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防勒手提手及其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2-03-16 20:43: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勒手提手及其模具。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用油以及瓶装饮用水已经越来越普及,由于食用油和瓶装水的重量较重,厂家出厂都会给食用油和瓶装水配备提手。目前,大量的一次性包装水及油瓶都带有一种方便使用者购买后提着的提手,
3.但现有的平板型提手在设计之初主要考虑使用者短暂时间提取食用油和瓶装水使用,其用料和结构较为简单,通过提手的套瓶口处套入瓶口和瓶身的连接处,再通过握把部分提起瓶身。
4.中国专利202021961255.1公布的一种提手,其握把的开口方向沿平板提手的平板面垂直设置,其握把与套瓶口处的连接杆设置在握把的一侧。但使用者提起瓶身时,握把的受力集中在握把与连接杆连接的一端,而握把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受力较小,导致握把受力不均匀,长期使用时,连接杆与握把的连接处容易疲劳断裂;并且由于应力集中在握把一端,握把表面无法与使用者的手部充分接触,导致使用者手部长时间提取重物会勒手。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握把的受力集中在握把与连接杆连接的一端,导致握把受力不均匀,长期使用时,连接杆与握把的连接处容易疲劳断裂,且握把表面无法与使用者的手部充分接触,导致使用者手部长时间提取重物会勒手”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勒手提手及其模具,连接杆与握把之间的连接更牢固,不易断裂,握把受力更均匀,不勒手。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防勒手提手,包括握持部和与所述握持部连接的套接部,包括连接杆,所述握持部的两端与所述套接部的两侧分别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握持部一端的中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套接部连接;所述握持部于所述防勒手提手的平面上垂直延伸;所述握持部中空开口处垂直于所述防勒手提手的平面上下延伸;所述握持部的中空内壁周缘间隔设置有多个骨及连接柱。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握持部靠近所述套接部的一侧为握持面,所述握持面弧形设计。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握持面的中部朝所述握持部的上下两端面倾斜设置。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握持部的连接处朝所述握持部的上下两侧分别延伸出若干加强筋。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握持部的连接处平滑过渡,任意一侧所述连接杆的表面设置有注塑口。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杆、所述握持部和所述套接部一体成型。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套接部的中部设置有套瓶口,所述套瓶口的周缘设置有多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朝所述套瓶口的中部倾斜设置。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套接部的外部周缘设置有多个凸块,所述凸块之间间隔分布。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模具,用于生产所述防勒手提手,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配合形成模腔,所述模腔的形状与所述防勒手提手的形状相互匹配,套接部模芯,设置于所述下模处,所述套接部模芯与所述下模一体成型或镶嵌连接,所述下模对应所述套接部的周缘设置有多根顶针,所述顶针用于顶出成型后的所述套接部;握持部模芯,设置于所述下模处,所述握持部模芯与所述下模一体成型或镶嵌连接,所述握持部模芯内设置有多根所述顶针,所述顶针用于顶出所述成型后的所述握持部;所述上模的模壁对应所述握持面的一侧倾斜设置,所述下模的模壁对应所述握持面的一侧倾斜设置,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组合后,所述上模对应所述握持部的模腔与所述下模对应所述握持部的模腔结合形成所述握持部的外部轮廓。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防勒手提手及其模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握持部两端的中部连接,所述套接部的力能够沿所述连接杆均匀传递到所述握持部的各处,使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握持部的连接处不易断裂。使用者用手提起所述握持部时,所述握持部受力集中在中部,受力更均匀,所述握持部各处形变量一致,与使用者的手部接触更充分,不勒手。
1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勒手提手的第一立体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勒手提手的第二立体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勒手提手的第一局部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勒手提手的第二局部示意图;
