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抗滑性强的沥青路面的制作方法

2022-03-16 16:53: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沥青路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滑性强的沥青路面。


背景技术:

2.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因此,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
3.沥青路面是将沥青混凝土加以摊铺、碾压成型而形成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混凝土是用具有一定黏度和适当用量的沥青材料与一定级配的矿物集料,经过充分拌合形成的混合物。沥青混凝土作为沥青路面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要承受行使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以及环境因素的长期影响。所以沥青混凝土在具备一定的承受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抵抗自然因素作用的耐久性。也就是说,要能表现出足够的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低温状况下的抗裂性、良好的水稳定性、持久的抗老化性和利于安全的抗滑性等特点,以保证沥青路面良好的服务功能。
4.近几年,交通事故发生的较为频繁,而道路积水是导致交通事故引发的原因之一,如果路面处于潮湿状态,那么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也将无法避免的降低,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水分积留在路表面,时间长之后就形成了水膜,水膜的产生使轮胎和路面间接触相对干燥的时候减少,车辆的车轮全部处于被水支持的状态,其结果就是摩擦系数快速的降低,车轮打滑不可避免。
5.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滑性强的沥青路面,通过导水组件的设置,减少面层表面雨水的积留,同时增大面层表面粗糙程度,提高车辆在路面本体行驶时起到的防滑效果。
7.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抗滑性强的沥青路面,包括路面本体,所述路面本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面层、蓄水层、基层和底基层,所述面层上设置有若干导水组件,所述导水组件包括安装部、囊体以及导水管,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于面层的表面,所述导水管的一端贯穿至安装部的表面,另一端贯穿至蓄水层的内部,所述囊体通过连接件连接于安装部的内壁上,且所述连接件用于限制囊体横向扩张,所述囊体的外壁与安装部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与导水管相互导通的间隙,所述囊体的顶部开设有若干进水孔,所述囊体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出水口,当所述囊体内无水时所述囊体的顶部、安装部的顶部、面层的顶部三者处于同一水平面。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雨时,一部分雨水落至安装部后,会沿着囊体与安装部之间的间隙流入导水管中并最终流至蓄水层内,防止雨水在面层的表面积留,另一部分雨水通过进水孔进入囊体内部,并从出水孔流至囊体与安装部之间的间隙中并通过导水管
流至蓄水层内,当雨水较大时,由于导水管管口大小的限制,因此雨水会积在囊体与安装部之间,囊体内部的雨水也无法及时流出,因此囊体的体积会逐渐增大,由于连接件限制了囊体的横向括张,因此囊体会发生纵向的扩张并逐渐囊体凸出于面层的表面,进而增大面层表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车辆在面层表面行驶时车轮与面层之间的摩擦力,起到防滑的效果,并且当车轮对囊体进行挤压时,囊体的表面会产生凹陷,并迫使囊体内部的雨水沿着出水孔流出,进而加快囊体内雨水进入蓄水层内的速度,减少雨水的积留。
9.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囊体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颗粒。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颗粒能够增大囊体表面的粗糙程度,进而增大车轮与囊体接触时两者之间的摩擦力,提高防滑效果。
11.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外壁通过若干连接杆与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的内壁与囊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朝向囊体一侧倾斜并始终与囊体外壁贴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部对囊体的横向扩张进行限制,防止囊体横向扩张缩小囊体与安装部之间的间隙,进而防止囊体横向括张影响到间隙内雨水的流速。
