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杠杆传动的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19 18:03: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具有支架、能够围绕第一枢转轴枢转地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切割刀和减速传动装置,所述减速传动装置分别将驱动臂的多个前后相继地执行的去向和返回枢转运动的去向枢转运动传递到切割刀的切割枢转运动中,其中,从初始位置枢转到切割终端位置中的切割刀(3)能够通过切割刀返回枢转装置(20、21、22、23)返回到初始位置中。


背景技术:

2.专利文献de 3191174描述了这种切割装置。那里描述的切割装置具有固定的颚部和能够围绕转动轴线相对于所述固定的颚部枢转的能移动的颚部,所述能移动的颚部具有扇形齿轮,能够通过棘轮爪与驱动臂抗扭地耦连的齿轮啮合到所述扇形齿轮中。止动爪能够在驱动臂进行枢转运动之后将能移动的颚部固持在枢转位置中。通过操作脚踏板能够松开止动爪,从而能移动的颚部能够通过其自重枢转回到初始位置中。
3.专利文献us 4,055,891描述了一种具有卡锁销的线缆切割装置,所述卡锁销能够啮合进能移动的切割颚部的周向齿部中。通过驱动臂的去向和返回枢转运动能够使能移动的切割颚部逐步地到达固定的切割颚部上。通过拉回卡锁销使所述卡锁销从周向齿部中脱离,从而能移动的切割颚部能够往回转动。
4.专利文献de 8313615 u1描述了一种具有升降缸的切割装置,通过所述升降缸能够使能移动的切割颚部相对于固定的切割颚部枢转。设置有拉簧用于使切割颚部回复到初始位置中。
5.在由专利文献us 1,814,790描述的切割装置中,切削刃的返回枢转通过其自重实现。
6.由专利文献de 947 218、de 363 991、de 36 31 162和de 319 174已知杠杆传动的切割装置,其中,驱动臂通过在中间连接止动爪传动装置转动减速传动装置的具有齿部的第一轮,所述齿部啮合切割刀的对应齿部中。
7.专利文献wo 2010/010169 a1和cn 203993976描述了切割装置,在所述切割装置中,切割轮能够通过驱动臂的枢转逐步地转动。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在使用方面有利地改进这种切割装置。
9.所述技术问题通过在权利要求书中给出的发明解决,其中,从属权利要求不仅是权利要求1给出的发明的有利的扩展设计,而且是所述技术问题的独立解决方案。
10.本发明首先并且主要建议,切割刀返回枢转装置将驱动臂与切割刀耦连。切割刀能够通过驱动臂的返回枢转运动返回到初始位置中。所述耦连这样进行,使得切割刀在驱动臂返回枢转时被驱动臂拖带。通过该切割刀返回枢转装置使得在切割运动中从初始位置到达切割终端位置中的切割刀通过优选唯一的返回枢转运动返回到初始位置中。按照该设
计方案,能够像操作驱动臂直接固定在切割刀上的切割装置那样操作具有支架、能够围绕第一枢转轴枢转地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切割刀和减速传动装置的切割装置,所述减速传动装置将驱动臂的多个前后相继地执行的去向和返回枢转运动的去向枢转运动传递到切割刀的切割枢转运动中。尽管如此仍能够通过减速传动装置将更大的切割力施加到切割刀上。按照本发明的切割装置可以设计为层压结构切割装置并且具有支架,所述支架具有在专利文献de 10 2009 003 490 a1中所描述的特性。