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针对小型食品的智能物流分选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3-09 06:42: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盾构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小型食品的智能物流分选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交通变得越来越便利,物流也变得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就是快递分拣,有时候需要根据快递的大小不同对其进行区分。现阶段,在对快递进行分拣快递时,通常是利用人工进行分拣,不仅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而且容易造成分拣效率低下,从而会导致物流速度下降。同时,当对小食品等小件物流进行运输分拣的时候,传送带的上侧会堆积多个物流,物流容易从传送带的边缘掉落,降低了运输分拣的效率,还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针对小型食品的智能物流分选设备,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对小型食品的智能物流分选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设有沉槽,所述沉槽内安装有传送带,所述沉槽的内壁两侧均设有若干个第一沉槽,所述第一沉槽内滑动连接有推板,所述沉槽的内壁两侧均设有第二沉槽,所述第二沉槽的内壁上下两侧共同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沉槽的内壁两侧均设有通槽,所述底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滑道,所述滑道与通槽对应设置,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底座的下侧设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的内壁两侧共同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凸轮。
5.优选地,所述转动板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下两侧共同转动连接有若干个转筒。
6.优选地,所述第一沉槽的一侧设有滑槽,所述推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延长板,所述滑槽的内壁两侧共同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过延长板并与延长板滑动连接,所述延长板与滑槽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7.优选地,所述驱动腔的内壁上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夹板,两个所述夹板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穿过第二沉槽的内壁并与驱动腔的内壁下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与蜗杆相啮合。
8.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主轴端头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与驱动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蜗杆的一端设有滑孔,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与滑孔转动连接。
9.优选地,所述驱动轴的外侧设有若干个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一限位槽的槽底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滑孔的内壁设有若干个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与第一限位块对应设置。
10.优选地,所述驱动轴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
11.优选地,所述驱动轴的外侧设有若干个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与第二限位槽的槽底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驱动齿轮的内壁设有若干个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与第二限位块对应设置。
12.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针对小型食品的智能物流分选设备通过设置凸轮和推板,能够自动对传送带上侧的小食品进行推动,避免小食品从传送带的边缘处掉落,同时还能够通过改变转动板的转动状态,来实现对不同种类小食品的分拣。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发明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中的b-b剖视图;图4是图1中的c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1中的d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4中的e-e剖视图;图7是图5中的f-f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5.