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收卷稳定的成卷不锈钢带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7:14: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制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收卷稳定的成卷不锈钢带。


背景技术:

2.不锈钢带简单地说就是超薄不锈钢板的延伸物,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工业部门生产各类金属或机械产品的需要而生产的一种窄而长的钢板。
3.不锈钢带作为大多不锈钢产品的原料在日常的生活中十分常见,不锈钢带通常会在固定的生产厂家生产,之后会运输到各个不锈钢制品的生产厂家进行后续的加工,为了方便不锈钢带的运输过程,通常会将不锈钢带进行打卷处理,若成卷的不锈钢带未能很好的固定,便会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散开的情况,不锈钢带的边缘通常较为锋利,因而搬运散开的不锈钢带时容易划伤搬运的工人师傅,因而设置一种实现成卷的不锈钢带成卷效果稳定的结构就很有必要。
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卷稳定的成卷不锈钢带,通过结构的设置达到加强成卷的不锈钢带成卷效果稳定的目的。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收卷稳定的成卷不锈钢带,包括放线盘,所述放线盘的中间轴上缠绕有不锈钢带,所述放线盘的中间轴上设有一端与其固定连接的限位带,所述限位带与不锈钢带的端面贴合且与不锈钢带同步缠绕在放线盘的中间轴上,所述限位带置于成卷的不锈钢带内形成的间隙中,所述不锈钢带与放线盘之间存在阻碍成卷的不锈钢带沿放线盘径向散开的作用力。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线盘的设置实现对结构整体的支撑,将不锈钢带缠绕在放线盘的中间轴上,实现对不锈钢带的初步固定,通过限位带与放线盘中间轴的缠绕以及将限位带设置在不锈钢带形成的间隙当中,实现限位带对不锈钢带的稳定间隔,同时还可以通过限位带实现对各处不锈钢带的稳定限位,在不锈钢带与放线盘之间作用力的作用下,实现对不锈钢带的稳定限位,确保不锈钢带整体处在稳定的收卷状态。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沿所述限位带宽度方向的两个侧边上均固定连接有与不锈钢带侧壁贴合的弹性形变条,所述不锈钢带的宽度与两个弹性形变条的宽度之和大于放线盘的中间轴的长度。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锈钢带与限位带贴合的时候会实现对两侧的弹性形变条的支撑和限位,进而在不锈钢带和限位带同时缠绕在放线盘的中间轴上时,会稳定地推动弹性形变条形变,利用形变的弹性形变条产生的弹力实现对放线盘的挤压,实现对不锈钢带相对于放线盘滑动的限制,确保不锈钢带收卷效果的稳定。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带的端面至弹性形变条端面的距离小于等于
不锈钢带厚度的1/2。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结构的设置实现对不锈钢带的稳定限位,另一方面避免弹性形变条的设置阻碍不锈钢带和限位带端面的贴合,进而确保结构整体收卷状态的稳定。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线盘上开设有供弹性形变条穿入的限位槽。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性形变条与限位槽之间的相互卡接,增大了弹性形变条与放线盘整体连接处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强限位带与放线盘整体的卡接的稳定性,增强了限位带限位功能的稳定。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带由锦纶纱线经纬编织而成。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锦纶纱线具有的强度高和耐磨性好的特点来确保限位带整体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磨性能,进而增强结构整体功能的稳定。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沿所述限位带长度方向远离放线盘的一端向外翻折形成有限位环,所述放线盘上设有限制限位环滑动的限位件。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件穿入到限位环内,实现限位件与限位带之间的相互插接,通过对限位环滑动的限制实现对限位带滑动的限制,确保限位带限位功能的稳定,进而确保不锈钢带所处的状态更加稳定。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沿所述放线盘的厚度方向开设有供限位件穿入的限位孔,所述限位件穿出放线盘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限位块。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块与限位件的螺纹连接,实现对限位件与放线盘之间相对滑动的限制,确保限位件限制限位带功能的稳定。
