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烹饪装置及其盖体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03-01 22:34: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烹饪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烹饪装置及其盖体组件。


背景技术:

2.压力厨具通过液体在较高气压下沸点会提升这一物理现象,对锅体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液体转化为水蒸气后被保留在锅里,以在锅内产生高压,从而提升液体的沸点,使液体可以达到较高温度而不沸腾,以加快炖煮食物的速度。
3.由于锅内有高压存在,因而锅盖与锅体的扣合对防止高压厨具爆炸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主流产品的锅盖与锅体的配合是通过锅盖上的锁扣与锅体上的锅牙相互扣合来承压的,承压的效果较好,但是动作较为繁琐:首先合盖时锅盖要对准锅体,避免锁扣与锅牙干涉;扣上锅盖后,旋转锁扣使其与锅牙重合。开盖则是旋转锁扣使锁扣与锅牙错位,然后提起锅盖,完成开盖动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烹饪装置及其盖体组件,以解决压力厨具开盖和合盖过程繁琐的技术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盖体组件,包括:盖体,用于盖设在锅体的开口端上;旋手座;至少两个卡合件,设于所述盖体的外周,每一所述卡合件的一端与所述盖体枢接;以及至少两个第一连杆,每一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旋手座,每一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连接于对应的一个所述卡合件;其中,当所述旋手座在旋转作用力的作用下转动时,所述第一连杆拉动对应的所述卡合件绕所述卡合件与所述盖体的枢接轴转动,以使得所述卡合件与所述锅体进行锁定和解锁。
6.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至少两个第一连杆设于所述旋手座与所述盖体之间,所述旋手座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驱动导槽,每一所述第一连杆朝向所述旋手座的一侧设有沿所述盖体轴向延伸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插设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驱动导槽内,并随着所述旋手座的转动沿所述第一驱动导槽运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连杆运动。
7.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盖体组件包括连杆定位件,所述连杆定位件连接于所述旋手座的旋转轴,所述连杆定位件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槽,每一所述第一连接柱设于对应的一个所述定位槽内,以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柱随所述旋手座同步转动。
8.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连杆定位件包括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板沿所述旋手座的旋转轴的轴向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夹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之间,所述至少两个定位槽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连接柱凸出所述第一定位板并插置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驱动导槽内。
9.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旋手座上设有第二驱动导槽,所述盖体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杆和浮子,所述第二连杆上设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插设于所述第二驱动导槽内,并随所述旋手座的转动沿所述第二驱动导槽运动,进而所述旋手座带动所述第
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同步运动;所述第二连杆上设有自锁孔,并能够在所述卡合件与所述锅体锁定时运动至与所述浮子重叠,所述浮子吊挂在所述盖体上,并能够在所述卡合件与所述锅体锁定且所述锅体内压力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上升至所述自锁孔内,进而对所述第二连杆的运动进行锁定。
