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行人保护引擎盖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23:09: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引擎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人保护引擎盖组件。


背景技术:

2.目前汽车行业内行人保护法规越来越完善,对于安全评星等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行人保护技术越来越普遍,主要涉及车身吸能材料的应用,如吸能保险杠、软性的引擎盖材料、大灯及附件无锐角等。而引擎盖防护系统,则是业内最为常用的行人保护方法。在汽车发生碰撞时,起爆或弹射装置使得引擎盖迅速弹升。引擎盖脱离前机舱硬点,当行人头部碰到引擎盖,引擎盖二次变形后脱离机舱硬点,大大降低了伤害值。
3.目前的引擎盖具有行人保护功能都是依托于行人保护铰链,而行人保护铰链一般设置在引擎盖的后端,当碰撞发生时,行人保护铰链弹起,使引擎盖后端抬起;但引擎盖前端的前盖锁仍处于锁定状态,此时由于引擎盖前端抬起,整个引擎盖以行人保护铰链为轴转动,使得引擎盖前端会有一定程度的下移;在行人只碰撞到引擎盖前端小部分区域时,可能会对行人造成更加严重的伤害。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扩大引擎盖保护区域、保护效果更全面的行人保护引擎盖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行人保护铰链弹起时引擎盖前端下沉导致引擎盖保护区域小的不足,提供一种扩大引擎盖保护区域、保护效果更全面的行人保护引擎盖组件。
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行人保护引擎盖组件,包括车身、引擎盖、单轴铰链和保护前盖锁;
6.所述引擎盖的前端通过所述单轴铰链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车身上,所述引擎盖的后端通过所述保护前盖锁锁定在所述车身上;
7.所述保护前盖锁中设有起爆器,车辆发生碰撞时,控制所述起爆器起爆,所述起爆器触发所述保护前盖锁解除对所述引擎盖的锁定,所述引擎盖的后端弹起;
8.所述引擎盖的后端弹起时,所述单轴铰链同时推动所述引擎盖的前端抬起。
9.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保护前盖锁配合连接的日常前盖锁;
10.所述保护前盖锁安装在所述引擎盖上,所述日常前盖锁安装在所述车身上;或者
11.所述日常前盖锁安装在所述引擎盖上,所述保护前盖锁安装在所述车身上。
12.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前盖锁设有第一锁定爪,所述日常前盖锁设有第二锁定爪;
13.所述第一锁定爪与所述第二锁定爪配合连接时所述引擎盖被锁定。
14.进一步地,所述单轴铰链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车身上,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引擎盖的前端,所述单轴铰链和所述车身之间设置有扭转蓄能件;
15.所述引擎盖的后端被所述保护前盖锁锁定时,所述扭转蓄能件蓄能;
16.所述保护前盖锁解除对所述引擎盖的锁定时,所述扭转蓄能件释能,驱动所述引
擎盖向上抬起。
17.进一步地,所述起爆器与车载电子控制单元通信连接;
18.所述车载电子控制单元接收到车辆碰撞信号时,控制所述起爆器起爆。
19.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前盖锁还包括壳体和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中的锁扣件和限位件,所述起爆器与所述限位件连接,所述锁扣件在锁定位和解锁位之间转动;
20.所述保护前盖锁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限位件将所述锁扣件限定在所述锁定位,所述锁扣件与所述引擎盖配合连接;
21.所述起爆器起爆时,所述起爆器推动所述限位件转动,所述锁扣件转动至所述解锁位,所述锁扣件与所述引擎盖脱离,所述保护前盖锁处于解锁状态。
22.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设有卡爪,所述锁扣件设有锁定限位爪和解锁限位爪;
23.所述锁扣件位于所述锁定位时,所述锁定限位爪与所述卡爪配合;
24.所述锁扣件位于所述解锁位时,所述解锁限位爪与所述卡爪配合。
25.进一步地,所述锁扣件和所述壳体之间连接有第一蓄能件,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壳体之间连接有第二蓄能件,所述保护前盖锁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一蓄能件和所述第二蓄能件均处于蓄能状态;
26.所述起爆器起爆时,所述第二蓄能件释能,推动所述限位件转动,所述锁定限位爪与所述卡爪分离;
27.同时所述第一蓄能件释能,推动所述锁扣件转动至所述解锁位。
28.进一步地,所述起爆器包括气体发生部和顶起部,所述气体发生部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中,所述顶起部与所述限位件连接;
29.所述起爆器起爆时,所述顶起部相对于所述气体发生部伸出,推动所述限位件转动。
30.进一步地,所述单轴铰链设置有两个,分别连接在所述引擎盖前端的两侧;所述保护前盖锁至少设置有一个。
