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齿轮泵的制作方法

2022-03-16 21:00: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转子泵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齿轮泵。


背景技术:

2.齿轮泵主要用于输送粘度较高的流体,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当齿轮泵用于连接挤出机和机头时,齿轮泵可用于将熔融状态下的胶料从挤出机输送至机头内。然而现有的齿轮泵对胶料的挤压或增压效果不佳,对胶料的流速提升较小;且齿轮泵的结构复杂,分别与机头和挤出机的连接结构复杂,增加了齿轮泵的拆卸和维修难度。因此,缺陷十分明显,亟需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轮泵。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齿轮泵,其包括泵壳及驱动装置,所述泵壳包括依次设置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的上模、中模和下模、均设置于下模内的进胶通道和出胶通道及设置于中模内的容置腔,所述进胶通道通过容置腔与出胶通道连通;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上模顶端的驱动组件、转动设置于容置腔内的齿轮一、转动设置于容置腔内并与齿轮一啮合的齿轮二及连接于齿轮一的转轴,所述转轴突伸至上模外并与驱动组件驱动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间隔设置于上模顶端的多个支撑柱、分别与多个支撑柱连接的连接件及驱动连接于转轴的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装设于连接件上,所述连接件套设于转轴外。
7.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一端突伸至下模内并与下模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依次贯穿上模和连接件后再与驱动器驱动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位于连接件与上模之间的转轴套,所述转轴套套设于转轴外。
9.进一步地,所述泵壳还包括环绕上模、中模或/和下模的周向设置的外套。
10.进一步地,所述外套包括环绕上模、中模或/和下模的周向设置的卡箍、位于上模、中模或/和下模与卡箍之间的加热座及设置于加热座内的加热管。
11.进一步地,所述卡箍包括卡箍本体及分别设置于卡箍本体的两端的两个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由卡箍本体的自由端向外翻折而成。
12.进一步地,所述齿轮泵还包括设置于下模底端的泵座、设置于泵座内并与进胶通道连通的泵座通道一及设置于泵座内并与出胶通道连通的泵座通道二。
13.进一步地,所述上模设置有自上模的底壁向内凹设而成的凹槽,所述凹槽17与容置腔连通;所述下模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分别与进胶通道和容置腔连通。
14.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与齿轮二转动连接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突伸至下模内。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泵壳的结构简单,泵壳与驱动装置的拆装方便,便于齿轮泵的修理和维护。通过驱动装置可对容置腔内的胶料提供补偿压力,提高了胶料从进胶通道流至出胶通道的流速,减少了胶料在流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有效避免了胶料在输送过程中产生堵塞或流动速度减小的问题,节约了生产成本,减少齿轮泵或机头的维护或修理次数;上模、中模和下模的结构简单、紧凑;提高了驱动组件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泵壳的生产成本低,齿轮泵的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8.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爆炸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泵壳;2、驱动组件;3、外套;4、泵座;11、上模;12、中模;13、下模;14、进胶通道;15、容置腔;16、出胶通道;17、凹槽;18、导向槽;21、齿轮一;22、齿轮二;23、转轴;24、支撑柱;25、连接件;26、驱动器;27、转轴套;28、固定轴;31、卡箍;32、加热座;33、加热管;34、弯折部;35、加强件;41、泵座通道一;42、泵座通道二;43、安装孔一;44、安装孔二。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3.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齿轮泵,其包括泵壳1及驱动装置,所述泵壳1包括依次设置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的上模11、中模12和下模13、均设置于下模13内的进胶通道14和出胶通道16及设置于中模12内的容置腔15,所述进胶通道14通过容置腔15与出胶通道16连通;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上模11顶端的驱动组件2、转动设置于容置腔15内的齿轮一21、转动设置于容置腔15内并与齿轮一21啮合的齿轮二22及一端连接于齿轮一21的转轴23,所述转轴23的另一端突伸至上模11外并与驱动组件2驱动连接。
