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21 10:05: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阻拦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十年是我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时期,目前机动车数量很大,随之而来涉及机动车的违法犯罪也与日俱增。在这类犯罪中,嫌疑人往往驾驶车辆进行犯罪,或者逃离现场,公安和武警人员需要联动进行路口的封锁和检查,但嫌疑人凭借机动车的高速行驶闯关,一方面容易造成人员的伤亡,另一方面嫌疑人的走脱给社会大众带来更大的危险。为了截停机动车,需要使用阻车装置。
3.现有技术中的阻车装置,多是直接暴露于路面之上,体积大,一眼便能被恶意嫌疑人发现,一旦被发现,便失去了其拦截意义,嫌疑人必然会想方设法躲避。拦截活动最好可以出奇不意,攻其不备,以免造成嫌疑人穷寇末路,殊死抵抗,狗急跳墙的局面。同时,现有的阻车装置也存在需要固定在地面,体积大、重量大,难以移动,设防时间长,需要多处布防,人力、物力资源成本较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用以解决现有车辆阻拦装置易被发现以及使用过程费时费力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包括减速基座和拦截支撑架,所述减速基座上表面设置有横向凹槽,与所述横向凹槽垂直设置有纵向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拦截支撑架配合设置;所述拦截支撑架为可折叠结构,包括多个折叠件和多个连杆,所述连杆通过钢珠插销固定连接于相互平行的折叠件上;所述折叠件包括卧挡杆和立挡杆;所述减速基座的一端设有第一转轴,与所述卧挡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立挡杆通过第二转轴与接近所述卧挡杆设置有第一转轴的一端铰接。
7.进一步地,所述卧挡杆内部设置有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所述第一矩形槽内设有弹性元件。
8.进一步地,所述卧挡杆内的第一矩形槽处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弹性元件靠近第一转轴的一端与滑轴固定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滑轴与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与所述立挡杆铰接,第三转轴设置于靠近所述立挡杆设置有第二转轴的一端。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之间由一体式隔断板隔开,所述隔断板上设置有滑动孔,所述滑轴中间固定连接有导向杆。
11.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杆的末端穿过所述弹性元件以及所述滑动孔在所述第二矩形槽内伸缩运动。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矩形槽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电吸盘,所
述立挡杆远离所述第一转轴一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吸盘块,所述电吸盘与电吸盘块相互配合设置。
13.进一步地,所述卧挡杆外侧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卡轴,所述减速基座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卡座,所述卡轴和所述卡座之间配合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立挡杆为l型结构,包括长臂和短臂,所述长臂和短臂之间垂直固定连接,且两者相交部的外边缘为直角,所述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短臂的末端。
15.进一步地,所述减速基座的纵向凹槽靠近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旋转支撑座,所述第一转轴铰链连接。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7.(1)本实用新型的内藏式阻拦装置为可折叠结构,不用时候折叠起来,拦截支撑架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凹槽边缘的最高处,使得拦截支撑架在该状态下可以完全隐藏设置在所述凹槽内。该设计使得拦截支撑架在未工作状态下可以隐藏在减速基座内部,使得该装置可以很容易隐藏在减速带中,具有很高的隐藏性,不易被嫌疑人发现,同时还不会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
18.(2)本实用新型的内藏式阻拦装置采用压缩弹簧机构对立挡杆进行弹起操作,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拦截设备迅速弹起,阻拦及时,能够起到出其不意的拦截效果。
19.(3)本实用新型的内藏式阻拦装置在未工作状态下,电吸盘与电吸盘块处于断电状态,两者通过磁力吸合在一起,车辆可在该装置上通行;当出现需拦截车辆时,工作人员通过启动遥控,控制所述电吸盘与电吸盘块的磁力状态,使两者瞬间通电失去磁吸力,立挡杆被弹开,使得整个装置开启工作状态,进行车辆拦截。本实用新型的电动盘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吸力大等优点,断电时具备磁吸力,通电时磁吸力消失,常态为断电状态,用电量小,操作方便、快捷。
20.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
附图说明
21.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22.图1为内藏式阻拦装置工作状态示意图;
23.图2为内藏式阻拦装置中折叠件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
24.图3为内藏式阻拦装置中卧挡杆的立体示意图;
