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包括联杆组件和锁定组件的顶厢盖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02-24 12:39: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特征的顶厢盖组件。


背景技术:

2.这种类型的顶厢盖组件在实践中是已知的并且用作顶厢的盖子,该顶厢形成附接到车辆的用于敞篷车顶的后部顶部收存空间,敞篷车顶可以在关闭位置和收存位置之间移位,在关闭位置中,它覆盖车辆内部,在收存位置中,它被收存在顶部收存空间中。顶厢盖组件包括可以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位的盖元件。在打开位置,顶部收存空间在顶部打开,允许将顶部引入顶部收存空间或从顶部收存空间移开。为了移位盖元件,顶厢盖组件包括联动组件,该联动组件包括在盖的垂直纵向中心平面的两侧上的盖联杆组件,每个盖联杆组件以可枢转方式安装在附接到车身的主支承件上。此外,已知的顶厢盖组件包括锁定组件,借助于该锁定组件可以将盖元件固定在其关闭位置。锁定组件可以包括锁定钩,该锁定钩可以借助于锁定联杆组件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在锁定位置中盖元件被固定,在解锁位置中盖元件可以移位。液压系统的浮动液压缸用于移动联动组件的联杆组件和锁定联杆组件。液压系统具有复杂的结构并且在部件的设计方面要求非常窄的公差。这导致高成本。替代地,已知联动组件的联杆组件和锁定联杆组件设有单独的驱动器,这也是昂贵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上述方式配置的顶厢盖组件,并且其锁定联杆组件和盖联杆组件的驱动器被高效地配置并且能够以廉价的方式实现。
4.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顶厢盖组件实现。
5.因此,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敞篷车辆的顶厢盖组件,所述顶厢盖组件包括盖元件;联动组件,其被配置成能移位盖元件并且包括在盖的垂直纵向中心平面的两侧上的盖联杆组件,每个盖联杆组件以可枢转方式安装在附接到车身的相应主支承件上;以及在盖的纵向中心平面的两侧上的锁定组件,每个锁定组件被配置成借助于锁定联杆组件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提供设置在相应的附接到车身的主支承件上的公共电动马达,用于移动盖联杆组件和锁定联杆组件。电动马达可以借助于传动齿轮驱动盖联杆组件和锁定联杆组件。因此,提供了用于盖联杆组件和锁定联杆组件的公共驱动器。不需要复杂的液压系统。附加地,电动马达可以固定在主支承件上。因此,不需要浮动驱动装置。不必提供用于驱动装置运动的安装空间。
6.在根据本发明的顶厢盖组件的一个特定实施例中,当传动齿轮沿第一旋转方向移动时,它首先将锁定组件从锁定位置移位到解锁位置,然后将盖元件从关闭位置移位到打开位置,而当传动齿轮沿第二旋转方向移动时,它首先将盖元件从打开位置移位到关闭位置,然后将锁定组件从解锁位置移位到锁定位置。
7.在根据本发明的顶厢盖组件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传动齿轮驱动耦接轮,所述耦
接轮特别是经由耦接联杆连接到锁定联杆组件的驱动杆。耦接轮在传动齿轮和锁定联杆组件之间建立了运动学连接。
8.为了能够实现锁定联杆组件和盖联杆组件的控制的时间顺序,盖联杆组件的联杆具有与耦接轮的旋转轴线重合的枢转轴线。因此,可以首先转动耦接轮而无需移动盖联杆组件。
9.为了在耦接轮处于特定旋转位置时触发盖联杆组件的联杆的运动,有利的是,耦接轮具有与盖联杆组件的联杆相互作用的止动结构。
10.锁定联杆组件的驱动杆——其特别可以是推杆——优选地连接到联杆,特别是三角联杆,其附接到车身并以可枢转方式安装并且驱动锁定组件的锁止。