10.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杆上设有与所述自锁孔连通且沿所述盖体的径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浮子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在所述至少两个卡合件与所述锅体解锁时,所述第一部分能够设置于所述导向槽内,并允许所述第二连杆沿所述盖体的径向运动,在所述卡合件与所述锅体锁定且在所述锅体内压力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所述第二部分能够上升至所述自锁孔内,进而对所述第二连杆沿所述盖体的径向运动进行锁定。
11.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导向槽的宽度小于所述自锁孔的直径,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为柱状体,且所述第一部分的直径小于所述导向槽的宽度,所述第二部分的直径大于所述导向槽的宽度且小于所述自锁孔的直径。
12.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导槽划分为彼此连接的开合段和锁定保持段,所述第二驱动导槽划分为彼此连接的干涉保持段和自锁段;其中,当所述第一连接柱沿所述开合段运动时,所述第二连接柱沿所述干涉保持段运动,所述开合段设置成使得所述第一连杆能够拉动对应的所述卡合件与所述锅体解锁和锁定,所述干涉保持段设置成使得所述第二连杆上的所述自锁孔与所述浮子保持错开;当所述第一连接柱沿所述锁定保持段运动时,所述第二连接柱沿所述自锁段运动,所述自锁段设置成使得所述第二连杆能够运动至所述自锁孔与所述浮子重叠,所述锁定保持段设置成使得所述卡合件与所述锅体保持锁定。
13.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锁定保持段与所述旋手座的旋转轴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所述开合段与所述旋手座的旋转轴之间的距离设置成在远离所述锁定保持段方向上逐渐增大,所述干涉保持段与所述旋手座的旋转轴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所述自锁段与所述旋手座的旋转轴之间的距离设置成在远离所述干涉保持段方向上逐渐减小。
14.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盖体组件包括面盖,所述面盖罩设于所述盖体背离所述锅体的一侧,所述旋手座与所述面盖转动连接。
15.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面盖朝向所述盖体的一侧设有面盖导槽,所述面盖导槽与所述第二连杆滑动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二连杆导向。
16.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面盖朝向所述盖体的一侧表面凸出设有平行间隔的两个导向板,所述两个导向板围设形成所述面盖导槽,所述两个导向板的相对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卡勾,所述第二连杆容置于所述面盖导槽内,所述卡勾抵接于所述第二连杆背离所述面盖的表面,以实现所述第二连杆沿所述盖体轴向的限位。
17.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面盖上设有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与设于所述锅体内的加热件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旋手座,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设于所述微动开关的位置处,当所述第二连接柱运动于所述自锁段内时,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微动开关抵接,所述加热件不加热,当所述第二连接柱运动于所述自锁段内时,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微动开关不接触,所述加热件开始加热。
18.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盖体包括盖板和围合板,所述围合板连接于所述
盖板的周缘,且向所述盖板的同一侧弯折,以与所述盖板配合形成盖合腔,所述旋手座和所述至少两个第一连杆设于所述盖板背离所述盖合腔的一侧,所述至少两个卡合件设于所述围合板的外围。
19.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卡合件包括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和第三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三弧形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弧形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三弧形板的外周缘,以围设形成夹持槽,所述围合板设于所述夹持槽内,且所述第三弧形板延伸设置于所述盖合腔内,用于与所述锅体的周缘卡接。
