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金属不锈钢外框超薄双头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2022-02-23 22:46: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不锈钢外框超薄双头电磁炉。


背景技术:

2.双头电磁炉,又名嵌入式双头电磁炉,是在传统电磁炉上的一个设计创新,它既可以用平底锅,同时还可以使用传统的圆底锅,可以用于家庭厨具,也可用于酒店、食堂,餐饮业。
3.双头电磁炉可以同时加热两个锅具的电磁炉,从而提高出菜率,但是现有的双头电磁炉在同时工作时,两个线圈盘组件和其他辅助元件同时工作,会产生大量热量,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排除会导致内部元器件烧坏,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不锈钢外框超薄双头电磁炉,具备散热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双头电磁炉在同时工作时,两个线圈盘组件和其他辅助元件同时工作,会产生大量热量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不锈钢外框超薄双头电磁炉,包括底壳和散热组件,所述底壳的顶部设置有主体结构,所述底壳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组件;
6.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两个弧形挡板,所述底壳的底部嵌入有两个通风网,所述底壳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挡风板,所述底壳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挡风板,所述底壳的左右两侧壁均嵌入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尘网,所述安装盒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相对应两个所述连接杆的相对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排风扇,所述底壳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风扇组件。
7.进一步,所述主体结构包括两个主板组件,所述底壳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电源线,所述底壳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灯板组件。
8.进一步,所述底壳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线圈盘组件,所述底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面壳,所述面壳和底壳外侧之间卡接有不锈钢拉丝外框。
9.进一步,所述不锈钢拉丝外框的内侧卡接有晶板,所述底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胶塞,所述底壳的底部固定连接七个脚粒。
10.进一步,两个所述风扇组件分别位于两个通风网的顶部,两个弧形挡板均固定安装在底壳的内底壁,两个所述弧形挡板分别位于两个通风网的前侧。
11.进一步,两个所述弧形挡板的相对一侧分别与第一挡风板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挡风板分别位于两个通风网的后侧,两个所述主板组件分别位于两个第二挡风板的顶部。
12.进一步,所述排风扇由伺服电机、转动杆和三个扇片等结构组成,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筒的内部,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三个
扇片。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金属不锈钢外框超薄双头电磁炉,通过散热组件内部的两个风扇组件、第一防风板、弧形挡板和第二挡风板可以分别对两个主板组件和灯板等结构进行散热,同时通过两个排风扇对底壳内部的热气进行抽出,提高底壳内部的空气循环速度,提高散热效果。
15.2、该金属不锈钢外框超薄双头电磁炉,通过主体结构的结构布局,使得该装置内部结构更加紧凑,通过不锈钢拉丝外框不仅可以提高该装置的防护性,同时不锈钢外框底壳相配合,使得晶板、不锈钢拉丝外框与面壳连接无缝隙,结构更加紧凑,并且不需要使用螺丝固定,方便对该装置进行拆装,通过胶塞可以避免刮手,方便使用者对该装置进行移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底板俯视剖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a处放大图。
19.图中:1底壳、200主体结构、201主板组件、202电源线、203灯板组件、 204线圈盘组件、205面壳、206不锈钢拉丝外框、207晶板、208胶塞、209 脚粒、300散热组件、301弧形挡板、302通风网、303第一挡风板、304第二挡风板、305安装盒、306防尘网、307连接杆、308固定筒、309排风扇、310 风扇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金属不锈钢外框超薄双头电磁炉,包括底壳1和散热组件300,底壳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主体结构200,底壳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散热组件300,其中,主体结构200是双头电磁炉的组成结构,通过主体结构200的结构布局,使得该装置内部结构更加紧凑,散热组件300 是对主体结构200进行散热的装置,可以分别对两个主板组件201和灯板203 等结构进行散热,同时通过两个排风扇309对底壳1内部的热气进行抽出,提高底壳1内部的空气循环速度,提高散热效果。
22.本实施方案中的主体结构200是双头电磁炉的组成结构。
23.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案中的主体结构200包括两个主板组件201,底壳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电源线202,底壳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灯板组件 203,底壳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线圈盘组件204,底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面壳205,面壳205和底壳1外侧之间卡接有不锈钢拉丝外框206,不锈钢拉丝外框206的内侧卡接有晶板207,底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胶塞 208,底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七个脚粒209,其中,晶板207位于面壳205的顶部。
24.为了对主板组件201进行散热,本实施方案中的主板组件201均固定安装在底壳1
的内底壁,两个主板组件201分别位于两个第二挡风板304的顶部。
25.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达到同时对两个锅具进行加热的效果,本实施方案中的左侧灯板组件203的输出端与左侧主板组件201的输入端电连接,左侧线圈盘组件204的输出端与左侧主板组件201的输入端电连接,右侧灯板组件203的输出端与右侧主板组件201的输入端电连接,右侧线圈盘组件204 的输出端与左侧主板组件201的输入端电连接。
26.本实施方案中的散热组件300是对主体结构200进行散热的装置。
27.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方案中的散热组件300包括两个弧形挡板301,底壳1的底部嵌入有两个通风网302,底壳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挡风板 303,底壳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挡风板304,底壳1的左右两侧壁均嵌入有安装盒305,安装盒30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尘网306,安装盒305 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07,相对应两个连接杆307的相对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筒308,固定筒308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排风扇309,底壳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风扇组件310,其中,两个风扇组件310分别位于两个通风网302的顶部,两个弧形挡板301均固定安装在底壳1的内底壁,两个弧形挡板301分别位于两个通风网302的前侧,左侧防尘网306。
2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案中的排风扇309由伺服电机、转动杆和三个扇片等结构组成,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筒308的内部,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三个扇片。
29.为了对两个主板组件201分别进行散热,本实施方案中的两个弧形挡板 301的相对一侧分别与第一挡风板303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两个第二挡风板 304分别位于两个通风网302的后侧。
30.为了避免灰尘进行人到电磁炉内部,本实施方案中的左侧防尘网306位于左侧排风扇309的左侧,右侧防尘网306位于右侧排风扇309的右侧。
31.本实施方案中的左侧风扇组件310的输出端与左侧主板组件201的输入端电连接,左侧排风扇309内部的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左侧主板组件201的输入端电连接,右侧风扇组件310的输出端与右侧主板组件201的输入端电连接,右侧排风扇309内部的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右侧主板组件201的输入端电连接。
32.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33.(1)启动两个风扇组件310通过通风网302将外界气体吸入,通过弧形板301、第一挡风板303和第二挡风板304的引导下,分别对两个主板组件 201及耳灯光组件203等结构进行散热,启动两个排风扇309内部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带动转动杆进行旋转,从而带动扇片进行转动,将底壳1内部的热气抽出,加快底壳1内部的空气循环。
34.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散热组件300内部的两个风扇组件310、第一防风板302、弧形挡板301和第二挡风板304可以分别对两个主板组件204和灯板 203等结构进行散热,同时通过两个排风扇309对底壳1内部的热气进行抽出,提高底壳1内部的空气循环速度,提高散热效果,通过主体结构200的结构布局,使得该装置内部结构更加紧凑,通过不锈钢拉丝外框206不仅可以提高该装置的防护性,同时不锈钢外框206底壳1相配合,使得晶板207、不锈钢拉丝外框206与面壳205连接无缝隙,结构更加紧凑,并且不需要使用螺丝固定,方便对该装置进行拆装,通过胶塞208可以避免刮手,方便使用者对该装置进行移动。
3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