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有机氟化工危险工艺反应用微通道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03:19: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化学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有机氟化工危险工艺反应用微通道反应器。


背景技术:

2.在微化工系统中,微反应器是重要的核心设备之一,随着微反应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反应技术及其设备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并逐渐成为行业研究的热点,微反应器也称微结构或微通道反应器,是一种连续流动的管式反应器,由于通道尺寸小,微通道反应器有许多不同于宏观体系的特点,其分子间扩散距离短、通道的比表面积大、传热和传质速度快等,与常规反应器比较,具有反应速度快、反应易控制、能够实现剧烈条件下的反应,可以避免常规反应混合不均匀、局部过热生成副产物较多等特点。
3.溶液反应后容易在反应通道内留下残渣,但由于微通道反应器反应通道较小,对于反应管道内的清理较为不便,通道内容易残留反应残渣,对反应器内的下次反应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机氟化工危险工艺反应用微通道反应器。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氟化工危险工艺反应用微通道反应器,包括安装框、设于所述安装框内的第一反应板及第二反应板,所述第一反应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反应道,所述第二反应板上设有第二反应道,所述安装框内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设于所述第一反应板和所述第二反应板下方,第一安装板上设有多个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所述第一转辊上设有第一输水腔,所述第二转辊上设有第二输水腔,所述安装框底部设有蓄水盒,所述第一输水腔和所述第二输水腔均与所述蓄水盒内相通,所述第一转辊和所述第二转辊上均设有多个刷毛,所述第一反应板和所述第二反应板上均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第一转辊和所述第二转辊的凹槽;反应器在使用时,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处于凹槽内,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与第一反应道和第二反应道错开;反应器使用后,第一反应板和第二反应板相分离,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相背移动,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分别移动至两侧的第一反应道和第二反应道内,蓄水盒内的清水进入到第一输水腔内从第一输水腔内喷出,同时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带动刷毛转动,刷毛与第一反应道和第二反应道内壁相接触,配合喷出的水流对第一反应道和第二反应道内壁做清理,保证对第一反应道和第二反应道内壁的清理效果,将残留在第一反应道和第二反应道内壁上的残渣清理,避免对反应器内的下次反应造成污染;从第一反应道和第二反应道上滴落的水滴掉落在蓄水盒内,对清理产生的废水做收集,对水流做循环使用,减少水资源浪费。
6.所述第一反应板侧壁上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反应板侧壁上设有第二滑块,所述安装框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相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反应板
上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反应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槽相配合的第一连接杆,所述安装框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移动的气缸,所述第一滑槽底部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第一限位块。
7.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第二活动槽和第三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内设有设有第一活动块,所述第三活动槽内设有第二活动块,所述第一活动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转辊相配合的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活动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转辊相配合的第三连接槽,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腔内设有第三活动块,所述第一活动腔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活动块相配合的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可驱动所述第一转辊和所述第二转辊转动。