所述支架由两个彼此平行地延伸的优选设计为空心体的支撑体构成。在此可以是箱形的挤压成型件。在两个端部上安设有支脚,所述支架能够通过所述支脚安设在基面上。在两个彼此平行地延伸的、供减速传动装置固定在其上的支撑体之间延伸有缝隙,优选具有钝的切割棱边的切割刀能够进入所述缝隙中,以便由放置在托架上的层压板或者类似材料冲裁出条形材料。所述缝隙的缝隙宽度优选仅略大于由板材制造的切割刀的材料厚度。减速传动装置可以具有小直径的第一轮,所述第一轮啮合进齿部中。该齿部优选由第二轮构成,所述第二轮可以具有比第一轮更大的直径。第一轮的旋转运动被传递到切割刀的齿部上,所述齿部在圆弧上延伸,所述圆弧的半径比第一轮的齿部的半径大。减速传动装置优选具有数量为奇数的齿轮,从而使第一轮的转动方向与切割刀的转动方向适配。设置有一种刀刃锁止装置,所述刀刃锁止装置将驱动臂的去向枢转运动传递到减速传动装置上,然而不会将返回枢转运动传递到减速传动装置上。因此分别仅有驱动臂的多次前后相继地执行的去向和返回枢转运动的去向枢转运动被传递到切割刀上,从而所述切割刀能够从切割装置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打开的位置中的初始位置中逐步地到达切割终端位置,在所述切割终端位置中,切割刀的切割棱边完全地进入缝隙中。通过按照本发明的切割刀返回枢转装置使切割刀能够从该切割终端位置枢转回到初始位置中。为此尤其设置有耦连元件,驱动臂通过所述耦连元件耦连到切割刀上。耦连元件优选是牵引元件,当驱动臂逆着去向枢转运动进行返回枢转运动时,能够通过所述牵引元件将拉力施加到切割刀上。尤其设置有枢转自由空隙或者说枢转自由程(schwenkfreigang)。在该枢转自由空隙内,驱动杠杆能够以尤其较小的第一幅度往复枢转,以便使切割刀朝向切割方向枢转。在切割过程之后,切割刀能够以尤其是更大的幅度或者更大的返回枢转路径返回到初始位置中。用于使驱动臂耦连到切割刀上的耦连元件尤其具有在切割时切割刀移动时产生作用的枢转自由空隙。所述枢转自由空隙可以由第一长孔构成,随动件或者说同步件能够在所述第一长孔中运动。所述长孔可以布置在耦连元件中。所述长孔可以直线地或者在弧线上延伸。然而所述长孔也可以布置在切割刀中或者布置在第一轮中或者布置在驱动轮中。啮合到长孔中的同步件可以在以较小的幅度进行切割运动时往复运动。可以设置锁止元件,所述锁止元件行使在止动爪传动装置中止动爪的功能。该锁止元件优选对应配属于驱动臂。所述驱动臂可以具有第二长孔,锁止元件能够在所述第二长孔中在力传递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在力传递位置中,锁止元件贴靠在驱动齿的驱动齿部上。驱动齿优选是具有多个驱动齿的驱动轮的部件。驱动轮可以抗扭地与减速传动装置的第一轮连接。在进行去向枢转运动时,驱动齿位于力传递位置中。驱动齿具有背面的侧壁,所述侧壁可以构成弯曲的控制凸轮或者说控制曲线,锁止元件能够通过所述控制凸轮在进行返回枢转运动时从力传递位置移动到释放位置中,在所述释放位置中,所述锁止元件在进行返回枢转运动时能够越过一个或者多个驱动齿,从而通过驱动臂的两个或者更多行程使切割刀能够从其初始位置逐步地枢转到其切割终端位置中。在一种优选的
