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2-03-01 20:15: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一种烹饪器具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烹饪器具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相关技术中,蒸汽烹饪器具的加热模式较为单一,仅能根据固定的加热模式控制具体加热流程,而固定的加热模式无法与每种食材的特性相匹配,从而影响烹饪所得食物的质量。因此,拓展例如电饭煲的烹饪器具的加热模式,满足消费者对每种食材的特定需求,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之一。
4.为此,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5.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
6.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7.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控制指令,控制烹饪器具在目标时长内,生成温度为目标温度的蒸汽和/或生成单位时间输出液体的质量为目标质量的蒸汽。
8.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中设置有可以产生高温蒸汽的蒸汽发生装置。控制器根据内部存储的控制指令控制蒸汽发生装置工作,以通过蒸汽发生装置生成的高温蒸汽加热烹饪器具中的食材,使烹饪器具可以通过蒸汽发生装置所生成的蒸汽加热烹饪腔内的食物,从而实现烹饪器具的无水烹饪,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液体直接加热,通过蒸汽所实现的无水加热一方面可以避免食物出现水煮味道,另一方面可以避免食物在浸泡过程中流失营养或变质。并且,该控制方法可以使蒸汽发生装置生成满足食材烹饪需求的蒸汽,从而提升食物加热的精准性,提升所得食物的品质。
9.其中,控制器根据控制指令控制蒸汽发生装置的工作时长。通过控制蒸汽发生装置的工作时长,可以控制蒸汽发生装置向烹饪器具内排放蒸汽的持续时间,从而通过控制蒸汽加热的时长来保证被蒸汽所加热的食物的品质。一方面保证食物熟透且具有优良的口感,另一方面避免食物中的营养流失,从而实现烹饪器具的自动化加热和智能化加热,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10.具体地,本发明进一步限定了控制器如何控制蒸汽发生装置对食材进行蒸汽加热。该技术方案具体限定了三种控制方式:第一种根据控制指令确定出蒸汽发生装置所需要持续工作的目标时长,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出蒸汽发生装置在这一目标时长内所需要生成的蒸汽的目标温度。第二种根据控制指令确定出蒸汽发生装置所需要持续工作的目标时长,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出蒸汽发生装置在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蒸汽中的液体的目标质量。第三种根据控制指令确定出蒸汽发生装置所需要持续工作的目标时常,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出
蒸汽发生装置在这一目标时长内所生成的蒸汽的目标温度和蒸汽发生装置在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蒸汽中的液体的目标质量。通过在限定目标时长的基础上限定目标温度和目标质量,使控制器可以更加进准地控制蒸汽发生装置工作,保证蒸汽发生装置所产生的蒸汽可以满足食物的烹饪需求,从而提升烹饪器具的可靠性,提升烹饪所得食物的品质。
11.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响应于控制指令,控制烹饪器具在目标时长内,生成温度为目标温度的蒸汽和/或生成单位时间输出液体的质量为目标质量的蒸汽的步骤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食材属性信息,根据食材属性信息确定控制指令。
13.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控制指令与食材属性信息相关联,使控制器可以根据食材属性信息对蒸汽发生装置施加更加细致化的控制,保证蒸汽发生装置所生成的蒸汽可以满足当前食材的加热需求,进而实现优化烹饪器具工作流程,提升烹饪器具烹饪效果,提升食物品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1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控制烹饪器具在目标时长内,生成温度为目标温度的蒸汽和/或生成单位时间输出液体的质量为目标质量的蒸汽的步骤,具体包括:基于控制指令为谷物发芽指令,控制烹饪器具生成温度为第一预设温度的蒸汽,持续第一预设时长;控制烹饪器具生成温度为第二预设温度的蒸汽,持续第二预设时长。
15.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谷物发芽指令控制蒸汽发生装置生成温度值为第一预设温度的蒸汽并持续第一预设时长,可以使烹饪器具借助蒸汽发生装置所生成的蒸汽精准可靠地完成谷物的发芽工序。一方面实现了无水发芽,避免谷物在液体浸泡过程中营养流失或变质,另一方面低温蒸汽所营造的环境可以缩减谷物发芽时间到1至1.5小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浸泡发芽2至3小时的技术方案,提升了发芽效率,缩减了烹饪耗时,进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控制蒸汽发生装置生成温度为第二预设温度的蒸汽并持续第二预设时长,可以保证完成发芽的谷物在蒸汽作用下快速熟化,从而得到口感适中营养充足的发芽饭。进而强化烹饪器具的功能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1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食材属性信息包括食材种类信息,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食材属性信息确定熟化物质的密度阈值;获取熟化物质的当前密度;基于当前密度的数值大于或等于密度阈值,控制烹饪器具停止生成蒸汽。
