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超强轻量化冲浪桨板及其板材拉丝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2-25 23:28: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冲浪桨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强轻量化冲浪桨板及其板材拉丝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桨板冲浪又名直立单桨冲浪,是一项源于美国夏威夷的运动,桨板冲浪近年逐渐风靡全球的运动,直立站在冲浪板上能获得更好的视野,便于观察周遭情况,也利于远处过来的涌浪。
3.桨板与一般的冲浪板不同,其体积比较大,当一只手拿着桨时,一般人单手无法将桨板抱起,因此一人不方便对桨板进行移动搬运,且桨板下方的尾鳍一般较大,在车辆上运输时,比较占据空间,不方便叠放,且尾鳍相对于桨板是竖向设置的,容易发生损坏的情况,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超强轻量化冲浪桨板及其板材拉丝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强轻量化冲浪桨板及其板材拉丝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超强轻量化冲浪桨板及其板材拉丝制备方法,包括:冲浪桨板本体,所述冲浪桨板本体的底部开设有三个插孔,三个所述插孔的内壁上均插接有插块,所述插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尾鳍,其中两个尾鳍均开设有左右贯通的通孔,并对称设置在另一个尾鳍的两侧;冲浪桨本体,冲浪桨本体包括冲浪桨套筒、冲浪桨延长杆和拨板,所述冲浪桨延长杆插接在冲浪桨套筒的内部,且所述冲浪桨延长杆处于冲浪桨套筒外界的一端与拨板固定连接,所述冲浪桨套筒的外表面与两个通孔的内壁相贴合;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装配在冲浪桨板本体、冲浪桨本体和其中两个尾鳍之间。
6.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l”型条和第二“l”型条,所述第一“l”型条和第二“l”型条均滑动连接在插块和尾鳍的内部,所述插孔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l”型条的顶部和第二“l”型条的顶部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穿过插块的两侧外壁向外延伸,并分别插接在两个限位槽中。
7.优选的,所述尾鳍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第一“l”型条中的横条上表面和第二“l”型条中的横条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齿条,且两个所述齿条均与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l”型条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的端部穿过尾鳍的外壁并向外界延伸,且所述尾鳍的内壁与第二“l”型条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8.优选的,所述尾鳍的内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二“l”型条中的横条上表面固定连
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滑动连接在定位槽的内壁上,且所述冲浪桨套筒与两个尾鳍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
9.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空腔,所述空腔开设在冲浪桨套筒端部的内部,所述空腔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条,两个所述转动条的端部均转动连接有挡块,两个所述挡块均穿过冲浪桨套筒的外壁向外延伸,并与其中一个尾鳍的外壁相贴合,所述空腔的内壁上开设有移动槽,两个所述挡块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与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均滑动连接在移动槽的内壁上。
10.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另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与冲浪桨套筒的端部螺纹连接,且穿过冲浪桨套筒的端部向外延伸并固定连接有旋钮。
11.优选的,所述旋钮与冲浪桨套筒的端部相贴合,且所述冲浪桨套筒的另一端套接有转筒,所述冲浪桨套筒与转筒螺纹连接,且所述转筒套接在冲浪桨延长杆的外表面。
12.优选的,所述转筒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挤压环,所述冲浪桨套筒处于转筒内部中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橡胶片,且四个所述橡胶片呈圆形阵列设置,所述挤压环的内壁与四个橡胶片外壁紧密贴合,四个所述橡胶片的内壁与冲浪桨延长杆的外表面紧密贴合。