实施例1如图1-7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针对小型食品的智能物流分选设备,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侧设有沉槽11,沉槽11内安装有传送带2,底座1用于提供支撑作用,传送带2用于对小型食品的物流进行运输,传送带2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多做赘述,沉槽11的内壁两侧均设有若干个第一沉槽12,第一沉槽12内滑动连接有推板3,推板3能够将传送带2两侧的小型物流推动到传送带2的中间位置,避免小型物流从传送带2的两侧滑落,起到提高运输效率的目的,沉槽11的内壁两侧均设有第二沉槽13,第二沉槽13的内壁上下两侧共同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4,转动杆14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板4,转动杆14与转动板4之间具有较大的摩擦力,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转动杆14能够带动转动板4共同转动,沉槽11的内壁两侧转动连接有两个卡块,用于对转动板4进行限位,转动板4的一侧设有安装槽41,安装槽41的内壁上下两侧共同转动连接有若干个转筒42,沉槽11的内壁两侧均设有通槽15,底座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滑道5,滑道5与通槽15对应设置,转动板4的转动状态能够进行调节,当转动板4转动并与通槽15相对应时,能够对传送带2的上侧进行导向,小型物流会沿着转筒42运动到通槽15的位置,并从通槽15运动到滑道5内,最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滑到指定区域,以方便对各种不同种类的小食品进行分类,底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16,控制器16用于对各个电子设备进行控制,底座1的下侧设有驱动腔17,驱动腔17的内壁两侧共同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6,转轴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凸轮61凸轮61与推板3对应设置。
16.第一沉槽12的一侧设有滑槽18,推板3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延长板31,滑槽18的内壁两侧共同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导向杆181,导向杆181穿过延长板31并与延长板31滑动连接,延长板31与滑槽18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82,底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7,电机7的主轴端头固定连接有驱动轴8,驱动轴8的一端与驱动腔17的内壁转动连接,驱动轴8的外侧转动连接有驱动齿轮84,转轴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62,驱动齿轮84与从动齿轮62相啮合,驱动轴8的外侧设有若干个第二限位槽85,第二限位槽85内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块86,第二限位块86设置为梯形,且第二限位块86的一侧设置为弧面,第二限位块86与第二限位槽85的槽底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87,驱动齿轮84的内壁设有若干个第二固定槽841,第二固定槽841与第二限位块86对应设置,当电机7正向转动时,电机7带动驱动轴8共同转动,驱动轴8通过第二限位槽85来带动第二限位块86共同转动,此时第二限位块86的直角面与第二固定槽841的内壁相抵,从而使得第二限位块86能够通过第二固定槽841来带动驱动齿轮84共同转动,驱动齿轮84再通过两个从动齿轮62带动两个转轴6共同转动,转轴6再带动凸轮61转动,使得凸轮61间歇性地挤压延长板31,使得延长板31在滑槽18内沿着导向杆181滑动并压缩第一弹簧182,延长板31带动推板3共同运动,从而使得推板3能够周期性地在第一沉槽12内滑动,实现对小型物流的推动,避免小型物流从传送带2的两侧掉落,当电机7的主轴反转时,第二限位块86倾斜设置的弧面与第二固定槽841的内壁相接触,第二固定槽841的内壁对第二限位块86的弧面造成挤压,从而将第二限位块86挤压回第二限位槽85内并压缩第三弹簧87,此时驱动轴8便无法带动驱动齿轮84共同转动。
17.驱动腔17的内壁上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夹板171,两个夹板171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蜗杆19,转动杆14的一端穿过第二沉槽13的内壁并与驱动腔17的内壁下侧转动连接,转动杆1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蜗轮141,蜗轮141与蜗杆19相啮合,蜗杆19的一端设有滑孔191,驱动轴8的另一端与滑孔191转动连接,电机7启动带动驱动轴8旋转,驱动轴8能够带动蜗杆19转动,蜗杆19,驱动轴8的外侧设有若干个第一限位槽81,第一限位槽81内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块82,第一限位块82与第一限位槽81的槽底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83,滑孔191的内壁设有若干个第一固定槽192,第一固定槽192与第一限位块82对应设置,第一限位块82与第二限位块86的规格相同,但第一限位块82与第二限位块86的弧面设置方向相反,当电机7主轴正转时,驱动轴8无法通过第一限位块82带动蜗杆19共同转动,转动杆14和转动板4的状态不受影响,当电机7主轴反转时,驱动轴8通过第一限位块86带动蜗杆19共同转动,蜗杆19通过蜗轮141带动两个转动杆14共同转动,转动杆14再带动转动板4共同转动,从而对转动板4的位置进行调节,以使得传送带2上侧的物流被导向到不同的滑道5上,实现对物流的分类。
18.使用时,根据物流信息确定该批物流所对应的滑道5,再转动卡块使得该处对应的转动板4不受限制,启动电机7并使得电机7主轴反转,驱动轴8通过第一限位块86带动蜗杆19共同转动,蜗杆19通过蜗轮141带动两个转动杆14共同转动,转动杆14再带动转动板4共同转动,从而对转动板4的位置进行调节,以使得传送带2上侧的物流被导向到不同的滑道5上,实现对物流的分类,调解完转动板4后,再使得电机7主轴正转,驱动轴8通过第二限位槽85来带动第二限位块86共同转动,此时第二限位块86的直角面与第二固定槽841的内壁相抵,从而使得第二限位块86能够通过第二固定槽841来带动驱动齿轮84共同转动,驱动齿轮84再通过两个从动齿轮62带动两个转轴6共同转动,转轴6再带动凸轮61转动,使得凸轮61
间歇性地挤压延长板31,使得延长板31在滑槽18内沿着导向杆181滑动并压缩第一弹簧182,延长板31带动推板3共同运动,从而使得推板3能够周期性地在第一沉槽12内滑动,实现对小型物流的推动,避免小型物流从传送带2的两侧掉落。
1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