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巴布贴剂与流程

2022-03-05 04:36: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巴布贴剂。


背景技术:

2.在中医方面,风湿痹病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入侵,闭阻经络关节,气血运行不畅,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关节呈游走性红、肿、重着、疼痛。现目前在,风湿痹病的治疗通常从内服、外用和手术等三个方面去进行治疗,然而目前内服通常只能对风湿痹病起到改善的效果,无法根治,而手术的风险又比较大,如果手术失败,容易给患者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因此,通常使用外用的手段对风湿痹病进行治疗,然而目前外用药物给患者带来的体验较差,不仅疗程长,而且疼痛感较强。
3.因此,急需提供一种能够给风湿痹病患者带来更好体验的外用药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通过将各原料中的有益组分充分提取出来,从而增大所制得的巴布贴剂的疗效,并且该制备方法将巴布贴剂制备成膏体,不仅方便外涂,而且还方便该巴布贴剂通过皮肤渗入患者关节处,从而起到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的效果。
5.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该巴布贴剂不仅能够有效治疗风湿痹痛,还能够降低该巴布贴剂的刺激性,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度。
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7.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海马粉碎后依次煎煮和过滤,分别得到滤液和滤渣,将马钱子、荆芥、当归、红花、牛膝、木瓜、防已、赤芍、防风、甘草、川芎、天麻、杜仲、没药、肉桂和乳香粉碎后与滤渣混合并渗漉,得到渗漉液,将渗漉液与滤液混合并浓缩,得到浸膏,向浸膏内加入樟脑、麝香和冰片制成膏体,将膏体与胶料混合后涂于背衬上并晾干即得到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该方法通过加入菌液对马钱子进行发酵,以降低马钱子的毒性和刺激性,方便患者敷用,并通过加入酸液酸化、碱液碱化和氯仿萃取以对马钱子中的生物碱进行提纯,从而增大所制得的巴布贴剂中有益成分的浓度,进而提高巴布贴剂的疗效。
8.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包括按重量分数计的如下原料,马钱子250-350份、荆芥25-35份、当归55-65份、红花25-35份、牛膝25-35份、木瓜25-35份、防已25-35份、赤芍25-35份、防风40-50份、甘草25-35份、川芎25-35份、天麻25-35份、杜仲25-35份、没药40-50份、肉桂10-20份、乳香40-50份、海马4-8份、樟脑20-30份、麝香10-15份、胶料4105-4920份和冰片45-55份。
9.上述各原料之间以合理的君臣佐使关系进行配伍,其中君药为马钱子和当归,其中马钱子性寒,主要具有通络止痛的功效,当归性温,主要具有活血驱寒的功效,二者相结
合使用根据其一阴一阳的配合关系能够使二者的药性相中和,从而使药性更加平和,以避免在外用时对人体造成刺激,从而降低患者使用时的痛感。其中臣药为荆芥、当归、红花、牛膝、木瓜、防已、赤芍、防风、甘草、川芎、天麻、杜仲、没药、肉桂、乳香和海马,其中臣药主要起到辅助君药的作用,进而增大该贴剂的疗效,臣药性微温,以祛风散寒,进而治疗风湿痹病;佐药为樟脑和麝香,佐药主要分为佐助药、佐制药和反佐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佐药主要为佐助药,以辅助君药发挥效果,从而增大君药活血通络的效果,佐药性温,以祛风散寒;使药为冰片,冰片性微寒,用于调和臣药和使药的药性,使臣药和使药的药性趋于平和,进而与君药相匹配。
1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1.一、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加入菌液对马钱子进行发酵,以降低马钱子的毒性和刺激性,方便患者敷用,并通过加入酸液酸化、碱液碱化和氯仿萃取以对马钱子中的生物碱进行提纯,从而增大所制得的巴布贴剂中有益成分的浓度,进而提高巴布贴剂的疗效。