17.在该技术方案中,气体信息采集单元所采集到的气体信息包括本体中的熟化物质的当前密度,熟化物质对应被加热食物所发出的气味,不同食材在被加热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气味。工作过程中,控制器先根据食材的种类信息确定出当前食材在完成加热时本体中的熟化物质的密度阈值,其后判断采集到的当前密度的数值是否大于等于密度阈值,当判定结果为大于等于密度阈值时,证明食物已经完全熟化,从而控制蒸汽发生装置停止工作,以避免过度加热食物。当判定结果为小于密度阈值时,证明食物还未加热到位,从而控制蒸汽发生装置继续工作,以避免未熟化的食物被用户食用。进而实现烹饪器具的精准化控制,确保食物的品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18.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蒸汽发生装置;控制器,存储有控制指令;本体,适于容纳食材;其中,控制器向蒸汽发生装置输出控制指令,以使得蒸汽发生装置根据控制指令在目标时长内向本体中生成温度为目标温度的蒸汽和/或
生成单位时间输出液体的质量为目标质量的蒸汽。
19.该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上设置有蒸汽发生装置,用于容纳食材的本体和控制器。工作过程中,控制器根据内部存储的控制指令控制蒸汽发生装置工作,以通过蒸汽发生装置生成的高温蒸汽加热本体中的食材。通过设置蒸汽发生装置使烹饪器具可以通过蒸汽发生装置所生成的蒸汽加热烹饪腔内的食物,从而实现烹饪器具的无水烹饪,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液体直接加热,通过蒸汽所实现的无水加热一方面可以避免食物出现水煮味道,另一方面可以避免食物在浸泡过程中流失营养或变质。并且,通过设置控制器,可以使蒸汽发生装置在控制器的对应控制下生成满足食材烹饪需求的蒸汽,从而提升食物加热的精准性,提升所得食物的品质。
20.其中,控制器根据控制指令控制蒸汽发生装置的工作时长。通过控制蒸汽发生装置的工作时长,可以控制蒸汽发生装置向本体内排放蒸汽的持续时间,从而通过控制蒸汽加热的时长来保证被蒸汽所加热的食物的品质。一方面保证食物熟透且具有优良的口感,另一方面避免食物中的营养流失,从而实现烹饪器具的自动化加热和智能化加热,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2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蒸汽发生装置根据控制指令对食材执行蒸汽加热处理,具体包括:蒸汽发生装置根据控制指令在目标时长内,生成温度为目标温度的蒸汽和/或生成单位时间输出液体的质量为目标质量的蒸汽。
22.具体地,该技术方案进一步限定了控制器如何控制蒸汽发生装置对食材进行蒸汽加热。该技术方案具体限定了三种控制方式:第一种根据控制指令确定出蒸汽发生装置所需要持续工作的目标时长,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出蒸汽发生装置在这一目标时长内所需要生成的蒸汽的目标温度。第二种根据控制指令确定出蒸汽发生装置所需要持续工作的目标时长,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出蒸汽发生装置在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蒸汽中的液体的目标质量。第三种根据控制指令确定出蒸汽发生装置所需要持续工作的目标时常,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出蒸汽发生装置在这一目标时长内所生成的蒸汽的目标温度和蒸汽发生装置在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蒸汽中的液体的目标质量。通过在限定目标时长的基础上限定目标温度和目标质量,使控制器可以更加进准地控制蒸汽发生装置工作,保证蒸汽发生装置所产生的蒸汽可以满足食物的烹饪需求,从而提升烹饪器具的可靠性,提升烹饪所得食物的品质。
2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控制器向蒸汽发生装置输出控制指令,具体包括:控制器获取食材属性信息,并根据食材属性信息向蒸汽发生装置输出控制指令;其中,食材属性信息包括食材种类信息,食材质量信息,食材成分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24.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器在控制蒸汽发生装置工作前先获取本体中食材的属性信息,其后根据食材的属性信息确定对应的控制指令。当食材属性信息为食材种类信息时,控制器控制蒸汽发生装置根据不同种类的食材生成对应属性的蒸汽。当食材属性信息为食材的质量信息时,蒸汽发生装置根据食材质量信息调整蒸汽发生装置的工作时长和所生成的蒸汽的温度。当食材属性信息为食材成分信息时,控制器控制蒸汽发生装置通过食材成分信息控制蒸汽发生装置所生成的蒸汽的属性。通过将控制指令与食材属性信息相关联,使控制器可以根据食材属性信息对蒸汽发生装置施加更加细致化的控制,保证蒸汽发生装置所生成的蒸汽可以满足当前食材的加热需求,进而实现优化烹饪器具工作流程,提升烹饪器具烹饪效果,提升食物品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2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用户指令采集单元,适于采集用户指令;其中,用户指令包括按键指令和语音指令中的至少之一,控制器根据用户指令获取食材种类信息。
