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升降机转运多种驾驶室的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3-17 09:30: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驾驶室装配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机转运多种驾驶室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成都大运汽车生产的驾驶室主要有四种,其宽度分别为(1735/1835/1995/2250),长度有单排和排半两种,底板纵梁结构宽度尺寸有四种,2250驾驶室的底板纵梁与其它底板纵梁的结构、外形、尺寸不同;总装车间的升降机作用是将已经涂装的驾驶室,从积放链吊具上安全的输送到内饰线板链上,但在转运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
3.升降机上放置驾驶室的四个支撑腿都为水平面支撑,使得一些驾驶室不容易进行放置和转运;驾驶室前接车点,在驾驶室前地板前横梁前部,水平支撑,驾驶室后接车点,其2250驾驶室地板纵梁后部,为斜面支撑,使得会有向前滑动约80mm的现象,这说明四个支撑点不平衡,因驾驶室重力和震动,驾驶室出现从斜面向前滑动的现象,使得驾驶室在升降机存在滑行和摔落的不安全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支持多种驾驶室转运且更加安全的的支撑结构。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6.一种升降机转运多种驾驶室的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传送带上的升降机。
7.所述升降机上设置有用于支撑驾驶室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结构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结构之间存在高度落差;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结构的延伸端上分别设置为第一减震件和第二减震件。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固定于升降机输出端内的第一转臂,所述第一减震件设置于第一转臂的输出端上。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包括固定于升降机输出端内的第二转臂,所述第二减震件设置于第二转臂的输出端上。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臂的整体高度高于第二转臂的整体高度。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臂与第二转臂的延伸端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减震件和与第二减震件分别固定于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上。
12.更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的外侧面上还固定有用于控制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的旋转角度的驱动组件。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升降机转运多种驾驶室的支撑结构能够将已经涂装的驾驶室,从升降机上安全的输送到内饰线板链上,满足四种宽度驾驶室转运功能,解决驾驶室
在升降机上转运时滑行和摔落的不安全问题,对驾驶室转运过程中,达到了对产品进行了防护的作用;通过第一转臂与第二转臂之间的高度差,使得第一减震件位于驾驶室底板纵梁共同区域平面内,第二减震件位于驾驶室底部共同区域平面内,使得支撑点得到平衡,使得驾驶室不会从大斜面处向前滑动,进而解决驾驶室在升降机上滑行和摔落的安全问题;该支撑结构结合第一减震件和第二减震件的使用,起到了预防驾驶室滑动、划伤以及减震的作用。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8.图中,1-升降机、2-第一减震件、3-第二减震件、4-第一转臂、5-第二转臂、6-第一安装架、7-第二安装架、8-第一升降块、9-第二升降块、10-第一安装块、11-第一支撑柱、12-第三安装块、13-第二支撑柱、14-第四安装块、15-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0.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升降机转运多种驾驶室的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传送带上的升降机1。所述升降机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驾驶室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结构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结构之间存在高度落差;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结构的延伸端上分别设置为第一减震件2和第二减震件3。
21.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包括固定于传送带两侧的第一安装架6和第二安装架7,所述第一安装架6与第二安装架7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架6与第二安装架7的内侧滑动设置有第一升降块8和第二升降块9,所述第一升降块8和第二升降块9通过升降电机进行驱动;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第一升降块8和第二升降块9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一减震件2和第二减震件3为减震垫,使得不会损伤到驾驶室,所述第一减震件2和第二减震件3都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一减震件2的面积大于第二减震件3的面积,所述第一减震件2和第二减震件3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的。
22.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固定于升降机1输出端内的第一转臂4,所述第一减震件2设置于第一转臂4的输出端上。
2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臂4是通过悬臂钢结构组焊成型,为防止长期使用不变形,采用材料为dn108无缝钢管;所述第一转臂4的整体呈平直结构,使得加强支撑组件对驾驶室的支撑力;所述第一转臂4具体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分别固定于第一升降块8和第二升降块9的内侧。
24.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包括固定于升降机1输出端内的第二转臂5,所述第二减震件3设置于第二转臂5的输出端上。
2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臂5是通过悬臂钢结构组焊成型,为防止长期使用不变
形,采用材料为dn108无缝钢管;所述第二转臂上具有一个向下凹陷的矩形折弯部,使得不会对驾驶室造成损伤;所述第二转臂5具体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分别固定于第一升降块8和第二升降块9的内侧。
26.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转臂4的整体高度高于第二转臂5的整体高度。
27.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转臂4与第二转臂5之间的高度差,使得第一减震件2位于驾驶室底板纵梁共同区域平面内,第二减震件3位于驾驶室底部共同区域平面内,使得支撑点得到平衡,使得驾驶室不会从大斜面处向前滑动,进而解决驾驶室在升降机上滑行和摔落的安全问题。