12.二、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该巴布贴剂通过合理的君臣佐使关系进行配伍,从而在保证了该贴剂具有较好的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效果的同时,还能够降低该贴剂的刺激性,从而降低患者使用时的痛感,并且由于该贴剂还能够起到强筋健骨的作用,因此能够缩短患者的治疗疗程,进而加快患者的康复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13.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1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15.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海马粉碎后依次煎煮和过滤,分别得到滤液和滤渣,将马钱子、荆芥、当归、红花、牛膝、木瓜、防已、赤芍、防风、甘草、川芎、天麻、杜仲、没药、肉桂和乳香粉碎后与滤渣混合并渗漉,得到渗漉液,将渗漉液与滤液混合并浓缩,得到浸膏,向浸膏内加入樟脑、麝香和冰片制成膏体,将膏体与胶料混合后涂于背衬上并晾干即得到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该制备方法通过将各原料中的有益组分充分提取出来,从而增大所制得的巴布贴剂的疗效,并且该制备方法将巴布贴剂制备成膏体,不仅方便外涂,而且还方便该巴布贴剂通过皮肤渗入患者关节处,从而起到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的效果。
1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胶料包括如下原料,橡胶、明胶、聚丙烯酸钠、甘油、酒石酸、甘羟铝、丙二醇、阿拉伯胶和汽油;胶料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将橡胶、阿拉伯胶、聚丙烯酸钠、甘油、酒石酸、甘羟铝、丙二醇、明胶和汽油混合后搅匀,即得到胶料。
1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制成膏体还包括加入添加剂,加入添加剂包括如下步骤,将添加剂、浸膏、樟脑、麝香和冰片混匀后即得到膏体;添加剂包括如下原料,羊毛脂、氧化锌、凡士林、松香和水杨酸甲酯。通过加入添加剂以提高该组合物的舒适度、香味以
及药性等,进而提高患者的使用体验,降低刺激感的同时,并保证该组合物的药性足够。
1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渗漉采用85-95%的乙醇溶液。渗漉是将适度粉碎的药材置渗漉筒中,由上部不断添加溶剂,溶剂渗过药材层向下流动过程中浸出药材成分的方法,选用85-95%的乙醇作为溶剂,以充分萃取出药材中的有益成分,进而增大该组合物的药性。
1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浸膏的相对密度在60℃时为1.03-1.10。该相对密度区间能够使所制得的贴剂具有足够有益成分的同时,又不会导致该贴剂的体积过大,而给患者造成使用不便。
20.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包括按重量分数计的如下原料,马钱子250-350份、荆芥25-35份、当归55-65份、红花25-35份、牛膝25-35份、木瓜25-35份、防已25-35份、赤芍25-35份、防风40-50份、甘草25-35份、川芎25-35份、天麻25-35份、杜仲25-35份、没药40-50份、肉桂10-20份、乳香40-50份、海马4-8份、樟脑20-30份、麝香10-15份、胶料4105-4920份和冰片45-55份。其中,马钱子为马钱科马钱子属植物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别名番木鳖等,味苦,性寒,归肝、脾经,具有散结消肿,通络止痛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骨折肿痛,痈疽疮毒,咽喉肿痛,风湿顽痹和麻木瘫痪等症状,其中马钱子分为生马钱子和炒制后的马钱子等,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多采用生马钱子,生马钱子未经过处理,能够保留其原始的药性,从而避免马钱子的药性损伤;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别名假苏等,味辛,性微温,归肺、肝经,具有解表散风等功效,主治感冒,头痛,麻疹,风疹和疮疡等症状;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别名干归等,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功效,主治血虚萎黄,风湿痹痛等症状;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别名草红花等,