26.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指令采集单元烹饪器具上设置有用户指令采集单元,用户指令采集单元可以采集用户所发出的语音指令或按键指令。通过设置用户指令采集单元使用户可以通过用户指令采集单元录入食材种类信息,其后控制器根据用户指令采集单元所接收到的食物种类信息控制蒸汽发生装置工作,以实现针对具体食材种类的针对性加热,进而提升食物口感和食物质量,提升用户对烹饪器具的满意度。
2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食材信息采集单元,适于采集食材信息;其中,食材信息包括食材图像信息和食材光谱信息中的至少之一,控制器根据食材信息确定食材种类信息。
28.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中还设置有食材信息采集单元,食材信息采集单元可以采集食材的图像信息和食材的光谱信息,控制器可以根据食材信息确定出食材种类信息。通过设置食材信息采集单元使烹饪器具可以根据食材信息采集单元自动获取烹饪腔内的食材的食材信息,并通过控制器自动分析出于食材信息对应的好食材种类信息,以控制蒸汽发生装置根据食材种类信息工作。从而实现了蒸汽发生装置的自动化控制,免去了人为选择食材种类的步骤,一方面缩减了用户工作量,另一方面提升了烹饪器具的控制精准性与可靠性。
2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基于控制指令为谷物发芽指令,蒸汽发生装置根据控制指令对食材执行蒸汽加热处理,具体包括:蒸汽发生装置根据谷物发芽指令生成温度为第一预设温度的蒸汽,持续第一预设时长;蒸汽发生装置生成温度为第二预设温度的蒸汽,持续第二预设时长。
30.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谷物发芽指令控制蒸汽发生装置生成温度值为第一预设温度的蒸汽并持续第一预设时长,可以使烹饪器具借助蒸汽发生装置所生成的蒸汽精准可靠地完成谷物的发芽工序。一方面实现了无水发芽,避免谷物在液体浸泡过程中营养流失或变质,另一方面低温蒸汽所营造的环境可以缩减谷物发芽时间到1至1.5小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浸泡发芽2至3小时的技术方案,提升了发芽效率,缩减了烹饪耗时,进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控制蒸汽发生装置生成温度为第二预设温度的蒸汽并持续第二预设时长,可以保证完成发芽的谷物在蒸汽作用下快速熟化,从而得到口感适中营养充足的发芽饭。进而强化烹饪器具的功能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3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气体信息采集单元,适于采集本体中的气体信息;其中,控制器根据食材属性信息和气体信息控制蒸汽发生装置停止工作。
32.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上设置有气体信息采集单元。通过设置气体信息采集单元使控制器可以根据气体信息采集单元所检测出的气体信息判断当前食物是否满足最终的烹饪需求,从而根据判断结果控制蒸汽发生装置继续工作或停止工作。进而一方面避免出现因食物加热时间过短所引起的食物没有熟化的现象,以及避免出现因食物加热时间过长所引起的食物营养组织被破坏,食物口感较差的现象。另一方面避免过度加热浪费能源。以实现优化烹饪器具结构,提升蒸汽发生装置工作精准性与可靠性,提升所得食物品
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3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气体信息包括本体中的熟化物质的当前密度,控制器根据食材种类信息和气体信息控制蒸汽发生装置停止工作,具体包括:控制器根据食材种类信息确定熟化物质对应的密度阈值;基于当前密度的数值大于或等于密度阈值,控制器控制蒸汽发生装置停止工作。
34.在该技术方案中,气体信息采集单元所采集到的气体信息包括本体中的熟化物质的当前密度,熟化物质对应被加热食物所发出的气味,不同食材在被加热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气味。工作过程中,控制器先根据食材的种类信息确定出当前食材在完成加热时本体中的熟化物质的密度阈值,其后判断采集到的当前密度的数值是否大于等于密度阈值,当判定结果为大于等于密度阈值时,证明食物已经完全熟化,从而控制蒸汽发生装置停止工作,以避免过度加热食物。当判定结果为小于密度阈值时,证明食物还未加热到位,从而控制蒸汽发生装置继续工作,以避免未熟化的食物被用户食用。进而实现烹饪器具的精准化控制,确保食物的品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3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储液部,被适配为存储液体介质;蒸汽发生器,与储液部相连接,蒸汽发生器的出气端与烹饪腔相连通;泵体,与储液部相连接,泵体被适配为向蒸汽发生器泵送液体介质。
36.在该技术方案中,蒸汽发生装置由储液部、蒸汽发生器和泵体组成。通过设置储液部使烹饪器具可以自行存储一定量的液体介质,免去烹饪器具与液源的连接,从而提升烹调器具的实用性。通过设置泵体可以实现蒸汽发生器的自动续水和定量续水。蒸汽发生装置将泵体所泵送来的液体介质加热至蒸汽状态后排入烹饪腔内,以通过蒸汽加热烹饪腔内的食物,实现无水烹饪。
3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储液部,被适配为存储液体介质;第一加热器,与储液部相连接,第一加热器被适配为加热液体介质;第一管路,连通储液部和烹饪腔;第二加热器,设置于第一管路上,第二加热器被适配为加热第一管路内的蒸汽。
38.在该技术方案中,蒸汽发生器有储液部、第一加热器、第一管路和第二加热器组成。通过设置第一加热器,使储液部内的液体介质可以被加热至蒸汽状态,并进入第一管路。通过设置第二加热器可以使第一管路内的蒸汽被进一步加热,以得到高温蒸汽和/或干燥蒸汽。最终第一管路将高温蒸汽和/或干燥蒸汽引导至烹饪腔内,以通过高温蒸汽和/或干燥蒸汽满足指定食材的加热需求,实现无水烹饪。
