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凸字型折叠式纸提手的制作方法

2022-02-24 03:17: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制品配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凸字型折叠式纸提手。


背景技术:

2.提手是安装在包装箱上的辅助配件,通常用于将箱子提起移动,方便箱子的搬运。传统包装箱提手种类繁多,例如塑料提手、合金提手、皮质提手等等,但是存在成本高、不环保、容易割伤手等缺点。其中最为常用的塑料提手是由塑料通过注塑加工制成的,塑料材料较不环保,难以回收利用,难以降解。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塑料材料渐渐难以符合环保标准,减塑禁塑是全球大势所趋。
3.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纸袋和纸绳提手的使用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传统纸绳提手承重低、纸袋应用范围受限等原因,无法代替作为非特定箱体的提手,不能广泛地应用在包装行业。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凸字型折叠式纸提手。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凸字型折叠式纸提手,包括:底座和由可添加拉力剂的环保纸制成的上提手纸带;底座包括下底座和固定在下底座上端面左、右两端的两块上贴片;左、右两块上贴片与下底座之间均留有空隙;上提手纸带经折叠后左、右两端部分别固定在两空隙上;下底座上沿长边方向的两上贴片之间的区域为提手提拉区域;
7.上提手纸带的除固定在两空隙的左、右两端部外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被折叠为:第一折叠面、第二折叠面和第三折叠面;
8.第一折叠面是由上提手纸带左端向上折叠90度形成,第二折叠面是由第一折叠面向右折叠90度形成,第三折叠面是由第二折叠面向下折叠90度形成;
9.上提手纸带的左端部、第一折叠面、第二折叠面、第三折叠面和上提手纸带的右端部首尾相连。
10.进一步地,环保纸为牛皮纸、纤维纸、复合纸、全木浆纸或拼排纸绳。
11.进一步地,上提手纸带的左端部与第一折叠面的连接处形成第一折痕,第一折叠面和第二折叠面的连接处形成第二折痕,第二折叠面和第三折叠面的连接处形成第三折痕,第三折叠面和上提手纸带的右端部的连接处形成第四折痕。
12.进一步地,上提手纸带的宽度可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13.进一步地,两块上贴片通过胶粘固定在下底座上。
14.进一步地,下底座上表面的两空隙处涂抹有环保胶水或者粘贴有双面背胶。
15.进一步地,上贴片的贴于下底座的一面贴有和上贴片同样大小的双面背胶。
16.进一步地,下底座和两块上贴片的材质均为牛皮纸。
17.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凸字型折叠式纸提手,上提手纸带使用环保纸类材料制作,用料环保,更易于循环回收再利用,绿色环保可降解;而且,上提手纸带在加入了拉力剂后,能使得上提手纸带的韧性更强,提拉承重能力更强;只需要在下底座上端面两端固定两块上贴片,在两块上贴片与下底座之间均留有空隙,将上提手纸带折叠后,将上提手纸带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两空隙内即可制成凸字型折叠式纸提手。因此该凸字型折叠式纸提手的结构简单,制作工艺简单,节省了人力物力。
19.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凸字型折叠式纸提手,纸类材料相比塑料材料回弹性弱,体积更小巧,在装箱堆叠后,能减少码垛体积,且更加整齐稳定,不会在箱子底部留下回弹挤压产生的坑痕,也能避免提手在码垛后容易被纸箱压断的问题。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3.图例说明:
24.上提手纸带1;底座2;上贴片21;下底座22;上提手纸带的左端部110、第一折叠面111;第二折叠面112;第三折叠面113;上提手纸带的右端部114;第一折痕121;第二折痕122;第三折痕123;第四折痕124;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水平”、“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7.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所说的一种凸字型折叠式纸提手,包括上提手纸带1和底座2。上提手纸带1由环保纸制成。底座2包括下底座22和固定在下底座22上端面两端的两块上贴片21。两块上贴片21和下底座22均优选为由牛皮纸制作。
