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用外加剂添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8:42: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稳拌合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用外加剂添加装置。


背景技术:

2.水泥稳定碎石是以级配碎石作骨料,采用一定数量的胶凝材料和足够的灰浆体积填充骨料的空隙,按嵌挤原理摊铺压实。其压实度接近于密实度,强度主要靠碎石间的嵌挤锁结原理,同时有足够的灰浆体积来填充骨料的空隙。它的初期强度高,并且强度随龄期而增加很快结成板体,因而具有较高的强度,抗渗度和抗冻性较好。水泥稳定碎石材料主要由粒料和灰浆体积组成。粒料为级配碎石,灰浆体积包括水和胶凝材料,胶凝材料由水泥和混合材料组成。在水泥稳定碎石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一定比例的外加剂,从而保证水泥稳定碎石的优良性能,外加剂的比例对水泥稳定碎石具有重要的意义。
3.在实际生产中,通常采用人工称量的方式称量一定比例的外加剂,此种方式生产效率较低,工人工作强度较大,对操作人员的工作素质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用外加剂添加装置,通过设置外加剂称体,能够自动称量一定量的外加剂,从而提高了水泥稳定碎石的生产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5.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用外加剂添加装置,包括支架和水泥稳定碎石拌合设备,所述水泥稳定碎石拌合设备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支架的一侧设置有拌合罐,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外加剂称体,所述外加剂称体的出口端正对拌合罐的入口端,所述拌合罐的出口端通过添加剂管与水泥稳定碎石设备连接,所述外加剂称体通过第一管路与添加剂泵的出液口端连接;所述添加剂泵的进液口端通过第二管路与外加剂罐体连接。
7.优选的,所述外加剂称体包括吊座,所述吊座连接有关节轴承,所述关节轴承的下侧连接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另一端连接有罐体,所述罐体的出液口处设置有软管。
8.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出液口处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为气动水阀。
9.优选的,所述外加剂罐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端盖,所述外壳的四周设置有吊耳。
10.优选的,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滤网,所述外壳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位于滤网的下侧。
11.优选的,所述拌合罐内设置有搅拌装置。
12.优选的,所述添加剂管上设置有电磁阀。
13.优选的,所述拌合罐的圆周设置有电加热层,所述外加剂称体表面设置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处设置有透明层。
14.优选的,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计。
15.优选的,所述外加剂罐体内设置有搅拌装置。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用外加剂添加装置,通过设置外加剂称体,能够自动称量一定量的外加剂,从而提高了水泥稳定碎石的生产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18.(2)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用外加剂添加装置,通过设置拌合罐,拌合罐内设置有搅拌装置,能够将外加剂与其它液体物质充分搅拌混合,大大改善了水泥稳定碎石的生产工艺。
19.(3)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用外加剂添加装置,通过在拌合罐的外侧设置电加热层,电加热层能够对拌合罐进行加热,能够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生产水泥稳定碎石,保证了水泥稳定碎石的优良性能。
20.(4)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用外加剂添加装置,通过在外加剂称体上设置观察口,便于观察外加剂称体内的液体量,实时了解外加剂称体的工作状况。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加剂称体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左视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称体接口示意图。
26.图中:1、外加剂罐体;2、第二管路;3、添加剂泵;4、第一管路;5、支架;6、添加剂管;7、拌合罐;8、外加剂称体;9、水泥稳定碎石拌合设备;10、吊座;11、关节轴承;12、述传感器;13、罐体;14、阀门;15、软管;16、称体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实施例一