3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储液部,被适配为存储液体介质;雾化器,设置于储液部内;第二管路,连通储液部和烹饪腔;第三加热器,设置于第二管路上,第三加热器被适配为加热第二管路内的水雾。
40.在该技术方案中,蒸汽发生装置由储液部、雾化器、第二管路和第三加热器组成。通过设置雾化器使储液部中的液体介质可以在雾化器的作用下成为水雾,生成的水雾流入第二管路内。通过在第二管路上设置第三加热器,使第二管路中的水雾可以在第三加热器的加热下成为高温蒸汽,并最终通过第二管路引导至烹饪腔内,以实现烹饪器具的无水加热。
41.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
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42.本发明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其具有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43.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44.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45.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46.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47.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48.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49.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50.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51.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52.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53.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食材种类和目标时间的关系图;
54.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食材种类和目标温度的关系图;
55.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食材种类和目标质量的关系图;
56.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谷物发芽过程的示意图。
57.其中,图5至图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58.1烹饪器具,10本体,102烹饪腔,104内锅,106上盖,20蒸汽发生装置,202储液部,204蒸汽发生器,206泵体,208第一加热器,210第一管路,212第二加热器,214雾化器,216第二管路,218第三加热器,30食材信息采集单元,40气体信息采集单元,5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5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6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61.下面参照图1至图12描述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62.实施例一:
63.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包括:
64.步骤s102,响应于控制指令,控制烹饪器具在目标时长内,生成温度为目标温度的蒸汽和/或生成单位时间输出液体的质量为目标质量的蒸汽。
65.在该实施例中,针对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如下。控制器根据内部存储的控制指令控制蒸汽发生装置工作,以通过蒸汽发生装置生成的高温蒸汽加热本体中的食材,使烹饪器具可以通过蒸汽发生装置所生成的蒸汽加热烹饪腔内的食物,从而实现烹饪器具的无水烹饪,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液体直接加热,通过蒸汽所实现的无水加热一方面可以避免食物出现水煮味道,另一方面可以避免食物在浸泡过程中流失营养或变质。并且,该控制方法可以使蒸汽发生装置生成满足食材烹饪需求的蒸汽,从而提升食物加热的精准性,提升所得食物的品质。
66.其中,控制器根据控制指令控制蒸汽发生装置的工作时长。通过控制蒸汽发生装置的工作时长,可以控制蒸汽发生装置向本体内排放蒸汽的持续时间,从而通过控制蒸汽加热的时长来保证被蒸汽所加热的食物的品质。一方面保证食物熟透且具有优良的口感,另一方面避免食物中的营养流失,从而实现烹饪器具的自动化加热和智能化加热,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67.具体地,该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控制器如何控制蒸汽发生装置对食材进行蒸汽加热。具体限定了三种控制方式:第一种根据控制指令确定出蒸汽发生装置所需要持续工作的目标时长,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出蒸汽发生装置在这一目标时长内所需要生成的蒸汽的目标温度。第二种根据控制指令确定出蒸汽发生装置所需要持续工作的目标时长,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出蒸汽发生装置在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蒸汽中的液体的目标质量。第三种根据控制指令确定出蒸汽发生装置所需要持续工作的目标时常,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出蒸汽发生装置在这一目标时长内所生成的蒸汽的目标温度和蒸汽发生装置在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蒸汽中的液体的目标质量。通过在限定目标时长的基础上限定目标温度和目标质量,使控制器可以更加进准地控制蒸汽发生装置工作,保证蒸汽发生装置所产生的蒸汽可以满足食物的烹饪需求,从而提升烹饪器具的可靠性,提升烹饪所得食物的品质。