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等功效,主治胸痹心痛等症状;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别名山苋菜等,味苦、甘、酸,性平,归肝、肾经,具有逐瘀通经、强筋健骨等功效,主治腰膝酸痛和筋骨无力等症状,其中牛膝主要分为川牛膝和怀牛膝等,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主要使用怀牛膝,怀牛膝相比川牛膝强筋健骨的功效更强,能够加快风湿痹痛患者的康复速度,进而缩短治疗疗程;木瓜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别名铁脚梨等,味酸,性温,归肝、脾经,有舒筋活络等功效,主治湿痹拘挛和腰膝关节酸重疼痛等症状;防已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味辛、苦,性寒,归膀胱、肺经,具有祛风止痛、利水消肿等功效,主治风湿痹痛等症状;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别名草芍药等,味苦,性微寒,归肝经,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等功效,主治跌扑损伤和气血不调等症状;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别名回云等,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脾、肝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等功效,主治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等症状;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别名甜草根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和胃经,具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和缓解其他药物毒性等功效,主治四肢挛急疼痛等症状;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别名马衔等,性温,味辛,归肝经、胆经、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等功效,主治气血不调和风湿痹痛等症状;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味甘,性平,归肝经,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等功效,主治手足不遂,风湿痹痛等症状;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树皮,别名木棉等,味甘、微辛,性温,具有强筋骨、补肝肾等功效,主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等症状;没药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或哈地丁树的干燥树脂,别名末药等,味辛、苦,性平,归心、肝、脾经,具有散瘀定痛,
消肿生肌等功效,主治胸痹心痛、风湿痹痛等症状;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别名紫桂等,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有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主治腰膝冷痛、风湿痹痛等症状;乳香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及同属植物树皮渗出的树脂,别名乳头香等,味辛、苦,性温,归心、肝、脾经,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等功效,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等症状;海马来源于海龙科动物线纹海马、刺海马、大海马、三斑海马和小海马的全体,别名龙落子等,性温,味甘、咸,归肝经、肾经,具有温肾壮阳、散结消肿等功效,主治痈肿疔疮、风湿痹痛等症状;樟脑为樟科樟属植物樟的根、干、枝、叶经蒸馏精制而成的颗粒状物,别名油脑等,味辛,性温,入心、脾经,具有消肿止痛、通滞气等功效,主治寒湿脚气、跌打肿痛等症状;麝香原为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但由于现目前林麝、马麝和原麝的数量都较为稀少,因此为了既保护动物,又能保证麝香的用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人工合成的人工麝香进行代替;人工麝香与天然麝香的效果基本类似,味辛,性温;归心、脾经,具有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等功效,主治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等症状;冰片由菊科艾纳香茎叶或樟科植物龙脑樟枝叶经水蒸汽蒸馏并重结晶而得,别名片脑等,化学成分为2-茨醇,化学式为c
