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牡丹全花酒的酿造方法与流程

2022-03-22 22:10: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酒酿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牡丹全花酒的酿造方法。


背景技术:

2.牡丹花被誉为“国花”,在我国有悠久的培育历史和广阔的种植面积;牡丹花根、茎、主要应用于中药行业,果实用于提炼精油,市场应用范围小,价格受市场影响大,花农的收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种植积极性在不断地下降。因此,研究牡丹花在多领域内的有效应用是目前研究人员比较重视的课题。
3.白酒是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蒸馏酒,为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白酒有香味,因此出现了香型,白酒所用原料不同、发酵容器设备不同、酿造工艺不同、酿造环境和条件不同等造成香型的差异。现有市场上的品牌白酒都具有不同的香气,香型也各有不同,如酱香、清香、浓香、米香、凤香、兼香等。如何结合牡丹花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花香型白酒,实现白酒向牡丹行业的跨界是本发明的重点。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开创花香型白酒的新品类,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牡丹全花酒的酿造方法,从原料及酿造工艺进行优化,改变原有白酒的特质,使酒体更丰满,包含牡丹花特有的芳香物质,充分体现牡丹花香气,同时保持酒中牡丹花飘逸、鲜亮,突破传统白酒感官束缚,开创了花香型白酒新品类。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牡丹全花酒的酿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辅料:

原、辅料配比处理:原料按照以下质量百分比配比:高粱60-70%、小麦大曲18-23%、大米3-7%、玉米3-7%、大麦1-3%、黍子1-3%、丹皮1-2%;润料:将除小麦大曲外的高粱、大米、玉米、大麦、黍子和丹皮混合形成混合混合物,按照所述混合物重量的65-71%向混合物中加入85-95℃的热水,充分混合搅拌均匀,静置60分钟进行润料;辅料:糠壳入甄大气量清蒸40分钟;

蒸煮糊化:蒸汽压力控制在0.05-0.1mpa;时间:7o分钟;

出甄、打量水:按照原料质量的80-100%,80℃以上的热水,分3次打量水,摊凉降温至32~35度;

加曲入窖发酵:糟醅降温到32-35℃后加入小麦大曲搅拌均匀,入窖后随即踩紧拍光,用泥封窖,刮平抹光;将测温仪距窖底50cm处,测量温度监控变化,每天升温一度最高至36度,之后逐天降温至30度时出窖,发酵周期90天;入窖糟醅要求:水分53%-56%;酸度:1.3-1.8;淀粉含量18%-23%;入窖前糟醅温度,冬季13-18℃,其它季节28-32℃;

开窖:糟醅、牡丹花配比100:1-2充分搅拌均匀入甄;