30.如图1-4所示,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用外加剂添加装置,包括支架5和水泥稳定碎石拌合设备9,所述水泥稳定碎石拌合设备9设置在支架5上,所述水泥稳定拌合设备用于生产加工水泥稳定碎石,所述支架5的一侧设置有拌合罐7,所述拌合罐7用于盛放外加剂和其他加工用液体原料,所述支架5上设置有外加剂称体8,所述外加剂称体8用于秤取一定比例的外加剂,所述外加剂称体8的出口端正对拌合罐7的入口端,所述拌合罐7的出口端通过添加剂管6与水泥稳定碎石设备9连接,所述拌合罐7的出口端设置有称体接口,所述称体结口与添加剂管6连接,所述添加剂管6为软管,所述外加剂称体8的进液口端通过第一管路4与添加剂泵3的出液口端连接;所述添加剂泵3的进液口端通过第二管路2与外加剂罐体1连接,所述添加剂泵3将外加剂罐体1内的外加剂加入至外加剂称体8内。
31.所述外加剂称体8包括吊座10,所述吊座10设置在支架5上,所述吊座10的另一端连接有关节轴承11,所述关节轴承11的下侧连接有传感器12,所述传感器12为拉力传感器,所述拉力传感器12连接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连接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处理器处理的最终数据,传感器12将测量的数据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所述传感器12用于测量外加剂称体8内的外加剂的质量,所述传感器12的另一端连接有罐体13,所述罐体13的出液口处设置有软管15,所述软管15延伸至拌合罐7的内侧。所述罐体13的出液口处设置有阀门14,所述阀门14为气动水阀。
32.所述外加剂罐体1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端盖,所述外壳的四周设置有吊耳,所述吊耳用于将外加剂罐体1进行固定。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滤网,所述外壳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位于滤网的下侧,所述滤网能够防止异物堵塞第二管路2,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
33.所述拌合罐7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能够将拌合罐7内的液体充分混合,保证了工艺的优良性能。所述添加剂管6上设置有电磁阀,通过电磁阀控制拌合罐7内的液体流出,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可控性。
34.所述拌合罐7的圆周设置有电加热层,所述外加剂称体8表面设置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处设置有透明层,通过设置观察口能够观察拌合罐7内的液体剩余量,实施了解生产状况,保证生产工艺的稳定运行。所述第二管路2上设置有流量计,通过设置流量计能够了解外加剂的使用量,便于生产中的数据统计,方便了实际生产中质量控制的需要。所述外加剂罐体1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有效的防止外加剂罐体1内的液体发生沉淀。
35.实施例二
36.如图1-4所示,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用外加剂添加装置,包括支架5和水泥稳定碎石拌合设备9,所述水泥稳定碎石拌合设备9设置在支架5上,所述水泥稳定拌合设备用于生产加工水泥稳定碎石,所述支架5的一侧设置有拌合罐7,所述拌合罐7用于盛放外加剂和其他加工用液体原料,所述支架5上设置有外加剂称体8,所述外加剂称体8用于秤取一定比例的外加剂,所述外加剂称体8的出口端正对拌合罐7的入口端,所述拌合罐7的出口端通过添加剂管6与水泥稳定碎石设备9连接,所述拌合罐7的出口端设置有称体接口,所述称体结口与添加剂管6连接,所述添加剂管6为软管,所述外加剂称体8的进液口端通过第一管路4与添加剂泵3的出液口端连接;所述添加剂泵3的进液口端通过第二管路2与外加剂罐体1连接,所述添加剂泵3将外加剂罐体1内的外加剂加入至外加剂称体8内。
37.所述外加剂称体8包括吊座10,所述吊座10设置在支架5上,所述吊座10的另一端
连接有关节轴承11,所述关节轴承11的下侧连接有传感器12,所述传感器12为拉力传感器,所述拉力传感器12连接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连接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处理器处理的最终数据,传感器12将测量的数据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所述传感器12用于测量外加剂称体8内的外加剂的质量,所述传感器12的另一端连接有罐体13,所述罐体13的出液口处设置有软管15,所述软管15延伸至拌合罐7的内侧。所述罐体13的出液口处设置有阀门14,所述阀门14为气动水阀。
38.所述添加剂泵3通过控制电路与处理器连接,当外加剂称体8内的外加剂的质量达到预先设置的阈值时,处理器控制添加剂泵3停止工作,然后间隔一段时间,处理器控制添加剂泵3在次进行工作。
3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装置是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用外加剂添加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添加剂泵3向外加剂称体8内输送外加剂,外加剂称体8称量一定量的外加剂,然后,外加剂称体8将外加剂加入至拌合罐7内,拌合罐7将液体进行搅拌后加入至水泥稳定碎石拌合设备9中。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