20.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弧形板沿圆周方向的其中一端延伸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弧形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盖板背离所述盖合腔的一侧枢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杆枢接,所述第一连杆用于推动所述卡合件绕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盖板的枢接轴转动。
21.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盖板具有垂直设置的长轴和短轴,所述长轴的长度大于所述短轴的长度,所述卡合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卡合件以所述长轴和短轴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于所述长轴和短轴的端点之间。
22.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旋手座设于所述盖体背离所述锅体的一侧,所述旋手座包括旋转盘和把手,所述至少两个第一连杆连接于所述旋转盘,所述把手设于所述旋转盘背离所述盖体的一侧,并与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轴连接,用于接收旋转作用力。
2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烹饪装置,所述烹饪装置包括锅体和如前文所述的盖体组件,所述盖体组件盖设于所述锅体的开口端上。
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盖体的外周上枢接至少两个卡合件,并设置将卡合件与旋手座连接的第一连杆,从而在旋手座受到旋转作用力,带动第一连杆的一端向背离盖体中心的方向移动时,第一连杆会推动卡合件绕卡合件与盖体的枢接轴转动,以增大卡合件与盖体之间的距离,进而实现盖体组件与锅体解锁;在旋手座受到旋转作用力带动第一连杆的一端向靠近盖体中心的方向移动时,第一连杆会拉动卡合件绕卡合件与盖体的枢接轴转动,以减小卡合件与盖体之间的距离,进而将盖体组件与锅体进行锁定。如此,不需要对盖体组件和锅体进行对位,仅需要将盖体组件盖设在锅体上后,拧动旋手座即可以实现盖体组件与锅体的开盖和合盖,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26.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烹饪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图1中的盖体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图2中的盖体组件的部分元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图3中的卡合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5是图2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1.图6是图3中的第一连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7是图2中的旋转盘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33.图8是图2中的盖体组件的部分元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9是图8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5.图10是图8中的第二连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6.图11是图8中的面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及其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8.本发明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39.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40.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烹饪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一种烹饪装置100,烹饪装置100包括锅体10和盖体组件20,盖体组件20盖设于锅体10的开口端上,以密封设于锅体10上的腔体。
41.可选地,烹饪装置100可以为压力烹饪厨具,例如,可以为压力锅、压力煲等,或者,烹饪装置100还可以为电饭锅、电饭煲、料理机、榨汁机等,本发明实施例对烹饪装置100的种类不做具体限定。
