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PPR管生产的冷却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15:26: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用于ppr管生产的冷却水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塑料管生产冷却过程中产生的冷却废水循环利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ppr管生产的冷却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2.ppr管是一种聚合材料管材,强度较高且实用寿命长,其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原料混合

上料干燥

螺杆剪切、挤压、熔融、预塑化

定径套冷却初步定型

喷淋箱/水槽/水箱冷却定型

冷却

喷码印字

切割质检。
3.专利申请号为201720695926.6的一篇中国专利文献公布了一种塑料管成型后的冷却装置,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供冷却水进出的通水孔,所述箱体相对应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供所述塑料管穿过的管孔,所述管孔上设置有位于所述塑料管与所述管孔之间的、以装配不同孔径的所述塑料管的密封组件,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若干并排的且横跨所述箱体并支撑塑料管的支撑组件,在距离所述箱体顶部10cm的侧壁上设置有溢水口,溢水口通过水管将溢出的冷却水重新排入水源箱中,对冷却水进行回用。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上述冷却装置冷却ppr管产生的冷却水直接通过溢水口重新排入水源箱中回用,而冷却水具有一定温度,排入水源箱中的冷却水实际为热水,冷却水在水源箱中冷却需要时间,易影响冷却装置对ppr管的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缩短冷却水的冷却时间,提高冷却装置对ppr管的冷却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ppr管生产的冷却水循环系统。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ppr管生产的冷却水循环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ppr管生产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一端与冷却装置的箱体连通的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的另一端连通水源箱,所述箱体和水源箱之间设置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用于对冷却水管中的冷却水进行冷却,所述冷却水管的中部穿设于冷却箱内。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装置冷却ppr管产生的冷却水能够自溢水口流入冷却水管,经冷却箱冷却后排入水源箱,冷却水管与冷却箱配合能够在箱体和水源箱之间对冷却水进行冷却,使得排入水源箱内的冷却水为冷水,水源箱内的水能够直接投入冷却装置的箱体中对ppr管进行冷却定型,缩短了冷却水的冷却时间,提高了冷却装置对ppr管的冷却效率。
9.可选的,所述冷却水管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冷却水管上位于箱体和冷却箱之间均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用于控制冷却水管的启闭。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水管使用较长时间后管内易产生水垢,两组冷却水管能够保证在清理一组冷却水管时始终有另一组冷却水管处于工作状态,避免因清理冷却水管导致的冷却装置停工,保障冷却装置的持续运作,保证冷却效率。
11.可选的,所述冷却箱内位于冷却箱与冷却水管之间填充有冷水,所述冷却箱呈敞
