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镀膜多功能玻璃的制作方法

2022-03-09 15:58: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玻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镀膜多功能玻璃。


背景技术:

2.在现代信息社会里,显示屏传递信息和显示视频、广告,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成为我们生活工作的必需品;但是传统的显示屏,无论是lcd液晶显示屏还是led发光管显示屏在大发光彩的时候,也给我们留下一点遗憾,那就是在不显示的时候就是黑屏一块,不能够透光,不仅占据空间,而且妨碍玻璃幕墙附近的其他设施或者结构;
3.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镀膜玻璃,公开号:cn210270431u,通过在透明载体的一侧设置低辐射玻璃,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少室内的辐射,而且有效地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冬暖夏凉;
4.但是该方案在使用的过程中还会出现以下问题:由于在现代信息社会里,显示屏传递信息和显示视频、广告,因此显示屏多设置在室外,而由于室外的环境多变,且由于风力的吹动使得灰尘到处飞散,从而易使玻璃表面附着一些灰尘,在灰尘的长时间附着下易造成玻璃外观的污染,使工作人员需要对玻璃的表面经常进行清洁与维护,使得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得到一定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镀膜多功能玻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7.一种镀膜多功能玻璃,包括玻璃本体,所述玻璃本体由后层、第一加强层、支撑层、第二加强层和外层组成,后层的前侧与第一加强层的后侧固定连接,第一加强层的前侧与支撑层的后侧固定连接,支撑层的前侧与第二加强层的后侧固定连接,第二加强层的前侧与外层的后侧固定连接;
8.外层由自清洁层和低辐射层组成,自清洁层的后侧与低辐射层的前侧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第二加强层由竖直线层和横线层组成,竖直线层的前侧与低辐射层的前侧固定连接,竖直线层的后侧与横线层的前侧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支撑层由第一固定层、第二固定层、第一限位层、第二限位层和定位层组成,第一固定层的前侧与横线层的后侧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层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层和定位层,定位层的后侧与第二固定层的前侧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层的后侧与第二固定层的前侧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层的前侧与定位层的顶部固定连接。
11.优选的,第一限位层、第二限位层和定位层形成k字形。
12.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层、定位层和第二固定层形成三角形,第二限位层、定位层和第一固定层形成三角形。
13.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层与第二加强层上设置有相同的结构第一加强层的前侧与
第二固定层的后侧固定连接。
14.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5.其一,通过清洁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玻璃本体的前侧附着较多的灰尘,使玻璃本体的前侧更加的干净整洁,使工作人员可以更加方便的使用玻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作人员对玻璃表面进行清洁的次数,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通过低辐射层使玻璃本体具有良好的阻隔热辐射透过的作用,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更加便捷的使用玻璃。
16.其二,通过第一限位层、第二限位层和定位层形成k字形,并与第一固定层和第二固定层形成多个三角形,使第一限位层、第二限位层和定位层形成的k字形具有三角形的稳定性,从而使第一限位层、第二限位层和定位层可以更加稳定的对玻璃本体的内部进行支撑,使玻璃本体的内部结构更加稳定牢固,使工作人员可以更加方便的使用玻璃。
17.其三,通过竖直线层与横线层的相互叠合,使加强层成为网格层,从而使加强层的内部结构得到一定的加强,并使加强层的内部更加稳定牢固,使加强层可以更加稳定对玻璃本体的内部进行加强。
附图说明
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镀膜多功能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玻璃本体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层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加强层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层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玻璃本体、2后层、3支撑层、301第一固定层、302第二固定层、303第一限位层、304第二限位层、305定位层、4第一加强层、5第二加强层、501竖直线层、502横线层、6外层、601自清洁层、602低辐射层。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6.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27.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3,一种镀膜多功能玻璃包括玻璃本体1,玻璃本体1由后层2、第一加强层4、支撑层3、第二加强层5和外层6组成,后层2的前侧与第一加强层4的后侧固定连接,第一加强层4的前侧与支撑层3的后侧固定连接,支撑层3的前侧与第二加强层5的后侧固定连接,第二加强层5的前侧与外层6的后侧固定连接。
28.外层6由自清洁层601和低辐射层602组成,自清洁层601的后侧与低辐射层602的前侧固定连接,自清洁层601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过多赘述,自清洁层601由去离子水、表面活性剂、纳米二氧化钛粒子、纳米氧化铈和纳米氧化锌的混合物、有机溶剂和纳米二氧化
硅组成,通过自清洁层601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玻璃本体1的前侧附着较多的灰尘,使玻璃本体1的前侧更加的干净整洁,低辐射层602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过多赘述,低辐射层602对远红外热辐射的反射率很高,能将80%以上的远红外热辐射反射回去,从而使玻璃本体1具有良好的阻隔热辐射透过的作用。
29.在使用时,通过自清洁层601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玻璃本体1的前侧附着较多的灰尘,并通过低辐射层602使玻璃本体1具有良好的阻隔热辐射透过的作用。
30.实施例2:请参阅图4-图5,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第二加强层5由竖直线层501和横线层502组成,竖直线层501的前侧与低辐射层602的前侧固定连接,竖直线层501的后侧与横线层502的前侧固定连接。
31.通过竖直线层501与横线层502的相互叠合,使第二加强层5成为网格层,从而使第二加强层5的内部结构得到一定的加强,并使第二加强层5的内部更加稳定牢固,使第二加强层5可以更加稳定对玻璃本体1的内部进行加强。
32.进一步地,支撑层3由第一固定层301、第二固定层302、第一限位层303、第二限位层304和定位层305组成,第一固定层301的前侧与横线层502的后侧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层30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层304和定位层305,定位层305的后侧与第二固定层302的前侧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层303的后侧与第二固定层302的前侧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层303的前侧与定位层305的顶部固定连接。
33.进一步地,第一限位层303、第二限位层304和定位层305形成k字形;
34.进一步地,第一限位层303、定位层305和第二固定层302形成三角形,第二限位层304、定位层305和第一固定层301形成三角形。
35.进一步地,第一加强层4与第二加强层5上设置有相同的结构第一加强层4的前侧与第二固定层302的后侧固定连接。
36.在使用时,通过第一限位层303、第二限位层304和定位层305形成k字形,并与第一固定层301和第二固定层302形成多个三角形,使第一限位层303、第二限位层304和定位层305形成的k字形具有三角形的稳定性,从而使第一限位层303、第二限位层304和定位层305可以更加稳定的对玻璃本体1的内部进行支撑,使玻璃本体1的内部结构更加稳定牢固,使工作人员可以更加方便的使用玻璃。
37.工作原理:
38.该镀膜多功能玻璃,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自清洁层601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玻璃本体1的前侧附着较多的灰尘,并通过低辐射层602使玻璃本体1具有良好的阻隔热辐射透过的作用,并通过第一限位层303、第二限位层304和定位层305形成k字形,并与第一固定层301和第二固定层302形成多个三角形,使第一限位层303、第二限位层304和定位层305形成的k字形具有三角形的稳定性,从而使第一限位层303、第二限位层304和定位层305可以更加稳定的对玻璃本体1的内部进行支撑,使玻璃本体1的内部结构更加稳定牢固。
39.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40.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