42.其中,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图2是图1中的盖体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盖体组件的部分元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盖体组件20包括盖体21、旋手座22、至少两个卡合件23和至少两个第一连杆24。至少两个卡合件23设于盖体21的外周,每一卡合件23的一端与盖体21枢接,每一第一连杆24的一端连接于旋手座22,每一第一连杆24的另一端连接于对应的一个卡合件23;其中,当旋手座22在旋转作用力的作用下转动时,第一连杆24拉动对应的卡合件23绕卡合件23与盖体21的枢接轴转动,以使得卡合件23与锅体10进行锁定和解锁。
43.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盖体21的外周上枢接至少两个卡合件23,并设置将卡合件23与旋手座22连接的第一连杆24,从而在旋手座22受到旋转作用力,带动第一连杆24的一端
向背离盖体21中心的方向移动时,第一连杆24会推动卡合件23绕卡合件23与盖体21的枢接轴转动,以增大卡合件23与盖体21之间的距离,进而实现盖体组件20与锅体10解锁;在旋手座22受到旋转作用力带动第一连杆24的一端向靠近盖体21中心的方向移动时,第一连杆24会拉动卡合件23绕卡合件23与盖体21的枢接轴转动,以减小卡合件23与盖体21之间的距离,进而将盖体组件20与锅体10进行锁定。如此,不需要对盖体组件20和锅体10进行对位,仅需要将盖体组件20盖设在锅体10上后,拧动旋手座22即可以实现盖体组件20与锅体10的开盖和合盖,方便快捷。
44.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盖体21包括盖板212和围合板214,围合板214连接于盖板212的周缘,且向盖板212的同一侧弯折,以与盖板212配合形成盖合腔216,锅体10的开口端容置于盖合腔216内。旋手座22和至少两个第一连杆24设于盖板212背离盖合腔216的一侧,以便于接受外部作用力,并在外部作用力的作用下转动,至少两个卡合件23设于围合板214的外围,便于与容置在盖合腔216内的锅体10卡接配合。
45.进一步地,盖板212具有垂直设置的长轴和短轴,长轴的长度大于短轴的长度。即,盖体21呈椭圆形设置,且与盖体21配合的锅体10也呈椭圆形设置。通过设置椭圆形的锅体10,可以便于加工长条形的食物,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46.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卡合件2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卡合件23以长轴和短轴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于长轴和短轴的端点之间。通过将卡合件23沿长轴和短轴对称设置,可以使得与四个卡合件23连接的第一连杆24的长度大致相等,进而提升四个第一连杆24运动的一致性,以提升开盖的稳定性。
47.可选地,卡合件23的数量还可以为两个,两个卡合件23沿盖体21的径向设于盖体21的相对两端。例如,两个卡合件23可以设于椭圆形盖体21的长轴方向的相对两端;或者,两个卡合件23也可以设置于椭圆形盖体21的短轴方向的相对两端,将两个卡合件23沿短轴设置于盖体21的相对两端,可以缩短与每一卡合件23连接的第一连杆24的长度,以提升第一连杆24的结构强度,避免第一连杆24发生变形。
48.或者,在其它可选地实施例中,卡合件23的数量还可以设置为6个、8个、10个等,具体可以根据盖体组件20的尺寸和形状灵活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49.在另一实施例中,锅体10和盖体21也可以设置为圆形、方形等形状,本发明实施例对盖体21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定。当盖体21呈圆形设置时,至少两个卡合件23可以均匀间隔设置于盖体21的外周。
50.如图2至图4所示,图4是图3中的卡合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卡合件23包括第一弧形板231、第二弧形板232和第三弧形板233,第一弧形板231和第三弧形板233平行间隔设置,第二弧形板232连接于第一弧形板231和第三弧形板233的外周缘,以围设形成夹持槽234。围合板214设于夹持槽234内,且第三弧形板233延伸设置于盖合腔216内,用于与锅体10的周缘卡接。
51.具体地,盖体21的外周缘设于夹持槽234内,且第三弧形板233的长度超出于盖体21的内侧壁以延伸至盖合腔216内。当第一连杆24拉动卡合件23向靠近盖体21的方向转动时,第三弧形板233逐渐进入盖合腔216内,使得置于盖合腔216内的锅体10的周缘夹持于夹持槽234内,以将盖体21扣合于锅体10上。当第一连杆24推动卡合件23向远离盖体21的方向转动时,第三弧形板233逐渐移出盖合腔216,锅体10的周缘自夹持槽234内脱出,以解除盖
体21与锅体10的锁定实现解锁。
52.可选地,第一弧形板231和第三弧形板233的形状与锅体10的外周缘的形状相适配,以便于形成稳定的连接。其中,第一弧形板231和第三弧形板233周向上的长度可以设置的相对较长,以增大卡合件23与锅体10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连接强度。