口设置,且所述冷却箱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连接外部水源,所述出水口与水源箱相连通。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冷水在冷却箱内对冷却水管及冷却水管中的冷却水进行冷却降温,成本较低,且冷却箱为敞口,散热更快,冷却箱内的冷水对冷却水管及其中的冷却水冷却降温后可流入水源箱回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13.可选的,所述冷却箱内位于两组冷却水管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冷却箱分隔为第一箱室和第二箱室,所述第一箱室和第二箱室之间设置有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连通第一箱室和第二箱室,两组所述冷却水管分别位于第一箱室和第二箱室内,所述进水口位于第一箱室处的侧壁上,所述出水口位于第二箱室处的侧壁上,且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位于远离水流通道的一侧。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水能够自进水口流入冷却箱中的第一箱室,经水流通道进入第二箱室,冷水所流经的行程较长,能够较为全面的与冷却水管接触,对冷却水管及冷却水管中的冷却水进行冷却降温,提高冷却箱对冷却水管及冷却水管中的冷却水的冷却效果。
15.可选的,所述冷却箱内位于冷却箱与冷却水管之间设置有吸热材料层,所述冷却箱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散热孔。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热材料层能够更快的对冷却水管及冷却水管中的冷却水进行冷却降温,具有更高的冷却效果。
17.可选的,位于所述冷却箱内的冷却水管为螺旋状。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状的冷却水管能够增加冷却水管在冷却箱中与冷水的接触面积,对冷却水管中的冷却水的冷却效果更好。
19.可选的,所述冷却水管的进水端处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位于冷却装置的箱体内。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过滤网能够在冷却装置的箱体内对进入冷却水管的冷却水进行过滤,将箱体内的杂质拦截在箱体内,保障冷却水管的畅通。
21.可选的,所述冷却水管的出水端处可拆卸连接有过滤套筒,且所述过滤套筒套设于冷却水管上,所述过滤套筒内设置有第二过滤网。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过滤网能够在过滤套筒内对冷却水进一步进行过滤,将冷却水管内长期使用后产生的水垢等杂质拦截在过滤套筒内,当过滤套筒内杂质积累较多时,过滤套筒能够拆卸下来进行清理,便于再次利用。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冷却水管和冷却箱配合,能够在箱体和水源箱之间对冷却水进行冷却,缩短了冷却水自然冷却的冷却时间,使得排入水源箱内的冷却水为冷水,提高了冷却装置对ppr管的冷却效率;
25.2.冷却箱内采用冷水对冷却水管及冷却水管中的冷却水进行冷却降温,成本较低;
26.3.冷却箱内采用吸热材料层对冷却水管及冷却水管中的冷却水进行冷却降温,冷却效率较高;
27.4.冷却箱中的隔板和水流通道能够延长冷水在冷却箱内流经的行程,使得冷水能
够较为全面的与冷却水管接触,提高冷水对冷却水管及冷却水管中的冷却水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为了展示水源箱和冷却箱内部结构所作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冷却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箱体;11、溢水口;2、冷却水管;21、第一过滤网;22、阀门;23、过滤套筒;24、第二过滤网;3、水源箱;4、冷却箱;41、隔板;42、第一箱室;421、进水管;43、第二箱室;431、出水管;44、水流通道;45、吸热材料层;46、散热孔;5、回水输送装置;51、抽水泵;52、抽水管;6、自来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ppr管生产的冷却水循环系统,涉及塑料管生产冷却过程中产生的冷却废水循环利用的领域。
35.实施例1
36.参照图1,用于ppr管生产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一端与冷却装置的箱体1连通的冷却水管2、与冷却水管2另一端连通的水源箱3、设置于箱体1和水源箱3之间用于对冷却水管2及冷却水管2中的冷却水进行冷却降温的冷却箱4以及用于将水源箱3中的冷水抽取输送至冷却装置的箱体1中的回水输送装置5;其中,冷却水管2的进水端与冷却装置的箱体1上的溢水口11相连接,冷却水管2的出水端贯穿冷却箱4并伸入水源箱3中;回水输送装置5的进水端与水源箱3相连接,回水输送装置5的出水端与箱体1相连接。
