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覆晶薄膜及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8:39: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覆晶薄膜及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2.在液晶面板驱动电路中,源极驱动模块封装自覆晶薄膜上,时序控制器和电源电路芯片打件在印刷电路板上。现有面板的电源电压高达40伏,所以各芯片厂多采用180纳米来制造电源芯片。而时序控制器只输出控制信号,实现数据处理,接口转换的功能,可以采用耐压较低的,较先进40纳米工艺来制作芯片,源极驱动需要的耐压也高达16伏,采用110纳米的工艺。
3.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技术的发明人发现,采用三颗芯片进行封装的成本较高,以及组成整机时多颗芯片间的联调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覆晶薄膜及显示模组,可以降低芯片的封装成本及联调成本。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覆晶薄膜,用于驱动显示面板,其包括:
6.走线基板,所述走线基板包括柔性基底、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所述第一走线和所述第二走线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上,且间隔设置;
7.第一裸片,所述第一裸片绑定在所述走线基板上,所述第一裸片包括第一电路模块,所述第一电路模块包括源极驱动电路、gamma电路和vcom电路;所述第一电路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走线;
8.第二裸片,所述第二裸片设置在所述第一裸片远离所述走线基板的一面上,所述第二裸片包括第二电路模块,所述第二电路模块包括时序控制电路,所述第二电路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走线;以及
9.封装层,所述封装层封装所述第一裸片和所述第二裸片。
10.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裸片还包括第一衬底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第一导体,所述第一导体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模块;所述走线基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上的第一导电垫,所述第一导电垫连接于所述第一走线;
11.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一导电垫绑定连接。
12.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裸片还包括第二衬底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衬底上的第二导体,所述第二导体连接于所述第二电路模块;所述走线基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上的第二导电垫,所述第二导电垫连接于所述第二走线;
13.所述第二导体通过连接线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电垫。
14.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覆晶薄膜还包括粘合层,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相对设置,所述粘合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之间。
15.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时序控制电路电连接于所述vcom电路和
源极驱动电路,所述源极驱动电路电连接于所述gamma电路。
16.相应的本技术还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其包括:覆晶薄膜和显示面板,所述覆晶薄膜连接于所述显示面板;
17.所述覆晶薄膜包括:
18.走线基板,所述走线基板包括柔性基底、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所述第一走线和所述第二走线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上,且间隔设置;
19.第一裸片,所述第一裸片绑定在所述走线基板上,所述第一裸片包括第一电路模块,所述电路模块包括源极驱动电路、gamma电路和vcom电路;所述第一电路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走线;
20.第二裸片,所述第二裸片设置在所述第一裸片远离所述走线基板的一面上,所述第二裸片包括第二电路模块,所述第二电路模块包括时序控制电路,所述第二电路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走线;以及
21.封装层,所述封装层封装所述第一裸片和所述第二裸片。
22.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驱动板,所述驱动板连接于所述覆晶薄膜,所述驱动板包括印刷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三裸片;
23.所述第三裸片包括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用于为所述第一裸片和所述第二裸片提供电压;所述电源电路分别电连接于所述时序控制电路、所述源极驱动电路、所述vcom电路和所述gamma电路,所述时序控制电路电连接于所述vcom电路和源极驱动电路,所述源极驱动电路电连接于所述gamma电路。
24.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vcom电路包括第一输出放大器、第二输出放大器、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二开关器件,所述第一输出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电源电路的高频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出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电源电路的低频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出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控制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时序控制电路;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显示面板。