2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放线盘的设置实现对结构整体的支撑,将不锈钢带缠绕在放线盘的中间轴上,实现对不锈钢带的初步固定,通过限位带与放线盘中间轴的缠绕以及将限位带设置在不锈钢带形成的间隙当中,实现限位带对不锈钢带的稳定间隔,同时还可以通过限位带实现对各处不锈钢带的稳定限位,在不锈钢带与放线盘之间作用力的作用下,实现对不锈钢带的稳定限位,确保不锈钢带整体处在稳定的收卷状态。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一;
24.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二;
26.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27.图中:1、放线盘;2、不锈钢带;3、限位带;4、弹性形变条;5、限位槽;6、限位环;7、限位件;8、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29.一种收卷稳定的成卷不锈钢带,如图1-图3所示,包括放线盘1,放线盘1实现对结
构整体的稳定支撑,放线盘1的中间轴上缠绕有不锈钢带2,放线盘1的中间轴上设有一端与其固定连接的限位带3,限位带3与不锈钢带2的端面贴合且与不锈钢带2同步缠绕在放线盘1的中间轴上,限位带3置于成卷的不锈钢带2内形成的间隙中,该结构的设置确保限位带3实现对不锈钢带2的稳定包覆,进而确保限位带3实现对不锈钢带2的稳定限位,确保不锈钢带2整体收卷状态的稳定,不锈钢带2与放线盘1之间存在阻碍成卷的不锈钢带2沿放线盘1径向散开的作用力,在该处作用力的作用下实现对不锈钢带2的稳定限位,确保不锈钢带2整体收卷效果的稳定。
30.如图4和图5所示,沿限位带3宽度方向的两个侧边上均固定连接有与不锈钢带2侧壁贴合的弹性形变条4,弹性形变条4的材质设置为弹性橡胶,利用弹性橡胶具有的弹性好以及摩擦系数大的特点来确保弹性形变条4与放线盘1之间相对关系的稳定,确保弹性形变条4对不锈钢带2限位功能的稳定,不锈钢带2的宽度与两个弹性形变条4的宽度之和大于放线盘1的中间轴的长度,该结构的设置确保不锈钢带2和限位带3同时缠绕在放线盘1的中间轴上时,不锈钢带2会推动弹性形变条4朝向放线盘1的侧壁移动,使得弹性形变条4被挤压变形,利用形变的弹性形变条4产生的弹力实现对弹性形变条4以及限位带3滑动的限制,进而实现对不锈钢带2的稳定限位。
31.如图4和图5所示,限位带3的端面至弹性形变条4端面的距离小于等于不锈钢带2厚度的1/2,该结构的设置确保弹性形变条4之间可以围设一个供不锈钢带2穿入的空腔,实现对不锈钢带2滑动的限制,使得限位带3整体与不锈钢带2之间相对关系的稳定,同时通过将限位带3的端面至弹性形变条4两侧端面的距离设置为小于等于不锈钢带2厚度的1/2,该结构的设置可以避免弹性形变条4干涉到限位带3和不锈钢带2的相互贴合,进而确保不锈钢带2缠绕在放线盘1上结构的稳定,放线盘1上开设有供弹性形变条4穿入的限位槽5,通过弹性形变条4与限位槽5的相互插接,增大了弹性形变条4整体与放线盘1连接处的接触面积,使得弹性形变条4与放线盘1之间的相互插接变得更加稳定,进而确保限位带3整体限位功能的稳定。
32.如图4和图5所示,限位带3由锦纶纱线平纹编织而成,利用锦纶纤维具有的强度高和耐磨性好的特点,来确保限位带3整体具有稳定的强度和耐磨性能,进而确保限位带3整体的限位功能更加稳定,利用平纹编织具有结构稳定的特点来增强限位带3整体的强度,进而确保限位带3限位功能的稳定,沿限位带3的长度方向远离放线盘1的一端向外翻折形成有限位环6,放线盘1上设有限制限位环6滑动的限位件7,沿放线盘1的厚度方向开设有供限位件7穿入的限位孔,通过限位件7与限位孔的相互插接,实现对限位件7与放线盘1的初步连接,限位件7穿出放线盘1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限位块8,通过限位块8与限位件7的螺纹连接,实现对限位件7滑动的限制,实现对限位件7与放线盘1之间相对滑动的限制,使得限位件7通过与限位环6的相互插接实现对限位带3整体位置的限位,确保限位带3实现对不锈钢带2的稳定限制。
33.工作原理:当不锈钢带2和限位带3同时缠绕在放线盘1的中间轴上时,不锈钢带2会嵌入到两个弹性形变条4之间,不锈钢带2逐渐嵌入到两个弹性形变条4之间时会实现对限位带3的支撑,同时在不锈钢带2的作用下会推动弹性形变条4与放线盘1挤压,使得弹性形变条4被挤压变形,利用形变的弹性形变条4产生的弹力,实现对限位带3滑动的限制,进而实现对不锈钢带2的稳定限位,将限位件7自限位孔穿入到限位环6内,将限位块8与限位
件7螺纹连接,实现对不锈钢带2的稳定限位,上述便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3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