23.图5为图2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勒手提手的第三局部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模具的一体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模具的镶嵌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模具的下模俯视图;
28.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模具的截面图。
29.附图标记:
30.握持部100、腔体110、骨及连接柱111、握持面120、弧形指槽121、连接杆200、加强筋201、注塑口202、套接部300、套瓶口310、限位块320、凸块330、
31.上模410、下模420、套接部模芯421、握持部模芯422、顶针423。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35.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6.下面参考图1-图1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勒手提手及其模具,附图中所示坐标轴便于描述各部件位置关系,x-y平面为水平面,y-z平面为垂直面。
37.如图1-图6所示,防勒手提手整体呈平板状设计,防勒手提手的平面位于x-y平面上,防勒手提手包括握持部100和与握持部100连接的套接部300,套接部300用于套入瓶口和瓶身的连接处,卡住瓶口,而使用者把手握在握持部100处,垂直向上用力,提起瓶身。在握持部100和套接部300之间连接有连接杆200,使用者用力提起握持部100时,通过连接杆200提起套接部300,在本实施例中,握持部100的两端与套接部300的两侧分别通过连接杆200连接,握持部10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杆200,而两侧的连接杆200与套接部300的两侧连接。具体地,连接杆200的一端与握持部100一端的中部连接,另一端与套接部300连接。
38.当使用者握着握持部100向上提时,瓶身的重量通过连接杆200传递到握持部100,由于连接杆200连接在握持部100的两端中部,当力传递到握持部100时,握持部100整体受力均匀,握持部100与连接杆200连接处的受力方向在x-y平面上。
39.以往的提手连接杆200连接到握持部100一端的一侧,当握持部100受力时,握持部100会由于瓶身重力的作用,与连接杆200保持一定角度,直到上下受力平衡,在受力平衡的状态下,连接杆200与握持部100的连接处一直处于弯折状态,并且握持部100与使用者的手部也未达到最大接触面积,使用者长时间使用,长期勒手,手部更容易肌肉疲劳,而连接杆200和握持部100的连接处也会因为应力疲劳而产生不可逆的形变,最终导致连接杆200和握持部100的连接处断裂。
40.而本实用新型的防勒手提手采用连接杆200中置的设计,把两连接杆200分别连接到握持部100两端的中部,当防勒手提手受力时,连接杆200在瓶身的重量下把力传递到握持部100的两端中部,此时握持部100在x-y平面上受力平衡,而y-z平面上没有分力使握持部100和连接杆200的连接处弯折,握持部100各处受力均匀,形变量一致,使用者的手部与握持部100之间的接触面积为最佳接触面积,保证了使用者长时间使用不勒手,而连接杆200和握持部100之间由于没有弯折受力,两者之间的连接处更加牢固,使用寿命更长。在本
实施例中,防勒手提手所提物品可以是食用油瓶、调料瓶、饮用水桶、便携式饮用水桶等等带有瓶颈的物品,而套接部300的口径根据不同的瓶身口径做出调整,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构思的前提下,套接部300的口径灵活变换,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41.如图1-图4所示,握持部100于防勒手提手的平面上垂直延伸;握持部100的中空开口处垂直于防勒手提手的平面。具体地,握持部100的中空开口处在y-z平面方向上,握持部100采用挖槽式设计,握持部100在防勒手提手的平面上垂直延伸,握持部100内部形成一腔体110,在节省材料的同时,还能够使握持部100具备一定的可塑性变形,使握持部100在被压缩时把套接部300所施加的力均匀分布到整个握持部100上,受力更均匀,使用者在使用该防勒手提手提物时,手部的受力更加分散,避免长期提物导致手部肌肉损伤,不容易勒手。
4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握持部100的内壁周缘设置有多个骨及连接柱111,具体地,为了使该防勒手提手在生产过程中能够优化脱模步骤,握持部100的腔体110开口方向垂直于该防勒手提手的水平面上,在模具脱模过程中,上下模420分离中需要上下模420行程上不会与产品发生干涉,如果握持部100的腔体110开口方向与防勒手提手的水平方向齐平,在模具制作时,需要在腔体110处插入滑块,在脱模过程中,滑块先抽离,然后上下模420再分离,整个过程较为繁琐。如果握持部100的腔体110开口方向与防勒手提手的水平方向齐平,在模具制作时,需要在腔体110处插入滑块,这时候模具设计防勒手提手排位分布时,会占据大量模具空间导致一套模具不能单次注塑出更多个产品,从而提高生产成本,不利于产品推广使用;如果握持部100的腔体110开口方向与防勒手提手的水平方向齐平,在模具制作时,在腔体110处插入滑块,由于产品出模需要增加顶出顶针423,这时候模具滑块处不好布置顶针423,如需在滑块下设置顶针423会导致滑块与顶针423必须有动作顺序先后才能正常生产,即使解决了滑块与顶针423先后动作顺序满足模具生产,结构也很复杂,并且模具容易坏经常需要维修保养,增加了注塑生产成本,不利于大量推广。所以,握持部100的腔体110开口方向垂直于该防勒手提手的水平面上,改变腔体110的朝向后,不仅模具制作成本下降,并且脱模过程也更加快速,提高了生产效率。