25.图4为内藏式阻拦装置中立挡杆的立体示意图;
26.图5为内藏式阻拦装置使用过程中的侧视图。
27.附图标记:
28.1-第一转轴;2-旋转支撑座;3-第二转轴;4-滑轴;5-卧挡杆;5a-滑槽;5b-卡轴;5c-滑动孔;6-钢珠插销;7-卡座;8-电吸盘;9-导向杆;10-弹性元件;11-连接杆;12-第三转轴;13-立挡杆;14-电吸盘块;17-减速基座;19-连杆;21-车辆轮胎。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一种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只用于比较和解释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中。
3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全文中描述使用的术语“顶部”、“底部”、“在
……
上方”、“下”和“在
……
上”是相对于装置的部件的相对位置,例如装置内部的顶部和底部衬底的相对位置。可以理解的是装置是多功能的,与它们在空间中的方位无关。
32.本实用新型通常的工作面可以为平面或曲面,可以倾斜,也可以水平。为了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放置在水平面上,并在水平面上使用,并以此限定“高低”和“上下”。
33.实施例1
3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为可拆卸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减速基座17和拦截支撑架,所述减速基座17上表面设置有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所述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相互垂直交错,所述凹槽与所述拦截支撑架配合设置,当所述拦截支撑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拦截支撑架能够被收纳于所述凹槽中。
35.优选地,所述阻拦单元为长方形;所述横向凹槽设置有多条,优选为三条,所述纵向凹槽设置有多条,优选为三条;多条横向凹槽相互平行设置,多条纵向凹槽相互平行设置,多条横向凹槽与多条纵向凹槽之间垂直设置;所述横向凹槽平行于所述阻拦单元的长边,所述纵向凹槽平行于所述阻拦单元的短边。
36.具体地,当所述拦截支撑架处于未工作状态时(即折叠状态下的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拦截支撑架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边缘的最高处,使得拦截支撑架在该状态下可以完全隐藏设置在所述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使得拦截支撑架在未工作状态下可以隐藏在减速基座内部,使得该装置可以很容易隐藏在减速带中,具有很高的隐藏性,不易被嫌疑人发现,同时还不会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
37.进一步地,如图1-图2所示,所述拦截支撑架为可折叠结构,包括多个折叠件和多个连杆19,所述折叠件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折叠件两侧设有多个钢珠插销6,所述连杆19通过钢珠插销6固定连接在折叠件上,使得多个这折叠件形成一个整体,即组成拦截支撑架。
38.优选地,所述折叠件设置有三个,与所述纵向凹槽相对应;所述连杆19与所述横向凹槽相对应。
39.实施时,将可折叠的拦截支撑架打开,嫌疑人驱使车辆的车轮架于拦截支撑架内部的连杆19之间,使车轮被卡在拦截支撑架里面无法继续转动行驶,从而达到阻拦的目的。整个装置占用空间小,运输方便、快捷,节省人力物力,能够进行快速布设,达到出其不意的拦截效果。
40.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折叠件包括卧挡杆5和立挡杆13。其中,所述卧挡杆5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1与所述减速基座17铰接,所述立挡杆13通过第二转轴3与接近所述卧挡杆5设置有第一转轴1的一端铰接;折叠件展开后,卧挡杆5和立挡杆13呈l型。
41.具体地,本技术使得所述立挡杆13能够在所述卧挡杆5的一端进行旋转操作,同时,所述卧挡杆5还能带动所述立挡杆13在同端的减速基座17上进行整体旋转操作。
42.具体地,所述钢珠插销6分别设置在所述卧挡杆5的中部和靠近第一转轴1的一端,以及所述立挡杆13的中部和远离第一转轴1的一端,使得卧挡杆5和立挡杆13均有两排连杆19。
43.进一步地,所述卧挡杆5中部设置有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所述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之间由一体式隔断板隔开;所述第一矩形槽设置在靠近第一转轴1的一端,所述第二矩形槽设置在远离第一转轴1的一端;所述第一矩形槽内设置有有弹性元件10。
44.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10为弹簧。
45.进一步地,所述卧挡杆5内的第一矩形槽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5a;所述弹性元件10靠近第一转轴1的一端与滑轴4固定连接,所述滑轴4在所述滑槽5a内进行滑动运动,同时带动弹性元件10在所述第一矩形槽内进行压缩和舒张运动。
46.进一步地,所述滑轴4与连接杆11的一端铰链相连,所述连接杆11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12与所述立挡杆13铰接,第三转轴12设置于靠近所述立挡杆13设置有第二转轴3的一端,即所述立挡杆13通过所述弹性元件10的弹力将其弹开,该弹性元件10的设计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立挡杆13迅速弹起,阻拦及时,能够起到出其不意的拦截效果。