10h18
o,味辛、苦,性微寒,归心、脾,肺经,具有清热散毒等功效,主治热毒郁结等症状。
21.上述各原料之间以合理的君臣佐使关系进行配伍,其中君药为马钱子和当归,其中马钱子性寒,主要具有通络止痛的功效,当归性温,主要具有活血驱寒的功效,二者相结合使用根据其一阴一阳的配合关系能够使二者的药性相中和,从而使药性更加平和,以避免在外用时对人体造成刺激,从而降低患者使用时的痛感。其中臣药为荆芥、当归、红花、牛膝、木瓜、防已、赤芍、防风、甘草、川芎、天麻、杜仲、没药、肉桂、乳香和海马,其中臣药主要起到辅助君药的作用,进而增大该贴剂的疗效,臣药性微温,以祛风散寒,进而治疗风湿痹病;佐药为樟脑和麝香,佐药主要分为佐助药、佐制药和反佐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佐药主要为佐助药,以辅助君药发挥效果,从而增大君药活血通络的效果,佐药性温,以祛风散寒;使药为冰片,冰片性微寒,用于调和臣药和使药的药性,使臣药和使药的药性趋于平和,进而与君药相匹配。
2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还包括辅料,辅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橡胶900-1100份、阿拉伯胶200-300份、聚丙烯酸钠10-20份、甘油15-30份、酒石酸10-30份、甘羟铝10-20份、丙二醇10-20份、明胶150-200份和汽油2800-3200份。其中通过添加橡胶以将便于后续将该贴剂制备成橡胶膏剂,橡胶膏剂指药物或药材提取物与橡胶为主的基质混合后,涂布于裱背材料上的外用剂型,橡胶膏剂主要有以下优点:橡胶膏剂粘着力强,不预热可直接贴于皮肤;不污染衣物,携带使用方便。而通过添加汽油不仅便于橡胶膏剂成膏,而且还能够作为萃取剂以提取部分药材中的有益成分,进而保证药材中的有益物质能够充分发挥。其中海马就通过汽油进行萃取,萃取完毕后回收萃取后的汽油以节约资源,从而有利于环保,且其中明胶和阿拉伯胶能够增大所制得的膏体的粘性,保证膏体能够紧密贴合人体。聚丙烯酸钠,化学式为(c3h3nao2)n,是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和重要化工产品,固态产品为白色或浅黄色块状或粉末,液态产品为无色或淡黄色粘稠液体,其用量会影响所制得的巴布贴剂的皮肤舒适性、黏度和涂展性,其用量过低,会导致所制得的巴布贴剂的黏度较低,其用量过高则会导致所制得的巴布贴剂在使用时使人体皮肤的舒适性下降。甘油,即丙三醇,其具有良好的保湿功能,能够有效提高皮肤
的舒适程度,当甘油使用量较低时,会导致所制得的巴布贴剂的涂展性降低,而当甘油的使用量较高时,则会导致所制得的巴布贴剂对人体皮肤舒适性下降。酒石酸,即2,3-二羟基丁二酸,是一种羧酸,化学式为c4h6o6,当酒石酸的用量过低,会导致所制得的巴布贴剂的涂展性较低,当酒石酸的用量过高,则会导致所制得的巴布贴剂的均匀性较差,从而导致黏性较低。甘羟铝,其化学名为二羟基氨基乙酸铝,其在贴剂中主要用作交联剂,主要与胶料的黏结力等性能有关,当甘羟铝的用量过低时,所制得的胶料的粘附性较低,会导致使用过程中有胶料脱落,而当甘羟铝的用量过高时,则会导致所制得的胶料对人体皮肤的舒适性降低。丙二醇,分子式为c3h8o2,一般存在两种稳定的同分异构体,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为1,2-丙二醇,其具有保湿和防冻作用,当丙二醇的用量过低时,则会导致所制得的巴布贴剂对人体皮肤的舒适程度降低,当丙二醇的用量过高时,则会导致所制得的巴布贴剂的粘附性降低。
2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还包括添加剂,添加剂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羊毛脂100-150份、氧化锌1000-1250份、凡士林200-300份、松香1000-1050份和水杨酸甲酯20-30份。其中水杨酸甲酯,即邻羟基苯甲酸甲酯,分子式为c8h8o3,分子量为152.15,其具有强烈的冬青油香气,主要用于为该贴剂增甜香味,从而提高患者的使用体验。羊毛脂是附着在羊毛上的一种分泌油脂,主要成分是甾醇类、脂肪醇类和三萜烯醇类与大约等量的脂肪酸所生成的酯,约占95%,还含有游离醇4%,并有少量的游离脂肪酸和烃类物质,羊毛脂主要能够滋润皮肤,并且能够使该贴剂迅速被粘膜及皮肤吸收,有附着力,性质稳定,且能吸水,不易酸败,从而便于该贴剂的贮藏。氧化锌的化学式为zno,是一种锌的氧化物,其主要作为本发明中所制得的橡皮膏的收敛药,具有安神固本的效果,以使患者在使用时心情放松,从而提高患者的使用体验;凡士林是一种烷系烃或饱和烃类半液态的混合物,也叫矿脂,由石油分馏后制得,其主要作为所制得的橡胶膏的基质,从而保证橡胶膏的柔软度以及与人体皮肤贴合的舒适程度;松香为松科松属若干植物中渗出的油树脂,经蒸馏或提取除去挥发油后所余固体树脂,别名松脂等,不仅能够辅助前述所制得的贴剂发挥祛风燥湿、生肌止痛的功效,还能够增大所制得的橡胶膏的粘度。