8.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蓄水盒和所述第一活动腔的第二输水腔,所述第三活动块上设有通腔,所述通腔内壁上设有第四活动槽,所述第四活动槽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第一连接弹簧,所述第三活动槽内壁上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穿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固连于所述挡板上;所述第一活动腔一端内壁上设有用于推动所述第二连接杆往所述连接管内移动的第一推杆,另一端内壁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杆往所述连接管外移动的第二推杆。
9.所述第四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三活动块上设有第五活动槽,所述第五活动槽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五活动槽内设有密封杆,所述密封杆一端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密封杆上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三活动块上设有第六活动槽,所述第六活动槽内设有第三推杆,所述第三推杆上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内壁上设有翻板,所述翻板上设有扭簧。
10.所述第一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第七活动槽,所述第七活动槽内设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和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一第一同步带形成传动配合,所述第七活动槽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活动槽相通的传动槽,所述第二传动轮上设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顶部设有第三传动轮,所述第二连接槽侧壁上设有第三通槽,所述第三通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转轴相配合的第四传动轮;所述第一活动腔一端设有第三输水腔,所述第七活动槽内设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三输水腔相通的第四输水腔。
11.所述第四输水腔顶部设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上设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四输水腔一侧设有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二连接轴穿设于所述第二活动腔内,所述第二活动腔一端设有第八活动槽,所述第八活动槽内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有传动辊,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第二连接轴通过一第二同步带形成传动配合;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用于推动所述第一活动块和所述第二活动块移动的第四推杆。
12.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第九活动槽,所述第四推杆设于所述第九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九活动槽相通的第十活动槽,所述第三活动槽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九活动槽相通的第十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块上设有第四连接杆,所述第二活动块上设有第五连接杆,所述第九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四连接杆相配合的第五传动轮,所述第四推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五传动轮相配合的传动杆,所述第四推杆一端设有第二复位弹簧。
13.所述第一转辊上设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二转辊上设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侧壁上铰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头侧壁上铰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
板底端铰接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上设有第十二活动槽,所述第十二活动槽内设有第三转辊,所述第十二活动槽两侧分别设有第五输水腔,所述第三转辊底部设有转轮,所述转轮上设有多个第一推板,所述第十三活动槽下方设有与所述第五输水腔相通的第六输水腔,所述第六输水腔顶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连接头上设有与所述第五输水腔相通的第一输水管,所述第二连接头上设有与所述第五输水腔相通的第二输水管。