24.具体地,所述上模11、中模12和下模13经由锁固件一(如:螺栓、螺钉等)可拆卸地连接;驱动组件2与上模11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容置腔15分为相互连通的压力腔和吸入腔,所述压力腔位于齿轮一21和齿轮二22的啮合侧并与进胶通道14连通,所述吸入腔位于齿轮一21和齿轮二22的脱开侧并与出胶通道16连通。在实际安装过程中,首先将下模13与中模12连接好,再将齿轮一21和齿轮二22装设于容置腔15内,转轴23插设于齿轮一21内,将上模11套设于转轴23外并与中模12固定连接,最后再将驱动组件2装设于上模11顶端,并使得驱动组件2的输出端与转轴23驱动连接,泵壳1的结构简单,泵壳1与驱动装置的拆装方便,便于齿轮泵的修理和维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挤出机将熔融状态下的胶料注入进胶通道14内,胶料从进胶通道14流至压力腔内,驱动组件2驱动转轴23带动齿轮一21和齿轮二22转动时,齿轮一21和齿轮二22在转动啮合的过程中,齿轮一21和齿轮二22的啮合侧的压力腔的体积由大变小,从而挤压位于压力腔内的胶料;齿轮一21和齿轮二22的脱开侧的吸入腔的体积由小变大,从而使得位于吸入腔内的胶料的压力减小,压力腔内的胶料与吸入腔内的
胶料产生较大的压力差,以便于压力腔内的胶料在压力的作用下快速的流至吸入腔内,再经由吸入腔流至出胶通道16内,胶料从出胶通道16的出胶口流至外部机头内,从而实现齿轮泵对胶料的加压输送。通过驱动装置可对容置腔15内的胶料提供补偿压力,提高了胶料从进胶通道14流至出胶通道16的流速,减少了胶料在流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有效避免了胶料在输送过程中产生堵塞或流动速度减小的问题,节约了生产成本,减少齿轮泵或机头的维护或清理次数;在中模12内设置容置腔15,容置腔15分别与下模13内的进胶通道14和出胶通道16连通,通过齿轮一21和齿轮二22的转动,使得胶料加速从进胶通道14流至容置腔15和出胶通道16内,中模12和下模13的结构简单、紧凑,便于驱动装置对胶料提供补偿压力;驱动组件2装设于上模11顶端,上模11与中模12紧密贴合,可防止胶料从容置腔15内泄露至外部或驱动组件2,提高了驱动组件2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泵壳1的生产成本低,齿轮泵的工作效率高。
2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间隔设置于上模11顶端的多个支撑柱24、分别与多个支撑柱24连接的连接件25及驱动连接于转轴23的驱动器26;所述驱动器26装设于连接件25上,所述连接件25套设于转轴23外。
26.具体地,所述转轴23的一端突伸至下模13内并与下模13转动连接,所述转轴23的另一端依次贯穿上模11和连接件25后再与驱动器26驱动连接,所述齿轮一21套设于转轴23的中部;所述驱动器26包括电机及设置于电机输出端的联轴器,所述转轴23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驱动器26装设于连接件25上,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转轴23、齿轮一21和齿轮二22转动。增设连接件25及多个支撑柱24,以便于驱动器26与上模11连接,避免了驱动器26直接装设于上模11上时,驱动器26在运行过程中会对上模11、中模12和下模13产生干扰的问题,也减少驱动器26在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上模11、中模12和下模13,提高了出胶通道16输送至机头内的胶料的质量。将转轴23插设于下模13内,通过下模13对转轴23进行限位和导向,不仅提高了转轴23安装时的位置精度,还使得转轴23的两端受力更为均匀,提高了转轴23的使用寿命。
27.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2还包括位于连接件25与上模11之间的转轴套27,所述转轴套27套设于转轴23外。
28.具体地,所述转轴23依次贯穿上模11、转轴套27和连接件25后再与驱动器26驱动连接;所述转轴套27与上模11可拆卸地连接。为避免位于连接件25与上模11之间的一段转轴23暴露在外,造成安全隐患,增设转轴套27套设于转轴23外,转轴23在转动时,在转轴套27的遮蔽作用下,外部杂物不易缠绕至转轴23上,提高了齿轮泵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且提高了转轴23在转动时的稳定性。
29.进一步地,所述泵壳1还包括环绕上模11、中模12或/和下模13的周向设置的外套3。