2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马钱子300份、荆芥30份、当归60份、红花30份、牛膝30份、木瓜30份、防已30份、赤芍30份、防风45份、甘草30份、川芎30份、天麻30份、杜仲30份、没药45份、肉桂15份、乳香45份、海马6份、樟脑25份、麝香12.5份、冰片50份、水杨酸甲酯25份、橡胶1000份、汽油3000份、明胶175份、聚丙烯酸钠15份、甘油20份、酒石酸20份、甘羟铝15份、丙二醇15份、阿拉伯胶250份、毛脂125份、氧化锌1125份、凡士林250份和松香1025份。该比例数值是较为优选的比例区间,从而能够有效增大该贴剂的药性,并且在保证足够药性的同时还保证了刺激性较小,进而提高了患者的使用体验。
25.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26.实施例1
2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包括如下原料,马钱子250g、荆芥25g、当归55g、红花25g、牛膝25g、木瓜25g、防已25g、赤芍25g、防风40g、甘草25g、川芎25g、天麻25g、杜仲25g、没药40g、肉桂10g、乳香40g、海马4g、樟脑20g、麝香10g、冰片45g、橡胶900g、汽油2800g、明胶150g、聚丙烯酸钠10g、甘油15g、酒石酸10g、甘羟铝10g、丙二醇10g、阿拉伯胶250g、羊毛脂100g、氧化锌1000g、凡士林200g份、松香1000g和水杨酸甲酯20g。
28.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海马粉碎后依次煎煮和过滤,分别得到滤液和滤渣,将马钱子、荆芥、当归、红花、牛膝、木瓜、防已、赤芍、防风、甘草、川芎、天麻、杜仲、没药、肉桂和乳香粉碎后与滤渣混合并用85%的乙醇渗漉至渗漉液无色,得到渗漉液,将渗漉液与滤液混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于60℃时为1.03,得到浸膏,向胶浆内加入羊毛脂、氧化锌、凡士林、松香、水杨酸甲酯、樟脑、麝香和冰片制成膏体,向膏体内加入橡胶、阿拉伯胶、聚丙烯酸钠、甘油、酒石酸、甘羟铝、丙二醇、明胶和汽油混匀,得到胶浆,将胶浆涂于背衬上并晾干即得到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
29.实施例2
3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包括如下原料,马钱子350g、荆芥35g、当归65g、红花35g、牛膝35g、木瓜35g、防已35g、赤芍35g、防风50g、甘草35g、川芎35g、天麻35g、杜仲35g、没药50g、肉桂20g、乳香50g、海马8g、樟脑30g、麝香15g、冰片55g、橡胶1100g、汽油3200g、明胶200g、聚丙烯酸钠20g、甘油30g、酒石酸30g、甘羟铝20g、丙二醇20g、阿拉伯胶300g、羊毛脂150g、氧化锌1250g、凡士林300g份、松香1050g和水杨酸甲酯30g。
31.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海马粉碎后依次煎煮和过滤,分别得到滤液和滤渣,将马钱子、荆芥、当归、红花、牛膝、木瓜、防已、赤芍、防风、甘草、川芎、天麻、杜仲、没药、肉桂和乳香粉碎后与滤渣混合并用95%的乙醇渗漉至渗漉液无色,得到渗漉液,将渗漉液与滤液混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于60℃时为1.10,得到浸膏,向胶浆内加入羊毛脂、氧化锌、凡士林、松香、水杨酸甲酯、樟脑、麝香和冰片制成膏体,向膏体内加入橡胶、阿拉伯胶、聚丙烯酸钠、甘油、酒石酸、甘羟铝、丙二醇、明胶和汽油混匀,得到胶浆,将胶浆涂于背衬上并晾干即得到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
32.实施例3
3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包括如下原料,马钱子300g、荆芥30g、当归60g、红花30g、牛膝30g、木瓜30g、防已30g、赤芍30g、防风45g、甘草30g、川芎30g、天麻30g、杜仲30g、没药45g、肉桂15g、乳香45g、海马6g、樟脑25g、麝香12.5g、冰片50g、水杨酸甲酯25g、橡胶1000g、汽油3000g、明胶175g、聚丙烯酸钠15g、甘油20g、酒石酸20g、甘羟铝15g、丙二醇15g、阿拉伯胶250g、毛脂125g、氧化锌1125g、凡士林250g和松香1025g。