11.在根据本发明的顶厢盖组件的一个特定实施例中,当锁定组件处于解锁位置时,驱动杆和耦接联杆之间的枢转轴线与传动齿轮的旋转轴线重合,从而当盖联杆组件被移位时驱动杆不被驱动。
12.当锁定组件处于其解锁位置时,所述锁定组件优选地处于偏心位置,从而它不会被无意地移位到其锁定位置。
13.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类型的顶厢盖组件的敞篷车辆。
14.本发明主题的其它优点和有利配置从描述、附图和权利要求中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15.包括根据本发明的顶厢盖组件的敞篷车辆以示意性简化的方式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将在以下描述中更详细地解释。
16.图1是包括顶部和顶厢盖组件的敞篷车辆的示意性侧视图;
17.图2示出了处于部分打开位置的顶部和处于打开位置的顶厢盖组件;
18.图3是顶厢盖组件的内部视图,其中盖元件处于关闭位置;
19.图4是与图3基本对应的顶厢盖组件的视图,但锁定组件处于解锁位置;
20.图5是也基本上对应于图3的视图,但盖元件处于打开位置;
21.图6是顶厢盖组件的外部视图,其中盖元件处于关闭位置;
22.图7是与图6基本对应的顶厢盖组件的视图,但锁定组件处于解锁位置;和
23.图8是也基本上对应于图6的顶厢盖组件的视图,但盖元件处于打开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24.图1示出了敞篷车辆10,其设置有顶部12,顶部12被设计为所谓的rht(可伸缩硬顶)并且可以在如图1所示的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未示出)之间移位,在关闭位置中它覆盖车辆内部14,在打开位置中它被收存在敞篷车辆10的后部顶部收存空间16中。顶部收存空间16设置有顶厢盖组件18,其在图1至图8中更详细地示出并且包括盖元件20,该盖元件20可以在图1所示的关闭位置和图2所示的打开位置之间移位并且在打开位置中顶部12可以从顶部收存空间16被移开或被引入顶部收存空间16中。
25.为了能够在其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位盖元件20,顶厢盖组件18具有移位装置22,其连接到用于移位顶部12的控制器,允许移位装置22根据顶部移位过程移动。
26.移位装置22包括联动组件24,联动组件24包括在顶部12的垂直纵向中心平面的两
侧上的盖联杆组件26,每个盖联杆组件26以可枢转方式安装在附接到车身的相应主支承件28上。主支承件28可以被设计为单个部件或由多个部件组成。
27.在当前的情况下,两侧设置的盖联杆组件26分别包括前折叠杆,该前折叠杆包括下联杆30,该下联杆30以铰接点32铰接到主支承件28的一部分并经由铰接点34连接到折叠杆的上联杆36,上联杆36铰接到盖元件20,或者更准确地说,以铰接点38铰接到盖元件20的支撑框架。在包括联杆30和36的折叠杆的后部,盖联杆组件26包括四关节联动组件,该四关节联动组件包括两个联杆40和42,它们在一侧经由铰接点44和46铰接到主支承件28的另一部分,在另一侧经由铰接点48和50铰接到盖元件20、或者更准确地说——盖元件20的支撑框架。盖元件20以可枢转方式安装在支撑框架上,以便形成后备箱盖,支撑框架例如被设计为管状框架。
28.移位装置22附加地包括以固定方式安装在主支承件28上的电动马达52,并且具有盖联杆组件26和锁定组件54,锁定组件54包括爪状锁定钩56,该爪状锁定钩56与设置在盖元件20或盖元件20的支撑框架的下侧上的栓或配合锁定元件58相互作用。锁定钩56安装在主支承件28的指向车辆前方方向的臂上,使得锁定钩56可以以枢轴点60枢转并经由铰接点62连接到中间联杆64,中间联杆64经由铰接点66连接到三角联杆68,三角联杆68安装在主支承件28上,使得它可以以枢轴点70枢转。附加地,驱动杆74经由铰接点72铰接到三角联杆68,驱动杆74沿着主支承件28的指向车辆前方方向的臂延伸,并且在其背离三角联杆68的端部经由铰接点76铰接到耦接联杆78,耦接联杆78被连接以与耦接轮80共同旋转,耦接轮80被设计为正齿轮并且其旋转轴线与由联杆30的铰接点32形成的枢转轴线重合。耦接轮80啮合由电动马达52驱动的传动齿轮82。耦接联杆78和驱动杆74是锁定联杆组件的一部分。此外,止动结构84设置在耦合轮80上,止动结构84被设计为栓并且在处于止动位置时与盖联杆组件26的联杆30相互作用,特别是在图4和5中可以看出。
