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便于更换打磨轮的圆机针生产用磨光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3-17 02:03: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圆机针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更换打磨轮的圆机针生产用磨光设备。


背景技术:

2.磨光机是用来进行金属表面打磨处理一种手动电动工具。抛光机专门针对钢、铝铜等金属制品的表面和管类进行效果处理,几十种原厂配件满足不同需要,轻而易举制造出各种精度不同的雪花纹、拉丝纹、波浪纹、哑光面、镜面等,快速修补深度划痕和轻微刮花,快速打磨和抛光,现有的磨光设备在对打磨盘进行更换时,由于打磨轮在工作中高速旋转且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在打磨结束后使用者若直接对打磨轮进行更换可能会对使用者造成烫伤,若等打磨轮冷却完毕之后对打磨轮进行更换则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更换打磨轮的圆机针生产用磨光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更换打磨轮的圆机针生产用磨光设备,包括l形底座,打磨轮,所述l形底座上设有能够对打磨轮加持的夹板机构,所述l形底座上设有能够固定打磨轮的转轴机构,所述夹板机构包括夹板一,所述夹板一的上端部开设有三角槽一,所述三角槽一的侧端部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三角槽一的侧端部设有夹板二,所述夹板二通过转轴与三角槽一转动连接,所述夹板二的上端部开设有三角槽二所述夹板二与三角槽一之间固定安装有扭簧,所述扭簧位于转轴的外侧壁,所述转轴的外侧壁转动安装有滑块,所述转轴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l形底座的上端部开设有矩形槽一,所述矩形槽一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挡板二,所述三角槽一和夹板二滑动安装在矩形槽一内,所述l形底座的侧端部开设有矩形槽二,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矩形槽二内,所述把手位于l形底座外,所述l形底座的侧端部且位于矩形槽二的上方开设有矩形槽五,所述矩形槽五的内侧壁滑动安装有挡板一,所述挡板一的上端部开设有矩形槽四,所述矩形槽五的上端部开设有矩形槽六,所述矩形槽六的内侧壁滑动安装有挡块,所述挡块的一侧为弧形,所述挡块与 l形底座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
5.优选的,所述转轴机构包括转杆,所述转杆转动安装在l形底座的侧端部。
6.优选的,所述打磨轮位于转杆的外侧壁,所述转杆的外侧部转动安装有挡环。
7.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8.其一,在打磨轮对圆机针打磨完成后,由于打磨轮在工作中高速旋转且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在打磨结束后使用者若直接对打磨轮进行更换可能会对使用者造成烫伤,若等打磨轮冷却完毕之后对打磨轮进行更换则浪费时间,该装置通过夹板一和夹板二的设置,在打磨轮使用完成后可在不触碰打磨轮的情况下对打磨轮进行更换,避免了使用者在对打磨轮更换时可能造成烫伤,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性。
9.其二,且在需要对打磨轮更换时可及时进行更换,该装置操作简单,让打磨轮的更换更加便捷,提高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l形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矩形槽一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板一的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挡板一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l形底座;11、矩形槽一;12、矩形槽二;13、挡板一;14、矩形槽四;15、挡板二;16、矩形槽五;17、矩形槽六;2、挡块;21、弹簧; 3、夹板一;31、三角槽一;32、夹板二;33、扭簧;34、转轴;35、把手; 36、三角槽二;37、滑块;4、打磨轮;41、转杆;42、挡环。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7.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18.