53.进一步地,第一弧形板231沿圆周方向的其中一端延伸设置有第一连接部235,第一弧形板231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连接部236,第一连接部235与盖板212背离盖合腔216的一侧枢接,第二连接部236与第一连杆24枢接,第一连杆24用于推动卡合件23绕第一连接部235与盖板212的枢接轴转动。
54.具体地,第一连接部235设置于第一弧形板231的端部,用于将卡合件23与盖板212枢接。通过将第一连接部235自第一弧形板231延伸设置,可以避免卡合件23相对盖体21转动时,第二弧形板232与盖体21产生干涉。第二连接部236设于第一弧形板231背离盖体21的一侧,并与第一连杆24连接。通过将第二连接部236设于第一弧形板231的中部,即设置于卡合件23的中部,可以缩短第一连接部235与盖体21的枢接轴和第二连接部236与第一连杆24的枢接轴之间的距离,进而缩短卡合件23的力臂的大小,提升卡合件23运动的平稳性。
55.请参阅图3和图5,图5是图2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旋手座22设于盖体21背离锅体10的一侧,以便于接收旋转作用力。其中,旋手座22包括旋转盘221和把手223,至少两个第一连杆24连接于旋转盘221,把手223设于旋转盘221背离盖体21的一侧,并与旋转盘221的旋转轴连接,用于接收旋转作用力。
56.其中,如图5所示,把手223可以与旋转盘221设置为一体结构。例如,当旋转盘221和把手223均通过塑胶材料制成时,可以将旋转盘221和把手223一体注塑成型。通过设置一体结构的旋手座22,可以简化把手223和旋转盘221的连接结构,以提升盖体组件20的生产效率,并且可以提升把手223和旋转盘221的连接强度。
57.或者,把手223和旋转盘221也可以紧固连接。例如,可以采用不同种材料分别制作把手223和旋转盘221,然后通过焊接、铆接或者螺钉连接等方式将把手223和旋转盘221进行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对把手223和旋转盘221的连接方式不做具体限定。
58.进一步地,如图5至图7所示,图6是图3中的第一连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2中的旋转盘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两个第一连杆24设于旋转盘221与盖体21之间,旋转盘221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驱动导槽225,每一第一连杆24朝向旋转盘221的一侧设有沿盖体21轴向延伸的第一连接柱242,第一连接柱242插设于对应的一个第一驱动导槽225内,并随着旋转盘221的转动沿第一驱动导槽225运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杆24运动。通过在旋转盘221和第一连杆24之间设置相互滑动配合的第一驱动导槽225和第一连接柱242,从而可以利用第一驱动导槽225对第一连接柱242的作用力驱动第一连杆24移动,如此,可以简化第一连杆24与旋手座22的连接结构,以使得盖体组件20的结构更加紧凑,装配更加便捷。
59.其中,第一驱动导槽225的数量与第一连杆24的数量相等,每一第一连杆24上的第一连接柱242对应插设于一个第一驱动导槽225内,避免不同第一连杆24的运动产生干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导槽225的数量和第一连杆24的数量相等,即,设置有四个第一驱动导槽225,四个第一驱动导槽225沿旋手座22的旋转轴均匀间隔设置,以提升四个第一连杆24运动的一致性,提升开盖的稳定性。
60.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旋转盘221设置于至少两个第一连杆24和盖体21之间,在第一连杆24朝向旋转盘221的一侧设有沿盖体21轴向延伸的第一连接柱242,第一连接柱242插设于对应的一个第一驱动导槽225内。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柱242从上自下插设于第一驱动导槽225内,如此,不仅可以缩短盖体组件20轴向上的高度,而且可以使得第一连接柱242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插置于第一驱动导槽225内,避免第一连接柱242自第一驱动导槽225内脱出。
61.可选地,如图6所示,在第一连杆24的长度方向上还延伸设置有加强筋244,以增强第一连杆24的强度,避免第一连杆24发生变形后对卡合件23的运动造成影响。
62.其中,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杆24可以采用金属或者合金材料制作,加强筋244可以采用冲压的方式形成。即,对第一连杆24进行冲压,以在第一连杆24的长度方向上形成条形的凹陷,进而增强第一连杆24的抗弯折性能。
63.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杆24可以采用塑胶材料制作,加强筋244可以与第一连杆24一体注塑成型。
64.进一步地,如图3、图5、图8和图9所示,图8是图2中的盖体组件的部分元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盖体组件20包括连杆定位件25,连杆定位件25连接于旋手座22的旋转轴,连杆定位件25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槽252,每一第一连接柱242设于对应的一个定位槽252内,以带动第一连接柱242随旋手座22同步转动。
