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铝基覆铜板制造压合成型后精加工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3-21 07:45: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铝基覆铜板制造压合成型后精加工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2.铝基覆铜板作为印制电路板制造中的基板材料,对印制电路板主要起互连导通、绝缘和支撑的作用,铝基覆铜板在冲压成型后会,导致铝基覆铜板的边缘处产生过多的毛刺,如不对这些毛刺进行打磨,在安装过程中这些毛刺会剐蹭到电子元件和导线,对电子元件和导线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铝基覆铜板制造压合成型后精加工处理设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铝基覆铜板制造压合成型后精加工处理设备,包括工作板,所述工作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两个所述支撑腿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腿,每个所述连接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工作板上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一号夹板,所述一号夹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固定连接于固定板上表面,所述工作板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工作板上表面另一侧安装有精修边组件。
6.作为优选,所述一号夹板与二号夹板配合连接,所述二号夹板安装于弹簧顶杆输出端,所述弹簧顶杆固定连接于转盘表面,所述转盘转动安装于侧板下表面。
7.作为优选,所述精修边组件包括滑轨,所述滑轨固定连接于工作板上表面,所述滑轨上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
8.作为优选,两个所述限位杆之间转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通过表面的螺纹啮合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两侧活动贯穿限位杆。
9.作为优选,所述螺纹杆上端固定连接于一号电机的输出轴,所述升降块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壁一侧安装有二号电机。
10.作为优选,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通过螺纹与蜗轮啮合连接,所述蜗轮中部固定套设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转动设置于驱动箱内壁之间。
11.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杆上端固定套设有二号伞齿轮,所述二号伞齿轮与一号伞齿轮通过卡齿啮合连接,所述一号伞齿轮转动设置于驱动箱一侧,所述一号伞齿轮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磨盘。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1)启动电动推杆带动一号夹板向上方移动,使一号夹板和二号夹板配合对铝基覆铜板进行夹紧露出四周边缘处,通过弹簧顶杆收紧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对铝基覆铜板进行固定夹紧,方便对铝基覆铜板的边缘处进行修边。
14.(2)启动二号电机带动螺纹杆旋转,由于螺纹杆通过表面的螺纹与升降块啮合,再由于升降块两侧活动套设限位杆,从而带动升降块进行上下移动,调节好高度后,启动二号电机带动蜗杆旋转,由于蜗杆与蜗轮通过螺纹啮合,通过蜗轮带动旋转杆旋转,旋转杆上端套设有二号伞齿轮,而二号伞齿轮与一号伞齿轮通过卡齿啮合连接,带动磨盘旋转。
15.(3)启动一号电机带动螺纹杆旋转,由于螺纹杆通过表面的螺纹与升降块啮合,再由于升降块两侧活动套设限位杆,从而带动升降块进行上下移动,可以与铝基覆铜板升高至同一水平后进行打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多不同高度的铝基覆铜板进行打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铝基覆铜板制造压合成型后精加工处理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铝基覆铜板制造压合成型后精加工处理设备的一号夹板和二号夹板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铝基覆铜板制造压合成型后精加工处理设备的精修边组件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铝基覆铜板制造压合成型后精加工处理设备的驱动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支撑腿;2、连接腿;3、固定板;4、电动推杆;5、工作板; 6、凹槽;7、侧板;8、一号夹板;9、二号夹板;10、弹簧顶杆;11、精修边组件;12、转盘;111、滑轨;112、滑块;113、螺纹杆;114、升降块; 115、一号电机;116、限位杆;117、驱动箱;118、磨盘;119、一号伞齿轮; 