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冬凤兰无菌播种培养基配方及组织培养方法与流程

2022-02-22 18:00: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组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冬凤兰无菌播种培养基配方及组织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2.冬凤兰(cymbidium dayanum)为兰科兰属附生兰,总状花序,花葶外弯或下垂,其株形优美,花期持久,是一种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的野生兰。由于生境的不断破坏以及人为的乱挖乱采,野生冬凤兰资源损失严重,自然分布急剧减少。因此,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冬凤兰进行扩繁和保存,对于其种质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都有重要意义。
3.目前冬凤兰人工栽培多采用传统的分株繁殖法,繁殖系数极低,栽培数量受到限制,用常规的无菌播种方法存在操作繁杂、萌发率低、萌发周期比较长(3-5个月)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冬凤兰的开发利用进程。本发明针对以上缺点,进行了大量技术革新,提供了一种无菌播种培养基及一套简化的组培操作流程,能让冬凤兰种子的萌发周期缩短到80天,并且萌发率高,分化能力强,速度快,质量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背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冬凤兰无菌播种培养基配方及组织培养方法,以解决冬凤兰繁殖周期长、速度慢的问题,并提高冬凤兰萌发原球茎的质量。
5.一种冬凤兰无菌播种培养基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播种培养基和增殖分化培养基,所述播种培养基配方包含:
6.kc 6-ba 1.5 naa 0.6 蔗糖20 椰汁100 活性炭1 琼脂4.7,调节ph值为5.6
±
1;
7.成分包含:kc基础培养基,6-ba(6-苄基腺嘌呤)1.5mg/l,naa(萘乙酸)0.6mg/l,蔗糖20g/l,椰汁100ml/l,活性炭1g/l,琼脂4.7g/l;
8.所述增殖分化培养基配方,成分包含:
9.1/2ms基础培养基,naa(萘乙酸)0.1mg/l,6-ba(6-苄基腺嘌呤)2mg/l,蔗糖20g/l,椰汁100ml/l,琼脂4.5g/l。
10.作为优选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s1、挑选授粉足8个月成熟未开裂的冬凤兰蒴果采摘后,用75%酒精擦拭干净;
12.s2、擦拭干净的蒴果置于超净工作台接种盘内,先将蒴果用浓度为75%的酒精浸泡30s,再用0.1%的升汞表面消毒15min,无菌水冲洗4次,干净后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待用;
13.s3、用消毒刀片切掉蒴果两头,纵剖开蒴果,将种子取出置于环保茶袋,再将茶袋整个泡进0.2mol/l naclo中浸泡15min进行预处理;
14.s4、将预处理过的种子用无菌水冲洗两遍,将装种子的茶袋用消毒镊子撕开,用刀片轻轻从茶袋上刮下种子置于播种培养基表面,滴加1-2滴无菌水摇匀,让种子均匀播种在所述播种培养基表面;
15.种子播种后置于暗培养,直至开始萌发;
16.s5、待种子萌出长成原球茎,将原球茎接种到增殖分化培养基进行增殖,待增殖到一定数量,便可进行根芽分化培养。
17.作为优选的,培养室温度26
±
2℃,萌出后光照1500-2000lx,每日光照12小时。
18.作为优选的,步骤s3中环保茶袋的规格为4
×
6厘米。
19.作为优选的,步骤s4中暗培养方法为:将所述播种培养基放培养架上,用遮光率99%的黑色无帆布遮盖,待开始萌发后再揭开黑布。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1.本发明能使冬凤兰种子的萌发周期由常规播种的3-5个月萌发缩短到80天,并且萌发的根状茎粗壮饱满,分化能力强,速度快,质量高。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该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3.图1为冬凤兰无菌播种80天,开始萌发;
24.图2为冬凤兰原球茎增殖同时分化黄绿色叶芽。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26.一种冬凤兰无菌播种培养基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播种培养基和增殖分化培养基,所述播种培养基配方包含:
27.kc 6-ba 1.5 naa 0.6 蔗糖20 椰汁100 活性炭1 琼脂4.7,调节ph值为5.6
±
1;
28.成分包含:kc基础培养基,6-ba(6-苄基腺嘌呤)1.5mg/l,naa(萘乙酸)0.6mg/l,蔗糖20g/l,椰汁100ml/l,活性炭1g/l,琼脂4.7g/l;
29.所述增殖分化培养基配方,成分包含:
30.1/2ms基础培养基,naa(萘乙酸)0.1mg/l,6-ba(6-苄基腺嘌呤)2mg/l,蔗糖20g/l,椰汁100ml/l,琼脂4.5g/l。
31.一种冬凤兰无菌播种培养基配方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2.s1、挑选授粉足8个月成熟未开裂的冬凤兰蒴果采摘后,用75%酒精擦拭干净;
33.s2、擦拭干净的蒴果置于超净工作台接种盘内,先将蒴果用浓度为75%的酒精浸泡30s,再用0.1%的升汞表面消毒15min,无菌水冲洗4次,干净后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待用;
34.s3、用消毒刀片切掉蒴果两头,纵剖开蒴果,将种子取出置于4
×
6厘米环保茶袋,再将茶袋整个泡进0.2mol/l naclo中浸泡15min进行预处理;
35.s4、将预处理过的种子用无菌水冲洗两遍,将装种子的茶袋用消毒镊子撕开,用刀
片轻轻从茶袋上刮下种子置于播种培养基表面,滴加1-2滴无菌水摇匀,让种子均匀播种在所述播种培养基表面;
36.种子播种后置于暗培养,直至开始萌发;暗培养方法为:将所述播种培养基放培养架上,用遮光率99%的黑色无帆布遮盖,待开始萌发后再揭开黑布。
37.s5、待种子萌出长成茎,将原球茎接种到增殖分化培养基进行增殖,待增殖到一定数量,便可进行根芽分化培养。
38.本实施例中,培养室温度26
±
2℃,萌出后光照1500-2000lx,每日光照12小时。
39.本发明一种冬凤兰无菌播种培养基及组织培养方法,能够解决冬凤兰繁殖系数极低,栽培数量受限等问题,能使冬凤兰种子的萌发周期由常规播种的3-5个月萌发缩短到80天,并且萌发率高,原球茎增殖能力强,速度快,质量高。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专利,凡在本发明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冬凤兰无菌播种培养基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播种培养基和增殖分化培养基,所述播种培养基配方包含:kc 6-ba 1.5 naa 0.6 蔗糖20 椰汁100 活性炭1 琼脂4.7,调节ph值为5.6
±
1;成分包含:kc基础培养基,6-ba(6-苄基腺嘌呤)1.5mg/l,naa(萘乙酸)0.6mg/l,蔗糖20g/l,椰汁100ml/l,活性炭1g/l,琼脂4.7g/l;所述增殖分化培养基配方,成分包含:1/2ms基础培养基,naa(萘乙酸)0.1mg/l,6-ba(6-苄基腺嘌呤)2mg/l,蔗糖20g/l,椰汁100ml/l,琼脂4.5g/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冬凤兰无菌播种培养基配方,其特征在于,组织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挑选授粉足8个月成熟未开裂的冬凤兰蒴果采摘后,用75%酒精擦拭干净;s2、擦拭干净的蒴果置于超净工作台接种盘内,先将蒴果用浓度为75%的酒精浸泡30s,再用0.1%的升汞表面消毒15min,无菌水冲洗4次,干净后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待用;s3、用消毒刀片切掉蒴果两头,纵剖开蒴果,将种子取出置于环保茶袋,再将茶袋整个泡进0.2mol/l naclo中浸泡15min进行预处理;s4、将预处理过的种子用无菌水冲洗两遍,将装种子的茶袋用消毒镊子撕开,用刀片轻轻从茶袋上刮下种子置于播种培养基表面,滴加1-2滴无菌水摇匀,让种子均匀播种在所述播种培养基表面;种子播种后置于暗培养,直至开始萌发;s5、待种子萌出原球茎,将原球茎接种到增殖分化培养基进行增殖,待增殖到一定数量,便可进行根芽分化培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冬凤兰无菌播种培养基配方及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室温度26
±
2℃,萌出后光照1500-2000lx,每日光照12小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冬凤兰无菌播种培养基配方及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环保茶袋的规格为4
×
6厘米。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冬凤兰无菌播种培养基配方及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暗培养方法为:将所述播种培养基放培养架上,用遮光率99%的黑色无帆布遮盖,待开始萌发后再揭开黑布。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一种冬凤兰无菌播种培养基配方及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播种培养基和增殖分化培养基,所述播种培养基配方包含:KC 6-BA 1.5 NAA 0.6 蔗糖20 椰汁100 活性炭1 琼脂4.7,调节PH值为5.6


技术研发人员:曾艳华 卜朝阳 何荆洲 龙蔷宇 范继征 李季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11.01
技术公布日:2022/2/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