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仿棉手感且吸湿速干的运动短T恤的制作方法

2022-03-17 07:25: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具有仿棉手感且吸湿速干的运动短t恤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仿棉手感且吸湿速干的运动短t恤,属服装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规律的进行健身运动,这将导致人们对运动短t恤的需求越来越大。棉质短t恤虽然吸湿性好,但是速干性差,弹性差,不适宜运动时候穿着;普通化纤类短t恤吸湿性差,化纤感强,穿着舒适性差。具体而言,目前市场上的针织外套主要采用如下方案:
3.(1)选用棉质纱线
4.选用60s-16s的棉质纱线,编织成平纹结构、珠地结构、双面结构,克重一般在150-240g之间。这类材料制成的短t恤虽然吸湿性好,但是速干性差,出汗后汗液难以挥发,造成克重进一步增加,且贴在皮肤上,影响舒适性,此类材料制成的短t恤弹性也较差,容易变形,不适合进行大幅度动作时穿着,因此棉类短t恤不适合运动时穿着。
5.(2)选用化纤纱线
6.化纤纱线一般为涤纶或腈纶纱线,丹尼尔数多为40d-75d,f数多为24f-75f,克重在150克左右。化纤类面料虽然速干线较好,但是一般吸湿性较差,底面若为平纹结构,人体出汗后极易粘黏在皮肤表面,且面料化纤感较强,容易闷热,穿着体验性差。
7.综上所述,无论是棉质还是一般化纤短t恤,都无法满足运动短t恤的吸湿速干、弹性好、穿着舒适性好等需求,且该类短t恤多为平纹组织,视觉效果单调。
8.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速干性更好、弹性较佳、穿着舒适的运动短t恤。
10.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11.一种具有仿棉手感且吸湿速干的运动短t恤,包括由针织面料拼接而成的t恤本体,织针面料的一面设为正面,相对的另一面设为反面,所述针织面料由涤纶网络丝以纬编的方式交织而成,所述针织面料包括多个沿纵向窜套在一起的线圈横列,线圈横列包括沿纵向交替排列的第一循环单元和第二循环单元,第一循环单元包括沿纵向交替排列的第一线圈横列和第二线圈横列,第一线圈横列包括以成圈方式形成的第一成圈部和以浮线方式设置的第一浮线部,第一成圈部和第一浮线部沿横向交替排布,第二线圈横列包括以成圈方式形成的第二成圈部和以浮线方式设置的第二浮线部,第二成圈部与第二浮线部沿横向交替排布,第一成圈部和第二成圈部呈现在面料的正面,第一浮线部和第二浮线部呈现在面料的反面,第一成圈部对应第二浮线部设置,第二成圈部对应第一浮线部设置,第二循环单元包括多个沿纵向交替排布的第三线圈横列和第四线圈横列,第三线圈横列包括以集圈方式设置的第一集圈部和多个以成圈方式设置的第三成圈部,第四线圈横列包括多个以成圈方式设置的第四成圈部,第三成圈部和第四成圈部形成在面料的正面。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线圈横列中还设有以集圈方式设置的第二集圈部,第二集圈部对应所述第一集圈部设置。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线圈横列中,以第一浮线部、第一成圈部、第一浮线部、第一成圈部、第一浮线部、第一成圈部以及第二集圈部在横向循环排布。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二线圈横列中,以一个所述第二成圈部和一个所述第二浮线部在横向上循环排布。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三线圈横列中,以6个所述第三成圈部和一个所述第一集圈部沿横向交替排布。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涤纶网络丝为65d/60f的全消光丝。
17.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第一浮线部和第二浮线部在面料的反面形成凸起横条,第三线圈横列和第三线圈横列中的成圈部形成在面料的正面,在面料反面位置则较为平整,由此,在面料的反面形成凹凸横条效果,加之第一浮线部和第二浮线部交错设置,与人体皮肤贴合的面料反面,出汗后不易粘身,空气更加容易流通,能够辅助汗液挥发,提升穿着的舒适性,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涤纶网络丝,其相比普通涤纶丝,弹性更好,使得t恤能够更好地用于运动场合。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针织面料的编织原理图。