47.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隔断板上设置有滑动孔5c,所述滑动孔5c贯通所述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所述滑轴4中间固定连接有导向杆9,所述导向杆9的末端穿过所述弹性元件10以及所述滑动孔5c在所述第二矩形槽内进行往返运动,给所述弹性元件10起到运动限位的作用。
48.进一步地,由于所述连接杆11一端与所述滑轴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立挡杆13连接,因此当立挡杆13在所述弹性元件10的弹力作用下被弹开时,滑轴4在滑槽5a内滑动,同时带动连接杆11同步运动,最终展开后所述滑轴4被限位在所述滑槽5a内靠近第一转轴1的一端。
49.此时,在连接杆11的作用下,所述立挡杆13与所述卧挡杆5之间旋转后的角度也被限定,即立挡杆13在弹性元件10的作用下被弹开后,其与卧挡杆5的角度固定不变(本实用新型中该状态下的立挡杆13和卧挡杆5的角度为90
°
),使得所述立挡杆13与所述卧挡杆5之间一直处于相互无旋转位移的状态。
5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矩形槽远离所述第一转轴1的一端内侧设置有电吸盘8,所述立挡杆13远离所述第一转轴1一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吸盘块14,所述电吸盘8与电吸盘块14相互配合设置。
51.进一步地,所述电吸盘8与电吸盘块14未工作状态下处于断电状态,通过磁力吸合在一起,可通过电控控制其磁力状态。
52.具体地,在未工作状态下,所述拦截支撑架处于折叠状态,所述立挡杆13与卧挡杆5处于相互接触重合状态,此时处于断电状态,所述电吸盘8与电吸盘块14通过磁力吸合在一起,车辆可在该装置上通行。
53.进一步地,当出现需拦截车辆时,工作人员通过启动遥控控制所述电吸盘8与电吸盘块14的磁力状态,通电后使两者瞬间通电失去磁吸力,该状态下由于所述电吸盘8与电吸盘块14间没有了磁力,使得所述立挡杆13在弹性元件10的弹力作用下弹起,使得整个装置
处于工作状态,进行车辆拦截。
54.进一步地,所述卧挡杆5外侧远离所述第一转轴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卡轴5b,所述减速基座17的纵向凹槽远离所述第一转轴1的一端设置有卡座7,所述卡轴5b和所述卡座7之间卡合连接。
55.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立挡杆5为l型,包括长臂和短臂,所述长臂和短臂之间垂直固定连接,且两者相交部的外边缘为直角,所述第二转轴3设置于所述短臂的末端。
56.进一步地,所述减速基座17的纵向凹槽靠近所述第一转轴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支撑座2,与所述第一转轴1铰链连接。
57.实施例2
58.一种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的使用方法,采用实施例1中的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59.s1:电吸盘8与电吸盘块14失去磁吸力:
60.该装置在未工作状态下,所述拦截支撑架在所述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内处于折叠状态,所述立挡杆13与卧挡杆5处于上下叠放相互重合的状态。
61.此时,所述电吸盘8与电吸盘块14处于断电状态,两者通过磁力吸合在一起,车辆可在该装置上通行。
62.当出现需拦截车辆时,工作人员通过启动遥控,控制所述电吸盘8与电吸盘块14的磁力状态,使两者瞬间通电失去磁吸力,该状态下由于所述电吸盘8与电吸盘块14间没有了磁力,使得整个装置开启工作状态,进行车辆拦截。
63.s2:立挡杆13在弹性元件10的作用下被弹开,使得立挡杆13垂直于减速基座17:
64.由于电吸盘8与电吸盘块14之间失去磁力,所述立挡杆13通过所述弹性元件10的弹力围绕第二转轴进行旋转运动,将立挡杆13与卧挡杆5分离;立挡杆13带动与其连接的连杆19进行同步运动。
65.同时,所述滑轴4在滑槽5a内进行滑动,同时带动连接杆11同步运动,最终展开后所述滑轴4被限位在所述滑槽5a内靠近第一转轴1的一端。
66.此时,在连接杆11的作用下,所述立挡杆13与所述卧挡杆5之间旋转后的角度被限定,即立挡杆13在弹性元件10的作用下被弹开后,其与卧挡杆5的角度固定不变(本实用新型中该状态下的立挡杆13和卧挡杆5的角度为90
°
),使得所述立挡杆13与所述卧挡杆5之间一直处于相互无旋转位移的状态。
67.该状态下为本实用新型内藏式阻拦装置的工作状态,进入车辆拦截的准备状态。该状态下,所述卧挡杆5置于减速基座17的纵向凹槽内,所述立挡杆13的长臂垂直于所述卧挡杆5,所述立挡杆13的短臂平行于所述卧挡杆;所述立挡杆13和与其相连接的连杆19所形成的立挡支架垂直于减速基座17,同时所述立挡支架垂直于卧挡杆5以及与卧挡杆5相连的连杆19所形成的卧挡支架。
68.s3:车辆轮胎21向前驱使,接触立挡杆13,通过车辆向前的冲击力,使卧挡杆5脱离减速基座17:
69.如图5所示,当车辆通过s2所述的车辆拦截的准备状态下的内藏式阻拦装置时,车辆轮胎21首先压过减速基座17,接着冲撞到所述立挡支架上,由于此时立挡支架与卧挡支架之间形成的角度不变,使得所述车辆轮胎21置于所述立挡支架与卧挡支架之间。
70.首先,由于车辆轮胎21对立挡支架的冲击力,到达一定的冲击力后所述卡轴5b脱离卡座7,使得立挡杆13带动卧挡杆5一起向与车辆行驶一致的方向同步运动,同时车辆轮胎21也跟着立挡支架一起同向同步运动。
71.接着,当立挡支架与卧挡支架同步运动到一定角度后,所述立挡支架的上表面会与减速基座17其中一个凹槽的上边缘接触,此时达到立挡支架与卧挡支架展开的最大量,所述车辆轮胎21被卡在所述立挡支架与卧挡支架之间,不可继续向前行驶,完成拦截操作。
7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藏式车辆阻拦装置中,所涉及的控制方法均为现有技术常见的方法,仅需要将各个具有相应功能的装置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给出的连接关系进行连接,即可得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其中并不涉及任何控制方法和软件方面的改进。而至于各个相应功能的装置之间的连接方式,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实现的,在此不做详细说明。
7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