37.参照图2和图3,冷却水管2的进水端处设置有第一过滤网21,第一过滤网21位于冷却装置的箱体1内,且将溢水口11完全覆盖,用于对自箱体1进入冷却水管2的冷却水进行过滤,将箱体1内的杂质拦截在箱体1内,保障冷却水管2的畅通。
38.在冷却水管2的进水端处设置有用于控制冷却水管2的启闭的阀门22,阀门22位于冷却装置的箱体1与冷却箱4之间,且在阀门22与冷却箱4之间的冷却水管2上设置有直通接头,冷却水管2在直通接头处分为可拆卸的两段,其中靠近冷却装置箱体1的一段长度较短,伸入冷却箱4内的一段长度较长,当冷却水管2使用较长时间后,工作人员可关闭阀门22,将伸入冷却箱4内的一段从冷却箱4中拆卸下来进行清洗更换。
39.参照图2和图3,在冷却水管2的出水端设置有用于对冷却水管2中的冷却水进一步过滤的过滤套筒23,过滤套筒23套设于冷却水管2上,在冷却水管2的出水端上开设有外螺纹,在过滤套筒23内壁上开设有适于与冷却水管2螺纹连接的内螺纹,过滤套筒23螺纹连接于冷却水管2的出水端上,且过滤套筒23内设置有第二过滤网24,第二过滤网24能够在过滤套筒23内对冷却水进一步进行过滤,将冷却水管2内长期使用后产生的水垢等杂质拦截在过滤套筒23内,当过滤套筒23内杂质积累较多时,过滤套筒23能够拆卸下来进行清理,便于再次利用。
40.进一步的,溢水口11、第一过滤网21、冷却水管2、阀门22及过滤套筒23设置有两
组,两组冷却水管2均位于冷却装置的箱体1和水源箱3之间,且规格一致,当工作人员清理其中一组冷却水管2时始终有另一组冷却水管2处于工作状态,避免因清理冷却水管2导致的冷却装置停工,保障冷却装置的持续运作,保证冷却效率。
41.参照图2,冷却箱4为竖向设置的矩形箱体,冷却箱4内填充有用于对冷却水管2及冷却水管2中的冷却水进行冷却降温的冷水,且冷却箱4呈敞口设置,其开口朝上,在冷却箱4中部设置有隔板41,隔板41将冷却箱4分隔为体积相近的第一箱室42和第二箱室43,且隔板41上侧表面与冷却箱4开口平齐,隔板41下侧与冷却箱4底壁之间具有一定距离,隔板41下侧与冷却箱4底壁之间形成有水流通道44,水流通道44连通第一箱室42和第二箱室43,两组冷却水管2分别位于第一箱室42和第二箱室43内,且两组冷却水管2位于冷却箱4内的部分均为螺旋状,以增加冷却水管2在冷却箱4中与冷水的接触面积,使得冷水对冷却水管2中的冷却水的冷却效果更好;且在冷却箱4位于第一箱室42处的侧壁上部贯穿开设有冷却箱4的进水口,在冷却箱4位于第二箱室43处的侧壁上部贯穿开设有冷却箱4的出水口,冷却箱4的进水口处连接有进水管421,冷却箱4的出水口处连接有出水管431,且进水管421的进水端与外部自来水管6相连接,出水管431的出水端伸入水源箱3并与水源箱3相连通。
42.采用冷水进行冷却降温,成本较低,且冷却箱4为敞口,散热更快,而冷却箱4中的隔板41使得冷水自进水口流入冷却箱4中的第一箱室42,经水流通道44进入第二箱室43,延长了冷水在冷却箱4内流经的行程,使得冷水能够更为全面的与冷却水管2接触,提高冷却箱4对冷却水管2及冷却水管2中的冷却水的冷却效果;进一步的,冷却箱4内的冷水对冷却水管2及其中的冷却水冷却降温后可自出水管431流入水源箱3回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43.参照图2,回水输送装置5包括与水源箱3相连通的抽水泵51和抽水管52,抽水管52的进水端与水源箱3相连接,抽水管52的出水端与冷却装置的箱体1相连接,抽水泵51位于抽水管52上,用于配合抽水管52将水源箱3中的水抽取输送至冷却装置的箱体1中,实现冷却水循环利用。
44.本技术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冷却装置产生的冷却水自溢水口11流出后,可经第一过滤网21过滤并流入冷却水管2,在冷却水管2中部经冷却箱4中的冷水冷却降温后流入水源箱3与水源箱3内的冷水混合,抽水泵51能够将水源箱3内的冷水及冷却水抽取至冷却装置的箱体1中进行回用;本技术实施例1通过冷却水管2和冷却箱4中的冷水配合,能够在箱体1和水源箱3之间对冷却水进行冷却,缩短了冷却水自然冷却的冷却时间,使得排入水源箱3内的冷却水为冷水,提高了冷却装置对ppr管的冷却效率,成本较低。
45.实施例2
46.参照图4,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冷却箱4内位于冷却箱4与冷却水管2之间设置有固态的吸热材料层45,吸热材料层45填充于冷却箱4与冷却水管2之间,且在冷却箱4的两侧侧壁上均匀且相对开设有贯穿冷却箱4的散热孔46,吸热材料层45能够较快的对冷却水管2及冷却水管2中的冷却水进行降温。
47.本技术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冷却箱4内采用吸热材料层45对冷却水管2及冷却水管2中的冷却水进行冷却降温,冷却效率更高。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