蒸馏摘酒: 蒸汽压力控制在0.05-0.1mpa; 流酒温度控制在25-35℃,流酒速度保持在2.5kg/min,初流部分0.5-1kg为酒头;步骤二、原酒窖藏:入库酒度不低于63度;分级单独储存;地下酒窖温度15-25℃;窖藏时间三年;步骤三、勾调,将窖藏后的原浆酒加浆降至饮用的度数;步骤四、成装:灌酒前将软化处理的整朵牡丹花置入瓶中,将调好的酒进行定量灌装后加盖封装;静止存放30天以上。
6.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步骤一中,原料按照以下质量百分比配比:高粱65%、小麦大曲20%、大米5%、玉米5%、大麦2%、黍子2%、丹皮1%。
7.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原料中,所述小麦大曲通过20目筛的比例为50%-70%;高粱、玉米、丹皮及其它原料通过20目筛的比例为20%-40%。
8.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步骤四中,所述整朵牡丹花的制作方法如下:选择高山有机丹凤牡丹花,采摘含苞待放、直径在10-12cm的花朵,去掉花体上的叶、径、托,用常温纯净水清洗浮尘及花粉后随即液氮冷冻保鲜,放入零下15
°‑
20
°
的冷库保存待用;牡丹花的软化:用常温纯净水浸泡10分钟;待花体软化后置入清洗干净的酒瓶中,每瓶一朵。
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牡丹全花酒的酿造原料中除加入粮谷外,还加入了丹皮,丹皮性寒,味苦、凉、微寒,归心、肝、肾、肺经,功效主治: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丹皮经润蒸参与发酵,能够防止发酵过程中有害杂菌的产生,减少原酒中的异杂味,有效提高酒品质量,酒体融合了丹皮的功效,有益身体健康。
10.2、本技术在加曲发酵之后将糟醅与牡丹花以一定比例混合,然后蒸馏摘酒,蒸出的原酒中饱含丹皮及牡丹花成分;成装时将完整的牡丹花入瓶上流水线灌装,能长期保持酒中牡丹花飘逸、鲜亮,同时牡丹花的元素和香气与酒液充分融合。本技术所得牡丹全花酒突破了传统白酒,一朵牡丹真花在酒中绽放并长期保持鲜艳可观赏状态,酒水经过牡丹花处理呈现淡黄色,品着有股淡淡的牡丹花香味,本技术突破了传统白酒感官束缚,开创了花香型白酒新品类。
11.3、采用本技术所述工艺酿造的牡丹全花酒,香气独特丰满、混合清新的牡丹香味,入口绵柔醇厚,含有种类多样且含量丰富的呈香呈味物质,如乙醛、乙缩醛、乙酸乙酯、丁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乙酯、正丙醇等,通过色谱分析可知,所述牡丹全花酒中的香味物质总含量明显增高,尤其是乙酸乙酯和己酸乙酯,上述香味物质相互影响,相互缓冲,互相协调,使牡丹全花酒醇厚优美,形成固有的特色风格。
附图说明
12.图1是实施例1所得牡丹全花酒的液相色谱图;图2是实施例2所得牡丹全花酒的液相色谱图;图3是对照例所得牡丹花酒的液相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本技术所用牡丹花为凤丹白牡丹,凤丹白牡丹为国家允许可食用牡丹品种,具有通心通肝、凉血之功效。
1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5.实施例1一种牡丹全花酒的酿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辅料:

原、辅料配比处理:按照以下质量百分比配比原料:高粱65%、小麦(大曲)20%、大米5%、玉米5%、大麦2%、黍子2%、丹皮1%;润料:将除小麦(大曲)外的高粱、大米、玉米、大麦、黍子和丹皮混合形成混合混合物,按照所述混合物重量的65%向混合物中加入85-95℃的热水,充分混合搅拌均匀,静置60分钟进行润料;辅料:糠壳入甄大气量清蒸40分钟;糠壳用量根据糟胚的松散程度及数量添加18%—24%;

蒸煮糊化:蒸汽压力控制在0.05-0.1mpa;时间:7o分钟;

出甄、打量水: 原料的80-100%,80℃以上的热水,分3次打量水,摊凉降温至32~35度;

加曲入窖发酵:糟醅降温到32-35℃后加入大曲搅拌均匀,入窖后随即踩紧拍光,用泥封窖,刮平抹光;将测温仪距窖底50cm处,测量温度监控变化,每天升温一度最高至36度,之后逐天降温至30度时出窖,发酵周期90天;入窖糟醅要求:水分53%-56%;酸度:1.3-1.8;淀粉含量18%-23%;入窖前糟醅温度,冬季13-18℃,其它季节28-32℃;

开窖:糟醅、牡丹花配比100:1充分搅拌均匀入甄;

蒸馏摘酒: 蒸汽压力控制在0.05-0.1mpa; 流酒温度控制在25-35℃,流酒速度保持在2.5kg/min,初流部分0.5-1kg为酒头;此时蒸出的原酒含丹皮及牡丹花成份;步骤二、原酒窖藏:入库酒度不低于63度;分级单独储存;地下酒窖温度15-25℃;窖藏时间三年;步骤三、勾调,将窖藏后的原浆酒加浆降至饮用的度数;步骤四、成装:灌酒前将软化处理的整朵牡丹花置入瓶中,将调好的酒进行定量灌装后加盖封装;静止存放30天以上让牡丹花的元素和香气与酒液充分触合。
16.所述的原料中,所述小麦(大曲)通过20目筛为50%-70%;高粱、玉米、丹皮及其它原料通过20目筛为20%-40%。
17.步骤四中,所述整朵牡丹花的制作方法如下:选择高山有机丹凤牡丹花,采摘含苞待放、直径在10-12cm的花朵,去掉花体上的叶、径、托,用常温纯净水清洗浮尘及花粉后随即液氮冷冻保鲜,放入零下15
°‑
20
°
的冷库保存待用;牡丹花的软化:用常温纯净水浸泡10分钟;待花体软化后置入清洗干净的酒瓶中,每瓶一朵。
18.对本实施例所得牡丹全花酒进行液相色谱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19.实施例2一种牡丹全花酒的酿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辅料:

原、辅料配比处理:按照以下质量百分比配比原料:高粱64%、小麦(大曲)20%、大
米4%、玉米4%、大麦3%、黍子3%、丹皮2%;润料:将除小麦(大曲)外的高粱、大米、玉米、大麦、黍子和丹皮混合形成混合混合物,按照所述混合物重量的71%向混合物中加入85-95℃的热水,充分混合搅拌均匀,静置60分钟进行润料;辅料:糠壳入甄大气量清蒸40分钟;糠壳用量根据糟胚的松散程度及数量添加18%—24%;

蒸煮糊化:蒸汽压力控制在0.05-0.1mpa;时间:7o分钟;

出甄、打量水: 原料的80-100%,80℃以上的热水,分3次打量水,摊凉降温至32~35度;

加曲入窖发酵:糟醅降温到32-35℃后加入大曲搅拌均匀,入窖后随即踩紧拍光,用泥封窖,刮平抹光;将测温仪距窖底50cm处,测量温度监控变化,每天升温一度最高至36度,之后逐天降温至30度时出窖,发酵周期90天;入窖糟醅要求:水分53%-56%;酸度:1.3-1.8;淀粉含量18%-23%;入窖前糟醅温度,冬季13-18℃,其它季节28-32℃;

开窖:糟醅、牡丹花配比100:2充分搅拌均匀入甄;

蒸馏摘酒: 蒸汽压力控制在0.05-0.1mpa; 流酒温度控制在25-35℃,流酒速度保持在2.5kg/min,初流部分0.5-1kg为酒头;此时蒸出的原酒含丹皮及牡丹花成份;步骤二、原酒窖藏:入库酒度不低于63度;分级单独储存;地下酒窖温度15-25℃;窖藏时间三年;步骤三、勾调,将窖藏后的原浆酒加浆降至饮用的度数;步骤四、成装:灌酒前将软化处理的整朵牡丹花置入瓶中,将调好的酒进行定量灌装后加盖封装;静止存放30天以上让牡丹花的元素和香气与酒液充分触合。
20.步骤四中,所述整朵牡丹花的制作方法如下:选择高山有机丹凤牡丹花,采摘含苞待放、直径在10-12cm的花朵,去掉花体上的叶、径、托,用常温纯净水清洗浮尘及花粉后随即液氮冷冻保鲜,放入零下15
°‑
20
°
的冷库保存待用;牡丹花的软化:用常温纯净水浸泡10分钟;待花体软化后置入清洗干净的酒瓶中,每瓶一朵。
21.对本实施例所得牡丹全花酒进行液相色谱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22.对照例:与实施例1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原料按照以下质量百分比进行配比:高粱66%、小麦(大曲)20%、大米5%、玉米5%、大麦2%、黍子2%;在蒸馏摘酒前,也未将糟醅与牡丹花配比搅拌均匀入甄。其余步骤按照实施例1操作制备白酒,然后取牡丹花50g浸泡于500g白酒中,7d后滤取清液,将清液进行液相色谱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
23.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1-2,含有乙醛、乙酸乙酯、正丙醇、乙缩醛、正丁醇、丁酸乙酯、异戊醇、乳酸乙酯和己酸乙酯等多种呈香成分,且含量丰富,上述呈香成分相互协调使得酒体丰满、圆润。对照例所得牡丹花酒虽然也含有多种呈香成分,但是香味成分总含量不及实施例1-2,香味欠佳。
24.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实施方案应理解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对本发明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