34.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海马粉碎后依次煎煮和过滤,分别得到滤液和滤渣,将马钱子、荆芥、当归、红花、牛膝、木瓜、防已、赤芍、防风、甘草、川芎、天麻、杜仲、没药、肉桂和乳香粉碎后与滤渣混合并用90%的乙醇渗漉至渗漉液无色,得到渗漉液,将渗漉液与滤液混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于60℃时为1.06,得到浸膏,向胶浆内加入羊毛脂、氧化锌、凡士林、松香、水杨酸甲酯、樟脑、麝香和冰片制成膏体,向膏体内加入橡胶、阿拉伯胶、聚丙烯酸钠、甘油、酒石酸、甘羟铝、丙二醇、明胶和汽油混匀,得到胶浆,将胶浆涂于背衬上并晾干即得到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
35.实施例4
3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包括如下原料,马钱子280g、荆芥28g、当归58g、红花28g、牛膝28g、木瓜28g、防已28g、赤芍28g、防风43g、甘草28g、川芎29g、天麻28g、杜仲28g、没药43g、肉桂14g、乳香44g、海马5g、樟脑24g、麝香12g、冰片48g、水杨酸甲酯24g、橡胶985g、汽油2850g、明胶170g、聚丙烯酸钠16g、甘油23g、酒石酸21g、甘羟铝16g、丙二醇16g、阿拉伯胶220g、毛脂120g、氧化锌1120g、凡士林240g和松香1010g。
37.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海马粉碎后依次煎煮和过滤,分别得到滤液和滤渣,将马钱子、荆芥、当归、红花、牛膝、木瓜、防已、赤芍、防风、甘草、川芎、天麻、杜仲、没药、肉桂和乳香粉碎后与滤渣混合并用88%的乙醇渗漉至渗漉液无色,得到渗漉液,将渗漉液与滤液混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于60℃时为1.05,得到浸膏,向胶浆内加入羊毛脂、氧化锌、凡士林、松香、水杨酸甲酯、樟脑、麝香和冰片制成膏体,向膏体内加入橡胶、阿拉伯胶、聚丙烯酸钠、甘油、酒石酸、甘羟铝、丙二醇、明胶和汽油混匀,得到胶浆,将胶浆涂于背衬上并晾干即得到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
38.实施例5
3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包括如下原料,马钱子310g、荆芥31g、当归61g、红花31g、牛膝31g、木瓜31g、防已31g、赤芍31g、防风46g、甘草31g、川芎31g、天麻31g、杜仲31g、没药46g、肉桂16g、乳香46g、海马7g、樟脑26g、麝香13g、冰片51g、水杨酸甲酯26g、橡胶1020g、汽油3070g、明胶182g、聚丙烯酸钠14g、甘油19g、酒石酸18g、甘羟铝13g、丙二醇14g、阿拉伯胶264g、毛脂128g、氧化锌1128g、凡士林253g和松香1040g。
40.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海马粉碎后依次煎煮和过滤,分别得到滤液和滤渣,将马钱子、荆芥、当归、红花、牛膝、木瓜、防已、赤芍、防风、甘草、川芎、天麻、杜仲、没药、肉桂和乳香粉碎后与滤渣混合并用92%的乙醇渗漉至渗漉液无色,得到渗漉液,将渗漉液与滤液混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于60℃时为1.08,得到浸膏,向胶浆内加入羊毛脂、氧化锌、凡士林、松香、水杨酸甲酯、樟脑、麝香和冰片制成膏体,向膏体内加入橡胶、阿拉伯胶、聚丙烯酸钠、甘油、酒石酸、甘羟铝、丙二醇、明胶和汽油混匀,得到胶浆,将胶浆涂于背衬上并晾干即得到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
41.实施例6
4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包括如下原料,马钱子274g、荆芥29g、当归63g、红花33g、牛膝29g、木瓜27g、防已33g、赤芍33g、防风47g、甘草32g、川芎33g、天麻29g、杜仲34g、没药48g、肉桂16g、乳香43g、海马4.5g、樟脑27g、麝香13.5g、橡胶1011g、汽油3079g、明胶191g、聚丙烯酸钠17g、甘油22g、酒石酸17g、甘羟铝14g、丙二醇18g、阿拉伯胶272g和冰片54g。