13.优选的,包括以下的步骤:s1:选择砂带,通过选择不同规格的砂带,且粗细不同使得板材拉丝过后达到不同粗糙度和纹路状态;s2:确定方向,根据板材的造型和板材本来纹路方向标明确定拉丝方向,一旦确定方向,不能进行更改;s3:控制路径,在拉丝的过程中,严格控制拉丝纹路的直线型,通过设置相应的夹具,使得板材在拉丝机中进行直线运动,确保质量要求,避免因为受力不均产生波纹、凹坑等缺陷;s4:计算裕量,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板材拉丝裕量,从而使得板材可以完全进行拉丝,不会存在遗漏的位置;s5:检测,在使用手对工件表面进行轻抚时,不能感觉到有明显粗糙毛刺感,且拉丝表面纹路均匀。
14.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强轻量化冲浪桨板及其板材拉丝制备方法,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1、该超强轻量化冲浪桨板及其板材拉丝制备方法,因冲浪桨本体固定在其中两个尾鳍之间,从而使用者在使用时,只需要抱着冲浪桨板本体即可,无需一只手拿着冲浪桨本体,另一只手去抱起冲浪桨板本体,大大方便了使用者使用,在运输冲浪桨板本体时,按动操作杆,推动了第一“l”型条进行移动,使得第二“l”型条同时进行移动,且第一“l”型条和第二“l”型条相向移动,同时带动了两个限位块相向移动,并与两个限位槽脱离,直至两个限位块完全进入到插块中,此时即可向下拉动尾鳍,带动了插块从插孔中脱离,依次将三个尾鳍拆卸,从而在运输的过程中可以将冲浪桨板本体进行叠放,大大减少了占据空间,且对尾鳍也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
15.2、该超强轻量化冲浪桨板及其板材拉丝制备方法,转动转筒,因冲浪桨套筒与转筒螺纹连接,使得转筒在冲浪桨套筒的外表面旋动,并带动了挤压环旋动,直至使得挤压环不再挤压四个橡胶片,进而四个橡胶片不再挤压冲浪桨延长杆,使得冲浪桨延长杆在冲浪
桨套筒中可以向外抽出,直至抽动到合适的长度,反向转动转筒,使得挤压环向着四个橡胶片方向旋动,并挤压四个橡胶片,使得四个橡胶片挤压冲浪桨延长杆,并将冲浪桨延长杆的位置固定,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人群调节长度,增加了实用性。
16.3、该超强轻量化冲浪桨板及其板材拉丝制备方法,在安装尾鳍时,将插块插入到插孔中,挤压两个限位块相向移动,推动了第一“l”型条和第二“l”型条相向移动,拉伸了复位弹簧,直至两个限位块处于两个限位槽的槽口处,此时复位弹簧收缩,拉伸了第一“l”型条回复初始位置,并通过齿轮和两个齿条带动了第二“l”型条回复初始位置,使得两个限位块分别拆入到两个限位槽中,进而对插块的位置固定,进而对尾鳍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部分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图3中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冲浪桨本体和尾鳍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冲浪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冲浪桨套筒其中一端的剖视图;图8为本发明转筒和冲浪桨套筒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冲浪桨套筒另一端的剖视图;图10为本发明板材拉丝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18.图中:1、冲浪桨板本体;101、插孔;102、插块;103、尾鳍;104、第一“l”型条;105、第二“l”型条;106、限位槽;107、限位块;108、齿轮;109、齿条;110、定位槽;111、定位块;112、操作杆;113、复位弹簧;2、冲浪桨套筒;201、冲浪桨延长杆;202、拨板;3、空腔;301、滑块;302、转动条;303、挡块;304、移动槽;305、移动块;306、丝杆;307、转筒;4、挤压环;401、橡胶片。
具体实施方式
19.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超强轻量化冲浪桨板及其板材拉丝制备方法,请参照附图1、附图2和附图5,包括:冲浪桨板本体1,冲浪桨板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三个插孔101,三个插孔101的内壁上均插接有插块102,插块10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尾鳍103,其中两个尾鳍103均开设有左右贯通的通孔,并对称设置在另一个尾鳍103的两侧;冲浪桨本体,冲浪桨本体包括冲浪桨套筒2、冲浪桨延长杆201和拨板202,冲浪桨延长杆201插接在冲浪桨套筒2的内部,且冲浪桨延长杆201处于冲浪桨套筒2外界的一端与拨板202固定连接,冲浪桨套筒2的外表面与两个通孔的内壁相贴合;固定机构,固定机构装配在冲浪桨板本体1、冲浪桨本体和其中两个尾鳍103之间。
20.请参照附图3-4,固定机构包括第一“l”型条104和第二“l”型条105,第一“l”型条104和第二“l”型条105均滑动连接在插块102和尾鳍103的内部,插孔101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106,第一“l”型条104的顶部和第二“l”型条105的顶部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
有限位块107,两个限位块107分别穿过插块102的两侧外壁向外延伸,并分别插接在两个限位槽106中。
21.尾鳍10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齿轮108,第一“l”型条104中的横条上表面和第二“l”型条105中的横条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齿条109,且两个齿条109均与齿轮108啮合连接,第二“l”型条105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操作杆112,操作杆112的端部穿过尾鳍103的外壁并向外界延伸,且尾鳍103的内壁与第二“l”型条105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13。
