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流体用装卸臂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15:08: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体用装卸臂。


背景技术:

2.槽罐车是用于装载液体(如汽油、柴油)或液化气体(如液化石油气)等货物的专用车辆。液体或气体输送至槽罐车内时,需要将槽罐车上的装卸臂与存储设备进行对接。
3.现有技术中的安装在槽罐车顶部,并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进行对接。在对接的过程中操作者需要不断移动到不同的位置调整装卸臂的角度,但由于槽罐车上顶部空间狭小,操作者在对接的过程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不但造成对接的时间较长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在对接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4.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对接困难以及对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流体用装卸臂,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对接困难以及对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流体用装卸臂,安装在槽罐车上,包括:
8.立柱,所述立柱竖直地安装在所述槽罐车
9.输出管,所述输出管竖直地安装在所述立柱;
10.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与所述输出管的顶端可转动连接;
11.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安装在所述输出管,并与所述第一管体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管体绕z轴转动;
12.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管体的另一端;
13.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一管体,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连接件绕z轴转动;
14.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连接件;
15.第三驱动单元,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安装在所述连接件,并与所述第二管体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管体绕x轴转动;
16.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以及所述第三驱动单元电性连接。
17.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
18.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安装在所述输出管;
19.第一气动马达,所述第一气动马达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座;
20.第一换气阀,所述第一换气阀安装在所述第一气动马达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21.第一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组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一气动马达。
2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包括:
23.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体连接;
24.第二换气阀,所述第二换气阀安装在所述伸缩气缸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2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管体,所述第三管体安装在所述第一管体,且与所述第一管体平行设置;
26.第四管体,所述第四管体安装在所述第二管体,且与所述第二管体平行设置;
27.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管体和所述第四管体连接;
28.其中,所述输出管为两个,一所述输出管与所述第三管体连通,另一所述输出管与所述第一管体连通。
29.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管体包括:
30.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安装在所述立柱上;
31.活动部,所述活动部与所述固定部转动连接,并与所述连接软管连接。
3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两输入管,两所述输入管分别安装在第四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的端部,且所述输入管均朝下设置。
33.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管体水平设置,所述第一管体的两端向下弯折。
34.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放气阀,安装在所述第一管体。
3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平衡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二管体。
36.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静电元件,所述静电元件安装在所述第二管体。
37.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3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流体用装卸臂,输出管固定在立柱,输出管、第一管体、连接件以及第二管体依次转动连接,第一驱动单元驱动第一管体绕z轴转动,第二驱动单元驱动连接件绕z轴转动,第三驱动单元驱动第二管体绕x轴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流体用装卸臂通过对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以及第三驱动单元进行相应控制即可调整装卸臂的角度,避免操作者爬向狭小空间进行操作,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39.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流体用装卸臂的示意图;
40.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驱动单元的示意图;
41.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驱动单元的示意图;以及
42.图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2的流体用装卸臂的示意图。
43.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立柱;2、输出管;3、第一管体;4、第一驱动单元;41、第一安装座;42、第一气动马达;43、第一齿轮组;5、连接件;6、第二驱动单元;61、第二安装座;62、第二气动马达;63、第二齿轮组;7、第二管体;8、第三驱动单元;9、第三管体;91、活动部;92、固定部;10、第四管体;11、连接软管;12、输入管;13、平衡机构;14、静电元件;15、放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47.实施例1
48.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流体用装卸臂包括立柱1、输出管2、第一管体3、第一驱动单元4、连接件5、第二驱动单元6、第二管体7、第三驱动单元8以及控制器(图中未示出)。
49.立柱1的外形呈长方体,内部为中空结构。在立柱1的底端设置设有安装板,安装板设有多个通孔,螺栓穿过安装板上的通孔并安装在槽罐车上,使得立柱1垂直地安装在槽罐车的顶部。在立柱1的其中一侧面上焊接有第三安装座。