43.通过在腔体110内壁设置骨及连接柱111来提高握持部100的整体强度。骨及连接柱111为设置在握持部100中空周缘处的圆柱,圆柱贴合握持部100腔体110的内壁,与腔体110的顶部连接。在提高握持部100整体强度的同时,还提高了脱模过程产品的良品率,在脱模过程中,握持部100需要经模具顶针423从模具中顶出,从而获得产品,当没有设置骨及连接柱111时,模具顶针423与握持部100的腔体110内壁顶部直接接触,由于产品还未完全定型,此时顶针423顶住腔体110内壁顶部,会出现顶高或者顶破腔体110内壁顶部的现象,导致良品率下降。因为产品在脱模过程中未完全定型,而顶针423直接顶住腔体110的内壁,会因为腔体110局部受力过大导致腔体110变形或被顶针423刺破,在腔体110内壁设置圆柱,模具顶针423通过顶圆柱来使产品从模具中脱出,当顶针423顶着圆柱时,产品受到的应力小于顶针423直接顶着腔体110内壁时受到的应力,从而保证产品在脱模时的成功率提升,从而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更多的让利生产厂家和使用者,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这个是本发明的另外一个巧妙之处。
44.应理解,骨及连接柱111采用圆柱型并非唯一实施方式,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骨
及连接柱111能够横向设置并连接握持部100的中空内壁两侧,形成横梁,横梁两端分别连接中空处的两侧壁,两侧壁可以是内壁中空处对向的侧壁或者相邻设置的侧壁。本实用新型对骨及连接柱111的各种结构形状不一一赘述,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构思的前提下,骨及连接柱111的结构形状灵活变换,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45.应理解,通过圆柱型的骨及连接柱111提高握持部100强度和避免脱模损坏腔体110并非唯一实施方式,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骨及连接柱111还能够采用其他形状,可以是方形、多边形或者条形等等,同时骨及连接柱111的位置也可以在腔体110内任意位置。本实用新型对骨及连接柱111的各种结构形状不一一赘述,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构思的前提下,骨及连接柱111的结构形状灵活变换,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4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具体地,连接杆200、握持部100和套接部300一体成型,连接杆200、握持部100和套接部300三者采用注塑一体成型,使防勒手提手更加耐用。
4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具体地,握持部100靠近套接部300的一侧为握持面120,即握持部100在x-y平面上靠近套接部300的一侧,是本实用新型防勒手提手的握持面120,握持面120弧形设计,具体地,握持面120的弧形处形成弧形指槽121,使用者的手指合拢弯曲,扣入握持部100的握持面120时,手指关节能够与握持面120的弧形指槽121相互贴合,符合人体力学,使用者通过握持面120的弧形指槽121能够增大手指与握持部100的接触面积,在提起相同的重量时,设置有弧形指槽121的防勒手提手与使用者手部的接触面积更大,受力相同,接触面积增大,手部所受压强减少,从而减轻使用者的手部疲劳强度。
48.具体地,弧形指槽121在握持面120上呈波浪形设置,应理解,弧形指槽121在握持面120上呈波浪形设置并非唯一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对弧形指槽121在握持面120上的形状不一一赘述,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构思的前提下,弧形指槽121的形状灵活变换,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49.如图1、图3和图6所示,握持面120的中部朝握持部100的上下两端面倾斜设置,即弧形指槽121从握持面120中部朝握持部100的上下两端面倾斜设置,具体地,弧形指槽121在握持面120上以中部为起点,沿y-z平面方向向上和向下倾斜设置,倾斜方向为远离套接部300的方向。使用者在使用防勒手提手时,手部关节会自然弯曲,形成一个弧口,而两关节之间由于弯曲,会形成两不同的面,本实施例中两侧倾斜设计的弧形指槽121,贴合手指关节弯曲后的弧面设置,让两关节处与握持面120充分接触,增加接触面积。
50.如果弧形指槽121采用单一平面设置,使用者的手部弯曲关节去提握持部100时,两关节处与握持面120会形成避空区,减少了接触面积;当使用者的手部关节不弯曲去提握持部100,虽然手部与握持部100充分接触,但由于手部没有形成弧口,握持部100在手部位置会滑动,存在滑落的风险,握持姿势也不自然。
51.具体地,如图6所示,倾斜面与x-y平面(即垂直面)夹角θ的角度范围在0
°
~45.0
°
之间,根据产品的尺寸变化,角度θ最佳度数范围在1.0
°
~5.0
°
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角度θ采用2
°
~3
°
的范围,既让握持面120贴合使用者的手部曲线,还方便产品脱模时上下模的分离。
5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具体地,为了使连接杆200和握持部100的连接强度更高,连接杆200与握持部100的连接处朝握持部100的上下两侧分别延伸处两加强筋201,两加强筋201与连接杆200共同形成一个t字型连接结构,使连接杆200和握持部100之间的连接面积增大,增加了连接处的连接强度,使防勒手提手的称重量提升。
53.应理解,加强筋201与连接杆200共同形成一个t字型连接结构并非唯一实施方式,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产生需求,把加强筋201设置在连接杆200的中部,从连接杆200中部向y-z平面方向延伸,连接杆200和加强筋201形成十字型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对加强筋201和连接杆200的连接结构不一一赘述,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构思的前提下,加强筋201和连接杆200的连接结构灵活变换,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5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连接杆200和握持部100的连接处平滑过渡,具体地,连接杆200和握持部100的连接处在注塑成型时采用平滑设计,能够使连接杆200和握持部100之间在注塑成型时,彼此连接的更加紧密。