3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2.本技术将单轴铰链安装在引擎盖的前端,前盖锁安装在引擎盖的后端,在车辆碰撞时,起爆器起爆触发前盖锁使得引擎盖后端弹起,引擎盖绕单轴铰链转动使得引擎盖的前端也抬起,引擎盖整体上抬,使引擎盖的保护区域最大化,实现对行人的最佳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33.参见附图,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34.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行人保护引擎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行人保护引擎盖组件中引擎盖抬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36.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保护前盖锁处于锁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7.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保护前盖锁处于解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8.附图标记对照表:
39.车身01、引擎盖02、单轴铰链03、保护前盖锁04、起爆器41、气体发生部411、顶起部412、锁扣件42、锁定限位爪421、解锁限位爪422、第一锁定爪423、限位件43、卡爪431、第一
轴44、第二轴45。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41.容易理解,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技术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技术的全部或视为对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42.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属于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4.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行人保护引擎盖组件,如图1、2所示,包括车身01、引擎盖02、单轴铰链03和保护前盖锁04;
45.引擎盖02的前端通过单轴铰链03可转动地安装在车身01上,引擎盖02的后端通过保护前盖锁04锁定在车身上;
46.保护前盖锁04中设有起爆器41,车辆发生碰撞时,控制起爆器41起爆,起爆器41触发保护前盖锁04解除对引擎盖02的锁定,引擎盖02的后端弹起;
47.引擎盖02的后端弹起时,单轴铰链03同时推动引擎盖02的前端抬起。
48.本技术将单轴铰链03安装在引擎盖02的前端,保护前盖锁04安装在引擎盖02的后端,保护前盖锁04用于将引擎盖02锁定在车身上,使引擎盖02处于关闭状态。
49.碰撞时触发的起爆器41设置在保护前盖锁04中,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触发保护前盖锁解锁对引擎盖02的锁定,引擎盖02在单轴铰链03的扭转力作用下,整体向上抬起:如图1中箭头所示,引擎盖02的后端朝向上方弹起,同时整个引擎盖02绕单轴铰链03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50.具体地,单轴铰链03设置有两个,分别连接在引擎盖02前端的两侧;保护前盖锁04至少设置有一个,若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保护前盖锁04,则保护前盖锁04沿引擎盖02的前端均匀分布,并且在碰撞发生时,所有保护前盖锁04同时触发解锁。
51.所有保护前盖锁04的起爆器41均与车载电子控制单元(行车电脑)通信连接;车载电子控制单元接收到车辆碰撞信号时,控制起爆器41起爆。起爆器41响应于车辆碰撞信号,由车载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其起爆,而非通过机械联动结构,能够保证起爆器41的及时响应,对行人提供保护。
52.本技术的行人保护引擎盖组件,在碰撞发生时整个引擎盖02都向上抬起一定的高
度,引擎盖的全部区域都是保护区域,从而将保护区域最大化,提高了对行人碰撞的保护效果。
5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保护前盖锁04配合连接的日常前盖锁(图未示);
54.保护前盖锁04安装在引擎盖02上,日常前盖锁安装在车身01上;或者
55.日常前盖锁安装在引擎盖02上,保护前盖锁安装在车身01上。
56.保护前盖锁04和日常前盖锁分别安装在引擎盖02和车身01上,二者相互配合时引擎盖02处于关闭状态,二者分离时打开引擎盖02。
57.具体来说,保护前盖锁04设有第一锁定爪423(见图3、4),日常前盖锁设有第二锁定爪;
58.第一锁定爪423与第二锁定爪配合连接时引擎盖02被锁定。
59.保护前盖锁04和日常前盖锁通过第一锁定爪423和第二锁定爪相互配合实现锁定。在保护前盖锁04的起爆器41起爆时,驱动第一锁定爪423与第二锁定爪分离,从而打开引擎盖02。
60.作为一个例子,日常前盖锁中设置有驱动第二锁定爪动作的驱动结构,在非碰撞发生时,例如车辆维修、更换配件时,通过控制日常前盖锁中的驱动结构驱动第二锁定爪动作,以第二锁定爪与第一锁定爪423分离的方式打开引擎盖02。关于日常前盖锁的驱动结构,参见现有技术中的前盖锁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61.本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日常前盖锁及其中的第二锁定爪,实现与保护前盖锁04的配合锁定。并且还可进一步在日常前盖锁中设置驱动结构,将日常打开引擎盖和碰撞时打开引擎盖的动作方式区分开。