设计方案中,锁止元件同时也是固定元件,优选为牵引元件的耦连元件通过所述固定元件固定在驱动臂上。用于使耦连元件固定在驱动臂上的固定元件优选布置在所述耦连元件的第一端部上。耦连元件的第二端部可以由第一长孔的第一端部构成,第二固定元件能够其中运动,耦连元件通过所述第二固定元件固定在切割刀上。当切割刀在驱动臂的去向和返回枢转运动的路径中朝向切割方向转动时,第二固定元件可以在第一长孔的第一端部和第一长孔第二端部之间往复移动。为了使切割刀从切割终端位置或者从初始位置和切割终端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枢转返回到初始位置中,使驱动臂以下述程度朝向返回枢转方向移动,直到啮合到第一长孔中的、优选由固定元件构成的同步件贴靠在长孔的第一端部上。随即能够在驱动臂继续枢转时通过耦连元件将拉力施加到切割刀上,其使切割刀进行枢转移动。在此被证实为有利的是,固定元件由锁止元件构成或者能够与锁止元件在布置在驱动臂中的第二长孔中共同移动。第二长孔可以沿着这种方向、优选甚至倾斜于驱动臂的延伸方向延伸,使得传递到耦连元件上的力将锁止元件保持在释放位置中。通过该措施使得在切割刀枢转返回时,驱动轮的驱动齿能够在锁止元件下方自由转动。即不需要在驱动臂枢转返回时为了使切割刀移动回到初始位置中而使驱动轮从减速传动装置上脱耦。优选规定,这样选择第二长孔的延伸方向,使得当切割刀完全移动返回到初始位置中或者枢转方向改变时,锁止元件才从释放位置移动回到力传递位置中。在枢转方向从返回枢转运动改变成去向枢转运动时,锁止元件在第二长孔中移动返回到其力传递位置中。在终端位置中,锁止元件也能够从力传递位置移动到释放位置中,从而使驱动臂能够到达与由支架构成的支撑体平行的位置中。切割装置由此到达紧凑的存放位置中,切割刀在所述存放位置中还处于其切割终端位置中。在本发明的另一扩展设计中,可以设置用于切割刀的枢转限定的器件。在此可以是止挡器件。切割刀优选具有弧形槽,固定在支架上的止挡销啮合到所述弧形槽中。止挡销在初始位置中以及在枢转终端位置中分别贴靠在弧形槽的端部上。在一种扩展设计中可以规定,第一轮的齿部啮合到第二轮的齿部中,切割刀的齿部也啮合在第二轮的同一齿部中。切割刀可以机械地由双臂的杠杆构成,其中,杠杆臂基本上对角地或者说完全相反地相互对置。杠杆臂构成弯曲的切割棱边,所述切割棱边在切割运动中构成沿着槽移动的切点。另一个杠杆臂构成齿部,所述齿部是减速传动装置的部件并且优选与第二轮的齿部啮合,所述第二轮的齿部还与第一轮的齿部啮合。切割刀、第二轮和第一轮优选处于共同的平面中。第二轮可以在缝隙中转动,切割刀在切割运动中沉入所述缝隙中。第一轮可以抗扭地与两个驱动轮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轮布置在这两个驱动轮之间。驱动臂可以具有两个直线地延伸的板条,这两个驱动轮布置在所述两个板条之间。此外,两个耦连元件可以位于两个板条之间的间隔空间中,所述耦连元件固定在切割刀的两个相互对置的宽侧上。在两个板条的自由端部上可以布置把手。牵引元件可以由两个直线地延伸的牵引杆或者连杆构成。驱动臂的枢转轴可以由轴承支座承载,所述轴承支座也支承减速传动装置的第一轮。此外可以设置固定在支架上的止挡部。切割刀区域性地沉入止挡部中,从而使得放置在托架上支撑在止挡部上的层压板能够被切割刀分开。切点在此从远离止挡部的位置朝向止挡部的方向移动。
附图说明
11.以下根据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12.图1示出了切割装置的第一立体视图,在该视图中,切割刀位于切割终端位置中,
13.图1a示出了图1中的局部区域ia,
14.图2示出了切割装置的第二立体视图,在该视图中,切割刀3位于初始位置中,在所述初始位置中,待切割的板、例如层压板或者pvc板能够放置在托架11上,
15.图2a放大地示出了图2中的局部区域iia,
16.图3示出了一个视角,