25.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裸片还包括第一衬底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第一导体,所述第一导体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模块;所述走线基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上的第一导电垫,所述第一导电垫连接于所述第一走线;
26.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一导电垫绑定连接。
27.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裸片还包括第二衬底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衬底上的第二导体,所述第二导体连接于所述第二电路模块;所述走线基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上的第二导电垫,所述第二导电垫连接于所述第二走线;
28.所述第二导体通过连接线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电垫。
29.本技术实施例的覆晶薄膜包括走线基板、第一裸片、第二裸片和封装层;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上,且间隔设置;第一裸片绑定在走线基板上,第一裸片包括第一电路模块,第一电路模块包括源极驱动电路、gamma电路和vcom电路;第一电路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走线;第二裸片设置在第一裸片远离走线基板的一面上,第二裸片包括第二电路模块,第二电路模块包括时序控制电路,第二电路模块电连接于第二走线;封装层
封装第一裸片和第二裸片。
30.覆晶薄膜将集成有时序控制电路的第二裸片和集成有源极驱动电路、gamma电路和vcom电路的第一裸片堆叠设置,并采用一次封装,节省了封装的成本。另外,由于第二裸片中集成有时序控制电路,第一裸片集成有源极驱动电路、gamma电路和vcom电路,便于进行联调测试,节省了联调成本。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覆晶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覆晶薄膜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3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覆晶薄膜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3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3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3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覆晶薄膜及显示模组,下文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39.请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覆晶薄膜100,用于驱动显示面板。覆晶薄膜100包括走线基板10、第一裸片20、第二裸片30和封装层40。
40.走线基板10包括柔性基底11、第一走线12和第二走线13。第一走线12和第二走线13设置在柔性基底11上,且间隔设置。
41.第一裸片20绑定在走线基板10上。第一裸片20包括第一电路模块21。
42.第一电路模块21包括源极驱动电路211、gamma电路212和vcom电路213。
43.第一电路模块21电连接于第一走线12。
44.第二裸片30设置在第一裸片20远离走线基板10的一面上。第二裸片30包括第二电路模块31。第二电路模块31包括时序控制电路311。第二电路模块31电连接于第二走线13。
45.封装层40封装第一裸片20和第二裸片30。
46.本技术实施例的覆晶薄膜100将集成有时序控制电路311的第二裸片30和集成有源极驱动电路211、gamma电路212和vcom电路213的第一裸片20堆叠设置,并采用封装层40
一次封装,节省了封装的成本。另外,由于第二裸片30中集成有时序控制电路311,第一裸片20集成有源极驱动电路211、gamma电路212和vcom电路213,便于进行联调测试,节省了联调成本。
47.可选的,时序控制电路311电连接于vcom电路213和源极驱动电路211。源极驱动电路211电连接于gamma电路212。
48.可选的,源极驱动电路211主要包括输出缓冲器和数模转换模块,用于将时序输出的p2p信号转化为ttl信号输出到显示面板。也即源极驱动电路用于将数字灰阶信号转化为夹在显示面板液晶两侧的液晶电压。
49.gamma电路212主要包括输出缓冲电路,用于将gamma1至gamman的电压输出到显示面板,n为大于1的整数。gamma电路212用于为源极驱动电路211提供进行数模转换所需要的基础电压。
50.vcom电路213主要包括输出放大电路,用于将vcom的电压输出到显示面板。
51.时序控制电路311用于实现图像处理、接口转换和产生时序的功能。比如时序控制电路311为源极驱动电路211和显示面板的栅极驱动电路提供工作所需要控制信号;以及用于为vcom电路提供控制信号以导通和截断连接显示面板的通路。
52.可选的,第一裸片20还包括第一衬底22和设置在第一衬底22上的第一导体23。第一导体23连接于第一电路模块21。走线基板10还包括设置在柔性基底11上的第一导电垫14,第一导电垫14连接于第一走线12。
53.第一导体23与第一导电垫14绑定连接,以实现第一裸片20和走线基板10的电性连接。
54.可选的,第二裸片30还包括第二衬底32和设置在第二衬底32上的第二导体33。第二导体33连接第二电路模块31。走线基板10还包括设置在柔性基底11上的第二导电垫15,第二导电垫15连接于第二走线13。
55.第二导体33通过连接线50连接于第二导电垫15,以实现第二裸片30分别与第一裸片20和走线基板10的电性连接。
56.可选的,第一走线12和第一导电垫14同层设置。第二走线13和第二导电垫15同层设置。其中第一走线12和第二走线13之间设置有绝缘层16。
5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走线12和第二走线13也可以是同层设置。
58.可选的,覆晶薄膜100还包括粘合层60。第一衬底22和第二衬底32相对设置。粘合层60设置在第一衬底22和第二衬底32之间,以将第一裸片20和第二裸片30叠设在一起便于进行一次形成封装。
59.可选的,请参照图3,第一裸片20还包括第三导体24,所述第三导体24与第一电路模块21绝缘设置。走线基板10还包括有冗余垫17和冗余走线18,冗余垫17连接于冗余走线18,冗余走线18连接于接地端。冗余走线18绕设在走线基板10的周边缘,以降低走线基板10和第一裸片20被静电击伤的风险,以及起到将第一裸片20的热量引导到走线基板10的边缘四周,便于快速散热。