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便于更换打磨轮的圆机针生产用磨光设备,包括 l形底座1,打磨轮4,l形底座1上设有能够对打磨轮4加持的夹板机构,l 形底座1上设有能够固定打磨轮4的转轴机构,夹板机构包括夹板一3,夹板一3的上端部开设有三角槽一31,三角槽一31的侧端部转动安装有转轴34,三角槽一31的侧端部设有夹板二32,夹板二32通过转轴34与三角槽一31转动连接,夹板二32的上端部开设有三角槽二36,夹板二32与三角槽一31之间固定安装有扭簧33,扭簧33位于转轴34的外侧壁,转轴34的外侧壁转动安装有滑块37,转轴34的侧端部固定安装有把手35,l形底座1的上端部开设有矩形槽一11,矩形槽一11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挡板二15,三角槽一31和夹板二32滑动安装在矩形槽一11内,l形底座1的侧端部开设有矩形槽二 12,滑块37滑动安装在矩形槽二12内,把手35位于l形底座1外,l形底座1的侧端部且位于矩形槽二12的上方开设有矩形槽五16,矩形槽五16的内侧壁滑动安装有挡板一13,挡板一13的上端部开设有矩形槽四14,矩形槽五16的上端部开设有矩形槽六17,使用者可向外拉动挡板一13,挡板一13向外移动逐渐离开三角槽一31的上端部,挡板一13向外移动带动矩形槽四14逐渐进入到矩形槽五16的内侧壁,继续向外拉动挡板一13,当矩形槽四14在挡板一13的带动下进入到矩形槽五16的内侧壁并与矩形槽六17重合时,矩形槽六17的内侧壁滑动安装有挡块2,挡块2的一侧为弧形,挡块2与l形底座1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21,转轴机构包括转杆41,转杆41转动安装在l 形底座1的侧端部,打磨轮4位于转杆41的外侧壁,转杆41的外侧部转动安装有挡环42,使用者可拉动把手35向外移动,把手35向外移动带动滑块37 进入到矩形槽二12内,把手35移动带动夹板一3和夹板二32向外移动,夹板二32向外移动带动打磨轮4向外移动,在打磨轮4向外移动离开转杆41的外侧壁时,打
磨轮4不再收到转杆41的限制,从夹板二32上落入夹板二32 上开设的三角槽二36内,夹板一3受到来自扭簧33的拉力向夹板二32处旋转并与夹板二32配合重新夹紧打磨轮4。
19.工作原理:
20.使用者在使用打磨轮4对圆机针打磨完成之后,需要对打磨轮4进行更换时,使用者可向外拉动挡板一13,挡板一13向外移动逐渐离开三角槽一31的上端部,挡板一13向外移动带动矩形槽四14逐渐进入到矩形槽五16的内侧壁,继续向外拉动挡板一13,当矩形槽四14在挡板一13的带动下进入到矩形槽五16的内侧壁并与矩形槽六17重合时,此时弹簧21不再收到来自挡板一13的阻力发生回弹,挡板一13回弹拉动挡块2向下移动并进入到矩形槽四14的内部,在挡块2向下移动接触到矩形槽二12的底端部时挡块2停止移动,此时挡板一13被固定安装在矩形槽五16的内侧壁,挡板一13被固定在矩形槽五16的内侧壁此时扭簧33不再收到来自挡板一13的阻力发生回弹,挡板一13回弹带动夹板一3向旋转,在夹板一3向上旋转接触到打磨轮4时停止旋转,此时打磨轮4位于夹板一3上开设的三角槽一31内,使用者可使用工具将挡环42从转杆41上拧下,在拧动挡环42时使用者可用手辅助按住夹板一3以保持打磨轮4静止不动,在挡环42从转杆41上拧下之后,使用者可拉动把手35向外移动,把手35向外移动带动滑块37进入到矩形槽二12内,把手35移动带动夹板一3和夹板二32向外移动,夹板二32向外移动带动打磨轮4向外移动,在打磨轮4向外移动离开转杆41的外侧壁时,打磨轮4不再收到转杆41的限制,从夹板二32上落入夹板二32上开设的三角槽二36内,夹板一3受到来自扭簧33的拉力向夹板二32处旋转并与夹板二32配合重新夹紧打磨轮4,此时使用者可拉动把手35向挡板一13一侧移动,把手35移动带动滑块37在矩形槽二12内滑动且带动夹板二32移动并逐渐离开挡板二15 的下端部,此时夹板一3和夹板二32相配合带动打磨轮4离开l形底座1,此时使用者可在转杆41上安装上新的打磨轮4对圆机针进行打磨,在打磨轮4 对圆机针打磨完成后,由于打磨轮4在工作中高速旋转且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在打磨结束后使用者若直接对打磨轮4进行更换可能会对使用者造成烫伤,若等打磨轮4冷却完毕之后对打磨轮4进行更换则浪费时间,该装置通过夹板一3和夹板二32的设置,在打磨轮4使用完成后可在不触碰打磨轮4的情况下对打磨轮4进行更换,避免了使用者在对打磨轮4更换时可能造成烫伤,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性,且在需要对打磨轮4更换时可及时进行更换,该装置操作简单,让打磨轮4的更换更加便捷,提高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
21.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22.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2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
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