17.图4示出了沿着图3中的剖切线iv-iv剖切的切割装置,然而所述切割装置位于存放位置中,在所述存放位置中,驱动臂6平行于支架1延伸,
18.图4a放大地示出了图4中的局部视图iva;
19.图5示出了与图4衔接的视图,其中,驱动臂6沿着返回枢转运动的方向以下述程度枢转,使得具有同步件的功能的固定元件22贴靠在耦连元件20的长孔21的端部21'上,从而使刀刃锁止装置的锁止元件24处于其释放位置中,
20.图6示出了衔接视图,根据该衔接视图,驱动臂6进一步枢转,并且切割刀3在此通过耦连元件20共同枢转到初始位置中,
21.图7示出了衔接视图,在该衔接视图中,驱动臂从该枢转位置枢转到枢转终端位置中,在该枢转终端位置中,锁止元件24移动返回到力传递位置中,
22.图8示出了在驱动臂8朝去向枢转方向h进行第一枢转行程之后的衔接视图,其中,减速传动装置的第一轮5共同转动并且减速传动装置将切割刀3朝向切割方向移动,
23.图9示出了衔接视图,根据该衔接视图,驱动臂在返回枢转运动r中进行了返回枢转,然而切割刀3保持其枢转位置,
24.图10示出了在在去向枢转运动h中进行第二枢转行程之后的衔接视图,其中,切割刀3枢转直至到达枢转终端位置中;驱动臂6能够从该位置继续枢转至图4所示的存放位置中,
25.图10a放大地示出了图10中的局部区域xa,
具体实施方式
26.切割装置具有支架1,所述支架具有两个基本上设计为空心体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彼此平行地延伸并且构成用于工件的托架11。缝隙10在两个支撑体之间延伸,切割刀3能够以切割棱边3'沉入所述缝隙中。支撑体在其两个端部上借助端部件彼此连接。两个端部件由支脚13构成,支架能够通过所述支脚这样支撑在基面上,使得两个支撑体自由地悬在基面上方,从而使切割刀3的切割棱边3'能够下沉穿过支撑体。
27.由两个彼此平行地延伸的板条17构成的驱动臂能够围绕枢转轴15枢转地固定在与支架1固定的轴承支座14上。把手18位于所述驱动臂6的端部上。
28.轴承支座14支承两个驱动轮29,减速传动装置的抗扭地与驱动轮29固定的第一轮5位于所述两个驱动轮之间。驱动轮29能够与第一轮5共同围绕枢转轴15枢转。轴承支座14优选由多个相互贴靠的板构成,其中,两个外部的支承板35支承枢转轴15并且在所述支承板35之间布置有多个间隔板36。
29.两个驱动轮29构成驱动齿26,所述驱动齿分别具有驱动齿面27和背部齿面28。驱动臂6具有长孔25,锁止元件24能够在所述长孔中运动。锁止元件24可以到达力传递位置,
所述锁止元件在该力传递位置中贴靠在驱动齿面27上,从而能够将驱动臂的枢转运动传递到第一轮5的转动运动上。锁止元件24也可以到达释放位置,在所述释放位置中驱动轮29能够自由转动。
30.齿轮5的齿部7啮合到能够围绕转动轴线16转动的第二轮4的齿部8中。切割刀3的齿部9也啮合进同一齿部8中,所述切割刀3能围绕枢转轴2枢转地支承在支架1上。借助啮合在切割刀3的弧形槽31中的止挡销32将所述切割刀3的枢转运动限制在两个终端位置之间。
31.耦连元件20由两个牵引杆构成,所述牵引杆分别具有长条状的、尤其是直线形的形状。耦连元件20尤其是具有沿着其延伸方向延伸的长孔21的牵引元件,同步件啮合到所述长孔中,所述同步件由固定元件22构成,两个牵引元件20通过所述固定元件固定在切割刀3的两个相互背离的宽侧上。在驱动臂6进行枢转运动时,同步件能够在构成自由空隙的情况下在长孔21中运动。长孔21具有第一端部21',所述第一端部朝向一个方向限定所述自由空隙。长孔21在对置的端部21"上具有直径扩大的区域,该区域构成安装开口。在切割刀进行枢转运动时,第一固定元件22不会进入端部21'的所述区域中,从而自由空隙略微小于两个端部21'、21"的间距。