68.实施例二:
69.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包括:
70.步骤s202,获取食材属性信息,根据食材属性信息确定控制指令;
71.步骤s204,响应于控制指令,控制烹饪器具在目标时长内,生成温度为目标温度的蒸汽和/或生成单位时间输出液体的质量为目标质量的蒸汽。
72.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器在控制蒸汽发生装置工作前先获取本体中食材的属性信息,其后根据食材的属性信息确定对应的控制指令。当食材属性信息为食材种类信息时,控制器控制蒸汽发生装置根据不同种类的食材生成对应属性的蒸汽。当食材属性信息为食材的质量信息时,蒸汽发生装置根据食材质量信息调整蒸汽发生装置的工作时长和所生成的蒸汽的温度。当食材属性信息为食材成分信息时,控制器控制蒸汽发生装置通过食材成分信息控制蒸汽发生装置所生成的蒸汽的属性。
73.实施例三:
74.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控制方法包括:
75.步骤s302,响应于控制指令,基于控制指令为谷物发芽指令,控制蒸汽发生装置生
成温度为第一预设温度的蒸汽,持续第一预设时长;
76.步骤s304,控制蒸汽发生装置生成温度为第二预设温度的蒸汽,持续第二预设时长。
77.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根据谷物发芽指令控制蒸汽发生装置生成温度值为第一预设温度的蒸汽并持续第一预设时长,可以使烹饪器具借助蒸汽发生装置所生成的蒸汽精准可靠地完成谷物的发芽工序。一方面实现了无水发芽,避免谷物在液体浸泡过程中营养流失或变质,另一方面低温蒸汽所营造的环境可以缩减谷物发芽时间到1至1.5小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浸泡发芽2至3小时的技术方案,提升了发芽效率,缩减了烹饪耗时,进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控制蒸汽发生装置生成温度为第二预设温度的蒸汽并持续第二预设时长,可以保证完成发芽的谷物在蒸汽作用下快速熟化,从而得到口感适中营养充足的发芽饭。进而强化烹饪器具的功能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78.实施例四:
79.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控制方法包括:
80.步骤s402,获取食材属性信息,根据食材属性信息确定控制指令;
81.步骤s404,响应于控制指令,控制烹饪器具在目标时长内,生成温度为目标温度的蒸汽和/或生成单位时间输出液体的质量为目标质量的蒸汽;
82.步骤s406,根据食材属性信息确定熟化物质的密度阈值;
83.步骤s408,获取熟化物质的当前密度;
84.步骤s410,基于当前密度的数值大于或等于密度阈值,控制蒸汽发生装置停止工作。
85.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如何根据气体信息采集单元和控制器控制蒸汽发生装置工作。其中先根据食材种类信息确定食材种类信息所对应的熟化物质的密度阈值,其后采集烹饪腔内的熟化物质所对应的当前密度,最终比对当前密度和密度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在当前密度小于密度阈值时控制蒸汽发生装置工作,在当前密度大于或等于密度阈值时控制蒸汽发生装置停止工作。根据食材种类信息确定对应的熟化物质的密度阈值,并比对烹饪腔中的熟化物质的当前密度和密度阈值的大小关系,使烹饪器具可以自主判断出当前状态下烹饪器具内的食物是否熟化,并在判定出食物熟化后控制控制蒸汽发生装置停止工作。从而实现蒸汽发生装置的精准控制。相较于相关技术中通过设置较为保险的时长作为蒸汽发生装置的工作时长的技术方案,一方面可以降低能耗,另一方面可以保证食物的品质,锁住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提升食物口感。
86.实施例五:
87.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实施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1,烹饪器具1包括:蒸汽发生装置20;控制器50,存储有控制指令;本体10,适于容纳食材;其中,控制器50向蒸汽发生装置20输出控制指令,以使得蒸汽发生装置20根据控制指令在目标时长内向本体中生成温度为目标温度的蒸汽和/或生成单位时间输出液体的质量为目标质量的蒸汽。
88.在该实施例中,烹饪器具1包括本体10和蒸汽发生装置20。本体10为烹饪器具1的主体结构,用于定位和承载烹饪器具1上的其他结构,本体10上设置有烹饪腔102,食物在烹饪腔102中完成烹饪。蒸汽发生装置20设置在本体10上,蒸汽发生装置20用于向烹饪腔102
生成高温蒸汽,高温蒸汽将热量传递至食物内,以提升食物自身的温度,实现食物的加热。通过设置蒸汽发生装置20使烹饪器具1可以通过蒸汽发生装置20所生成的蒸汽加热烹饪腔102内的食物,从而实现烹饪器具1的无水烹饪,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液体直接加热,通过蒸汽所实现的无水加热一方面可以避免食物出现水煮味道,另一方面可以避免食物在浸泡过程中流失营养或变质。