65.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连杆定位件25连接于旋转盘221背离把手223的一侧,在连杆定位件25上设有与第一连杆24数量相等的定位槽252,每一第一连杆24上的第一连接柱242穿设经过定位槽252后插置于第一驱动导槽225内,如此,在旋转盘221和连杆定位件25转动时,连杆定位件25通过定位槽252和第一连接柱242带动第一连杆24相对旋转盘221同步移动,以提升与第一连杆24连接的卡合件23的运动一致性,进而提升开盖的平稳性。
66.其中,定位槽252的形状可以为根据第一驱动导槽225的形状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67.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5和图9所示,连杆定位件25包括第一定位板251和第二定位板253,第一定位板251和第二定位板253沿旋手座22的旋转轴的轴向平行间隔设置,第一连杆24的一端夹设于第一定位板251和第二定位板253之间,至少两个定位槽252设于第一定位板251,第一连接柱242凸出第一定位板251并插置于对应的一个第一驱动导槽225内。
68.具体地,第一定位板251设于第二定位板253和旋转盘221之间,第二定位板253抵接于第一连杆24的背离旋转盘221的一侧,以对第一连杆24沿旋转盘221轴向的运动进行限制,使得第一连接柱242可以稳定的保持于第一驱动导槽225内,避免第一连接柱242自第一驱动导槽225内脱出。第一定位板251夹设于第一连杆24的另一端与旋转盘221之间,用于同时对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柱242定位,以使得第一连杆24同步运动。
69.进一步地,如图2、图7至图10所示,图10是图8中的第二连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旋手座22上设有第二驱动导槽227,即在旋转盘221上开设有第二驱动导槽227。盖体组件20还包括第二连杆26和浮子27,第二连杆26上设有第二连接柱262,第二连接柱262插设于第二驱动导槽227内,并随旋手座22的转动沿第二驱动导槽227运动,进而旋手座22带动第二连杆26与第一连杆24同步运动。第二连杆26上设有自锁孔264,并能够在卡合件23与锅体10锁
定时运动至与浮子27重叠,浮子27吊挂在盖体21上,并能够在卡合件23与锅体10锁定且锅体10内压力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上升至自锁孔264内,进而对第二连杆26的运动进行锁定。通过在旋转盘221上同时开设第一驱动导槽225和第二驱动导槽227,并将第一连杆24的第一连接柱242和第一驱动导槽225配合,将第二连杆26的第二连接柱262和第二驱动导槽227配合,可以通过转动一个旋手座22实现第一连杆24和第二连杆26的同步运动,以降低盖体组件20的开盖复杂度。并且通过在第二连杆26上设置自锁孔264,可以在锅体10内压力较大时,实现第二连杆26的自锁,此时,无法继续转动旋转盘221,避免第一连杆24继续转动而驱动卡合件23将盖体21和锅体10解锁,而发生安全事故,如此,可以提升烹饪装置100的安全性能。
70.其中,第二连杆26的数量为一个,浮子27的数量也为一个,浮子27对应于第二连杆26设置。第二连杆26朝向旋手座22的一侧沿盖体21的轴向延伸设置有第二连接柱262,第二连接柱262插设于第二驱动导槽227内,以将第二连杆26与旋转盘221传动连接,如此,可以简化第二连杆26与旋手座22的连接结构,以使得盖体组件20的结构更加紧凑,装配更加便捷。
71.在一实施例中,浮子27可以为柱状体,自锁孔264可以为圆形孔,且自锁孔264的直径稍大于浮子27的直径,以便于浮子27能够穿设于自锁孔264内,对第二连杆26的运动进行限制。
72.可选地,自锁孔264也可以为方形孔、三角形孔等形状,浮子27的横截面与自锁孔264的形状相适配,且自锁孔264的尺寸稍大于浮子27的横截面的尺寸,以便于浮子27能够穿设于自锁孔264内,本发明实施例对自锁孔264和浮子27的横截面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定。其中,可以通过调整浮子27的重量,以灵活设置预设阈值的大小,本发明实施例对预设阈值的大小不做具体限定。
7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8至图10所示,第二连杆26上还设有与自锁孔264连通且沿盖体21的径向延伸的导向槽266。浮子27包括第一部分272和第二部分274,其中在至少两个卡合件23与锅体10解锁时,第一部分272能够设置于导向槽266内,并允许第二连杆26沿盖体21的径向运动,在卡合件23与锅体10锁定且在锅体10内压力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第二部分274能够上升至自锁孔264内,进而对第二连杆26沿盖体21的径向运动进行锁定。
74.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槽266可以设置为与自锁孔264连通的腰形槽,腰形槽连接于自锁孔264的沿第二连杆26移动方向的其中一侧。当卡合件23与锅体10锁定时,自锁孔264运动至与浮子27重叠,浮子27的第二部分274可以运动至自锁孔264内对第二连杆26的运动进行锁定,避免意外开盖。当卡合件23与锅体10解锁时,浮子27的第一部分272插置于第二连杆26上的导向槽266,并可以相对导向槽266滑动。通过设置浮子27的第一部分272穿设于导向槽266内,从而浮子27可以对第二连杆26的运动进行导向,以使得第二连杆26沿盖体21的径向移动,进而提升第二连杆26的运动精度,便于浮子27的第二部分274与自锁孔264对位配合。