32.在与长孔21对置的端部上设置有其它固定元件23,所述其它固定元件在所述实施例中由设计为圆头螺栓的锁止元件24构成。耦连元件20在该固定元件23上固定在锁止元件24上,从而耦连元件20能够根据驱动臂6的枢转位置施加参照长孔25的延伸方向朝向其它方向指向的力,从而锁止元件24能够根据驱动臂6的枢转角移动到所述锁止元件的力传递位置或者释放位置中。此外,所述力也取决于驱动臂6的枢转方向。
33.此外,止挡元件位于两个由支架1构成的支撑体33的构成托架11的上侧上,所述止挡元件构成止挡部12,待切割的工件能够抵靠在所述止挡部上。在切割刀3进行切割运动,从而所述切割刀3的弯曲的切割棱边3'沉入两个支撑体33之间的缝隙10中时,切割棱边3'与托架11的切点朝向止挡部12的方向移动。
34.所述切割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35.在图4所示的存放位置中,切割刀3处于其切割终端位置中,在该切割终端位置中,止挡销32位于弧形槽31的端部上。切割棱边3'完全沉入两个支撑体33之间的空间中。锁止元件24可以脱离与驱动齿26的啮合。所述锁止元件位于其释放位置中。止挡销34支撑在切割刀3上,从而驱动臂6平行于支撑体33延伸。如果驱动臂6从该存放位置以返回枢转运动r到达图5所示的位置中,则固定元件22穿过长孔21直至到达端部21'。在该枢转运动期间,仅驱动臂6发生枢转移动,而切割刀3则未发生枢转移动。
36.如果驱动臂6从图5所示的位置继续在返回枢转运动r中枢转,则长孔21的端部21'作用在固定元件22上并且在切割刀3上施加转矩,从而该切割刀在驱动臂6枢转的过程中枢转直至到达图6所示的枢转位置中。在该位置中,切割刀3处于其初始位置中。止挡销32位于弧形槽31的其它端部上。长孔25在该枢转运动期间相对于耦连元件20具有钝角,从而由耦连元件20施加到锁止元件24上的拉力使得所述锁止元件24保持在释放位置中。在此被证实为有利的是,长孔25的延伸方向倾斜于驱动臂6的延伸方向延伸。
37.如果驱动臂6以由图6所示的打开位置为出发点继续在返回枢转运动r中枢转,则锁止元件24能够移动到图7所示的力传递位置中,因为现在长孔25的延伸方向与耦连元件20的延伸方向成锐角地延伸。
38.然而也可以由此到达力传递位置,即驱动臂6以图6所示的打开位置为出发点在去向枢转运动h中移动。图6中的锐角重新成为钝角。
39.在图7中,锁定元件24处于其力传递位置中、即贴靠在驱动齿26的驱动齿面27上,如果以图7为出发点,驱动臂6在去向枢转运动h中朝向图8所示的运行位置的方向枢转,则减速传动装置的第一轮5转动。齿轮5的转动运动被传递到齿轮4的转动运动中,所述齿轮4又将转动运动传递到切割刀3上,从而所述切割刀3在与驱动臂6相同的转动方向中枢转。在该第一切割行程期间,由固定元件22构成的同步件在长孔21内远离第一端部21'地朝向第二端部21"的方向移动。切割棱边3'与托架11的交点朝向止挡部12的方向移动。
40.如果以图8所述的运行位置为出发点,驱动臂6在返回枢转运动r中进行返回枢转,则锁止元件24越过驱动齿26的背部齿面28。在进行返回枢转运动期间,由固定元件22构成的同步件又在长孔21中移动。所述同步件在此能够移动至端部21'。长孔21由此在切割操作期间构成用于驱动臂6的枢转运动自由空隙。
41.以图8所示的运行位置为出发点,驱动臂6又能够在去向枢转运动h中进行枢转以施加第二切割行程。锁止元件24在此移动返回到力传递位置中并且驱动臂6的枢转运动能够传递到第一轮5上并且通过减速传动装置传递到切割刀3上,直到所述切割刀到达图10所示的切割终端位置。