30.具体地,所述外套3的内侧壁与上模11、中模12或/和下模13的周向侧壁紧密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上模11、中模12和下模13连接好后,再将外套3套设于上模11、中模12和下模13外并与上模11、中模12和下模13紧密连接,外套3对上模11、中模12和下模13的进行限位,进一步紧固了上模11、中模12和下模13的连接,提高了上模11、中模12和下模13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避免了胶料从上模11、中模12和下模13连接处的间隙内泄露至外部,节约了成本。
31.进一步地,所述外套3包括环绕上模11、中模12或/和下模13的周向设置的卡箍31、位于上模11、中模12或/和下模13与卡箍31之间的加热座32及设置于加热座32内的加热管33。
32.具体地,所述上模11、中模12和下模13的投影视图均呈矩形;所述加热座32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加热座32沿上模11、中模12或/和下模13的中心轴呈环形阵列分布,四个加热座32的中部围设成矩形空间,所述上模11、中模12或/和下模13位于矩形空间内,所述加热座32与上模11、中模12或/和下模13的周向侧壁紧密连接,以加快加热座32与上模11、中模12或/和下模13之间的热传递速率,减少加热管33产生的热量的损耗;所述加热管33依次贯穿四个加热座32;所述加热管33的数量为多条;多条加热管33沿加热座32的中心轴等间距的排列。增设加热座32,以便于加热管33的安装,通过加热管33对进胶通道14、出胶通道16或/和容置腔15内的胶料进行加热,避免了在进胶通道14、出胶通道16或/和容置腔15内的胶料温度流失过多,造成胶料的凝固或堵塞,使得胶料的流动性更好。
33.进一步地,所述卡箍31包括卡箍本体及分别设置于卡箍本体的两端的两个弯折部34,所述弯折部34由卡箍本体的自由端向外翻折而成。
34.具体地,所述弯折部34内插设有加强件35,一所述弯折部34与一所述加强件35组成连接部。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将四个加热座32与上模11、中模12或/和下模13紧密连接后,再将卡箍31套设于四个加热座32外,锁固件二(如:螺栓、螺钉等)依次贯穿两个连接部并分别与两个连接部螺接,以使得两个连接部通过锁固件二牢固地连接。外套3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简化了泵壳1的拆装步骤,提高了泵壳1的实用性。
35.进一步地,所述齿轮泵还包括设置于下模13底端的泵座4、设置于泵座4内并与进胶通道14连通的泵座通道一41及设置于泵座4内并与出胶通道16连通的泵座通道二42。
36.具体地,所述泵座4的顶端面与下模13的底端面紧密贴合;所述泵座4设置有与泵座通道一41连通的安装孔一43及与泵座通道二42连通的安装孔二44;所述安装孔一43和安装孔二44分别位于泵座4的两侧。将挤出机装设于安装孔一43内并将挤出机的出胶口与泵座通道一41连通,机头装设于安装孔二44内并将机头的进胶口与泵座通道二42连通,挤出机内的胶料从出胶口流入至泵座通道一41内,胶料依次流经进胶通道14、容置腔15、出胶通道16和泵座通道二42,最后胶料从机头的进胶口流至机头内。增设泵座4简化了泵壳1与挤出机和机头的连接结构,安装孔一43和安装孔二44分别位于泵座4的两侧,以便于机头与挤出机分别装设于泵座4的两侧,避免了挤出机和机头在安装时相互干涉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齿轮泵的实用性。
37.进一步地,所述上模11设置有自上模11的底壁向内凹设而成的凹槽17,所述凹槽17与容置腔15连通;所述下模13的顶端面上设置有导向槽18,所述导向槽18分别与进胶通道14和容置腔15连通。
38.具体地,所述凹槽17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导向槽18倾斜设置;一所述凹槽17位于进胶通道14的正上方,另一所述凹槽17位于出胶通道16的正上方;容置腔15和凹槽17连通,以便于容置腔15和凹槽17可容纳更多的胶料,减少胶料在容置腔15内流动时所受到的阻力;导向槽18对胶料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胶料的流动性好,减小胶料从进胶通道14流至的容置腔15的阻力,提高了进胶通道14的出胶效率。
39.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与齿轮二22转动连接的固定轴28,所述固定轴28
的一端突伸至下模13内,所述齿轮二22套设于固定轴28的另一端。
40.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固定轴28突伸至下模13内并与下模13卡接,齿轮一21带动齿轮二22沿固定轴28的中心轴转动。通过固定轴28对齿轮二22的转动进行限制,可提高齿轮二22与齿轮一21啮合时的精准度,同时可避免齿轮二22在转动时与上模11、中模12或/和下模13的侧壁产生摩擦或抵触,从而提高了齿轮二22的使用寿命。
41.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42.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