28.两块上贴片21在下底座22上端面的左、右两端的布置情况见图2。在下底座22的
左、右两端的两块上贴片21与下底座22之间均留有空隙(未图示),左边的空隙被上提手纸带的左端部110(虚线部分)插入遮盖住,右边的空隙被上提手纸带的右端部114(虚线部分)插入遮盖住。上提手纸带1经折叠后左、右两端分别插入固定在两空隙上。下底座22上沿长边方向的两上贴片21之间的区域为提手提拉区域,即图1中的第一折痕121与第四折痕124之间的区域。上提手纸带1通过四次折叠形成凸字型。具体地,上提手纸带1的除固定在两空隙的左、右两端部外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被折叠为:第一折叠面111、第二折叠面112、第三折叠面113;第一折叠面111是由上提手纸带1左端向上折叠90度形成,第二折叠面112是由第一折叠面111向右折叠90度形成,第三折叠面113是由第二折叠面112向下折叠90度形成。
29.上提手纸带的左端部110、第一折叠面111、第二折叠面112、第三折叠面113和上提手纸带的右端部114首尾相连。
30.作为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上提手纸带1优选为牛皮纸、纤维纸、复合纸、全木浆纸或拼排纸绳的一种。
31.作为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两块上贴片21通过胶粘固定在下底座22上。具体地,每块上贴片21的贴于下底座22的一面贴有和上贴片同样大小的双面背胶粘(未图示),当需要将上贴片21粘贴在下底座22上,直接撕开双面背胶粘,粘贴在下底座22上即可。
32.将上提手纸带的左端部110和上提手纸带的右端部114分别插入下底座22的左右两端与两上贴片21之间的两个空隙,通过挤压和胶粘的方式固定,以此将上提手纸带1连接在底座2上。
33.图1中,上提手纸带的左端部110与第一折叠面111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折痕121,第一折叠面111与第二折叠面112的连接处设有第二折痕122,第二折叠面112与第三折叠面113的连接处设有第三折痕123,上提手纸带右端部114与第三折叠面113的连接处设有第四折痕124。
34.沿着第一折痕121、第二折痕122、第三折痕123和第四折痕124分别折叠一次,并将上提手纸带1左右两端放入底座2两端上贴片中间的空隙,使用机器挤压成形,即可制成本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提拉第二折叠面112,即可正常使用。
35.该凸字型折叠式纸提手,上提手纸带1使用牛皮纸、纤维纸、复合纸、全木浆纸或拼排纸绳等环保纸类材料制作,用料环保,更易于循环回收再利用,绿色环保可降解。且可根据使用场景要求,添加拉力剂,使得韧性更强,提拉承重能力更强。
36.该凸字型折叠式纸提手,纸类材料相比塑料材料回弹性弱,体积更小巧,在装箱堆叠后,能减少码垛体积,且更加整齐稳定,不会在箱子底部留下回弹挤压产生的坑痕,也能避免提手在码垛后容易被纸箱压断的问题。
37.在实际调整过程中,会根据提拉物品的重量,调整上提手纸带1宽度,使得提拉时上提手纸带1不会对手造成过大负担,避免形成手部勒痕,同时也能增强承重能力。
38.该凸字型折叠式纸提手在安装时常用胶粘方式有环保胶水和双面背胶两种:第一种是用环保胶水涂抹在左、右两块上贴片21与下底座22之间形成的两空隙处,第二种是将双面背胶粘贴在左、右两块上贴片21与下底座22之间形成的两空隙处。双面背胶的粘贴通常在制作底座2时使用机械完成,以上胶粘方式皆可使用人工或机械完成。实际安装使用时,将底座2的上表面粘贴于包装箱孔位的背面即可。
39.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在加工上贴片21时,可将与上贴片21同样大小的双面背胶粘
贴于上贴片21上表面,随后组合上贴片21、下底座22以及上提手纸带1,完成产品制作。此种加工方式的优势在于:将双面背胶的粘贴与加工产品一同进行,省去了后续繁琐的贴胶步骤。
40.综上,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该凸字型折叠式纸提手,用料环保,更易于循环回收再利用,绿色环保可降解。体积更小巧,在装箱堆叠后,不会在箱子底部留下回弹挤压产生的坑痕,能减少码垛体积,且更加整齐稳定,能有效解决提手在码垛后容易被纸箱压断的问题。
4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