60.可选的,冗余走线18的宽度分别大于第一走线12和第二走线13的宽度,以提高散热效果以及更快释放掉静电。
61.覆晶薄膜100的制备过程是:先制备第一裸片20和第二裸片30;接着讲第二裸片30
通过粘合层60固定设置在第一裸片20上;然后绑定第一裸片20和走线基板10;其次采用连接线50连接第二裸片30和走线基板10;随后,采用封装层40把第一裸片20和第二裸片30封装在走线基板10上。最后,对时序控制电路311、源极驱动电路211、gamma电路212和vcom电路213的电气特性和各电路模块的基本功能进行测试。
62.请参照图4、图1至图2,相应的本技术还涉及一种显示模组1000,其包括覆晶薄膜100和显示面板200。覆晶薄膜100连接于显示面板200。
63.覆晶薄膜100包括走线基板10、第一裸片20、第二裸片30和封装层40。
64.走线基板10包括柔性基底11、第一走线12和第二走线13。第一走线12和第二走线13设置在柔性基底11上,且间隔设置。
65.第一裸片20绑定在走线基板10上。第一裸片20包括第一电路模块21。
66.第一电路模块21包括源极驱动电路211、gamma电路212和vcom电路213。
67.第一电路模块21电连接于第一走线12。
68.第二裸片30设置在第一裸片20远离走线基板10的一面上。第二裸片30包括第二电路模块31。第二电路模块31包括时序控制电路311。第二电路模块31电连接于第二走线13。
69.封装层40封装第一裸片20和第二裸片30。
70.本技术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00将集成有时序控制电路311的第二裸片30和集成有源极驱动电路211、gamma电路212和vcom电路213的第一裸片20堆叠设置,并采用封装层40一次封装于走线基板10上,节省了封装的成本。另外,由于第二裸片30中集成有时序控制电路311,第一裸片20集成有源极驱动电路211、gamma电路212和vcom电路213,便于进行联调测试,节省了联调成本。
7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00的覆晶薄膜100与上述实施例的覆晶薄膜100相似或相同。
72.可选的,时序控制电路311电连接于vcom电路213和源极驱动电路211。源极驱动电路211电连接于gamma电路212。
73.可选的,时序控制电路311用于实现图像处理、接口转换和产生时序的功能。比如时序控制电路311为源极驱动电路211和显示面板的栅极驱动电路提供工作所需要控制信号;以及用于为vcom电路提供控制信号以导通和截断连接显示面板的通路。
74.可选的,源极驱动电路211主要包括输出缓冲器和数模转换模块,用于将时序输出的p2p信号转化为ttl信号输出到显示面板。也即源极驱动电路用于将数字灰阶信号转化为夹在显示面板液晶两侧的液晶电压。
75.gamma电路212主要包括输出缓冲电路,用于将gamma1至gamman的电压输出到显示面板,n为大于1的整数。gamma电路212用于为源极驱动电路211提供进行数模转换所需要的基础电压。
76.vcom电路213主要包括输出放大电路,用于将vcom的电压输出到显示面板。
77.可选的,显示模组1000还包括驱动板300。驱动板300连接于覆晶薄膜100。驱动板300包括印刷电路板70和设置在印刷电路板70上的第三裸片80。
78.第三裸片80包括电源电路81,电源电路81用于为第一裸片20和第二裸片30提供电压。电源电路81分别电连接于时序控制电路311、源极驱动电路211、vcom电路213和所述gamma电路212。
79.可选的,请参照图5,vcom电路213包括第一输出放大器vh、第二输出放大器vl、第一开关器件s1和第二开关器件s2。第一输出放大器vh的输入端连接于电源电路81的高频信号输出端,第一输出放大器vh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一开关器件s1的输出端。第二输出放大器vl的输入端连接于电源电路81的低频信号输出端,第二输出放大器vl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二开关器件s2的输出端。第一开关器件s1的控制端和第二开关器件s2的控制端分别连接于时序控制电路311。第一开关器件s1的输出端和第二开关器件s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显示面板200。
80.可选的,请参照图1,第一裸片20还包括第一衬底22和设置在第一衬底22上的第一导体23。第一导体23连接于第一电路模块21。走线基板10还包括设置在柔性基底11上的第一导电垫14,第一导电垫14连接于第一走线12。
81.第一导体23与第一导电垫14绑定连接,以实现第一裸片20和走线基板10的电性连接。
82.可选的,第二裸片30还包括第二衬底32和设置在第二衬底32上的第二导体33。第二导体33连接第二电路模块31。走线基板10还包括设置在柔性基底11上的第二导电垫15,第二导电垫15连接于第二走线13。
83.所述第二导体33通过连接线50连接于第二导电垫15,以实现第二裸片30分别与第一裸片20和走线基板10的电性连接。
84.可选的,第一走线12和第一导电垫14同层设置。第二走线13和第二导电垫15同层设置。其中第一走线12和第二走线13之间设置有绝缘层16。
8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走线12和第二走线13也可以是同层设置。
86.可选的,覆晶薄膜100还包括粘合层60。第一衬底22和第二衬底32相对设置。粘合层60设置在第一衬底22和第二衬底32之间,以将第一裸片20和第二裸片30叠设在一起便于进行一次形成封装。
87.可选的,请参照图3,第一裸片20还包括第三导体24,所述第三导体24与第一电路模块21绝缘设置。走线基板10还包括有冗余垫17和冗余走线18,冗余垫17连接于冗余走线18,冗余走线18连接于接地端。冗余走线18绕设在走线基板10的周边缘,以降低走线基板10和第一裸片20被静电击伤的风险,以及起到将第一裸片20的热量引导到走线基板10的边缘四周,便于快速散热。
88.可选的,冗余走线18的宽度分别大于第一走线12和第二走线13的宽度,以提高散热效果以及更快释放掉静电。
89.其中,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00的制备过程是:
90.步骤b1,先制备第一裸片20和第二裸片30;接着讲第二裸片30通过粘合层60固定设置在第一裸片20上;然后绑定第一裸片20和走线基板10;其次采用连接线50连接第二裸片30和走线基板10;随后,采用封装层40把第一裸片20和第二裸片30封装在走线基板10上。最后,对时序控制电路311、源极驱动电路211、gamma电路212和vcom电路213的电气特性和各电路模块的基本功能进行测试,以形成合格的覆晶薄膜100。
91.步骤b2,提供显示面板200和驱动板300,并把覆晶薄膜100分别与显示面板200和驱动板300绑定连接。
92.这样便完成了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00的制备过程。
93.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覆晶薄膜及显示模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