20.图中:
21.t恤本体100
ꢀꢀꢀꢀꢀꢀꢀꢀꢀꢀꢀꢀꢀꢀꢀꢀꢀ
第一线圈横列10
22.第一成圈部11
ꢀꢀꢀꢀꢀꢀꢀꢀꢀꢀꢀꢀꢀꢀꢀ
第一浮线部12
23.第二集圈部13
ꢀꢀꢀꢀꢀꢀꢀꢀꢀꢀꢀꢀꢀꢀꢀ
第二线圈横列20
24.第二成圈部21
ꢀꢀꢀꢀꢀꢀꢀꢀꢀꢀꢀꢀꢀꢀꢀ
第二浮线部22
25.第三线圈横列30
ꢀꢀꢀꢀꢀꢀꢀꢀꢀꢀꢀꢀꢀ
第三成圈部31
26.第一集圈部32
ꢀꢀꢀꢀꢀꢀꢀꢀꢀꢀꢀꢀꢀꢀꢀ
第四线圈横列40
27.第四成圈部41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29.参照图1至图2,一种具有仿棉手感且吸湿速干的运动短t恤,包括由针织面料拼接(具体是采用缝接)而成的t恤本体100,织针面料的一面设为正面,相对的另一面设为反面,所述针织面料由涤纶网络丝以纬编的方式交织而成,本实用新型的涤纶网络丝,是指以涤纶为材质的网络丝,可以直接从市面上购买,网络丝是指丝条在网络喷嘴中,经喷射气流作用,单丝互相缠结而呈周期性网络点的长丝,相比于普通的涤纶丝,其具有更好的弹性和蓬松感,可以形成仿棉手感。
3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针织面料包括多个沿纵向窜套在一起的线圈横列,线圈横列包括沿纵向交替排列的第一循环单元和第二循环单元,第一循环单元包括沿纵向交替排列的第一线圈横列10和第二线圈横列20,在实施例中,包含3个第一线圈横列10和3个第二线
圈横列20,第一线圈横列10包括以成圈方式形成的第一成圈部11和以浮线方式设置(即对应的针位采用拉浮线的方式,下同)的第一浮线部12,第一成圈部11和第一浮线部12沿横向交替排布,第二线圈横列20包括以成圈方式形成的第二成圈部21和以浮线方式设置的第二浮线部22,第二成圈部21与第二浮线部22沿横向交替排布,第一成圈部11和第二成圈部21呈现在面料的正面,第一浮线部12和第二浮线部22呈现在面料的反面,第一成圈部11对应第二浮线部22设置,第二成圈部21对应第一浮线部12设置。第二循环单元包括多个沿纵向交替排布的第三线圈横列30和第四线圈横列40,在实施例中,包括2个第三线圈横列30和2个第四线圈横列40,第三线圈横列30包括以集圈方式设置的第一集圈部32和多个以成圈方式设置的第三成圈部31,第四线圈横列40包括多个以成圈方式设置的第四成圈部41,第三成圈部31和第四成圈部41形成在面料的正面。
3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线圈横列10中还设有以集圈方式设置的第二集圈部13,第二集圈部13对应所述第一集圈部32设置。
3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线圈横列10中,以第一浮线部12、第一成圈部11、第一浮线部12、第一成圈部11、第一浮线部12、第一成圈部11以及第二集圈部13在横向循环排布。
3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二线圈横列20中,以一个所述第二成圈部21和一个所述第二浮线部22在横向上循环排布。
3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第三线圈横列30中,以6个所述第三成圈部31和一个所述第一集圈部32沿横向交替排布。第四线圈横列40全部采用成圈方式。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集圈部32和第二集圈部13在面料的正面能够形成细微的竖纹效果,使得本实用新型相比于普通的纬平针面料,视觉效果更加新颖。
3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涤纶网络丝为65d/60f的全消光丝。采用全消光丝,形成柔和光泽,同时,细旦单丝能提高纱线的漫反射能力,使其光泽更加柔和。本实用新型的d,业界称为丹尼尔数,其系指9000米纱线的重量(单位为克)。本实用新型中的f,是指一根纱线中单丝的根数。本实用新型使用较细的涤纶网络丝,能增加织物的芯吸效应,改善导湿效果。
36.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