89.其中,控制器50根据控制指令控制蒸汽发生装置20的工作时长。通过控制蒸汽发生装置20的工作时长,可以控制蒸汽发生装置20向本体10内排放蒸汽的持续时间,从而通过控制蒸汽加热的时长来保证被蒸汽所加热的食物的品质。一方面保证食物熟透且具有优良的口感,另一方面避免食物中的营养流失,从而实现烹饪器具1的自动化加热和智能化加热,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90.如图9所示,食材种类信息包括蔬菜、肉类和谷类。当获取到的食材种类信息为蔬菜时,确定蒸汽发生装置20的目标工作时长为t1;当获取到的食材种类信息为肉类时,确定蒸汽发生装置20的目标工作时长为t2;当获取到的食材种类信息为谷物时,确定蒸汽发生装置20的目标工作时长为t3;其中t3大于t2,t2大于t1。目标工作时长越大反映该种类的食材越不容易完全熟化,通过食材种类信息控制蒸汽发生装置20的工作时长可以实现蒸汽发生装置20的精准控制,避免食物加热不完全或过度加热。
91.具体地,该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控制器50如何控制蒸汽发生装置20对食材进行蒸汽加热。该技术方案具体限定了三种控制方式:
92.第一种根据控制指令确定出蒸汽发生装置20所需要持续工作的目标时长,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出蒸汽发生装置20在这一目标时长内所需要生成的蒸汽的目标温度。
93.如图10所示,蔬菜类食材的目标工作时长为t1,目标温度为120℃,高温快速处理可以保证蔬菜速熟不变色营养不流失。肉类食材的目标工作时长为t2,目标温度为100℃,文火慢炖的方式可以保证肉质鲜嫩不柴。谷物类的食材的目标工作时长为t3,目标温度为105℃,一方面可保证谷物的中心快速熟化,提升谷物烹饪时间,另一方面可以保证谷物的表面不烂,提升口感。
94.第二种根据控制指令确定出蒸汽发生装置20所需要持续工作的目标时长,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出蒸汽发生装置20在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蒸汽中的液体的目标质量。
95.如图11所示,蔬菜类食材的目标工作时长为t1,目标质量为15克/分钟,因为蔬菜的自身含水量较高,干燥蒸汽可以避免过多水分影响蔬菜口感。肉类食材的目标工作时长为t2,目标质量为30克/分钟,这一湿度的蒸汽既能保证肉质鲜美,还可以避免肉味丧失。谷物类食材的目标工作时长为t3,目标质量为40克/分钟,蒸汽中充足的水分可以保证五谷类食物熟透,确保五谷类食材的口感合适。
96.第三种根据控制指令确定出蒸汽发生装置20所需要持续工作的目标时常,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出蒸汽发生装置20在这一目标时长内所生成的蒸汽的目标温度和蒸汽发生装置20在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蒸汽中的液体的目标质量。
97.通过在限定目标时长的基础上限定目标温度和目标质量,使控制器50可以更加进准地控制蒸汽发生装置20工作,保证蒸汽发生装置20所产生的蒸汽可以满足食物的烹饪需求,从而提升烹饪器具1的可靠性,提升烹饪所得食物的品质。
98.实施例六:
99.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实施例,控制器50向蒸汽发生装置20输出控制指令,具体包括:控制器50获取食材属性信息,并根据食材属性信息向蒸汽发生装置20输出控制指令;其中,食材属性信息包括食材种类信息,食材质量信息,食材成分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100.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器50在控制蒸汽发生装置20工作前先获取本体中食材的属性信息,其后根据食材的属性信息确定对应的控制指令。当食材属性信息为食材种类信息时,控制器50控制蒸汽发生装置20根据不同种类的食材生成对应属性的蒸汽。当食材属性信息为食材的质量信息时,蒸汽发生装置20根据食材质量信息调整蒸汽发生装置20的工作时长和所生成的蒸汽的温度。当食材属性信息为食材成分信息时,控制器50控制蒸汽发生装置20通过食材成分信息控制蒸汽发生装置20所生成的蒸汽的属性。通过将控制指令与食材属性信息相关联,使控制器50可以根据食材属性信息对蒸汽发生装置20施加更加细致化的控制,保证蒸汽发生装置20所生成的蒸汽可以满足当前食材的加热需求,进而实现优化烹饪器具1工作流程,提升烹饪器具1烹饪效果,提升食物品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101.实施例七:
102.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实施例,烹饪器具1包括:用户指令采集单元,适于采集用户指令;其中,用户指令包括按键指令和语音指令中的至少之一,控制器50根据用户指令获取食材种类信息。
103.在该实施例中,用户指令采集单元可以通过接收用户的触控信息和语音信息来接收用户所发出的指令。其中,当用户通过用户指令采集单元录入放入烹饪腔102中的食物的食材种类信息时,用户指令采集单元可以将食材种类信息发送至控制器50中,以使控制器50根据食材种类信息精准控制蒸汽发生装置20工作。例如用户在点击用户指令采集单元上的猪肉图标或说出猪肉这一词语后,用户指令采集单元将猪肉这一食材种类信息发送至控制器50中,其后控制器50控制蒸汽发生装置20以满足猪肉加热需求的模式工作。
104.实施例八:
105.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的实施例,烹饪器具还包括:食材信息采集单元30,适于采集食材信息;其中,食材信息包括食材图像信息和食材光谱信息中的至少之一,控制器50根据食材信息确定食材种类信息。
106.在该实施例中,食材信息采集单元30设置在本体10上,用于采集烹饪腔102内的食物的食材信息。食材信息采集单元30与控制器50相连接,控制器50接收食材信息采集单元30所采集的食材信息后根据食材信息确定出对应的食材种类信息,以使控制器50根据食材种类信息精准控制蒸汽发生装置20工作。
107.其中,当食材信息采集单元30为图像采集器时,食材信息采集单元30所采集到的食材信息为食材图像信息,控制器50在接收到食材图像信息后识别出该食材图像信息所对应的食材种类信息,从而实现食材种类信息的自动化提取和自动化识别。