14.所述第一滑块上铰接有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二滑块上铰接有第五连接板,所述第五连接板上铰接有第二推板;所述安装框侧壁上设有第三活动腔,所述第三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第十四活动槽,所述第三活动腔内设有第五推杆,所述第五推杆侧壁上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底部设有第十五活动槽,所述第十五活动槽顶部设有第二连接弹簧,所述第二连接弹簧底端设有第六推杆,所述连接块底部设有第一推块,所述第十五活动槽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相通的第四通槽;所述第一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四活动腔,所述第一限位块上设有第六连接板,所述第四活动腔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五活动槽相通的第五通槽。
15.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在反应器使用后,第一反应板和第二反应板相分离,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相背移动,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分别移动至两侧的第一反应道和第二反应道内,蓄水盒内的清水进入到第一输水腔内从第一输水腔内喷出,同时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带动刷毛转动,刷毛与第一反应道和第二反应道内壁相接触,配合喷出的水流对第一反应道和第二反应道内壁做清理,保证对第一反应道和第二反应道内壁的清理效果,将残留在第一反应道和第二反应道内壁上的残渣清理,避免对反应器内的下次反应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18.图3为图2中沿a-a处的剖视图。
19.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图。
20.图5为图3中的b处放大图。
21.图6为图3中的c处放大图。
22.图7为图3中的d处放大图。
23.图8为图7中的e处放大图。
24.图9为图2中沿h-h处的剖视图。
25.图10为图9中的f处放大图。
26.图11为图10中的g处放大图。
27.图12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28.图13为图12中沿b-b处的剖视图。
29.图14为图13中的h处放大图。
30.图15为图12中沿c-c处的剖视图。
31.图16为图15中的i处放大图。
32.图17为图12中沿d-d处的剖视图。
33.图18为图17中的j处放大图。
34.图19为图18中的k处放大图。
35.图20为图12中沿e-e处的剖视图。
36.图21为图20中的l处放大图。
37.图22为图12中沿f-f处的剖视图。
38.图23为图22中的m处放大图。
39.图24为图22中的n处放大图。
40.图25为图12中沿g-g处的剖视图。
41.图26为图25中的o处放大图。
42.图27为图26中的p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43.如图1-27所示,一种有机氟化工危险工艺反应用微通道反应器,包括安装框1、设于所述安装框1内的第一反应板21及第二反应板22,所述第一反应板21上设有多个第一反应道,所述第二反应板22上设有第二反应道,第一反应板和第二反应板贴合时,第一反应道和第二反应道合并形成完整的反应腔,所述安装框1内设有第一安装板4,所述第一安装板4设于所述第一反应板21和所述第二反应板22下方,所述第一安装板4上设有多个第一转辊42和第二转辊431,所述第一转辊42上设有第一输水腔,所述第二转辊431上设有第二输水腔,所述安装框1底部设有蓄水盒3,所述第一输水腔和所述第二输水腔均与所述蓄水盒3内相通,所述第一转辊42和所述第二转辊431上均设有多个刷毛,所述第一反应板21和所述第二反应板22上均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第一转辊42和所述第二转辊431的凹槽;反应器在使用时,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处于凹槽内,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与第一反应道和第二反应道错开;反应器使用后,第一反应板和第二反应板相分离,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相背移动,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分别移动至两侧的第一反应道和第二反应道内,蓄水盒内的清水进入到第一输水腔内从第一输水腔内喷出,同时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带动刷毛转动,刷毛与第一反应道和第二反应道内壁相接触,配合喷出的水流对第一反应道和第二反应道内壁做清理,保证对第一反应道和第二反应道内壁的清理效果,将残留在第一反应道和第二反应道内壁上的残渣清理,避免对反应器内的下次反应造成污染;从第一反应道和第二反应道上滴落的水滴掉落在蓄水盒内,对清理产生的废水做收集,对水流做循环使用,减少水资源浪费。