22.尾鳍103的内部开设有定位槽110,第二“l”型条105中的横条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11,定位块111滑动连接在定位槽110的内壁上,且冲浪桨套筒2与两个尾鳍103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
23.请参照附图6-9,限位组件包括空腔3,空腔3开设在冲浪桨套筒2端部的内部,空腔3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滑块301,滑块301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条302,两个转动条302的端部均转动连接有挡块303,两个挡块303均穿过冲浪桨套筒2的外壁向外延伸,并与其中一个尾鳍103的外壁相贴合,空腔3的内壁上开设有移动槽304,两个挡块303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与移动块305,两个移动块305均滑动连接在移动槽304的内壁上,通过设置的移动块305和移动槽304,使得挡块303只能一个方向移动,避免挡块303在空腔3中发生脱离路径的情况。
24.滑块301的另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丝杆306,丝杆306与冲浪桨套筒2的端部螺纹连接,且穿过冲浪桨套筒2的端部向外延伸并固定连接有旋钮。
25.旋钮与冲浪桨套筒2的端部相贴合,且冲浪桨套筒2的另一端套接有转筒307,冲浪桨套筒2与转筒307螺纹连接,且转筒307套接在冲浪桨延长杆201的外表面。
26.转筒307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挤压环4,冲浪桨套筒2处于转筒307内部中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橡胶片401,且四个橡胶片401呈圆形阵列设置,挤压环4的内壁与四个橡胶片401外壁紧密贴合,四个橡胶片401的内壁与冲浪桨延长杆201的外表面紧密贴合。
27.请参照附图10,包括以下的步骤:s1:选择砂带,通过选择不同规格的砂带,且粗细不同使得板材拉丝过后达到不同粗糙度和纹路状态;s2:确定方向,根据板材的造型和板材本来纹路方向标明确定拉丝方向,一旦确定方向,不能进行更改;s3:控制路径,在拉丝的过程中,严格控制拉丝纹路的直线型,通过设置相应的夹具,使得板材在拉丝机中进行直线运动,确保质量要求,避免因为受力不均产生波纹、凹坑等缺陷;s4:计算裕量,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板材拉丝裕量,从而使得板材可以完全进行拉丝,不会存在遗漏的位置;s5:检测,在使用手对工件表面进行轻抚时,不能感觉到有明显粗糙毛刺感,且拉丝表面纹路均匀。
28.工作原理:因冲浪桨本体固定在其中两个尾鳍103之间,从而使用者在使用时,只需要抱着冲浪桨板本体1即可,无需一只手拿着冲浪桨本体,另一只手去抱起冲浪桨板本体1,大大方便了使用者使用;在需要使用冲浪桨本体时,首先转动旋钮,带动了丝杆306进行转动,因丝杆306与
冲浪桨套筒2的端部螺纹连接,从而使得丝杆306向外旋动,带动了滑块301在空腔3的内部滑动,拉动了转动条302其中一端进行移动,使得转动条302的另一端相对于挡块303转动的同时拉动了挡块303向着空腔3的内部滑动,直至挡块303完全进入到空腔3中,且通过设置的移动块305和移动槽304,使得挡块303只能一个方向移动,避免挡块303在空腔3中发生脱离路径的情况;此时即可将冲浪桨套筒2从两个通孔中抽出,使得冲浪桨套筒2与尾鳍103分离,然后转动转筒307,因冲浪桨套筒2与转筒307螺纹连接,使得转筒307在冲浪桨套筒2的外表面旋动,并带动了挤压环4旋动,直至使得挤压环4不再挤压四个橡胶片401,进而四个橡胶片401不再挤压冲浪桨延长杆201,使得冲浪桨延长杆201在冲浪桨套筒2中可以向外抽出,直至抽动到合适的长度,反向转动转筒307,使得挤压环4向着四个橡胶片401方向旋动,并挤压四个橡胶片401,使得四个橡胶片401挤压冲浪桨延长杆201,并将冲浪桨延长杆201的位置固定,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人群调节长度,增加了实用性;在运输冲浪桨板本体1时,按动操作杆112,推动了操作杆112向着尾鳍103的内部移动,推动了第一“l”型条104进行移动,使得第一“l”型条104上的齿条109带动了齿轮108进行转动,在齿轮108转动时,带动了另一个齿条109进行移动,使得第二“l”型条105同时进行移动,且第一“l”型条104和第二“l”型条105相向移动,同时带动了两个限位块107相向移动,并与两个限位槽106脱离,直至两个限位块107完全进入到插块102中,此时即可向下拉动尾鳍103,带动了插块102从插孔101中脱离,依次将三个尾鳍103拆卸,从而在运输的过程中可以将冲浪桨板本体1进行叠放,大大减少了占据空间,且对尾鳍103也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在安装尾鳍103时,将插块102插入到插孔101中,挤压两个限位块107相向移动,推动了第一“l”型条104和第二“l”型条105相向移动,拉伸了复位弹簧113,直至两个限位块107处于两个限位槽106的槽口处,此时复位弹簧113收缩,拉伸了第一“l”型条104回复初始位置,并通过齿轮108和两个齿条109带动了第二“l”型条105回复初始位置,使得两个限位块107分别拆入到两个限位槽106中,进而对插块102的位置固定,进而对尾鳍103进行固定。
2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