75.其中,腰形槽相对自锁孔264的连接方向可以根据第二驱动导槽227的形状进行灵活设置。例如,在旋转开盖时,如果第二驱动导槽227带动第二连杆26向靠近盖体21中心的方向移动,则导向槽266连接于自锁孔264背离盖体21中心的一侧。如果第二驱动导槽227带动第二连杆26向远离盖体21中心的方向移动,则导向槽266连接于自锁孔264朝向盖体21中
心的一侧。
76.或者,在其它实施例中,导向槽266还可以设置为条形槽,本技术实施例对导向槽266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定。
77.其中,导向槽266的宽度小于自锁孔264的直径,第一部分272和第二部分274分别为柱状体,且第一部分272的直径小于导向槽266的宽度,第二部分274的直径大于导向槽266的宽度且小于自锁孔264的直径。如此,在浮子27的第一部分272穿设于导向槽266内时,可以便于第二连杆26相对浮子27移动以进行开盖。通过设置第二部分274的直径小于自锁孔264的直径,可以使得第二部分274能够在压力的作用下运动至自锁孔264内。通过设置第二部分274的直径大于导向槽266的宽度,可以在第二部分274上升至自锁孔264后,对第二连杆26的运动进行锁定,避免第二部分274相对第二连杆26滑动至导向槽266内。
78.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第一驱动导槽225划分为彼此连接的开合段222和锁定保持段224,第二驱动导槽227划分为彼此连接的干涉保持段226和自锁段228。其中,当第一连接柱242沿开合段222运动时,第二连接柱262沿干涉保持段226运动,开合段222设置成使得第一连杆24能够拉动对应的卡合件23与锅体10解锁和锁定,干涉保持段226设置成使得第二连杆26上的自锁孔264与浮子27保持错开;当第一连接柱242沿锁定保持段224运动时,第二连接柱262沿自锁段228运动,自锁段228设置成使得第二连杆26能够运动至自锁孔264与浮子27重叠,锁定保持段224设置成使得卡合件23与锅体10保持锁定。通过将开合段222和干涉保持段226对应设置,并将锁定保持段224和自锁段228对应设置,仅在盖体21和锅体10保持锁定时,锅体10内才能够起压,仅在锅体10内无压力时才可以进行开盖和合盖,提升烹饪装置100的安全性能。
79.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锁定保持段224与旋手座22的旋转轴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开合段222与旋手座22的旋转轴之间的距离设置成在远离锁定保持段224方向上逐渐增大。干涉保持段226与旋手座22的旋转轴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自锁段228与旋手座22的旋转轴之间的距离设置成在远离干涉保持段226方向上逐渐减小。
80.具体地,在旋转开盖的过程中,即,旋转盘221沿图7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当锅体10内无压力时,浮子27在重力的作用下下移,浮子27的第一部分272运动至自锁孔264内。第一连接柱242运动于锁定保持段224,第二连接柱262运动于自锁段228,由于第一部分272的直径小于导向槽266的宽度,旋转盘221转动时,自锁段228与旋手座22的旋转轴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第二连杆26向远离盖体21中心的方向移动,锁定保持段224与旋手座22的旋转轴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第一连杆24不运动,锅体10和盖体21保持锁定。随后,第一连接柱242运动至开合段222,第二连接柱262运动至干涉保持段226,旋转盘221转动时,开合段222与旋手座22的旋转轴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第一连杆24向远离盖体21中心的方向移动,以解除盖体21和锅体10的锁定;干涉保持段226与旋手座22的旋转轴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第二连杆26不运动。
81.在旋转合盖的过程中,即,旋转盘221沿图7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第一连接柱242运动于开合段222,第二连接柱262运动于干涉保持段226,旋转盘221转动时,开合段222与旋手座22的旋转轴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第一连杆24向靠近盖体21中心的方向移动,以将盖体21和锅体10进行锁定。干涉保持段226与旋手座22的旋转轴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第二连杆26不运动。随后,第一连接柱242运动至锁定保持段224,第二连接柱262运动至自