44.所述第一反应板21侧壁上设有第一滑块211,所述第二反应板22侧壁上设有第二滑块,所述安装框1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211和所述第二滑块相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反应板21上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反应板2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槽相配合的第一连接杆,所述安装框1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块211和所述第二滑块移动的气缸11,所述第一滑槽底部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第一限位块15;第一反应板和第二反应板形成连接时,第一连接杆插入到第一连接槽内,提升第一反应板和第二反应板的连接效果;第一滑槽内设有两个第一活动槽,第一反应板和第二反应板相贴合时,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处于两个第一活动槽之间,即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被夹持在两个第一限位块之间,为第一反应板和第二反应板提供固定力,保证第一反应板和第二反应板的连接效果;通过滑槽和滑块的配合,使第一反应板和第二反应板始终连接于安装框上,在气缸作用下使第一反应板和第二反应板可自动分离,以便对使用后的反应器做清理,提升对反应器的清理效果。
45.所述第一安装板4上设有第二活动槽和第三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内设有设有第一活动块41,所述第三活动槽内设有第二活动块43,所述第一活动块4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转辊42相配合的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活动块43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转辊431相配合的第三连接槽,所述第一安装板4上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腔内设有第三活动块44,所述第一活动腔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活动块44相配合的第一传动轮45,所述第一传动轮45可驱动所述第一转辊42和所述第二转辊431转动;反应器使用时,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分别处于第二活动槽和第三活动槽一端,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处于相靠近位置上,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被收纳在凹槽内,减少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所占空间;反应器使用后,气缸驱动第一反应板和第二反应板分离,第一反应板和第二反应板间产生空隙,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分别往第二活动槽和第三活动槽一端移动,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移动至反应腔位置处,蓄水盒内的水流进入到第一输水腔内从第一输水腔内喷出,活动块在第一活动腔内移动时带动第一传动轮转动,第一传动轮带动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转动,利用刷毛和水流对第一反应道和第二反应道内壁做清理,保证对反应器的清理效果;利用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的转动为喷出的水流提供离心力,增加水流对反应道内壁的冲刷效果,进一步的提升对反应道内壁的清洗效果。
46.所述第一安装板4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蓄水盒3和所述第一活动腔的第二输水腔,所述第三活动块44上设有通腔,所述通腔内壁上设有第四活动槽,所述第四活动槽内设有挡板441,所述挡板441上设有第一连接弹簧442,所述第三活动槽内壁上设有连接管443,所述连接管443内穿设有第二连接杆444,所述第二连接杆444一端固连于所述挡板441上;所述第一活动腔一端内壁上设有用于推动所述第二连接杆444往所述连接管内移动的第一推杆480,另一端内壁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杆444往所述连接管外移动的第二推杆490;第三活动块上设有第三复位弹簧,第一活动腔内通过注水的方式驱动第三活动块移动;第三活动块处于第一活动腔一端时,往第一活动腔内注水,此时挡板从第四活动槽内伸出将通腔封闭,水流推动第三活动块在第一活动腔内移动,第三活动块带动第一传动轮转动;第三活动块移动至第一活动腔另一端时,第一推杆驱动第二连接杆往连接管内移动,第二连接杆带动挡板移动,挡板进入到第四活动槽内后开启通腔,第三活动块一侧的水流从通腔内流过,第三复位弹簧拉动第三活动块往回移动,第三活动块往回移动时带动第一传动轮反向转动,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随第一传动轮反向转动,从不同方向上对反应道内壁做清理,提升对反应道内壁的清理效果。
47.所述第四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三活动块上设有第五活动槽,所述第五活动槽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五活动槽内设有密封杆445,所述密封杆445一端设有第一复位弹簧446,所述密封杆445上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三活动块44上设有与第一通孔相通的第六活动槽,第一通孔和第六活动槽的连通处设有单向阀,单向阀控制水流只能从第六活动槽内流向第一通孔内;所述第六活动槽内设有第三推杆447,所述第三推杆447上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内壁上设有翻板448,所述翻板448上设有扭簧;第三活动块在水流作用下移动至第一活动腔一端时,第一推杆推动密封杆移动,第一通槽移动至第一通孔位置处,连接管通过第一通孔与第一活动腔相通,连接管内的水流从第一通孔处排出,第一连接弹簧拉动挡板进入到第四活动槽内开启空腔;第三活动块往回移动时,水流推动翻板转动,水流从第二通槽处进入到第六活动槽内;第三活动块往回移动至第一活动