28.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转臂4与第二转臂5的延伸端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减震件2和与第二减震件3分别固定于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上。
29.本实施例中,第一转臂4与第二转臂5的延伸端具有向内侧九十度弯折的延伸部,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固定于延伸部上,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固定于第一转臂4延伸部上的第一安装块10和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位于第一转臂4延伸部的延伸端端面上,所述第二安装块上固定有两个第一支撑柱11,所述第一支撑柱11上固定有第三安装块12,所述第一减震件2固定于第三安装块12上;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固定于第二转臂5延伸部上的第二支撑柱13,所述第二支撑柱13上固定有第四安装块14,所述第二减震件2固定于第四安装块14上。
30.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机1的外侧面上还固定有用于控制第一转臂4和第二转臂5的旋转角度的驱动组件。通过驱动组件,使得在更换不同的驾驶室进行加工时,能自行调节宽度。
3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升降块8和第二升降块9的内侧竖直安装有四个转轴15,所述第一转臂4与第二转臂5分别套设于相应的转轴15上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第一升降块8和第二升降块9上的驱动气缸,所述第一转臂4与第二转臂5上具有连接片,所述驱动气输出端与连接片铰接固定。
32.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升降机转运多种驾驶室的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传送带上的升降机1。所述升降机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驾驶室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结构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结构之间存在高度落差;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与第二支撑结构的延伸端上分别设置为第一减震件2和第二减震件3。
33.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包括固定于传送带两侧的第一安装架6和第二安装架7,所述第一安装架6与第二安装架7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架6与第二安装架7的内侧滑动设置有第一升降块8和第二升降块9,所述第一升降块8和第二升降块9通过升降电机进行驱动;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第一升降块8和第二升降块9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一减震件2和第二减震件3为减震垫,使得不会损伤到驾驶室,所述第一减震件2和第二减震件3都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一减震件2的面积大于第二减震件3的面积;所述第一减震件2和第二减震件3通过螺钉和胶水进行固定,所述第一减震件2和第二减震件3上开设有沉头孔,所述螺钉位于沉头孔内。
34.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固定于升降机1输出端内的第一
转臂4,所述第一减震件2设置于第一转臂4的输出端上。
3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臂4是通过悬臂钢结构组焊成型,为防止长期使用不变形,采用材料为dn108无缝钢管;所述第一转臂4的整体呈平直结构,使得加强支撑组件对驾驶室的支撑力;所述第一转臂4具体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分别固定于第一升降块8和第二升降块9的内侧。
36.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包括固定于升降机1输出端内的第二转臂5,所述第二减震件3设置于第二转臂5的输出端上。
37.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臂5是通过悬臂钢结构组焊成型,为防止长期使用不变形,采用材料为dn108无缝钢管;所述第二转臂上具有一个向下凹陷的矩形折弯部,使得不会对驾驶室造成损伤;所述第二转臂5具体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分别固定于第一升降块8和第二升降块9的内侧。
38.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转臂4的整体高度低于第二转臂5的整体高度。
39.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转臂4与第二转臂5之间的高度差,使得第二减震件3位于驾驶室底板纵梁共同区域平面内,第一减震件2位于驾驶室底部共同区域平面内,使得支撑点得到平衡,使得驾驶室不会从大斜面处向前滑动,进而解决驾驶室在升降机上滑行和摔落的安全问题。
40.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转臂4与第二转臂5的延伸端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减震件2和与第二减震件3分别固定于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上。
4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座与第一转臂4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安装座与第二转臂5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转臂4与第二转臂5的延伸端具有向内侧九十度弯折的延伸部,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固定于延伸部上,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固定于第一转臂4延伸部上的第一安装块10和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位于第一转臂4延伸部的延伸端端面上,所述第二安装块上固定有两个第一支撑柱11,所述第一支撑柱11上固定有第三安装块12,所述第一减震件2固定于第三安装块12上;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固定于第二转臂5延伸部上的第二支撑柱13,所述第二支撑柱13上固定有第四安装块14,所述第二减震件2固定于第四安装块14上;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采用10#槽钢焊接在第一转臂2上和第二转臂3上。
42.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机1的外侧面上还固定有用于控制第一转臂4和第二转臂5的旋转角度的驱动组件。
4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升降块8和第二升降块9的内侧竖直安装有四个转轴15,所述第一转臂4与第二转臂5分别套设于相应的转轴15上并通过销钉进行固定;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第一升降块8和第二升降块9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15进行轴连接。
44.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45.通过将传输带上涂装好的驾驶室通过机械手或人工将驾驶室放置于第一减震件2和第二减震件3上,然后通过升降机1将驾驶室转运到内饰线板链上进行后续加工。
4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