13.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部的内壁与连接环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脏物落入进而防止导水管的堵塞。
15.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囊体的顶部设置有夜光膜。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夜光膜的设置,能够在夜间行驶时给与驾驶员一定警示的作用,提高驾驶员在路面本体上行驶时的安全性。
17.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层包括若干相互固定连接的蓄水砖,所述蓄水砖的内部设有蓄水腔,所述蓄水砖的顶部开设有供导水管插入的导水孔以及若干蓄水孔,所述导水孔、蓄水孔均与蓄水腔相互导通。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部分雨水通过导水管直接流入蓄水腔内,另一部分雨水渗透过面层后通过蓄水孔流至蓄水腔内,加快面层表面雨水的吸水,从而减少雨水在面层表面的积累。
19.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通过导水组件的设置,减少面层表面雨水的积留,同时增大面层表面粗糙程度,提高车辆在路面本体行驶时起到的防滑效果。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一;
22.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23.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二;
24.图4为图3中的b处放大图。
25.图中:1、面层;2、蓄水层;3、基层;4、底基层;5、安装部;6、囊体;7、导水管;8、间隙;9、进水孔;10、出水口;11、颗粒;12、连接环;13、连接杆;14、限位部;15、过滤网;16、蓄水砖;17、蓄水腔;18、导水孔;19、蓄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9.一种抗滑性强的沥青路面,如图1-图4所示,包括路面本体,路面本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面层1、蓄水层2、基层3和底基层4,面层1上设置有若干导水组件,导水组件包括安装部5、囊体6以及导水管7,安装部5固定连接于面层1的表面,导水管7的一端贯穿至安装部5的表面,另一端贯穿至蓄水层2的内部,囊体6通过连接件连接于安装部5的内壁上,且连接件用于限制囊体6横向扩张,囊体6的外壁与安装部5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与导水管7相互导通的间隙8,囊体6的顶部开设有若干进水孔9,囊体6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出水口10,当囊体6内无水时囊体6的顶部、安装部5的顶部、面层1的顶部三者处于同一水平面;
30.如图2所示,囊体6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颗粒11,颗粒11能够增大囊体6表面的粗糙程度,进而增大车轮与囊体6接触时两者之间的摩擦力,提高防滑效果,并且囊体6的顶部设置有夜光膜,能够在夜间行驶时给与驾驶员一定警示的作用,提高驾驶员在路面本体上行驶时的安全性;
31.如图3、图4所示,连接件包括连接环12,连接环12的外壁通过若干连接杆13与安装部5固定连接,连接环12的内壁与囊体6的外壁固定连接,连接环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部14,限位部14朝向囊体6一侧倾斜并始终与囊体6外壁贴合,利用限位部14对囊体6的横向扩张进行限制,防止囊体6横向扩张缩小囊体6与安装部5之间的间隙8,进而防止囊体6横向括张影响到间隙8内雨水的流速;
32.如图2所示,安装部5的内壁与连接环12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5,防止脏物落入进而防止导水管7的堵塞;
33.如图4所示,蓄水层2包括若干相互固定连接的蓄水砖16,蓄水砖16的内部设有蓄水腔17,蓄水砖16的顶部开设有供导水管7插入的导水孔18以及若干蓄水孔19,导水孔18、蓄水孔19均与蓄水腔17相互导通,部分雨水通过导水管7直接流入蓄水腔17内,另一部分雨水渗透过面层1后通过蓄水孔19流至蓄水腔17内,加快面层1表面雨水的吸水,从而减少雨水在面层1表面的积累。
34.本发明的原理为,在下雨时,一部分雨水落至安装部5,经过过滤网15的过滤后会沿着囊体6与安装部5之间的间隙8流入导水管7中并最终流至蓄水层2内,防止雨水在面层1的表面积留,另一部分雨水通过进水孔9进入囊体6内部,并从出水孔流至囊体6与安装部5
之间的间隙8中并通过导水管7流至蓄水层2内,还有一部分雨水渗透过面层1后通过蓄水孔19流至蓄水腔17内,当雨水较大时,由于导水管7管口大小的限制,因此雨水会积在囊体6与安装部5之间,囊体6内部的雨水也无法及时流出,因此囊体6的体积会逐渐增大,由于连接环12以及限位部14限制了囊体6的横向括张,因此囊体6会发生纵向的扩张并逐渐囊体6凸出于面层1的表面,进而增大面层1表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车辆在面层1表面行驶时车轮与面层1之间的摩擦力,起到防滑的效果,并且当车轮对囊体6进行挤压时,囊体6的表面会产生凹陷,并迫使囊体6内部的雨水沿着出水孔流出,进而加快囊体6内雨水进入蓄水层2内的速度,减少雨水的积留。
35.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