108.当食材信息采集单元30为光谱采集器时,烹饪器具1内设置有光线发生器,光线发生器发出光线照射烹饪腔102内的食物,光谱采集器接收食物所反射储的光线中的光谱信息,控制器50在接收到光谱信息后根据光谱信息分析出烹饪腔102中食物的食材种类信息,从而实现食材种类信息的精准识别和自动化识别。
109.实施例九:
110.如图1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的实施例,基于控制指令为谷物发芽指令,蒸
汽发生装置20根据控制指令对食材执行蒸汽加热处理,具体包括:蒸汽发生装置20根据谷物发芽指令生成温度为第一预设温度的蒸汽,持续第一预设时长;蒸汽发生装置20生成温度为第二预设温度的蒸汽,持续第二预设时长。
111.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根据谷物发芽指令控制蒸汽发生装置20生成温度值为第一预设温度的蒸汽并持续第一预设时长,可以使烹饪器具1借助蒸汽发生装置20所生成的蒸汽精准可靠地完成谷物的发芽工序。一方面实现了无水发芽,避免谷物在液体浸泡过程中营养流失或变质,另一方面低温蒸汽所营造的环境可以缩减谷物发芽时间到1至1.5小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浸泡发芽2至3小时的技术方案,提升了发芽效率,缩减了烹饪耗时,进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控制蒸汽发生装置20生成温度为第二预设温度的蒸汽并持续第二预设时长,可以保证完成发芽的谷物在蒸汽作用下快速熟化,从而得到口感适中营养充足的发芽饭。进而强化烹饪器具1的功能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112.实施例十:
113.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的实施例,烹饪器具1还包括:气体信息采集单元40,适于采集本体中的气体信息;其中,控制器根据食材属性信息和气体信息控制蒸汽发生装置停止工作。
114.气体信息包括本体中的熟化物质的当前密度,控制器根据食材种类信息和气体信息控制蒸汽发生装置停止工作,具体包括:控制器根据食材种类信息确定熟化物质对应的密度阈值;基于当前密度的数值大于或等于密度阈值,控制器控制蒸汽发生装置停止工作。
115.该实施例中,烹饪器具1上还设置有气体信息采集单元40,气体信息采集单元40定位安装在本体10上,用于检测烹饪腔102内的气体信息,气体信息具体为烹饪腔102内的气态物质的种类以及其对应的密度。其中不同种类的食材在被加热至熟化后,所散发出的气味物质的种类对应不同,例如稻米熟化后所产生的气味物质的成分为2-庚烯醛、壬醛等;肉类在被加热至熟化后所产生的气味物质的成分为二甲基二硫、硫醇、法尼基丙酮等,当气体检测黄纸检测出烹饪腔102内具有与食材种类信息对应的熟化物质时,代表食物已部分熟化。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判断当前熟化物质的密度是否到达对应的密度阈值,可以精准判断出食物是否完全熟化,从而在判断出食物完全熟化后及时控制蒸汽发生装置20停止工作。进而一方面避免出现因食物加热时间过短所引起的食物没有熟化的现象,以及避免出现因食物加热时间过长所引起的食物营养组织被破坏,食物口感较差的现象。另一方面避免过度加热浪费能源。
116.其中,气体信息采集单元40所采集到的气体信息包括本体中的熟化物质的当前密度,熟化物质对应被加热食物所发出的气味,不同食材在被加热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气味。工作过程中,控制器50先根据食材的种类信息确定出当前食材在完成加热时本体中的熟化物质的密度阈值,其后判断采集到的当前密度的数值是否大于等于密度阈值,当判定结果为大于等于密度阈值时,证明食物已经完全熟化,从而控制蒸汽发生装置20停止工作,以避免过度加热食物。当判定结果为小于密度阈值时,证明食物还未加热到位,从而控制蒸汽发生装置20继续工作,以避免未熟化的食物被用户食用。进而实现烹饪器具1的精准化控制,确保食物的品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117.实施例十一:
118.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的实施例,蒸汽发生装置20包括:储液部
202,被适配为存储液体介质;蒸汽发生器204,与储液部202相连接,蒸汽发生器204的出气端与烹饪腔102相连通;泵体206,与储液部202相连接,泵体206被适配为向蒸汽发生器204泵送液体介质。
119.在该实施例中,承接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具体限定了一种蒸汽发生装置20的结构。该结构中,蒸汽发生装置20包括储液部202、蒸汽发生器204和泵体206。储液部202为液体介质的存储结构,储液部202内设置有腔室,液体集中存储在腔室中。蒸汽发生器204用于将液体介质转化为蒸汽,泵体206用于向液体介质提供动力以将液体介质由储液部202泵送至蒸汽发生器204。工作过程中,液体介质在泵体206的驱动下流入蒸汽蒸汽发生器204,在蒸汽发生器204的作用下液体介质转变为蒸汽,蒸汽经由出气端流入烹饪腔102内,并向烹饪腔102内的食物传递热量,以实现食物的无水加热。其中,通过改变水泵的抽水量和蒸汽发生一的功率,可以对应控制所生成的蒸汽的温度和蒸汽量,以适用于不同种类的食材。
120.实施例十二:
121.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的实施例,蒸汽发生装置20包括:储液部202,被适配为存储液体介质;第一加热器208,与储液部202相连接,第一加热器208被适配为加热液体介质;第一管路210,连通储液部202和烹饪腔102;第二加热器212,设置于第一管路210上,第二加热器212被适配为加热第一管路210内的蒸汽。