锁段228,旋转盘221转动时,锁定保持段224与旋手座22的旋转轴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第一连杆24不运动;自锁段228与旋手座22的旋转轴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第二连杆26向靠近盖体21中心的方向移动,自锁孔264逐渐与浮子27重叠,以便于浮子27在压力的作用下上升至自锁孔264内。
82.进一步地,如图2、图9和图11所示,图11是图8中的面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及其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盖体组件20包括面盖28,面盖28罩设于盖体21背离锅体10的一侧,旋手座22与面盖28转动连接。
83.其中,面盖28可以采用塑胶材料、玻璃或者陶瓷等材料制作,通过在盖体21背离锅体10的一侧设置面盖28,可以将至少两个第一连杆24设置于面盖28和盖体21之间的空间内,以保护至少两个第一连杆24,并可以使得烹饪装置100的外形更加美观。面盖28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282,旋手座22转动安装于安装孔282内,以便于驱动旋手座22转动。
84.进一步地,还可以在面盖28朝向盖体21的一侧设置面盖导槽284,面盖导槽284与第二连杆26滑动连接,用于为第二连杆26导向。通过设置用于为第二连杆26导向的面盖导槽284,可以提升第二连杆26的运动精度,以便于浮子27与自锁孔264对位配合。
85.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11所示,面盖28朝向盖体21的一侧表面凸出设有平行间隔的两个导向板286,两个导向板286围设形成面盖导槽284,第二连杆26的至少部分容置于面盖导槽284内,并可以相对面盖导槽284移动,以实现对第二连杆26的导向。
86.进一步地,在两个导向板286的相对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卡勾288,第二连杆26容置于面盖导槽284内,卡勾288抵接于第二连杆26背离面盖28的表面,以实现第二连杆26沿盖体21轴向的限位。通过设置卡勾288卡接于第二连杆26,可以避免第二连杆26相对盖体21发生晃动,并且可以便于第二连杆26的安装和拆卸。
87.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面盖导槽284可以为设于面盖28上的滑轨,可以在第二连杆26上设置与滑轨相互配合的滑块,以实现对第二连杆26的导向。面盖导槽284还可以为设于面盖28上的限位套,第二连杆26穿设于限位套内,以实现对第二连杆26的导向。
88.进一步地,盖体组件20还可以包括微动开关29,微动开关29与设于锅体10内的加热件(图中未示出)电连接,以便于通过微动开关29控制加热件是否加热,避免烹饪装置100在没有正确合盖的情况下加热而发生损坏。
89.其中,在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微动开关29可以设置在面盖28上,且对应于第二连杆26的背离旋手座22的一端设置。当第二连接柱262运动于干涉保持段226内时,第二连杆26与微动开关29抵接,加热件不加热,当第二连接柱262运动于自锁段228内时,第二连杆26与微动开关29不接触,加热件开始加热。
90.具体地,当第一连杆24运动于干涉保持段226内时,第一连杆24驱动卡合件23进行开盖和合盖,此时,第二连接柱262运动于干涉保持段226内,由于第二连接柱262与旋手座22的旋转轴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第二连杆26不随旋转盘221的转动而转动,第二连接柱262持续抵接于微动开关29,与微动开关29电连接的加热件不加热。即,在开盖和合盖的过程中,与微动开关29电连接的加热件不加热。当第一连杆24运动于自锁段228内时,卡合件23保持锁定,第二连接柱262运动于自锁段228内,由于第二连接柱262与旋手座22的旋转轴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第二连杆26向靠近盖体21中心的方向移动,第二连杆26远离盖体21中心的一端与微动开关29脱离接触,与微动开关29电连接的加热件开始加热,即,在卡合件
23将盖体21和锅体10保持锁定时,与微动开关29电连接的加热件加热。如此,烹饪装置100仅在合盖到位的状态下才开始加热工作,以保护烹饪装置100。
91.综上所述,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盖体21的外周上枢接至少两个卡合件23,并设置将卡合件23与旋手座22连接的第一连杆24,从而在旋手座22受到旋转作用力,带动第一连杆24的一端向背离盖体21中心的方向移动时,第一连杆24会推动卡合件23绕卡合件23与盖体21的枢接轴转动,以增大卡合件23与盖体21之间的距离,进而实现盖体组件20与锅体10解锁;在旋手座22受到旋转作用力带动第一连杆24的一端向靠近盖体21中心的方向移动时,第一连杆24会拉动卡合件23绕卡合件23与盖体21的枢接轴转动,以减小卡合件23与盖体21之间的距离,进而将盖体组件20与锅体10进行锁定。如此,不需要对盖体组件20和锅体10进行对位,仅需要将盖体组件20盖设在锅体10上后,拧动旋手座22即可以实现盖体组件20与锅体10的开盖和合盖,方便快捷。
9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