙烯腈、羟乙基海因衍生物和双端环氧基聚乙二醇,超声分散均匀后,在60℃下进行交联反应12h,减压蒸馏、洗涤并干燥,制得海因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
47.(5)将海因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置于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控制海因衍生物修饰聚
丙烯腈和次氯酸钠的质量比为100:22,在20℃下进行卤化处理8h,过滤、洗涤并干燥,制得卤胺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
48.(6)向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加入卤胺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搅拌均匀形成静电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处理,得到抗菌性卤胺衍生物改性腈纶纤维。
49.实施例3
50.(1)向三颈瓶中通入氮气,加入去离子水、质量比为100:3:0.25:0.02的丙烯腈、丙烯酸-2-羟乙基酯、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在60℃下反应3h,过滤、洗涤并干燥,制得羟基化聚丙烯腈。
51.(2)向乙醇溶剂中加入质量比为100:72:35的5,5-二甲基海因、2-氯乙醇和活化剂氢氧化钠,在70℃进行亲核取代反应5h,减压蒸馏除去溶剂,混合产物通过柱层析分离,洗脱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1:2,制得羟乙基海因衍生物。
52.(3)向甲苯溶剂中加入聚乙二醇400和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加入催化剂氢氧化钾的水溶液,进行反应,制得双端环氧基聚乙二醇。
53.(4)向甲苯溶剂中加入质量比为100:4.5:15的羟基化聚丙烯腈、羟乙基海因衍生物和双端环氧基聚乙二醇,超声分散均匀后,在50℃下进行交联反应12h,减压蒸馏、洗涤并干燥,制得海因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
54.(5)将海因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置于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控制海因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和次氯酸钠的质量比为100:30,在30℃下进行卤化处理8h,过滤、洗涤并干燥,制得卤胺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
55.(6)向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加入卤胺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搅拌均匀形成静电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处理,得到抗菌性卤胺衍生物改性腈纶纤维。
56.实施例4
57.(1)向三颈瓶中通入氮气,加入去离子水、质量比为100:4:0.3:0.025的丙烯腈、丙烯酸-2-羟乙基酯、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在80℃下反应4h,过滤、洗涤并干燥,制得羟基化聚丙烯腈。
58.(2)向乙醇溶剂中加入质量比为100:75:38的5,5-二甲基海因、2-氯乙醇和活化剂氢氧化钠,在80℃进行亲核取代反应8h,减压蒸馏除去溶剂,混合产物通过柱层析分离,洗脱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1:1,制得羟乙基海因衍生物。
59.(3)向甲苯溶剂中加入聚乙二醇400和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加入催化剂氢氧化钾的水溶液,进行反应,制得双端环氧基聚乙二醇。
60.(4)向甲苯溶剂中加入质量比为100:6:20的羟基化聚丙烯腈、羟乙基海因衍生物和双端环氧基聚乙二醇,超声分散均匀后,在60℃下进行交联反应24h,减压蒸馏、洗涤并干燥,制得海因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
61.(5)将海因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置于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控制海因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和次氯酸钠的质量比为100:40,在40℃下进行卤化处理12h,过滤、洗涤并干燥,制得卤胺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
62.(6)向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加入卤胺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搅拌均匀形成静电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处理,得到抗菌性卤胺衍生物改性腈纶纤维。
63.对比例1
64.(1)向三颈瓶中通入氮气,加入去离子水、质量比为100:0.5:0.1.2:0.01的丙烯腈、丙烯酸-2-羟乙基酯、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在80℃下反应4h,过滤、洗涤并干燥,制得羟基化聚丙烯腈。
65.(2)向乙醇溶剂中加入质量比为100:62:27的5,5-二甲基海因、2-氯乙醇和活化剂氢氧化钠,在60℃进行亲核取代反应8h,减压蒸馏除去溶剂,混合产物通过柱层析分离,洗脱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1:2,制得羟乙基海因衍生物。
66.(3)向甲苯溶剂中加入聚乙二醇400和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加入催化剂氢氧化钾的水溶液,进行反应,制得双端环氧基聚乙二醇。
67.(4)向甲苯溶剂中加入质量比为100:0.8:2的羟基化聚丙烯腈、羟乙基海因衍生物和双端环氧基聚乙二醇,超声分散均匀后,在50℃下进行交联反应6h,减压蒸馏、洗涤并干燥,制得海因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
68.(5)将海因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置于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控制海因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和次氯酸钠的质量比为100:8,在30℃下进行卤化处理12h,过滤、洗涤并干燥,制得卤胺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
69.(6)向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加入卤胺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搅拌均匀形成静电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处理,得到抗菌性卤胺衍生物改性腈纶纤维。
70.对比例2
71.(1)向三颈瓶中通入氮气,加入去离子水、质量比为100:5:0.35:0.03的丙烯腈、丙烯酸-2-羟乙基酯、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在70℃下反应4h,过滤、洗涤并干燥,制得羟基化聚丙烯腈。
72.(2)向乙醇溶剂中加入质量比为100:78:40的5,5-二甲基海因、2-氯乙醇和活化剂氢氧化钠,在80℃进行亲核取代反应6h,减压蒸馏除去溶剂,混合产物通过柱层析分离,洗脱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1:1,制得羟乙基海因衍生物。
73.(3)向甲苯溶剂中加入聚乙二醇400和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加入催化剂氢氧化钾的水溶液,进行反应,制得双端环氧基聚乙二醇。
74.(4)向甲苯溶剂中加入质量比为100:8:26的羟基化聚丙烯腈、羟乙基海因衍生物和双端环氧基聚乙二醇,超声分散均匀后,在50℃下进行交联反应12h,减压蒸馏、洗涤并干燥,制得海因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
75.(5)将海因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置于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控制海因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和次氯酸钠的质量比为100:50,在30℃下进行卤化处理12h,过滤、洗涤并干燥,制得卤胺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
76.(6)向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加入卤胺衍生物修饰聚丙烯腈,搅拌均匀形成静电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处理,得到抗菌性卤胺衍生物改性腈纶纤维。
77.将抗菌性卤胺衍生物改性腈纶纤维剪压制成片状薄膜,置于培养皿中,加入琼脂培养基和活化的大肠杆菌悬菌液振荡均匀后,将培养皿放入恒温恒湿培养箱中进行培养,以不加改性腈纶纤维薄膜,只含琼脂培养基和大肠杆菌悬菌液的培养皿作为空白对照,通过平皿计数法,观察培养后的菌落数,测试改性腈纶纤维的抗菌性能。
[0078][0079]
使用oca15ec接触角测量仪测试抗菌性卤胺衍生物改性腈纶纤维的水接触角。
[008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