6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单轴铰链03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车身01上,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引擎盖02的前端,单轴铰链03和车身01之间设置有扭转蓄能件(图未示);
63.引擎盖02的后端被保护前盖锁04锁定时,扭转蓄能件蓄能;
64.保护前盖锁04解除对引擎盖02的锁定时,扭转蓄能件释能,驱动引擎盖02向上抬起。
65.具体来说,单轴铰链03连接车身01和引擎盖02,单轴铰链03能以与车身01的连接轴为转轴转动,单轴铰链03的长度方向沿车身的前后方向设置,连接轴沿车身的左右方向设置。引擎盖02连接在单轴铰链03的另一端,使引擎盖02能够绕连接轴转动实现打开和关闭。
66.引擎盖02和单轴铰链03之间连接有扭转蓄能件,例如扭簧、拉簧等,扭转蓄能件用于为单轴铰链03提供扭转力,用于在保护前盖锁04接触对引擎盖02的锁定时,驱动单轴铰链03带动引擎盖02相对于连接轴转动,使引擎盖02整体抬起。
6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保护前盖锁04还包括壳体(图未示)和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中的锁扣件42和限位件43,起爆器41与限位件43连接,锁扣件42在锁定位和解锁位之间转动;
68.保护前盖锁04处于锁定状态时,限位件43将锁扣件42限定在锁定位,锁扣件42与引擎盖02配合连接;
69.起爆器41起爆时,起爆器41推动限位件43转动,锁扣件42转动至解锁位,锁扣件42与引擎盖02脱离,保护前盖锁04处于解锁状态。
70.其中,锁扣件42安装在壳体中的第一轴44上,锁扣件42能够绕第一轴44转动;限位件43安装在壳体中的第二轴45上,限位件43能够绕第二轴45转动。
71.锁扣件42在限位件43的限位下,在锁定位和解锁位之间转动。
72.具体来说,限位件43设有卡爪431,锁扣件42设有锁定限位爪421和解锁限位爪422;
73.如图3所示,锁扣件42位于锁定位时,锁定限位爪421与卡爪431配合;
74.如图4所示,锁扣件42位于解锁位时,解锁限位爪422与卡爪431配合。
75.通过在锁扣件42上设置锁定限位爪421和解锁限位爪422分别与限位件43的卡爪431配合,实现锁扣件42在锁定位和解锁位的限位。
76.如图3所示,锁定状态下,锁定限位爪421与卡爪431配合将锁扣件42限制在锁定位,用于锁定引擎盖02。当起爆器41起爆时,起爆器41推动限位件43绕第二轴45顺时针转动,使卡爪431和锁定限位爪421分离,锁扣件42绕第一轴44顺时针转动,直至卡爪431和解锁限位爪422配合,此时锁扣件42转动至图4所示的解锁位,带动设置在锁扣件42上的第一锁定爪423转动,保护前盖锁04处于解锁状态。
77.进一步地,锁扣件42和壳体之间连接有第一蓄能件,限位件43和壳体之间连接有第二蓄能件,保护前盖锁04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一蓄能件和第二蓄能件均处于蓄能状态;
78.起爆器41起爆时,第二蓄能件释能,推动限位件43转动,锁定限位爪421与卡爪431分离;
79.同时第一蓄能件释能,推动锁扣件42转动至解锁位。
80.具体来说,第二蓄能件套设在第二周45外,一端连接第二轴45,一端连接限位件43,当保护前盖锁04处于图3所示的锁定状态时,第一蓄能件蓄能。起爆器41起爆时,第二蓄能件释能,限位件43在起爆器41的驱动力和第二蓄能件的扭转力的共同作用下,绕第二轴45顺时针转动,从而保证限位件43能够快速对碰撞事件进行响应。
81.第一蓄能件套设在第一轴44外,一端连接第一轴44,一端连接锁扣件42,当锁扣件42位于图3所示的锁定位时,第一蓄能件蓄能。起爆器41起爆时,限位件43顺时针转动后,锁定限位爪421和卡爪431分离,第一蓄能件释能,锁扣件42在第一蓄能件的扭转力作用下,绕第一轴44顺时针转动,直至解锁限位爪422和卡爪431配合,锁扣件42位于图4所示的解锁位。
8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起爆器41包括气体发生部411和顶起部412,气体发生部411固定安装在壳体中,顶起部412与限位件43连接;
83.起爆器41起爆时,顶起部412相对于气体发生部411伸出,推动限位件43转动。
84.具体来说,起爆器41由气体发生部411和顶起部412构成,气体发生部411中设置有高压气体腔,常规状态下,高压气体腔为封闭状态额,当车载电子控制单元接收到碰撞信号时,控制高压气体腔中的高压气体喷出,将顶起部412顶出。顶起部412伸出时推动限位件43转动,从而触发保护前盖锁04解锁。
85.可选地,保护前盖锁04中还可以设置用于安装起爆器41的起爆器安装座,起爆器安装座同样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中,起爆器安装座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保护前盖锁04处于锁定状态时,起爆器安装座处于第一位置;当起爆器安装座转动至第二位置时,起爆器安装座带动起爆器41整体转动,使起爆器41整体推动限位件43顺时针转动,从
而使保护前盖锁04解锁。
86.在该技术方案中,则不需在日常前盖锁中设置驱动结构,在在非碰撞发生时,例如车辆维修、更换配件时,只需驱动起爆器安装座转动,则可打开保护前盖锁04,且不影响起爆器41在碰撞发生时的作动。
87.此外,为了避免碰撞发生时,起爆器41起爆时反向推动起爆器安装座,还需在壳体内设置挡板对起爆器安装座在第一位置进行限位。
88.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89.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分别公开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适当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在本技术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