42.驱动臂能够通过返回枢转运动r重新返回到图3所示的打开位置中,其中,切割刀3由按照本发明的基本上由耦连元件20构成切割刀返回枢转装置枢转返回到初始位置中。
43.驱动臂6备选地也可以从图10所示的运行位置到达图1所示的存放位置中。附图标记30示出了支承板35的边缘棱边。可以规定,该边缘棱边作为控制凸肩起作用,以便控制锁止元件24或者耦连元件20进入释放位置中。
44.前述实施方案用于阐述本技术在总体上包含的发明,所述发明至少通过以下特征组合分别独立地对现有技术进行扩展设计,其中,两个、更多或者所有这些特征组合也能够相结合,即:
45.一种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切割刀返回枢转装置20、21、22、23,从初始位置枢转到切割终端位置中的切割刀3能够通过所述切割刀返回枢转装置通过返回枢转运动返回到初始位置中。
46.一种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切割刀返回枢转装置具有耦连元件20,驱动臂6在构成枢转自由空隙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耦连元件耦连到切割刀3上。
47.一种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耦连元件20为牵引元件,所述牵引元件通过第一固定元件22固定在切割刀3上并且通过第二固定元件23固定在驱动臂6上。
48.一种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自由空隙由能够在耦连元件20的第一长孔21中运动的固定元件22、23构成。
49.一种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耦连元件20固定在锁止元件24上,所述锁止元件在进行去向枢转运动h期间将驱动臂6耦连到减速传动装置的第一轮5上。
50.一种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元件24在驱动臂6的第二长孔25中能够在驱动齿轮26的驱动齿面27处的力传递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
51.一种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26的背部齿面28在进行返回枢转运动r时将锁止元件24从其力传递位置移动到其释放位置中,在所述释放位置中,所述锁止元件
在切割刀3进行返回枢转运动r时借助耦连元件20保持被从切割终端位置拖带到初始位置中。
52.一种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切割刀3参照其枢转轴2具有第一臂和与所述第一臂基本上相反地对置的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具有切割棱边3',所述切割棱边在切割枢转运动期间沉入到支架1的缝隙10中,所述第二臂具有齿部9,减速传动装置的第二轮4的齿部8啮合进所述齿部9中。
53.一种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5的从动齿部啮合到第二轮4的齿部8中,切割刀3的齿部9与同一齿部8啮合,和/或第一轮5布置在两个驱动轮29之间和/或切割刀3的枢转角通过枢转限定元件31、32在枢转方面限定和/或锁止元件24能够从力传递位置移动到释放位置中,从而驱动臂6能够到达与由支架1构成的支撑体平行的位置中。