腔一端后,第二推杆推动第三推杆移动,翻板抵在第二通槽内壁上封闭第二通槽,第三推杆推动第六活动槽内的水流往第一通孔内流动,此时密封板将第一通孔封闭,进入到第一通孔内水流被推入到连接管内,水流推动第二连接杆伸出,挡板从第四活动槽内伸出封闭通腔,水流再次推动第三活动块移动,使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处于持续转动状态,保证对反应道的清洗效果。
48.所述第一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第七活动槽,所述第七活动槽内设有第二传动轮46,所述第二传动轮46和所述第一传动轮45通过一第一同步带451形成传动配合,所述第七活动槽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活动槽相通的传动槽,所述第二传动轮46上设有第一连接轴461,所述第一连接轴461顶部设有第三传动轮462,所述第二连接槽侧壁上设有第三通槽,所述第三通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转轴42相配合的第四传动轮411;所述第一活动腔一端设有第三输水腔,所述第七活动槽内设有第三连接杆470,所述第三连接杆470上设有与所述第三输水腔相通的第四输水腔;第一反应板和第二反应板分离后,第一活动块往第二活动槽一端移动,第二活动块往第三活动槽一端移动,第一活动块移动至的第二活动槽另一端,第四传动轮抵在第三传动轮上,此时第一转辊处于第四输水腔顶部,第三活动块在第一活动腔内移动时带动第一传动轮转动,第三传动轮随第一传动轮转动带动第四传动轮转动,为第一转辊提供转动动力,以便利用刷毛对反应道内壁做清洗;挡板进入到第四活动槽内打开通腔后,水流从通腔内通过进入到第三输水腔内,第三输水腔内的水流通过第四输水腔流动至第一输水腔内,使水流间断性的从第一输水腔内喷出,并持续的为第一转辊转动提供动力,以便对反应道内壁做清理。
49.所述第四输水腔顶部设有密封板47,所述密封板47上设有第二连接轴471,所述第四输水腔一侧设有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二连接轴471穿设于所述第二活动腔内,所述第二活动腔一端设有第八活动槽,所述第八活动槽内设有传动轴482,所述传动轴482上设有传动辊48,所述传动轴482与所述第二连接轴471通过一第二同步带481形成传动配合;所述第一安装板4上设有用于推动所述第一活动块41和所述第二活动块43移动的第四推杆450;第一反应板和第二反应板分离后,第四推杆推动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移动,此时密封板处于水平状态上,第一活动块后端底部设有与传动辊相配合的啮齿,第一转辊从传动辊上方经过后,第一活动块底部的啮齿和传动辊相接触,传动辊带动密封板一同转动,密封板转动至倾斜状态后开启第四输水腔,第一活动腔通过第四输水腔和第一输水腔相连通,将水流输送至第一输水腔内,使水流从第一输水腔内喷出对反应道内壁做清理。
50.所述第一安装板4上设有第九活动槽,所述第四推杆450设于所述第九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九活动槽相通的第十活动槽,所述第三活动槽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九活动槽相通的第十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块41上设有第四连接杆412,所述第二活动块43上设有第五连接杆432,所述第九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四连接杆412相配合的第五传动轮460,所述第四推杆450上设有与所述第五传动轮460相配合的传动杆4501,所述第四推杆450一端设有第二复位弹簧4502;第十活动槽和第十一活动槽错开设置,第十一活动槽设于第十活动槽上方;第一反应板和第二反应板分离后,第四推杆往第九活动槽内移动,第四推杆带动传动杆一同移动,传动杆移动时带动第五传动轮转动,同时传动杆一端推动第五连接杆移动,第五传动轮与第四连接杆相接触带动第一活动块相对于第四推杆移动,第二活动块随第四推杆一同移动,实现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相背运动,使第一转辊
和第二转辊相分离,将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移动至反应道一侧,对反应道内壁做清理。
51.所述第一转辊42上设有第一连接头410,所述第二转辊431上设有第二连接头420,所述第一连接头410侧壁上铰接有第一连接板4101,所述第二连接头420侧壁上铰接有第二连接板4201,所述第一连接板4101底端铰接有第三连接板430,第二连接板一端也铰接于第三连接板上,所述第三连接板430上设有第十二活动槽,所述第十二活动槽内设有第三转辊440,所述第十二活动槽两侧分别设有第五输水腔,所述第三转辊440底部设有转轮4401,所述转轮4401上设有多个第一推板4402,第三转辊上设有第七输水腔,第七输水腔顶部设有多个第二喷水孔,所述第十三活动槽下方设有与所述第五输水腔相通的第六输水腔,所述第六输水腔顶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连接头410上设有与所述第五输水腔相通的第一输水管,所述第二连接头420上设有与所述第五输水腔相通的第二输水管;第一输水腔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喷水孔,第一喷水孔内设有橡胶喷口;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为软管,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相分离时,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相分离,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转动带动第三连接板往上运动,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移动至反应道一侧后,第三连接板带动第三转辊上升至的反应道顶部位置处,第四输水腔将水流输送至第一输水腔内时,第一输水腔内液面上升,第一输水腔内部分的水流通过第一输水管进入到第五输水腔内,另一部分的水流从第一喷水孔处喷出,水流在第五输水腔内流动时推动第一推板,转轮在水流流动下转动,第五输水腔内流动的水流进入到第六输水腔内,第六输水腔内的水流进入到第七输水腔内后从第二喷水孔内喷出,对第一反应道和第二反应道顶部内壁做清洗,以便对整个反应道内壁做清洗,提升对反应器的清洗效果。