122.在该实施例中,承接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具体限定了第二种蒸汽发生装置20的结构。该结构中,蒸汽发生装置20包括储液部202、第一加热器208、第一管路210和第二加热器212。储液部202为液体介质的存储结构,储液部202内设置有腔室,液体集中存储在腔室中。第一加热器208用于加热储液部202中的液体介质,使液体介质升温并转变为蒸汽。因水的沸腾温度的限制,第一加热器208所加热储的蒸汽的温度低于100℃,属于低温蒸汽,该低温蒸汽在流入第一管路210后,通过第一管路210上的第二加热器212完成蒸汽的二次加热,形成高温蒸汽,高温蒸汽适用于加热肉类和海鲜等难以熟化的食材。并且,蒸汽在第二加热器212的作用下,部分水分气化,形成湿度较低的干燥蒸汽,干燥蒸汽适用于加热自身水分含量较高的食材,例如蔬菜等,从而可以降低食物附近的液体的堆积量。
123.实施例十三:
124.如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的实施例,蒸汽发生装置20包括:储液部202,被适配为存储液体介质;雾化器214,设置于储液部202内;第二管路216,连通储液部202和烹饪腔102;第三加热器218,设置于第二管路216上,第三加热器218被适配为加热第二管路216内的水雾。
125.在该实施例中,承接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具体限定了第三种蒸汽发生装置20的结构。该结构中,蒸汽发生装置20包括储液部202、雾化器214、第二管路216和第三加热器218。储液部202为液体介质的存储结构,储液部202内设置有腔室,液体集中存储在腔室中。雾化器214用于将液体介质转化为水雾状态,生成的水雾在流入第二管路216后被第二管路216上的第三加热装置加热,以将水雾加热至蒸汽状态,最终蒸汽经由第二管路216流入烹饪腔102内,以通过蒸汽加热食材,实现烹饪器具1的无水加热。
126.实施例十四:
127.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烹饪器具
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28.该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其具有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129.实施例十五:
130.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限定了一种烹饪器具1,其蒸汽发生装置20的蒸汽温度或蒸汽量是可调节的。比如通过控制加热的功率或水泵流量或雾化器214功率。(比如糙米发芽用50℃左右的蒸汽,米饭烹饪100℃左右的蒸汽,蔬菜海鲜类烹饪用高于100℃的蒸汽烹饪,从而保证各种食材的口感;再比如:蔬菜类含水较多的食材用低蒸汽量来烹饪,大米等偏干的食材,用大蒸汽量进行烹饪)。
131.其蒸汽发生装置20能产生高于100℃的蒸汽(可以用二次加热等方式实现)。蔬菜类、海鲜类食材烹饪基本需要高温、快速烹饪,才能保证烹饪口感,减少营养变化。
132.通过改变蒸汽发生器204的蒸汽参数(蒸汽温度、蒸汽量、蒸汽干湿度、断续蒸汽等)来控制锅内的温度或湿度,来提升糙米发芽的速度及一致性。
133.实施例十六:
134.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烹饪器具1为电饭煲,并具体提供了三种电饭煲的具体结构:
135.第一种结构:电饭煲包括本体10、内锅104、上盖106、蒸汽发生装置20。蒸汽发生装置20包括有储水部、泵体206、蒸汽发生器204。产品还包括有控制器50、测温元件。其无水烹饪工作过程为,食材放入内锅104,泵体206将储水部内的水抽出,输送到蒸汽发生装置20,蒸汽发生装置20将水加热成蒸汽,蒸汽经过汽路输送到内锅104,对内锅104内的食材进行蒸汽烹饪。通过改变泵体206的抽水量及蒸汽发生装置20的功率,可以控制蒸汽的温度及蒸汽量,从而适应不同的食材。
136.第二种结构:电饭煲包括本体10、内锅104、上盖106、蒸汽发生装置20。蒸汽发生装置20包括有储水部、第一加热器208、第一管路210、第二加热器212。产品还包括有控制器50、测温元件。其无水烹饪工作过程为,食材放入内锅104,第一加热器208将储水部内的水加热产生蒸汽,经过第一管路210流通到第二加热器212,第二加热器212将蒸汽再加热成高温蒸汽或干蒸汽,高温蒸汽或干蒸汽经过第一管路210输送到内锅104,对内锅104内食材进行高温蒸汽烹饪或干蒸汽烹饪,从而满足蔬菜类或海鲜类食材的烹饪。高温蒸汽当然也能对大米类食材进行烹饪。
137.第三种结构:电饭煲包括本体10、内锅104、上盖106、蒸汽发生装置20。蒸汽发生装置20包括有储水部、雾化器214、第二管路216、第三加热器218。产品还包括有控制器50、测温元件。其无水烹饪工作过程为,食材放入内锅104,雾化器214将储水部内的水雾化产生雾化汽,经过第二管路216流通到第三加热器218,第三加热器218将雾化汽加热成蒸汽,蒸汽输送到内锅104,对内锅104内食材进行烹饪。通过改变雾化器214功率及第三加热器218功率,可以实现改变蒸汽温度及蒸汽量;通过中断第三加热器218工作,可以实现单独的对锅内加湿。
138.实施例十七:
139.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电饭煲包括本体10、内锅104、上盖106、蒸汽发
生器204、储水部、水泵、控制器50。本体10内包括气体信息采集单元40。
140.工作过程:将食材放入内锅104,选择烹饪种类(米饭、排骨、煲汤等),蒸汽发生器204工作,水泵将储水部内的水泵入蒸汽发生器204,产生蒸汽,从蒸汽出口喷入内锅104,对锅内食材进行烹饪,同时气体信息采集单元40检测锅内气味(可以根据选择的烹饪种类,有针对性的检测,比如:烹饪米饭就检测2-庚烯醛、壬醛),可以是检测气味密度或气味量等,判定气味参数是否达到的设定值q0(比如壬醛达到30μg^10-2/100g),达到判定食材已熟,烹饪结束。通过食材熟后的气味检测,可以准确判定食材熟的情况,从而解决现有蒸汽烹饪通过控制烹饪时间导致的能源浪费、食材熟太过、营养破坏、口感不好等问题。
141.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142.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4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144.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