54.所有的公开的技术特征(本身或者以不同方式的组合)都对本发明是重要的。因此,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也包含相关/所附的优先权文件(在先申请副本)公开的全部内容,为此,优先权文件的特征也一并纳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中。从属权利要求以其特征即使在不具有被引用的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时也能表征现有技术的独有的创造性的改进方案,尤其用于基于该技术特征采取分案申请。在每个权利要求中说明的发明可以附加地具有一个或多个在之前的说明书中、尤其配设有附图标记和/或在附图标记列表中说明的特征。本发明还涉及多种设计方式,其中,在上述说明中提到的某些特征并未实施,尤其在其被认为对于相应的使用目的无关紧要或能够被其它技术作用相同的手段替换时
55.附图标记列表
[0056]1ꢀꢀꢀꢀꢀꢀꢀꢀꢀꢀ
支架
[0057]2ꢀꢀꢀꢀꢀꢀꢀꢀꢀꢀ
枢转轴
[0058]3ꢀꢀꢀꢀꢀꢀꢀꢀꢀꢀ
切割刀
[0059]
3'
ꢀꢀꢀꢀꢀꢀꢀꢀꢀ
切割棱边
[0060]4ꢀꢀꢀꢀꢀꢀꢀꢀꢀꢀ
减速传动装置、第二轮
[0061]5ꢀꢀꢀꢀꢀꢀꢀꢀꢀꢀ
减速传动装置、第一轮
[0062]6ꢀꢀꢀꢀꢀꢀꢀꢀꢀꢀ
驱动臂
[0063]7ꢀꢀꢀꢀꢀꢀꢀꢀꢀꢀ
齿部
[0064]8ꢀꢀꢀꢀꢀꢀꢀꢀꢀꢀ
齿部
[0065]9ꢀꢀꢀꢀꢀꢀꢀꢀꢀꢀ
齿部
[0066]
10
ꢀꢀꢀꢀꢀꢀꢀꢀꢀ
缝隙
[0067]
11
ꢀꢀꢀꢀꢀꢀꢀꢀꢀ
托架
[0068]
12
ꢀꢀꢀꢀꢀꢀꢀꢀꢀ
止挡部
[0069]
13
ꢀꢀꢀꢀꢀꢀꢀꢀꢀ
支脚
[0070]
14
ꢀꢀꢀꢀꢀꢀꢀꢀꢀ
轴承支座
[0071]
15
ꢀꢀꢀꢀꢀꢀꢀꢀꢀ
枢转轴
[0072]
16
ꢀꢀꢀꢀꢀꢀꢀꢀꢀ
转动轴线
[0073]
17
ꢀꢀꢀꢀꢀꢀꢀꢀꢀ
板条
[0074]
18
ꢀꢀꢀꢀꢀꢀꢀꢀꢀ
把手
[0075]
19
[0076]
20
ꢀꢀꢀꢀꢀꢀꢀꢀꢀ
切割刀返回枢转装置、耦连元件
[0077]
21
ꢀꢀꢀꢀꢀꢀꢀꢀꢀ
切割刀返回枢转装置、长孔
[0078]
21'
ꢀꢀꢀꢀꢀꢀꢀꢀ
端部
[0079]
21"
ꢀꢀꢀꢀꢀꢀꢀꢀ
端部
[0080]
22
ꢀꢀꢀꢀꢀꢀꢀꢀꢀ
切割刀返回枢转装置、第一固定元件
[0081]
23
ꢀꢀꢀꢀꢀꢀꢀꢀꢀ
切割刀返回枢转装置、第二固定元件
[0082]
24
ꢀꢀꢀꢀꢀꢀꢀꢀꢀ
锁止元件
[0083]
25
ꢀꢀꢀꢀꢀꢀꢀꢀꢀ
长孔
[0084]
26
ꢀꢀꢀꢀꢀꢀꢀꢀꢀ
驱动轮
[0085]
27
ꢀꢀꢀꢀꢀꢀꢀꢀꢀ
驱动齿面
[0086]
28
ꢀꢀꢀꢀꢀꢀꢀꢀꢀ
背部齿面、齿面
[0087]
29
ꢀꢀꢀꢀꢀꢀꢀꢀꢀ
驱动轮
[0088]
30
ꢀꢀꢀꢀꢀꢀꢀꢀꢀ
控制凸肩
[0089]
31
ꢀꢀꢀꢀꢀꢀꢀꢀꢀ
弧形槽
[0090]
32
ꢀꢀꢀꢀꢀꢀꢀꢀꢀ
止挡销
[0091]
33
ꢀꢀꢀꢀꢀꢀꢀꢀꢀ
支撑体
[0092]
34
ꢀꢀꢀꢀꢀꢀꢀꢀꢀ
止挡销
[0093]
35
ꢀꢀꢀꢀꢀꢀꢀꢀꢀ
支承板
[0094]
36
ꢀꢀꢀꢀꢀꢀꢀꢀ
间隔板
[0095]hꢀꢀꢀꢀꢀꢀꢀꢀꢀ
去向枢转运动
[0096]rꢀꢀꢀꢀꢀꢀꢀꢀꢀ
返回枢转运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