29.特别地在图2至图8中示出的所述顶厢盖组件18以下述方式工作。
30.从盖元件20的关闭位置(见图3和6)开始,电动马达52开动,结果传动齿轮82相对于图3、4和5中的图示以逆时针方向旋转。这使得耦合轮80相对于图2至图5中的图示以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经由耦接联杆78、驱动杆74、三角联杆68和中间联杆64而将移位运动引入锁定钩56中,并且锁定钩56与配合锁定元件58脱离啮合(见图4和7)。锁定钩56的形状使得盖元件20因此经历轻微的提升运动。锁定组件54移位直到止动结构84撞击盖联杆组件26的联杆30的上侧。于是,耦接联杆78和驱动杆74之间的铰接点76大致位于传动齿轮82的旋转轴线上。
31.如果传动齿轮82现在借助于电动马达52从锁定钩56的所述解锁位置沿逆时针方向进一步旋转,则由耦接轮80和联杆30组成的单元围绕传动齿轮82的枢转轴线与传动齿轮82同步地枢转,由联杆30和36形成的折叠杆的伸直使得盖元件20枢转到其打开位置(见图2、5和8)。耦接轮80和联杆30形成刚性单元,因为止动结构84与联杆30接触并且耦接轮80因此不能围绕其旋转轴线进一步旋转。特别地,如图5所示,锁定钩56、中间联杆64和三角联杆68现在相对于彼此处于偏心自锁位置,这意味着锁定钩56不能无意地枢转到其锁定位置。
32.为了将盖元件20从打开位置移位到关闭位置,电动马达52被操作,使得传动齿轮82相对于图3至图5中的图示以顺时针方向旋转。这使得由耦接轮80和联杆30组成的单元也围绕传动齿轮82的旋转轴线以顺时针方向旋转。一旦盖元件20到达其关闭位置,耦接轮80
再次借助于传动齿轮82被驱动,但现在在逆时针方向上被驱动,这导致推力作用在驱动杆74和锁定钩56上以啮合配合锁定元件58。盖元件20因此被固定在其关闭位置。在所述位置,锁定钩56、中间联杆64和三角联杆68也相对于彼此处于偏心自锁位置。因此,可能作用在盖元件20上的外力不会导致锁定钩56移位到解锁位置。
33.附图标记列表
34.10
ꢀꢀꢀꢀꢀꢀ
敞篷车辆
35.12
ꢀꢀꢀꢀꢀꢀ
顶部
36.14
ꢀꢀꢀꢀꢀꢀ
车辆内部
37.16
ꢀꢀꢀꢀꢀꢀ
顶部收存空间
38.18
ꢀꢀꢀꢀꢀꢀ
顶厢盖组件
39.20
ꢀꢀꢀꢀꢀꢀ
盖元件
40.22
ꢀꢀꢀꢀꢀꢀ
移位装置
41.24
ꢀꢀꢀꢀꢀꢀ
联动组件
42.26
ꢀꢀꢀꢀꢀꢀ
盖联杆组件
43.28
ꢀꢀꢀꢀꢀꢀ
主支承件
44.30
ꢀꢀꢀꢀꢀꢀ
联杆
45.32
ꢀꢀꢀꢀꢀꢀ
铰接点
46.34
ꢀꢀꢀꢀꢀꢀ
铰接点
47.36
ꢀꢀꢀꢀꢀꢀ
联杆
48.38
ꢀꢀꢀꢀꢀꢀ
铰接点
49.40
ꢀꢀꢀꢀꢀꢀ
联杆
50.42
ꢀꢀꢀꢀꢀꢀ
联杆
51.44
ꢀꢀꢀꢀꢀꢀ
铰接点
52.46
ꢀꢀꢀꢀꢀꢀ
铰接点
53.48
ꢀꢀꢀꢀꢀꢀ
铰接点
54.50
ꢀꢀꢀꢀꢀꢀ
铰接点
55.52
ꢀꢀꢀꢀꢀꢀ
电动马达
56.54
ꢀꢀꢀꢀꢀꢀ
锁定组件
57.56
ꢀꢀꢀꢀꢀꢀ
锁定钩
58.58
ꢀꢀꢀꢀꢀꢀ
配合锁定元件
59.60
ꢀꢀꢀꢀꢀꢀ
枢轴点
60.62
ꢀꢀꢀꢀꢀꢀ
铰接点
61.64
ꢀꢀꢀꢀꢀꢀ
中间联杆
62.66
ꢀꢀꢀꢀꢀꢀ
铰接点
63.68
ꢀꢀꢀꢀꢀꢀ
三角联杆
64.70
ꢀꢀꢀꢀꢀꢀ
枢轴点
65.72
ꢀꢀꢀꢀꢀꢀ
铰接点
66.74
ꢀꢀꢀꢀꢀꢀ
驱动杆
67.76
ꢀꢀꢀꢀꢀꢀ
铰接点
68.78
ꢀꢀꢀꢀꢀꢀ
耦接联杆
69.80
ꢀꢀꢀꢀꢀꢀ
耦接轮
70.82
ꢀꢀꢀꢀꢀꢀ
传动齿轮
71.84
ꢀꢀꢀꢀꢀꢀ
止动结构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