5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任意一侧连接杆200的表面设置有注塑口202,具体地,为了在模具生产中提高产品的成型速度,提升产品产量,注塑口202设置于连接杆200上,由于握持部100和套接部300设置在连接杆200的两侧,注塑口202设置在连接杆200上,能够使材料在模具中均匀流动,使两侧同时完成注塑,如果把注塑口202开在套接部300或者握持部100处,会导致材料在充满型腔之前便凝固。注塑口202设置在任意一侧连接杆200上,或根据模具设计需要和连接杆200强度需要,在两侧连接杆200上同时设置注塑口202也可以。在实际生产中,注塑口202的数量和位置能够根据模具的设计来改变,注塑口202设置在连接杆200处模具排位更加紧凑,单次产出更多产品,从而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更多的让利生产厂家和使用者,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这个是本发明的再一个巧妙之处。
5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套接部300的中部设置有套瓶口310,套瓶口310的周缘设置有多个限位块320,限位块320朝套瓶口310的中部倾斜设置。具体地,为了使套接部300能够套接所需要提起的水瓶瓶口,套瓶口310周缘设置有若干限位块320,限位块320能够卡住处于套瓶口310内的瓶子,防止在移动过程中水瓶从套瓶口310处跌落,在本实施例中,套瓶口310的直径为39mm,适用于直径在39mm左右的瓶口。应理解,套瓶口310的直径并非唯一实施方式,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生产不同来生产对应的套瓶口310直径。本实用新型对套瓶口310的直径不一一赘述,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构思的前提下,套瓶口310的直径灵活变换,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57.限位块320沿套瓶口310的垂直方向延伸,并往套瓶口310的轴中心处倾斜设置,通过把限位块320倾斜设置,形成单向通行的套瓶口310。当套瓶口310套入水瓶后,限位块320紧贴水瓶瓶颈处,提起防勒手提手,水瓶的重力使限位块320受力,向套瓶口310中部靠拢,进而卡住水瓶的瓶颈处,避免水瓶从套瓶口310处落下。应理解,本实施例中的限位块320形式并非唯一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对限位块320的结构不一一赘述,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构思的前提下,限位块320的结构灵活变换,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5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套接部300的外部周缘设置有多个凸块330,凸块330之间间隔分布。具体地,在模具脱模时,顶针423直接顶住凸块330来使套接部300从模具中脱出,并且设置凸块330在套瓶口310周缘,能够增强套瓶口310的整体强度,使用者在提物时,套瓶口310的抗拉强度更强,延长使用寿命。在模具脱模时,顶针423直接顶住凸块330来使套接部300从模具中脱出,在设计凸块330时,套接部300的底部周圈为了降低产品材料成本一般设计比较窄,这时由于产品脱模需要顶出,太窄了顶出机构不好制作,并且产品脱模效果不好,所以增加一些凸块330来解决这个难题,增加凸块330后,产品材料克重几乎没有增重,但是顶出结构增大了很多,更加利于产品快速脱模,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5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10所示,模具用于生产上述防勒手提手,模具包括上模410和下模420,上模410和下模420配合形成模腔,模腔的形状与防勒手提手的形状相互匹配。具体地,在下模420处设置有套接部模芯421,套接部模芯421与下模420一体成型或镶嵌连接,下模420对应套接部300的周缘设置有多根顶针423,当模腔内的防勒手提手成型后,通过顶针423顶出成型后的套接部300部分。
60.下模420处还设置有握持部模芯422,握持部模芯422与下模420一体成型或镶嵌连接,握持部模芯422内设置有多根顶针423,防勒手提手成型后能够用顶针423顶出成型后的握持部100,防勒手提手从套接部300和握持部100两部分顶出,使防勒手提手成型后更容易从下模420内取出,减少防勒手提手的形变量,提升产品的顶出速度,保证良品率的同时提升生产效率。
61.应理解,无论握持部模芯422和套接部模芯421采用镶嵌或一体成型的结构,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62.上模410的模壁对应握持部100的一侧倾斜设置,下模420的模壁对应握持部100的一侧倾斜设置,上模410和下模420组合后,上模410对应握持部100的模腔与下模420对应握持部100的模腔结合形成握持部100的外部轮廓。具体地,握持部100的模腔分成上下两部分,一半设置在下模420处,另一半设置在上模410处,上模410和下模420的模腔对应握持部100的两侧也采用倾斜设置。采用此设计,在握持部100成型后,上模410和下模420脱模的时候,由于上模410和下模420握持部100的模腔处均采用倾斜设置,上下模分离更轻松。
6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6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