50.输出管2的外形呈l形,其长管部分与立柱1平行设置,其短管部分位于输出管2的底端。在本实施例中,长管部分的侧面焊接有与第三安装座相适配的第一连接座,第一连接座与第三安装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使得输出管2的短管部分背对立柱1设置。
51.第一管体3与输出管2的长管部分垂直设置,即,第一管体3的一端与立柱1上的输出管2的顶端转动连接且密封配合,另一端为自由端并远离输出管2的长管部分。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体3的内部用于流通流体,因此,为降低流体的流动阻力,第一管体3的两端均朝下弯折。
52.如图2所示,第一驱动单元4包括第一安装座41、第一气动马达42、第一换气阀(图中未示出)以及第一齿轮组43。
53.在输出管2的顶端焊接有第二连接座,第一安装座4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二连接座上。
54.第一气动马达42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座41上。
55.第一换气阀安装在第一气动马达42上,并通过气管与槽罐车上的气罐相连通。
56.第一齿轮组43包括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第一主动齿轮安装在第一气动马达42的转轴上,第一从动齿轮安装在第一管体3的左端并与第一主动齿轮相啮合,当第一气动马达42转动时,通过第一齿轮组43驱动第一管体3绕z轴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均通过键连接的方式进行安装。
57.连接件5的顶端与第一管体3的右端转动连接且密封配合。为降低流体的流动阻力,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5的外形呈圆弧形。
58.如图3所示,第二驱动单元6包括第二安装座61、第二气动马达62、第二换气阀(图中未示出)以及第二齿轮组63。
59.第一管体3的另一端焊接有第三连接座,第二安装座6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三连接座上
60.第二气动马达62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座61上。
61.第二换气阀安装在第二气动马达62并通过气管与槽罐车的气罐连通。
62.第二齿轮组63包括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安装在第二气动马达62的转轴上,第二从动齿轮安装在连接件5的顶端并与第二主动齿轮相啮合,当第二气动马达62转动时,通过第二齿轮组63驱动连接件5绕z轴转动。
6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轮组43暴露在外界,第二齿轮组63则为封闭式。
64.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气动的方式驱动第一管体3和第二管体7。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单元4和第二驱动单元6可以采用电机驱动的方式,以驱动第一管体3转动为例,将减速电机安装在输出管2上,第三齿轮安装在第一管体3上并与减速电机上的齿轮相啮合,亦或是调换两者的安装对象,减速电机安装在第一管体3上,第三齿轮安装在输出管2上。
65.第二管体7的左端与连接件5的底端转动连接且密封配合。
66.第三驱动单元8包括第三换气阀以及伸缩气缸。
67.第三换气阀安装在伸缩气缸并通过气管与槽罐车上的气罐连通。
68.连接件5的外侧面以及第二管体7的外侧面均焊接有相对设置的铰接板,伸缩气缸的两端分别插入铰接板之间,销轴穿过铰接板以及伸缩气缸的端部,使得伸缩气缸的一端与连接件5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管体7转动连接。另外,在可以在铰接板上安装轴承,销轴安装在轴承上以避免铰接板磨损。
69.即,当伸缩气缸收缩时,驱动第二管体7逆时针转动使得第一管体3与第二管体7相平行,当伸缩气缸伸展时,驱动第二管体7顺时针转动使得第一管体3与第二管体7呈夹角设置。
70.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伸缩气缸的两端安装有铰接件,该铰接件具有u形槽,连接件5的外侧面以及第二管体7的外侧面均焊接有一个铰接板,当铰接板伸入铰接件的u形槽时,销轴穿过铰接板以及铰接件,使得伸缩气缸分别与连接件5和第二管体7转动连接。
71.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换气阀、第二换气阀以及第三换气阀电性连接,通过对相应的换气阀进行控制实现第一管体3和第二管体7动作。
7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体3和第二管体7通过气动的方式进行动作,其优势在于可直接将槽罐车上的气罐作为动力源。而本实施例仅仅是对第一管体3和第二管体7的具体是如何实现进行举例说明,并未对第一管体3和第二管体7的驱动方式进行限制,也就是说,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管体3和第二管体7也可以通过电机驱动方式实现转动。
73.进一步地,还包括平衡机构13,平衡机构13安装在第二管体7并与连接件5连接,用于与第三驱动单元8相适配,使得第二管体7平稳转动。
74.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静电元件14,多个静电元件14分别安装在各管体的连接处,从而将各管体上的静电转移至立柱1,并有该立柱1转移至槽罐车的车体。
75.进一步地,还包括放气阀15,放气阀15安装在第二管体7,该放气阀15用于排出第二管体7内的气体。
76.与相关技术中的装卸臂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流体用装卸臂通过对第一驱动单元4、第二驱动单元6以及第三驱动单元8进行相应控制即可调整装卸臂的角度,避免操作者爬向狭小空间进行操作,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77.实施例2
78.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流体用装卸臂包括立柱1、两输出管2、第一管体3、第一驱动单元4、连接件5、第二驱动单元6、第二管体7、第三驱动单元8、控制器、第三管体9、第四管体10、连接软管11以及一对输入管12。
79.两输出管2的外形均呈l形,两根输出管2的长管部分与立柱1平行设置,短管部分均背对立柱1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根输出管2的为细长型,另一根输出管2为短粗形,细长型的输出管2的长管顶部高于短粗型的输出管2的长管顶部。
80.第三管体9包括活动部91和固定部92,活动部91通过三根连接杆安装在第一管体3上,且与第一管体3平行设置。固定部92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细长型的输出管2顶端,另一端与活动部91转动连接且密封配合。需要说明的是,为降低流体的流动阻力,固定部92呈水平设置,左端与输出管2相连通,右端向下弯折,活动部91左端向上弯折并与固定部92的右端相适配。
81.另外,第三管体9的活动部91转轴的轴线与第一管体3转动的轴线相重合,为提高转动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管体9的固定部92固定安装在立柱1上。
82.在本实施例中,活动部91和固定部92的内径相等,均小于第一管体3的内径。
83.第四管体10通过三根连接杆安装在第二管体7上,且与第二管体7平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四管体10的内径与第三管体9的内径相等,且第四管体10的内径小于第二管体7的内径。
84.连接软管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三管体9和第四管体10连接。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软管11的两端设有法兰盘,第三管体9和第四管体10的端部焊接有法兰盘,连接软管11上的法兰盘和软管上的法兰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85.一对输入管12分别安装在第四管体10和第二管体7的端部,且输入管12均朝下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输入管12为金属软管。
86.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体3、连接件5、第二管体7以及其中一根输出管2形成第一通道,第三管体9、连接软管11、第四管体10以及另外一根输出管2形成第二通道,其中,第一通道的内径大于第二通道的内径,因此,操作者可根据流体的类型选用相应的通道进行输送。
87.本实施例的流体用装卸臂的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在阐述。
8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