120、二号伞齿轮;121、蜗轮;122、旋转杆;123、蜗杆;124、二号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如图1-4所示,铝基覆铜板制造压合成型后精加工处理设备,包括工作板5,所述工作板5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两个所述支撑腿1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腿2,每个所述连接腿2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工作板 5上表面设置有凹槽6,所述凹槽6内设有一号夹板8,所述一号夹板8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4,所述电动推杆4固定连接于固定板3上表面,所述工作板5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板7,所述工作板5上表面另一侧安装有精修边组件11。
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铝基覆铜板放在凹槽6内的一号夹板8表面上,启动电动推杆4带动一号夹板8向上方移动,使一号夹板8和二号夹板9配合对铝基覆铜板进行夹紧露出四周边缘处,通过弹簧顶杆10收紧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对铝基覆铜板进行固定夹紧,方便对铝基覆铜板的边缘处进行修边,再推动滑块112沿着滑轨111移动,启动一号电机115带动螺纹杆113 旋转,由于螺纹杆113通过表面的螺纹与升降块114啮合,再由于升降块114 两侧活动套设限位杆116,从而带动升降块114进行上下移动,调节好高度后,启动二号电机
124带动蜗杆123旋转,由于蜗杆123与蜗轮121通过螺纹啮合,通过蜗轮121带动旋转杆122旋转,旋转杆122上端套设有二号伞齿轮 120,而二号伞齿轮120与一号伞齿轮119通过卡齿啮合连接,带动磨盘118 旋转。
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一号夹板8与二号夹板9配合连接,所述二号夹板9 安装于弹簧顶杆10输出端,所述弹簧顶杆10固定连接于转盘12表面,所述转盘12转动安装于侧板7下表面,将铝基覆铜板放在凹槽6内的一号夹板8 表面上,启动电动推杆4带动一号夹板8向上方移动,使一号夹板8和二号夹板9配合对铝基覆铜板进行夹紧露出四周边缘处,通过弹簧顶杆10收紧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对铝基覆铜板进行固定夹紧,方便对铝基覆铜板的边缘处进行修边。
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精修边组件11包括滑轨111,所述滑轨111固定连接于工作板5上表面,所述滑轨111上安装有滑块112,所述滑块112上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16,两个所述限位杆116之间转动安装有螺纹杆113,所述螺纹杆113通过表面的螺纹啮合有升降块114,所述升降块114两侧活动贯穿限位杆116,所述螺纹杆113上端固定连接于一号电机115的输出轴,所述升降块114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箱117,所述驱动箱117内壁一侧安装有二号电机124,启动一号电机115带动螺纹杆113旋转,由于螺纹杆113通过表面的螺纹与升降块114啮合,再由于升降块114两侧活动套设限位杆116,从而带动升降块114进行上下移动。
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二号电机12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蜗杆123,所述蜗杆123通过螺纹与蜗轮121啮合连接,所述蜗轮121中部固定套设有旋转杆 122,所述旋转杆122转动设置于驱动箱117内壁之间,所述旋转杆122上端固定套设有二号伞齿轮120,所述二号伞齿轮120与一号伞齿轮119通过卡齿啮合连接,所述一号伞齿轮119转动设置于驱动箱117一侧,所述一号伞齿轮119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磨盘118,启动一号电机115带动螺纹杆113旋转,由于螺纹杆113通过表面的螺纹与升降块114啮合,再由于升降块114两侧活动套设限位杆116,从而带动升降块114进行上下移动,调节好高度后,启动二号电机124带动蜗杆123旋转,由于蜗杆123与蜗轮121通过螺纹啮合,通过蜗轮121带动旋转杆122旋转,旋转杆122上端套设有二号伞齿轮120,而二号伞齿轮120与一号伞齿轮119通过卡齿啮合连接,带动磨盘118旋转。
27.该铝基覆铜板制造压合成型后精加工处理设备的工作原理:
28.使用时,首先将铝基覆铜板放在凹槽6内的一号夹板8表面上,启动电动推杆4带动一号夹板8向上方移动,使一号夹板8和二号夹板9配合对铝基覆铜板进行夹紧露出四周边缘处,通过弹簧顶杆10收紧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对铝基覆铜板进行固定夹紧,方便对铝基覆铜板的边缘处进行修边,再推动滑块112沿着滑轨111移动,启动一号电机115带动螺纹杆113旋转,由于螺纹杆113通过表面的螺纹与升降块114啮合,再由于升降块114两侧活动套设限位杆116,从而带动升降块114进行上下移动,调节好高度后,启动二号电机124带动蜗杆123旋转,由于蜗杆123与蜗轮121通过螺纹啮合,通过蜗轮121带动旋转杆122旋转,旋转杆122上端套设有二号伞齿轮120,而二号伞齿轮120与一号伞齿轮119通过卡齿啮合连接,带动磨盘118旋转。
29.需要说明的是,一号电机115和二号电机124具体的型号:yb2-132s-4h,电动推杆4具体的型号:ant-35。
3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