43.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海马粉碎后依次煎煮和过滤,分别得到滤液和滤渣,将马钱子、荆芥、当归、红花、牛膝、木瓜、防已、赤芍、防风、甘草、川芎、天麻、杜仲、没药、肉桂和乳香粉碎后与滤渣混合并用94%的乙醇渗漉至渗漉液无色,得到渗漉液,将渗漉液与滤液混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于60℃时为1.09,得到浸膏,向浸膏内加入樟脑、麝香和冰片制成膏体,向膏体内加入橡胶、阿拉伯胶、聚丙烯酸钠、甘油、酒石酸、甘羟铝、丙二醇、明胶和汽油混匀,得到胶浆,将胶浆涂于背衬上并晾干即得到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
44.试验例1
45.取实施例1-6所制得的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照橡胶膏剂含膏量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i q)测定,用乙醚作溶剂。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46.表1含膏量检测结果
[0047][0048]
根据表1结果所示,实施例1-6所制得的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的含膏量均大于1.8g/100cm2,因此,实施例1-6所制得的巴布贴剂的含膏量均符合国家标准。
[0049]
试验例2
[0050]
取实施例1-6所制得的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分别剪成条状并除去盖衬,置500ml烧瓶中,加1mol/l盐酸溶液70ml,回流提取2小时,分取盐酸溶液,用浓氨水调节ph值11-12,再用三氯甲烷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三氯甲烷提取液,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并转移到25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取士的宁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0μg的溶液,即得对照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5-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1mol/l庚烷磺酸钠与0.02mol/l磷酸二氢钾等量混合溶液(用10%磷酸调节ph值2.8)(2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0nm),测定。所测得的实施例1-6中所制得的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中含士的宁(c
21h22
n2o2)的量的结果如表2所示。
[0051]
表2士的宁含量表
[0052][0053]
根据表2结果所示,实施例1-6所制得的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中士的宁的含量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id中士的宁的含量区间(0.015-0.25mg(7cm
×
10cm))。
[0054]
试验例3
[0055]
丁先生,男,24岁,因工作原因患有长期的风湿骨痛,常常疼痛难忍,导致夜晚难以入眠,甚至脚踝关节变形,在长期外敷本发明所制得的贴剂连续半年后(每周外敷3-4次),关节变形症状有明显改善,且风湿病未再发作,一年后回访未复发。
[0056]
何先生,男,34岁,因打球脚崴之后,康复后该处就患有长期的风湿症状,每次下雨夜晚疼痛难忍,在长期外敷本发明所制得的贴剂连续两个月后(每周外敷3-4次),风湿症状有明显改善,几乎无疼痛感,三个月后回访未复发。
[0057]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巴布贴剂,
[0058]
一、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加入菌液对马钱子进行发酵,以降低马钱子的毒性和刺激性,方便患者敷用,并通过加入
酸液酸化、碱液碱化和氯仿萃取以对马钱子中的生物碱进行提纯,从而增大所制得的巴布贴剂中有益成分的浓度,进而提高巴布贴剂的疗效。
[0059]
二、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的巴布贴剂,该巴布贴剂通过合理的君臣佐使关系进行配伍,从而在保证了该贴剂具有较好的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效果的同时,还能够降低该贴剂的刺激性,从而降低患者使用时的痛感,并且由于该贴剂还能够起到强筋健骨的作用,因此能够缩短患者的治疗疗程,进而加快患者的康复时间。
[0060]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