52.由于混合段原料发生反应容易粘附在内壁上,因此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仅对溶液混合段做清洗。
53.所述第一滑块211上铰接有第四连接板16,所述第二滑块上铰接有第五连接板,所述第五连接板上铰接有第二推板161,第四连接板也铰接于第二推板底部;所述安装框1侧壁上设有第三活动腔,所述第三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第十四活动槽,所述第三活动腔内设有第五推杆12,所述第五推杆12侧壁上设有连接块121,所述连接块121底部设有第十五活动槽,所述第十五活动槽顶部设有第二连接弹簧122,所述第二连接弹簧122底端设有第六推杆123,所述连接块121底部设有第一推块124,所述第十五活动槽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相通的第四通槽;所述第一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四活动腔,所述第一限位块15上设有第六连接板151,第六连接板底部设有多个支撑弹簧,所述第四活动腔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五活动槽相通的第五通槽;第五推杆设于气缸的活塞杆上;反应器使用后,气缸驱动第五推杆往下运动,连接块随第五推杆一同往下运动,第六推杆往下运动推动第六连接板往下运动,第一限位块随第六连接板移动进入到第一活动槽内,第六连接板移动至无法下移后后,连接块继续往下运动,第六推杆往第十五活动槽内移动,第一推块推动第二推板下移,第二推板土洞第四连接板和第五连接板转动,第四连接板和第五连接板推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移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往第一滑槽两端移动,使第一反应板和第二反应板相分离,以便利用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对第一反应道和第二反应道做清理。
54.第一滑块上设有第四复位弹簧212,第二滑块上设有第五复位弹簧,第五推杆往上运动时,利用第四复位弹簧和第五复位弹簧推动第一反应板和第二反应板移动,完成第一反应板和第二反应板的复位。
55.安装框内壁上设有与第九活动槽相通的第十六活动槽,第十六活动槽内壁设有第三连接弹簧171,第三连接弹簧一端设有第七推杆17;第三活动腔底部设有与第十六活动槽相通的空腔,空腔内设有第三推板131,第三推板上设有第八推杆13,第八推杆穿设于第三活动腔内,第三推板底部设有第六复位弹簧132,第八推杆侧壁上设有第十七活动槽,第十七活动槽内壁上设有第四连接弹簧133,第四连接弹簧一端设有第二限位块134,第五推杆底部设有与第八推杆相配合的连接槽,连接槽内壁上设有与第二限位块相配合的限位槽;第三推板顶部设有第十八活动槽,第十八活动槽内设有第四推板135,第四推板上设有连接绳,连接绳一端固连于的第二限位块上;空腔顶部设有第二推块14;气缸驱动第五推杆往下运动时,连接块下降驱动第一反应板和第二反应板分离,第八推杆插入到连接槽内,第八推杆抵在连接槽顶部后,第八推杆随第五推杆一同往下运动,第七推杆移动推动第四推杆移动,第四推杆推动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移动,使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移动至第一反应道和第二反应道一侧;第八推杆插入到连接槽内后,第二限位块插入到限位槽内,第五推杆与第八推杆暂时形成连接;当第五推杆往上运动时直接带动第八推杆往上运动,第四推杆往回移动使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往回移动,使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往回移动复位,第一反应板和第二反应板相互靠近贴合完成复位,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收入凹槽内;第三推板移动至空顶部时,第二推块推动第四推板移动,连接绳拉动第二限位块进入到第十七活动槽内,第五推杆和第八推杆脱开连接,保证第一反应板和第二反应板贴合前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已经处于凹槽一侧。
56.第三活动槽内的结构与第二活动槽内的结构相同,第一活动腔内的部分水流进入到第二输水腔内,第二转辊和第一转辊结构相同,第三连接板上设有两个第五输水腔,两个第五输水腔分别与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相连通,两个第五输水腔方向进水口方向相反,以便从转轮两侧分别推动转轮转动,为从第二喷水孔处喷出的水流提供离心力,提升对反应道的清洗效果。
57.第一反应板和第二反应板满足微通道反应器的基本需求,保证反应在反应腔内正常进行,其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微通道反应器结构相同;本发明附图仅为示意图,其具体尺寸以实际实施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